愛情,還是事業,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困擾幾乎所有成年人的問題。
一部1960年的黑白電影給了我們答案。
逢年過節,人們往往有兩個去處,有地方去和沒地方去。《桃色公寓》的魅力在於展現了城市裡的漂泊靈魂的寂寞,聖誕節公司派對後,陪伴我們回到家中的只有自己孤單的身影。
《桃色公寓》的黑白色調削弱了聖誕節裝飾、酒吧和餐廳的歡樂氣氛,在滑稽與悲傷中找到完美的平衡。
巴克斯特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普通職員。晚上八點,他還在自己的家門口遊蕩,因為他把公寓借給了公司裡一位高層約會情婦。那是一個沒有快捷酒店的時代,機緣巧合,他的「單身公寓」已經成為了上司們的炮房。這些有婦之夫暗示,只要巴克斯特保守秘密,就可以給他升職加薪。
鄰居爵福斯醫生每天聽到隔壁翻雲覆雨的聲音,以為巴克斯特是一個不知疲倦的花花公子呢。殊不知,他此刻正在大街上,惱火地看著自己房間窗戶的春光。
電影開頭,巴克斯特坐在整齊劃一的辦公室中。看不見頭的辦公室坐滿了穿著一致,工作一樣,連用的辦公用品都一樣的公司職員——一群薪資奴隸。
巴克斯特沒有女朋友,沒有家人,他想升職,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公司高層都拍他的肩膀,叫他「小夥子」。
一天, 他終於鼓起勇氣,約一直偷偷喜歡的女孩,公司的電梯員芙蘭出去吃飯。
可是,原來芙蘭是公司CEO的情婦。她深愛著這個有妻子老婆的男人。他保證和老婆離婚,可是從未兌現承諾。
巴克斯特和芙蘭真心喜歡對方,但他們都是公司價值觀的奴隸。他想成為CEO助理,她想成為CEO老婆,並且他和她都被自己的野心和夢想所蒙蔽了,CEO謝瑞克是一個玩弄他人感情的無恥之徒。
他們不是傻瓜,而是迫於生活放棄愛情的現實主義者。
你呢?
閉嘴,切牌吧。
想知道故事的發展的話大家去看電影吧,百度就能找到。這是愛情事業教科書,也是一劑緩解寂寞與痛苦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