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幼時在外面被小夥伴欺負了,回來就對他母親訴說尋求保護,母親立馬塞給他一把掃帚說:打回去,沒有人能一直陪伴你保護你的世界,只有你自己。
他怎麼也想不通,母親為什麼要讓他打回去?
年幼的稻盛和夫跟大多數小孩一樣愛哭並且膽小,喜歡跟著母親身後,小時候總以為不管做了什麼事總有母親在身後給自己幫襯著。
在稻盛先生兩三歲的時候,他能夠哭上幾個小時也沒人管沒人問。那為何稻盛先生的母親都不管孩子的嗎?
現在88歲的稻盛和夫已經退休在家安享晚年,有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喊著母親,說謝謝、說對不起母親。稻盛和夫說,我這一生的成就離不開母親對我的教誨方式。
《稻盛和夫自傳》中,稻盛和夫是這樣寫到自己童年:
兒時的記憶總是與淚水相伴。我是個窩裡橫的愛哭郎、嬌氣包,總是拽著母親的衣角寸步不離。當母親忙著幹家務把我扔在一邊時,我就放聲大哭。因為哭也沒人理,我就愈發不可收拾了。
而母親則認為:想哭就哭吧,這是我的小和夫在運動。在哭累之後他就躲到桌子底下,看著桌子木板的紋路,深深吸引著稻盛和夫,因為在他看來,這能想像成高山與大海。
有一次,稻盛和夫在外受欺負了,哭著回來找母親,母親則是遞給他一把掃帚說:打回去,報了仇再回來。
由於對母親的依賴及信任,年幼的稻盛和夫真的拿起掃把就出門,欺負他的小孩被趕跑了,慢慢的稻盛和夫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大,不再是那個孱弱的孩子,不再是那個總喜歡躲在母親身後的人了。
在京瓷公司創立初期,稻盛和夫跟員工出去慶祝,路上遇到20多個飛車黨氣勢洶洶的過來找麻煩, 文弱的稻盛和夫二話不說操起酒瓶,一邊激勵同事一起戰鬥,一邊第一個衝了過去。由於是深夜飛車黨看不清對面有多少人,在僵持不久後,飛車黨灰溜溜的走了。
稻盛和夫後來說道這件事情:只有最差的領導才會袖手旁觀,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夥伴被人傷害。與人對峙,不僅靠的是腕力,更要拼的是魄力,只要做到不軟弱、不逃避,鼓起勇氣直面挑戰,就絕對不會輸。
這都是稻盛和夫從母親那裡學到的,他說:「我完全繼承了母親身上的善良,勇敢,剛毅等品質,而這些品質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稻盛和夫長大後果然獨立實幹,一舉創建了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成為首富。
可到65歲那年被診斷出胃癌。於是,他想真正感悟這個世界,剃度出家。
在一個又冷又餓的深秋,他身著青布袈裟,光腳穿著草鞋挨家化緣。這時,一個掃地的清潔工徑直走來,她髒兮兮的手遞給他一個硬幣,說你餓了吧,去買個麵包吃吧。這句話讓身為首富的他潸然淚下。
回去後,他將自己的全部股份捐給了員工。他悟到了:
一個人一無所有時要保護自己的世界。
一個人財富滿歸時,要分享自己的人生。
於是,他將自己88年的人生哲學和創富智慧傾盡顯露在這三本書:幹法+活法+心法。
在談到面對挫折與磨難時,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寫道:「這是心性磨練、強大內心的最好時機,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與苦難,與困難正面對峙,把自己逼到極限,這樣的精神狀態就能擊破認為不可能的成見,催生獨創性的成果。
《幹法》主要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性和從容笑對人生,付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心法》 一切都由「心」造,不好的事情不僅不能做,連想也不能想。於是,稻盛開始在心裡努力描畫善念,而善念的最高境界就是「為社會、為世人作貢獻」。人生不是物質的盛宴,而是靈魂的修煉,這是稻盛先生的「心法」。
稻盛和夫先生結合自多年的切身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讀者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為迷茫的你點燃了指路明燈。這是他不可動搖的「信念」,也是他被實踐所證明了的正確的「工作哲學」。
少看一場電影、少喝幾杯奶茶,就能給你多個角度的參考,收穫稻盛和夫先生的那些醍醐灌頂的為人處世哲學。品味人生,也能給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指明方向。
望你能財富修為,雙手雙贏。
現在這三本本書限時優惠,僅需79元就能包郵到家,戳下方橫幅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