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幼時被欺負,母親不幫忙反而給一把掃帚:打回去

2020-09-09 貝貝vlog

稻盛和夫幼時在外面被小夥伴欺負了,回來就對他母親訴說尋求保護,母親立馬塞給他一把掃帚說:打回去,沒有人能一直陪伴你保護你的世界,只有你自己。

他怎麼也想不通,母親為什麼要讓他打回去?

年幼的稻盛和夫跟大多數小孩一樣愛哭並且膽小,喜歡跟著母親身後,小時候總以為不管做了什麼事總有母親在身後給自己幫襯著。

在稻盛先生兩三歲的時候,他能夠哭上幾個小時也沒人管沒人問。那為何稻盛先生的母親都不管孩子的嗎?

現在88歲的稻盛和夫已經退休在家安享晚年,有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喊著母親,說謝謝、說對不起母親。稻盛和夫說,我這一生的成就離不開母親對我的教誨方式。

《稻盛和夫自傳》中,稻盛和夫是這樣寫到自己童年:

兒時的記憶總是與淚水相伴。我是個窩裡橫的愛哭郎、嬌氣包,總是拽著母親的衣角寸步不離。當母親忙著幹家務把我扔在一邊時,我就放聲大哭。因為哭也沒人理,我就愈發不可收拾了。

而母親則認為:想哭就哭吧,這是我的小和夫在運動。在哭累之後他就躲到桌子底下,看著桌子木板的紋路,深深吸引著稻盛和夫,因為在他看來,這能想像成高山與大海。

有一次,稻盛和夫在外受欺負了,哭著回來找母親,母親則是遞給他一把掃帚說:打回去,報了仇再回來。

由於對母親的依賴及信任,年幼的稻盛和夫真的拿起掃把就出門,欺負他的小孩被趕跑了,慢慢的稻盛和夫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大,不再是那個孱弱的孩子,不再是那個總喜歡躲在母親身後的人了。

在京瓷公司創立初期,稻盛和夫跟員工出去慶祝,路上遇到20多個飛車黨氣勢洶洶的過來找麻煩, 文弱的稻盛和夫二話不說操起酒瓶,一邊激勵同事一起戰鬥,一邊第一個衝了過去。由於是深夜飛車黨看不清對面有多少人,在僵持不久後,飛車黨灰溜溜的走了。

稻盛和夫後來說道這件事情:只有最差的領導才會袖手旁觀,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夥伴被人傷害。與人對峙,不僅靠的是腕力,更要拼的是魄力,只要做到不軟弱、不逃避,鼓起勇氣直面挑戰,就絕對不會輸。

這都是稻盛和夫從母親那裡學到的,他說:「我完全繼承了母親身上的善良,勇敢,剛毅等品質,而這些品質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稻盛和夫長大後果然獨立實幹,一舉創建了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成為首富。

可到65歲那年被診斷出胃癌。於是,他想真正感悟這個世界,剃度出家。

在一個又冷又餓的深秋,他身著青布袈裟,光腳穿著草鞋挨家化緣。這時,一個掃地的清潔工徑直走來,她髒兮兮的手遞給他一個硬幣,說你餓了吧,去買個麵包吃吧。這句話讓身為首富的他潸然淚下。

回去後,他將自己的全部股份捐給了員工。他悟到了:

一個人一無所有時要保護自己的世界。

一個人財富滿歸時,要分享自己的人生。

於是,他將自己88年的人生哲學和創富智慧傾盡顯露在這三本書:幹法+活法+心法。

在談到面對挫折與磨難時,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寫道:「這是心性磨練、強大內心的最好時機,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與苦難,與困難正面對峙,把自己逼到極限,這樣的精神狀態就能擊破認為不可能的成見,催生獨創性的成果。

《幹法》主要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理性和從容笑對人生,付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心法》 一切都由「心」造,不好的事情不僅不能做,連想也不能想。於是,稻盛開始在心裡努力描畫善念,而善念的最高境界就是「為社會、為世人作貢獻」。人生不是物質的盛宴,而是靈魂的修煉,這是稻盛先生的「心法」。

稻盛和夫先生結合自多年的切身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讀者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為迷茫的你點燃了指路明燈。這是他不可動搖的「信念」,也是他被實踐所證明了的正確的「工作哲學」。

少看一場電影、少喝幾杯奶茶,就能給你多個角度的參考,收穫稻盛和夫先生的那些醍醐灌頂的為人處世哲學。品味人生,也能給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指明方向。

望你能財富修為,雙手雙贏。

現在這三本本書限時優惠,僅需79元就能包郵到家,戳下方橫幅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物質的多少,而在於靈魂的磨鍊
    真正讓稻盛和夫覺醒,是他的一次成功案例。稻盛和夫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經常和人打架,被學校老師叫家長,成績也差,高考考了兩次,上的還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學。有一次,稻盛和夫家裡的親人生病了,稻盛和夫怕被傳染,每次經過那個房間都捂著鼻子經過,反觀他的父親母親則為病人端茶倒水,親密伺候他。結果呢,他父母一點事沒有,而怕被傳染的稻盛和夫反而被傳染了。
  • 稻盛和夫:人窮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做這2件事
    年幼的稻盛和夫與母親、兄弟稻盛和夫剛上小學還是個優等生,但是到了六年級,他卻變成了一個成績倒數、有一群「豬朋狗友」的調皮蛋,連老師也不愛理他。稻盛和夫發現老師不理自己,卻很重視成績良好、出身優秀的學生,覺得又嫉妒又生氣。便和他的小夥伴一起把「好孩子」暴打了一頓。第二天,稻盛和夫就被老師叫進辦公室。稻盛和夫說:「你不能給出身好的小子特殊的照顧!」老師卻說:「這沒什麼可以商量的!」
  • 稻盛和夫:不管多麼強大的對手,絕不逃避、絕不認輸
    這個人,就是稻盛和夫。在稻盛和夫小時候,家庭的支柱,其實是母親紀美,而在母親的耳目渲染下,他的性格極大一部分受到了母親的影響。在母親的影響下,稻盛和夫堅信,不管遇到多麼強大的對手,只要自己覺得是對的,那就絕不逃避、絕不認輸!稻盛和夫曾經坦言說自己年輕時,聽過松下辛之助先生關於「水庫式經營」的演講,對他受益良多。「大量降雨時,若雨水全流入河裡,任由河水泛濫,就會引發洪災。
  • 一位陌生清潔工,為何讓稻盛和夫熱淚盈眶?
    這個問題追根究底,最後無非是一個利己和利他平衡的問題。稻盛先生剛進日航,在幹部會上他開誠布公說:「我判斷事情是有基準的,這個基準就是作為人,何為正確?」日航幹部們一時反應不過來。稻盛說:「大家反應不過來沒關係。但請你們把這句話放在腦海裡,遇到問題時,把這句話拿出來對照,然後採取行動。」
  • 稻盛和夫《心》:心之所向,無所不能
    這個人便是日本的稻盛和夫,這本書叫做《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在這本書裡,稻盛和夫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他認為自己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堅守了自己的內心。環境和個人的能力都是客觀因素,而能夠影響我們人最本質的東西,就是我們內心的堅持。那麼稻盛和夫的人生之心是如何修煉的呢?
  • 稻盛和夫:你內心的藍圖,就是你的人生
    當我們還流連在稻盛和夫《活法》、《幹法》所呈現的心靈世界,為其書寫思想的博大精深感嘆時,他卻又一次華麗亮相,奉獻出了自己的收官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2020年的特殊境遇讓國家和人民舉步維艱,作為曾經歷多次經濟危機和幫助企業走出經營困境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將自己一生所悟都寫進了這本書裡,滿滿的善意和真誠,仿佛寒冬中的一抹暖陽,照亮我們的心房。事實上,作者並不是天生的經營之聖,他的出身和成長曆程充滿了艱辛。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戰亂時期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年幼時曾染上肺結核,險些丟掉性命,在學業上也是磕磕絆絆。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但這樣一個普通甚至有點悲催的人卻成為一代經營之聖,他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決定我們人生上限的關鍵因素,並不是能力,更多的,其實是是稻盛和夫所秉持的「信念」。,同時進去的同事都離開了,但稻盛和夫卻咬牙堅持著,他直接搬進實驗室,在裡面吃、住、工作,在經歷了無數個艱苦的日夜後,最終奇蹟降臨了,他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給破敗的公司帶來了生機;後來稻盛和夫又在古稀之年,力挽狂瀾,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擊碎了那些「稻盛和夫晚節不保」的質疑。
  • 稻盛和夫: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人生只是一場單程,努力向前
    人們對稻盛和夫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定位:優秀的企業家和成功的哲學家。但在稻盛和夫看來,這兩者密不可分,他曾對外說過,企業的成功之道就是自己的人生哲學,在自己的作品《活法》中提到: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人生只是一場單程,努力向前。後悔無濟於事正所謂「覆水難收」,做過的事情後悔是沒有用的,如果總是沉浸在煩惱和失敗的後悔中,根本毫無意義。
  • 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是磨礪靈魂,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在與稻盛和夫先生的對話中,馬雲說他看了稻盛先生的《活法》,非常受啟發,懂得了將道家的領導力,儒家思想的管理,以及佛家思想講究做人,結合在一起去打開自己的格局。稻盛先生本人也是非常欣賞馬雲,對他提出的102年計劃讚嘆有加:你的想法很好,讓我很受感動,因為我們的想法很一致。修行,無論是困難時還好的時候,每一天都在進行。
  • 稻盛和夫:太聰明的人反而不容易成功,看起來「傻」的人卻能成功
    稻盛和夫是日本商業界的傳奇,他的三本經典哲學論書籍,也是令人百看不厭。分別是:《幹法》、《活法》、《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這三本書中講述了商業中創業的艱難,以及在生活上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人的一生中,備受困擾的事情,都是人到底怎麼樣才能夠取得成功,成功的方向到底在哪裡?
  • 稻盛和夫作有時候,就是人生的一種修行
    ,幸福和人生的真諦還有些意義,所以這就是我給他帶來一本,稻盛和夫先生寫的《幹法》。,稻盛和夫先生,他一生經營過兩家世界五百強。無愧真的是經營之聖,所以稻盛和夫他也曾經表示過,然後他說我為什麼要選擇《幹法》這本書。其實很簡單,稻盛和夫說:我在回顧我整個人生的,職業生涯的時候,他發現我為什麼這麼成功,因為他覺得我之所以今天這麼成功,就是因為我的人生觀和我的價值觀,還有我的工作觀都特別的正,所以他特別希望能夠把這些,觀點和這些人生的哲學,能夠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
  • 稻盛和夫先生如何將哲學變成見識和膽識,融入員工的心裡?
    即買即用,如果為了圖便宜多買,等待的將是毫無節制消耗京瓷經營當中存在一種慣例,就是「即買即用」的習慣,這個也是京瓷會計當中一項重要的經營原則,而這個理念的基礎是來源幼年時稻盛和夫「買一升」家庭事件當中,明白了這個道理,一直影響著盛年的稻盛,也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出現別開生面的阿米巴經營會計。
  • 稻盛和夫:其實很多人都弄錯了
    稻盛和夫並不是很在意,他繼續之前的工作,任何人在不知道真實情況的前提下,根本看出來這個和別人喝酒聊天,開講座的人是個剛剛得知自己患癌的病人。稻盛和夫在醫院做了胃部切除手術,幾個月後,稻盛和夫出院,馬上就去了寺廟出家,法號「大和」。出家後的稻盛和夫和普通僧人一樣,穿著樸素,粗茶淡飯,念經化緣。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忠告:困難不順時,堅持做這5件事,好運自然來
    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這比什麼都重要。——稻盛和夫30歲之前,稻盛和夫一直在苦難中掙扎,出生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遭受過肺結核的折磨,從專科學校畢業後,連份工作都找不到。後來他艱辛工作,創建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倍受世人敬仰。78歲高齡,他受邀再度出山,僅用一年時間就挽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他的故事,堪稱傳奇。
  • 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是「磨鍊自己的靈魂」
    馬雲非常欽佩稻盛和夫的遠見卓識:我對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因為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才想清楚,但是稻盛先生多年前已經想清楚了……6年前,在杭州西溪溼地的太極禪苑,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和馬雲曾經做過一次面對面的對話。
  • 稻盛和夫:當你處在人生低谷時,就用這4句話把自己罵醒
    稻盛和夫出身是科學家,出名是企業家,但本質上,他是一位哲學家。有人說經營是科學,有人說經營是藝術,但稻盛和夫把經營與哲學相結合,創造了「經營哲學」這個詞彙。在日本他被譽為「經營之聖」,但在他傳奇一生的中,跟我們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一樣,都遭遇過挫折和苦難。
  • 稻盛和夫:普通人想要變富,牢記3句話,比學習更重要
    米醬在研讀了《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之後,提煉出了他的人生智慧,發現:一個人開始變富,往往會有3個徵兆;普通人想要變富,牢記3句話,比學習更重要。一、把挫折和苦難看作磨練自己成長的機會挫折是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強者在挫折面前會越挫越勇,而弱者面對挫折會頹然不前。對於逆境,稻盛和夫認為,逆境是重新審視自身再次起步的最佳時機。
  • 稻盛和夫: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稻盛和夫,他的著作《活法》在中國的發行量已經超過400萬冊,是真正的暢銷書,在《活法》這一本書中,稻盛和夫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心性,磨鍊靈魂。換句話說,我們做事情能不能成功,關鍵是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讓它變得更加純粹美好,也就是說,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從普通到優秀,往往都需要具備3個特點
    稻盛和夫告誡我們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具有這三種思維方式,或者具備這三個幾乎是成功人士都具備的基本特點,基礎思維。,稻盛和夫他已經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給自己的員工升職加薪。稻盛和夫在歷經了這一件事情之後,他今後的生活和經營企業甚者自己的一張一弛都在為別人考慮,這樣也讓別特別感動,那個人自己的憤怒之心也被稻盛和夫的如沐春風的言語和行動給感化了,回報了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有一種人,不值得交往,請記得遠離
    稻盛和夫在《心》中給出了答案: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他,不與他發生關係。我們為什麼會遇到心術不正的人稻盛和夫認為: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心術不正的人,除了這些人本身具有人性的劣根性外,還有一種可能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不夠純淨。曾經有人對稻盛和夫哭訴:遇到了那麼壞的人,倒了那麼大的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