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是個壞人嗎?歷史是歷史,小說更多是文學上需要,很多都作者演義的。可以仔細想想,其實曹操、劉備、孫權幹的是同樣一件事情,只不過各人路徑和方法不同,沒有道德上誰高誰低,為什麼被黑得最多的是曹操,京劇裡還是個大白臉,而劉備似乎是個正面角色,是不是很不合理。
曹操具備了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割發代刑」反映了他機智善變的政治智慧,後來他領導的曹魏政權,一度完成了對中國北方尤其是黃河流域的統一。曹操精通兵法,曾提出過「水無常勢,兵無常情」,其軍事思想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他曾多次親率大軍與強敵較量,取得了許多勝利!還有曹操的詩歌很豪氣,長歌行,龜雖壽都是膾炙人口的詩句,建安三傑裡我最喜歡的還是曹操的詩歌。
曹操在起初,他也是意在匡扶漢室, 不過,後來漢室江山一蹶不振,漢室宗親四分五裂,曹氏勢力日益壯大。對比之下,曹操自然興起了覬覦山河的心思。於是,他結派系,平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終於走上了奸雄之路。 文武兼備的曹操 曹操文能橫槊賦詩,武能擊蜀敵吳,可謂文武兼備。為了許攸,他可以赤足相迎;為了徐庶,他不惜擒擄其母;為了關羽,他慷慨贈袍賜妻。 令行禁止的曹操 紀律是軍隊打勝仗的保證。
曹操一向治軍從嚴,這一點從「割發代首」的典故中就能窺見端倪。嗜殺多疑的曹操 每個人都有他的陰暗面,曹操的陰暗面就是多疑嗜殺。從他逃亡途中錯殺呂伯奢一家即可看出。曹操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他在不同情境下顯示出了自己不同的性格。您眼中的曹操是怎樣的呢?
曹操統一了北方,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不是很好嗎?赤壁之戰,劉備和孫權為了割據自保,共同反抗曹操,單從這一點,孫劉阻礙了統一,後來的夷陵之戰,諸葛北伐,哪一場戰役不死人?又有多少失去他(她)們的丈夫,父親。所以,不能簡單地說曹操是好人還是壞人。曹操有很多關於他的有趣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你能感受到在那個殘酷的戰亂年代,他是多麼的與眾不同,從威逼漢獻帝的角度,曹操是從一位治世能臣轉向了亂世奸雄,但是在當時的局面,漢室已經病入膏肓了。不是曹操,還會是李操,張操來終結漢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