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他是清朝末年的最後一任皇帝,他在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繼位當皇帝了,但是屁股還沒有焐熱,就被退位了,但是要按之前的朝代來算的話,一般末代的皇帝的下場都是很悽慘的,基本上都是死去了,但溥儀在他那個時候,至少還能在紫禁城裡面去住,雖然說沒有了那些大臣之類的,但是溥儀在紫禁城內的一切規格還是按帝王的制度來操辦的,可以說在紫禁城裡面生活的還算可以的,像他小的時候就被小太監的慫恿下,然後被宮女虐待,最後也造成了一些傷害,由此可見,他的生活其實還不是算很悽慘。
溥儀在他退位的時候,當時的有一些軍閥,並提出了這樣一個條件,說每年會給溥儀4000000兩銀子,後來改成了400萬銀元,這些經費作為他當時紫禁城的一些運轉,甚至還有一些生活皇朝的開支,再帶兩張十四百萬銀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那些軍閥只是給了他一張空頭的支票,後來也就沒有兌現,不過比當時的年紀不太大,宮裡的一切操辦制度也用不著他來考慮,但是溥儀在她16歲的時候卻要結婚了,溥儀雖然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但是皇帝大婚,這是一件大事情,如果太過寒酸說去聚會,丟掉臉面,但是當時的內褲非常的空虛,哪裡拿得出錢操辦大婚。
當時很多人便聚在一起,想出了一個辦法,運用中西結合的方法,來操辦溥儀的大婚,其實我們知道,結婚是一件非常耗錢的事情,普通人家結二次婚也就花費不少,更何況是當時的皇室,溥儀結婚的時候,為了節省開支,當時便想了一個方法,讓溥儀一次娶兩個,把當時的婉容和文秀一塊娶回去,就能減少下一次的開支。
而在民國的時候,軍閥非常的多,他們以前很多都是滿清時候的官員,因此也前去祝賀溥儀大婚,不知道溥儀手裡沒什麼錢,有的人便送的都是袁大頭,向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送了2萬,當時的張勳送了1萬,吳佩孚送了7000,還有很多的人都送了,到最後溥儀共收到200萬的冤大頭,但是這已經算是不少的了,但是紫禁城這麼大,這麼多錢也翻不出什麼太大的浪花,在溥儀大婚之後,就要給那些送禮的人回禮,他手裡又沒什麼錢送袁大頭感覺又太過的俗氣,於是他便把他乾隆老祖宗收藏的一些古玩,作為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