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帶過娃,才知道婆婆重要,再沒有和婆婆鬥過,婆媳關係好多了

2020-08-09 夢幻的笑容

前言

婆媳關係千古以來都是個難題,真正相處的好的人不多。而這位王小姐之前雖然跟婆婆關係不差,可是住到一起心裡頭其實頗有怨言。但是在公公生病,婆婆離開家回去照顧公公,自己一個人獨自帶娃以後卻有了新的感悟。



講述人,黃小姐,29歲,二胎媽媽

我和老公婚姻關係好,夫妻關係和美,大寶三歲的時候我生下了二胎,大寶一直是婆婆幫忙帶著,一直到三歲。二寶生下來也是婆婆和我一起照顧著兩個。直到二寶七個月的時候,大寶那時候四歲了。有一天,公公突然中風,需要奶奶去照顧,然後兩個小孩就歸了我自己帶。

說實話,跟婆婆住在一起接近十年,因為很多習慣不一樣,中間有很多的不適應,不快活,不自由,羨覺得太太憋屈了。可是總是有敢怒不敢言,畢竟人家是在家裡幫你帶娃。奶奶要回去了,感覺總算有了自由的空氣。老公說他會來幫忙,我想,自己帶娃雖然累點,但不用再和奶奶住一起,不用辛苦地將就,也值了。



奶奶走的第一天早上五點,二寶已經醒了,在床上咿呀咿呀的叫著。大寶也醒過來,嚷嚷著肚子餓,看看你老公死豬一樣的睡著,踢了他幾腳,才哈欠起來,給大寶買早餐去了。

我半夜要起來奶娃,早上還睡眼朦朧的困得要死。早餐早餐買了回來, 老公忙腳亂的餵著了大寶,自己沒顧上吃兩口,二寶又說要拉尿了要清理。這時候早餐已經涼透。吃到嘴裡已經不可口。大寶一不小心又把早餐弄到地上去,又得一頓收拾。



7:30爸爸去上班,留下兩個娃給我。我簡單收拾一下。把小寶放到小推車,一手拖著大寶,一個手推著車去市場買菜。市場人多,大寶才三歲多,不滿四歲。一手要牽著他,一手要推著車。那種苦真是不容易呀。

磨磨蹭蹭搞到九點多,買個菜回來快十點了。給二寶弄好輔食。餵了幾口,已經將近11點。給大寶弄小稀飯。現在沒有了婆婆幫忙,只能用大寶自己學著吃。大寶自己吃著飯,把地上搞得一團糟。我還是得一頓收拾,把骨頭放到鍋裡燉著。把米放到鍋裡,洗著把菜放到一邊。一看已經中午1:00多了,我肚子餓了,飯都沒弄好,好不容易飯好了,快2點了,我隨便扒了兩口。才現在才過了半天,我已經累得半死。



很想睡個午覺,但二寶在那裡吵吵嚷嚷,大寶也是不肯睡覺。平時這些,都有奶奶在幫忙,有時我帶娃她做飯,吃飯時都有奶奶喂,我自己吃自己就行,想想生活都算挺舒服的了.你只有一個人,帶著兩個娃總是雞飛狗跳。真是太累了。

現在才知道原來,婆婆在家裡非常重要,沒有了他,我簡直帶不了兩個孩子。這一天天的煎熬。好在爺爺沒有弄很久,大概八九天之後就沒事了,奶奶又回來跟我帶著兩個娃。我又恢復了比較輕鬆舒服的狀態了。



結語

沒經歷過自己帶娃,真是沒有認識到婆婆的重要性。婆婆來幫忙,雖然婆媳住到一起有很多不便,反過來想,其實婆婆也會覺得不方便,但是她卻能夠忍受著這些不便來,為了自己的孩子幫我們帶孫子,我們應該感激他們。



其實很多時候,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做家務,還經常會給你的小家貼了錢,兒子給我錢,不一定夠家庭支出,有時孩子要吃個零食,玩下搖搖車,經常都是奶奶自己掏錢的,別說這些是小錢,但小數怕長計,很多公婆每個月要貼1000多元錢,有些兒子給錢給得不及時,老人不好意思開口要,你們的吃用都是老人貼的呢,老人都沒有掙錢能力,那是他們的養老錢,但為了孩子,他們都沒有說什麼。



作為年輕人,懷著感恩的心情,大家都換位思想思考,婆媳關係才會更融洽,誰也不願意看另一個人不順眼,其實這樣的話大家心裡都不好受。如果關係融洽了,大家都生活的開開心心。這樣才算大家喜歡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婆婆出錢請人帶娃、發工資僱婆婆帶娃,2位兒媳心裡話,給人警醒
    ,婆媳矛盾少,但感情也淡悠悠懷孕的時候,就在考慮誰來帶娃的問題了,悠悠是遠嫁的媳婦,從南方到北方,弟弟還在讀高中,自己的父母是指望不上了。其實,悠悠本想著,婆婆只需在自己上班的時候能過來看看孩子就行,悠悠的工作是窗口服務部門,雖說每天要微笑服務,但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按時上下班,中午也能回家,夜裡孩子跟著自己。沒想到婆婆這樣打算,悠悠對於請阿姨一直心懷芥蒂,之前她就看到不少阿姨不好好帶孩子的新聞,一想到幼小的孩子獨自和一位「外人」在家,悠悠就很擔心。
  • 婆婆不帶娃就不能安享晚年?為啥婆婆的「致命過錯」就是不帶娃?
    當兒媳呼天搶地地抱怨婆婆沒有把她當女兒時,那麼一樣的,你啥時候把婆婆當過親媽?親媽有個三災兩痛,你緊張得很,又是買營養品又是親自照顧。但是婆婆生病了,你可能連醫院的門向哪邊開還不知道吧?人做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裡表,無非就是一個換位思考,人心換人心!老的體諒小的,小的尊重老的!僅此而已!
  • 聰明的媳婦都知道,要想和婆婆處好關係,這四個字很重要
    因此,無論婆媳之間相處得再好,也始終要保持距離,相敬如賓,互相尊重。塗磊老師的這段話細想下來,真的很有道理。不可否認,婆媳之間再怎樣相處,也很難像親生母親與女兒那樣親近,既然婆媳之間不能處成親如母女,那到底該怎樣相處,才是最佳模式呢?聰明的媳婦都知道,要想和婆婆處好關係,這四個字很重要,那就是:保持距離。婆媳之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 婆婆帶娃,兒媳已經在儘量隱忍,為何婆婆還是不滿?
    娜娜好說歹說,婆婆就是不肯跟著回去,說回去住在樓上每天跟坐牢一樣,說想念家鄉的閨蜜團了,願意給他們帶娃,條件是必須在老家帶,他們想孩子,周末可以回來看孩子。這麼好的姑娘,這麼好的兒媳婦,在家裡一直是自己隱忍著的人,依然沒有得到婆婆的讚許和認可。娜娜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字裡行間能感受到,婆婆對她的排斥,她不明白哪裡做的不夠好,她之前是一個有潔癖的人,婆婆過去幫忙帶娃後,她下班後看到凌亂不堪的家,從來不多說一句,要麼任客廳亂著,要麼自己收拾出來。
  • 婆婆不是媽,喪偶兒媳該給婆婆養老嗎?兒媳:她又沒幫我帶過娃
    喪偶兒媳不給婆婆養老小區王姐和婆婆的關係就不太好,根本上是因為王姐生孩子的時候,婆婆老家的房子太老舊,賣掉了之後搬過來和兩口子一起住。但人間事哪算得清,王姐的丈夫遇著車禍去世了,一家人傷心難過之後,該辦的辦好,卻留下一個大問題:兒媳和婆婆還住在一個屋簷下,以後沒有兒子的日子,兒媳還該給婆婆養老嗎?鄰居們有的說應該,畢竟一個老人沒了兒子,孤苦伶仃,獨生子沒了,還沒人給養老,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 要不要婆婆幫忙帶娃,這是一個問題
    人到中年,身邊的朋友都結婚生娃了,近幾年的閨蜜話題也悄悄轉變成日常帶娃吐槽大會。婆婆幫忙帶娃的,吐槽婆媳帶娃觀念相悖,導致婆媳關係緊張;婆婆不幫忙帶娃的,吐槽工作家庭不能兼顧,照顧了娃卻把工作給弄丟了,埋怨婆婆不幫忙帶娃。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會給她養老嗎?」這位寶媽的回答,很正能量
    鍋鍋導語俗話說的好,清官難斷婆媳事,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婆媳之間的矛盾一直都存在著,很少有婆婆跟媳婦在一起相處的好的。婆媳矛盾最為嚴重的就是體現在兩個人帶孩子的問題上,這情感糾葛可就大了去了。基本上兩個人的意見是很難得到統一的。
  • 婆婆不幫忙帶娃,多數家庭將面臨3種結果,第二種讓人羨慕
    這估計也是婆媳關係的導火索吧。第一種:你不幫我,我也不幫你其實婆婆和媳婦之間有關係嗎?沒有關係的。之所以有關係其實是因為一個男人而產生的關係。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關於月子仇的問題,其實就是兒媳婦在最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如果婆婆選擇袖手旁觀,這個時候兒媳婦的怨恨是最大的。
  • 「不給錢就不給看娃」,兒媳打工央求婆婆帶娃,婆婆的話讓人心寒
    現在這個社會,婆婆帶娃已經是一種常態,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物價越來越高,家裡一個人的工資難以支撐全家的開銷,因此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經營這個小家。可有的婆婆覺得,帶孫子不是自己的義務,甚至還有的說出來不給錢就不給看娃的情況。
  • 婆媳大戰,婆婆說:「你要走就把你的娃也帶走!」
    婆媳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是最難理清楚的關係。也不能以偏概全,婆媳相處融洽的還是有的。我和老公長達愛情持久戰6年,才進入的婚姻的殿堂。雙方家庭也比較了解,雙方的父母也贊同這樁婚事。結婚不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 婆婆是不是真的好,等你生個娃就知道了,百分百準
    女人一生當中,最重大的選擇就是結婚,而婚姻中最難搞的不是生兒育女,而是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處得好,讓人如沐春風,事事順利。 婆媳關係處不好的,那就雞飛狗跳,家無寧日。 不過,婆婆對你好不好,不能只看表面,等到生個娃,你就一清二楚了。
  • 鬥了一輩子的婆媳,婆婆臨終前,媳婦滿含淚水的為婆婆換上壽衣
    董婆婆是個強勢的女人,家裡家外是一把好手,因為公婆去世得早,沒有人幫忙帶孩子的董婆婆,一個人帶大了九個孩子,四兒五女。丈夫忙於賺錢養家,董婆婆就在家裡操持家務,帶孩子,還要種田種地。如今九個兒女都已經成家了,但是董婆婆最不喜歡老二媳婦。
  • 你知道婆婆和親媽的心理嗎?婆婆和親媽帶娃幸福指數差別多大?
    夫妻倆都上班,老公求婆婆過來幫忙二個月照看二個娃,她覺得最近家裡氣氛壓抑,和婆婆處得不尷不尬的……親眼目睹婆婆和親媽帶娃的不同之處。而這次,婆婆穩穩地坐在副駕位置上,閨蜜坐在後排手忙腳亂地照顧二個娃……2.帶娃投入不同。
  • 婆婆不幫忙帶娃,兒媳會給她養老嗎?這位寶媽說的真好
    要說婚姻中最大的問題,那一定非婆媳矛盾莫屬,作為遺傳了上千年的問題,至今沒有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尤其是涉及到帶娃的問題時,這個矛盾就會被激發的猛烈,婆媳矛盾甚至是成為許多女人一生的痛。但是,閨蜜覺得這件事很懸,因為婆婆有一些重男輕女,當她知道閨蜜生的是女兒時,明顯的表現出來很不開心,所以閨蜜覺得讓她帶孫女有點困難。閨蜜的老公打電話給婆婆,結果和閨蜜想的沒多大出入,婆婆說自己沒有時間照顧。有時候想是一回事,當事情真的發生是另一回事,這通電話讓閨蜜沒了期待,她對婆婆的僅有的好感也沒了。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但能做到這幾點,也算是個好婆婆了
    在上一輩帶不帶娃這件事上,感覺就是從80後末到90初開始的,在我們之前基本上每個婆婆都必須帶娃,感覺這就是個責任,沒得商量,孩子沒斷奶,兒媳婦就被趕出去上班,孩子就自然留給婆婆了,不管婆婆帶得好還是不好,兒媳婦都不說話。
  • 結婚之後,婆婆帶孩子,帶出一個野娃,婆媳戰爭因此爆發了
    在婆媳關係之中,矛盾最容易產生的地方就是孩子的生活教育方面,這是婆媳關係之間的主要矛盾。有個笑話說的好,為什麼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關係很差,但是婆婆和孫子之間的關係很好?答案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之後的一段時間,即使再忙也將孩子送回到婆婆那裡。
  • 婆媳關係:男人才是調節婆媳關係的關鍵所在
    當我們講「婆媳關係」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以為這只是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關係,卻常常忘了這兩個本是陌生的女人之間的紐帶——男人。事實上,男人才是調節婆媳關係的關鍵所在,一個是男人的母親,一個是男人的妻子,兩人真是因為這個男人才開始有了交集,甚至是同住一個屋簷下。
  • 別再糾結了,這才是婆媳關係的正解
    婆婆無論從年齡、經歷等各方面都是「熟手」,作為過來人知道為人媳婦起初有多麼忐忑,那些從未經歷過的生兒育女有多磨人,更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多懶。善良的人應該力所能及地幫助一個「新手」,更何況她是兒子的愛人?故意刁難、挑撥離間只能說是心存不善,極端的不平衡才會導致言行的失當。
  • 有婆婆帶娃和沒婆婆帶娃的家庭,有什麼區別?這3個女人說出實情
    導語生了孩子後,家裡有婆婆帶娃和沒有婆婆帶娃有什麼差別?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忙於事業,根本就沒空帶孩子,如果請保姆,她們又怕。如果家裡有公婆幫忙帶孩子,那也能在外安心工作,也可以去做一些喜歡的事情,給老人帶孩子根本就不用擔心,因為老人是過來人,什麼都懂。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三個女人說出了答案。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婆婆,不願幫兒媳帶娃了?主要是這四個現實原因
    文|西紅柿媽媽在過去,家裡有兒子的老人,多數都很樂意幫兒媳婦帶孩子。老人覺得,這樣兒子會記著媽媽的好,兒媳也能孝順自己。最重要的是,那時候的兒媳都挺「聽話」。而老人呢,跟孫輩的娃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日子過得也還算開心!可是,最近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婆婆,卻不樂意主動幫兒媳帶娃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