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看過培根隨筆,可是當時不夠用心,還覺得太深奧就擱置了。
今天看到孩子版本的培根隨筆,忍不住選了一篇《論時機》,看了起來。
說實話如果沒有名師導讀,我還是看不懂。
那麼時機是什麼呢?第一段用兩個比喻「形象恰當」的描述出,時機就像價格市場,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因其變化多端,不是普通人能遇到的,但也有特例,只能用「瞎貓碰到死耗子」來解釋。
時機又像西比拉的預言書,它的真正價值很難估量,有的人抓住了機會,就一步登天;有的人也抓住了機會,卻沒有太大的變化,也許多年以後能一飛沖天!
時機的特點是稍縱即逝,如果她來到時,你還沒做好準備,或者沒有積極地把握住,那麼她就會消失不見了。
所以可以說把握住時機的人是大多數的智者。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智者面對困難時,不畏縮;遇到危險時,不退縮。其實,危險並沒有像人們心裡想的那樣可怕,而且危險是躲不過去的,不如勇敢面對,對其迎頭痛擊,結果往往會讓人喜不自禁。
另外,人總會有精神懈怠的時候,錯失良機也沒有補救的方法。還有就是可能因把困難假想的過於強大而情緒緊張,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而過早的出手,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最後,做了總結把握時機過猶不及。在面對機會時,我們既不能草率行事,也不可以消極怠慢。
那麼怎樣做才能把握時機呢? 在開始做決定之前,要像百眼之神一樣警覺敏銳,明察秋毫;在就決定之後,要像百臂之神一樣全速出擊,雷厲風行。
就是讓我們不要猶豫,做了決定就果斷的行動,一旦採取了行動就要速戰速決,不給他人有機可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