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老大太難了

2021-01-12 萌孩控

當孩子呱呱落地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深深拉扯著父母的心。尤其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新手父母,每天的情緒狀態都是緊張又謹慎,生怕自己的行為誤傷到孩子。

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圓圓是位二胎媽媽,從懷老大開始就辭職成為了全職寶媽,如今在養育孩子層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哪怕有了二胎之後,她的生活狀態更為輕鬆,這點可把小區寶媽羨慕壞了。

要知道,圓圓當初懷老大的時候不過才24歲,剛結婚一年就生娃對她也是不小的挑戰。畢竟,作為家裡獨生女的圓圓在父母眼裡都是個孩子,如今短短時間內就當了媽媽,身份的變換和養育孩子的煩惱對她的衝擊力著實較強。

大學主修的功課就是育兒學,所以圓圓生完孩子後並沒有交給婆婆或者親媽照顧,而是自己親力親為。在她看來,嬰兒再小也能感知到媽媽的氣味,能從媽媽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她不願意假借老人之手。

沒有育兒經驗,圓圓就看各種科學的育兒書籍,哪怕是衝奶粉也嚴格按照克數標準,細心程度就連育兒嫂都自嘆不如。等到寶寶6個月可以添加輔食,圓圓特地跑到進口超市購買無農藥無添加蔬菜,將兒子養育得白白胖胖。

但過度精細化必然導致孩子性格嬌氣,等到孩子4歲上幼兒園的時候處處難適應,每天都是哭著上學哭著放學,一家人為此疲憊不堪。打那以後,圓圓發誓絕對不再這樣養老二,不然日子只會一天比一天累。

生完老二以後,圓圓依舊自己帶娃,這時的她顯然帶娃更遊刃有餘,而且也不會處處追求完美極致。結果令她意外的是,老二反而養得比老大更聰明。比如說,同一個桌角處老大摔傷後圓圓就會用海綿包圓,而老二則是撞傷一次後自動多開,看著就比實誠的哥哥有趣。

二、為什麼老大比不上老二精明呢?

1、父母對老大的保護力太強

作為父母來說,大家都是第一次帶娃沒有經驗,看到孩子哭鬧或者摔跤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寵著護著,這是父母的本能和天性。

但帶娃經驗都是在摸爬打滾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在有了老大的育兒經驗後,父母在教育老二的過程中更注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對老二的保護力就不會強於老大。

2、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值不同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家都懂,尤其是放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試問,當家裡只有一個寶貝的時候,父母的期待值是最大的,而且新鮮感也是最強的!這時父母看到什麼好東西都想買給他們,畢竟他們是自己生命血脈的延續。

可一旦生下老二,父母的精力被大大削弱,因為身體能量不足以再讓他們過度寵愛孩子,因此這時候老二的家庭待遇明顯沒有老大優越。

3、老二習慣性產生競爭意識

老大沒有老二精明的最大因素,還在於他們沒有競爭意識。要知道,在只有大寶一人的時候,父母都是主動給孩子最好的付出,而他們也習慣了父母的關愛。但老二不同,老二一出生就面臨著「爭寵」戲碼,看到父母對哥哥姐姐好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爭寵,所以他們在競爭匯總鍛鍊出來的「精明」是老大無法比擬的。

三、家有二胎,教育必須懂得一視同仁

很多家長在生育二胎前都會告訴自己「一碗水端平」,可實際行為卻總會偏心某一個。但父母要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就會有比較,哪怕是親兄弟姐妹也會有隔閡和矛盾。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儘量不要將孩子拿來作比較。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身上的發光點和優勢也不一樣,為此父母不能過度攀比和言語打擊,否則只會讓孩子感覺不受重視,導致兄弟姐妹的關係也越來越差。

相關焦點

  • 夜讀 | 二胎家庭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
    你們覺得是給他生了個伴,但對小孩來說,二胎就是來搶他東西的,而所有東西裡,他最在乎的,就是爸媽的愛和陪伴。」「你們可能覺得已經夠公平了,但在小孩眼裡, 200元的名牌衣服與20元的地攤貨差別很大嗎?他能在意為了讓他上最好的小學,爸媽奮鬥得多艱苦嗎?不能!
  • 二胎家庭殘酷真相:老大讓著老二,也討厭著老二
    這一幕,反映出多少二胎家庭的心酸?生二胎時,父母的初衷大抵都一樣:希望留給孩子一個親人,血濃於水,守望相助。可又有多少相親相愛的初衷,變成了相恨相殺的鬧劇!吵鬧,爭寵,才是兩個孩子的日常。是二胎的錯嗎?不。
  • 只因二胎隨了妻子的姓,嶽父母把家產全給了老二,老大:憑啥?
    ,身邊的二胎家庭是越來越多了。很多家庭都抱著兩個孩子以後可以作伴,互相扶持的想法生了二胎,可當有了兩個孩子時父母都會偏向小的那一個,因為人的本能,會更傾向保護弱小的那一個。老二年齡小在家裡處於弱勢地位,父母不自覺就會把更多的目光和焦點放在老二身上,致使老大備受冷落。尤其是老二剛出生的那幾年,可以說父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老二身上,老大在家完全失寵。
  • 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壞老三,專家:非迷信,出生順序很重要
    常聽很多上了年紀的長輩說這麼一句話:"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個壞老三。"意思是家中如果孩子多,老大一般都比較老實聽話,老二都比較頑皮機靈,而老三就讓人一言難盡了。那麼這句話是封建迷信呢,還是真有一定科學道理呢?表嫂的家庭實例很好地佐證了這一觀點。
  • 同一個父母,為什麼老二不如老大優秀呢?原來根源在這裡
    為什麼老二不如老大優秀?同一個父母,為什麼老二不如老大優秀呢?簡單來講就是,家裡二胎及二胎以上,孩子之間無形會產生競爭,以此博取父母的關注,而這個過程父母會比較兩個孩子的的差別。拋開這個問題不談,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有不少的二胎家庭,存在著偏心老二的情況。老二更受父母的寵愛,從小被呵護著長大,並且父母也要求老大處處忍讓著老二,很容易養成老二依賴、沒主見的習慣。俗話說得好,梅花香自苦寒來,老二更受寵,成長中遭遇的挫折沒有老大多,所以很多方面不如老大穩重有自信。
  • 有沒有父母跟我一樣,有了老二後,越來越討厭老大了
    因為我老家是山東農村的,山東人能生是出了名的,所以在坐的幾個發小除了我之外基本都要了二胎。然後他們就開始動員我,讓我趕緊再要一個。 他們論述了兩個孩子的各個好處,我總結了下,主要有3點: 一是孩子有個伴,將來孩子有事了,相互直接可以照顧。
  • 農村俗語,「有事靠老大,沒事疼老三,老二靠邊站」,難以理解
    農村生活其實挺豐富,我作為一名農村人,除了經歷過忙碌的農耕生活之外,對於農村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雖然現在長大,來到城市,但空閒時間仔細想想農村很多老話,還是挺有道理的。例如,在我的農村老家,經常聽到村裡老人們聊天說到一句話,「有事靠老大,沒事疼老三,老二靠邊站」,感覺挺有意思的。雖然聽起來覺得有點好笑,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有那麼一點道理。
  • 老大和老二你更偏心誰?大寶不會來事,家裡明顯會偏心小的
    老大和老二你更偏心誰?大寶不會來事,家裡明顯會偏心小的現在很多人在二胎政策放開以後,都會「蠢蠢欲動」,想要再生一個孩子,家裡有兩個孩子,就有可能會出現父母偏心哪一個的事情,當然不偏心是最好,但是老大和老二,或許往往會有更喜歡的一個。老大和老二,你會更喜歡誰呢?
  • 父親分遺產,給老大5萬,給老二豪宅,忘給老三了,驚喜突然來了
    張品質本來是公平打算,老大老二老三每周輪崗,照顧父親一周,也不完全是從早到晚照顧,就每天晚上回村裡看看父親,陪陪父親,僅此而已。可是,老大老二都藉故不回來,只有老三始終如一照顧張品質。老三把張品質接回了家裡,給老大老二打了電話讓回來見最後一面。打完電話,老三就跑出去聯繫棺材和殯葬用品。老大老二趁老三不在,打起了算盤。老大說:''爹,你這就走了,我還挺捨不得的,咱家的遺產你想好怎麼分了嗎?''張品質說:''你仨都是我的寶貝兒子,但我就只有兩樣東西,只好分給你倆了,老三工作穩定,我不擔心。''老二說:''爹,還是你疼我們。''
  • 母親臨終前,分別給老二和老三30萬,卻什麼也沒給老大留
    於是大兒子就分別給老二和老三打了電話,可是兩個兒子卻是各種理由推脫,這下把老大惹急了,直接對他們兄弟發了脾氣,還罵了兄弟二人,這下兩個兒子才答應回來。過了幾天,老二和老三回來了,看到老大他們也是不敢多說話,畢竟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不如老大
  • 母親臨終,老二老三一人平分20萬,老大隻得破罐子,她偷笑了
    王嬸的老二跟老三,自打他們結婚之後啊,就已經很少跟母親有聯繫,有的時候這一年到頭都很難見到一面,所以沒辦法,家裡邊照顧母親的重責也就扔在了老大身上,這老二跟老三覺得,照顧母親的責任,本來就是應該要留給老大的,老大就是這個家裡面的頂梁柱,她按理來說也應該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 她是老三未婚妻,愛上老二,嫁給了老大,一部讓人刷新三觀的電影
    她是老三未婚妻,愛上老二,嫁給了老大,一部讓人刷新三觀的電影蘇珊從小父母雙亡,她在一次咖啡宴會上認識山莫,一個溫文爾雅的小夥子。他們很快相愛,甚至訂婚了。山莫想在結婚前,帶著未婚妻去草原見見父親和兩個哥哥。就這樣,他們出發了。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排行老幾?
    以前農村家庭的孩子多,基本上孩子之間的差距都不太大,都是小孩子帶小孩子,彼此之間相互照顧,在他們之間也會出現很多小故事,於是老農們總結出來了這樣一句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現在想想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你在家排行老幾呢?老大傻這裡的傻,並不是說智商不夠,小編覺得這裡的意思應該是「憨厚」。
  •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
    看到一句話:「農村老人愛說: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為什麼老二不受待見,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想問問我媽。 我就是家裡的老二,上有大兩歲的姐姐,下有小一歲的弟弟,一看就是那種,為了生個兒子而把我生出來的農村家庭。據說,我小時候沒有喝過母乳,為了逃計劃生育罰款,我一出生就被藏在外婆那邊一個親戚家,到了四歲多才回到父母身邊。說是父母身邊,其實爸爸常年在外地,是回到媽媽身邊。
  • 父親去世,房產給老三,錢歸老大媳婦,老二:家中大嫂最壞
    竇家有三兄弟,他們的老父親在去世前的20天留下了一份遺囑,但是直到上個月的五月,家中的老二竇勝利才知道了遺囑的存在,老父親為何瞞著二兒子留下遺囑呢?遺囑的內容又是什麼呢?父親遺囑上表示家中兩處房產都給老三,名下錢財給老大的媳婦,唯獨沒有老二的份。這就讓人們感到很是奇怪,同是老人的兒子,為何就是不給老二呢?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大家覺得孩子越多說明家族就越興旺,畢竟以前都是靠種地為生,特別是男孩更受到家庭的歡迎,農村裡面三個男孩的家庭也非常普遍,因為男孩子長大以後能幹活,能種地,雖然那時候大家生活都不富裕,但是每個家庭都過得非常開心,雖然是家裡面三四個孩子,但是父母對於孩子多這件事似乎遠遠不及現在的壓力大,那時候一家人雖然只有粗茶淡飯,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吃上頓肉,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和就是開心,就是高興,也有很多老人們說」老大傻,老二奸
  • 哥仨鬧分家,老大要房子,老二要土地,老三卻只要了一口酸菜缸
    三個兒子因為分家的事情吵了好幾天,老大說自己年紀最大,為這個家付出的最多,房子要歸他,老二說自己勞心勞力操勞了好幾年,土地應該歸他。蛋蛋爹倒是沒怎麼爭搶,任由老大和老二搶著分,結果分到最後,老大和老二各要了一間房子,土地兩個人也平分了。哥倆一看能分的都讓他們倆分了,也不好意思不讓三弟拿點東西啊,就假裝慷慨的說道:『老三啊,剩下的東西你看上什麼了,隨便拿吧,我們哥倆啥也不說』。
  • 母親逝世老大老二太忙不來老三出喪葬費10萬,父親報銷350萬
    首先,這老二跟老大接完電話之後,就說工作實在是太忙,根本就沒有時間回去看家裡邊的老母親,只有這小兒子接到父親的電話之後,馬上請假立馬回家陪在母親身邊,當然這老二跟老大也掏了一些醫療費,給母親治病,但是王大爺要的是這三個兒子的陪伴呀。
  • 老大一歲多,意外懷二胎,老公說生吧媽媽自己有形無形抗下所有
    幸好有一個老人幫忙這位懷二胎的媽媽照看老大,不然真是辛苦。隨口聊起來,得知她這個二胎是意外懷的,因為覺得和老大年齡隔著太近,有點不想要。可老公很堅決說:孩子都是緣分,奔咱們來了,就別不要了。聽著是個文藝多情而又溫暖的男人,但這個二胎媽媽還是一直一個人帶著難帶的老大到懷孕6個月。
  • 「你給我生的是弟弟,不是兒子」,年過40要二胎,惹來老大抱怨
    二胎開放後,不少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孩子,有些家庭,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大,只有2、3歲,但有些家庭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非常大,老大已經成年,甚至參加工作,老二卻剛出生不久,而在這些的「神仙家庭」當中,避免不了要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他是我弟弟又不是我兒子,憑什麼讓我來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