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呱呱落地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深深拉扯著父母的心。尤其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新手父母,每天的情緒狀態都是緊張又謹慎,生怕自己的行為誤傷到孩子。
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圓圓是位二胎媽媽,從懷老大開始就辭職成為了全職寶媽,如今在養育孩子層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哪怕有了二胎之後,她的生活狀態更為輕鬆,這點可把小區寶媽羨慕壞了。
要知道,圓圓當初懷老大的時候不過才24歲,剛結婚一年就生娃對她也是不小的挑戰。畢竟,作為家裡獨生女的圓圓在父母眼裡都是個孩子,如今短短時間內就當了媽媽,身份的變換和養育孩子的煩惱對她的衝擊力著實較強。
大學主修的功課就是育兒學,所以圓圓生完孩子後並沒有交給婆婆或者親媽照顧,而是自己親力親為。在她看來,嬰兒再小也能感知到媽媽的氣味,能從媽媽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她不願意假借老人之手。
沒有育兒經驗,圓圓就看各種科學的育兒書籍,哪怕是衝奶粉也嚴格按照克數標準,細心程度就連育兒嫂都自嘆不如。等到寶寶6個月可以添加輔食,圓圓特地跑到進口超市購買無農藥無添加蔬菜,將兒子養育得白白胖胖。
但過度精細化必然導致孩子性格嬌氣,等到孩子4歲上幼兒園的時候處處難適應,每天都是哭著上學哭著放學,一家人為此疲憊不堪。打那以後,圓圓發誓絕對不再這樣養老二,不然日子只會一天比一天累。
生完老二以後,圓圓依舊自己帶娃,這時的她顯然帶娃更遊刃有餘,而且也不會處處追求完美極致。結果令她意外的是,老二反而養得比老大更聰明。比如說,同一個桌角處老大摔傷後圓圓就會用海綿包圓,而老二則是撞傷一次後自動多開,看著就比實誠的哥哥有趣。
二、為什麼老大比不上老二精明呢?
1、父母對老大的保護力太強
作為父母來說,大家都是第一次帶娃沒有經驗,看到孩子哭鬧或者摔跤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寵著護著,這是父母的本能和天性。
但帶娃經驗都是在摸爬打滾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在有了老大的育兒經驗後,父母在教育老二的過程中更注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對老二的保護力就不會強於老大。
2、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值不同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家都懂,尤其是放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試問,當家裡只有一個寶貝的時候,父母的期待值是最大的,而且新鮮感也是最強的!這時父母看到什麼好東西都想買給他們,畢竟他們是自己生命血脈的延續。
可一旦生下老二,父母的精力被大大削弱,因為身體能量不足以再讓他們過度寵愛孩子,因此這時候老二的家庭待遇明顯沒有老大優越。
3、老二習慣性產生競爭意識
老大沒有老二精明的最大因素,還在於他們沒有競爭意識。要知道,在只有大寶一人的時候,父母都是主動給孩子最好的付出,而他們也習慣了父母的關愛。但老二不同,老二一出生就面臨著「爭寵」戲碼,看到父母對哥哥姐姐好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爭寵,所以他們在競爭匯總鍛鍊出來的「精明」是老大無法比擬的。
三、家有二胎,教育必須懂得一視同仁
很多家長在生育二胎前都會告訴自己「一碗水端平」,可實際行為卻總會偏心某一個。但父母要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就會有比較,哪怕是親兄弟姐妹也會有隔閡和矛盾。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儘量不要將孩子拿來作比較。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身上的發光點和優勢也不一樣,為此父母不能過度攀比和言語打擊,否則只會讓孩子感覺不受重視,導致兄弟姐妹的關係也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