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情感蜜方(huazhen2008)
作者 | 落銘煙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文藝圈可以說風靡一時,因此誕生了很多文學作家。
女作家亦舒就是這些作家中成就較為顯著的一位。
她與親哥倪匡,好友金庸一起被稱為香港文學界中的三足鼎立,一個寫言情,一個寫科幻,一個寫武俠。
那個時代的女作家,似乎都富有靈性,同時又飽讀詩書,她們對於情感方面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和看法。
當時,臺灣也有一位擅長寫言情小說的作家,就是瓊瑤。
江湖盛傳"臺灣有瓊瑤,香港有亦舒"。
儘管兩人名氣旗鼓相當,但是亦舒卻覺得瓊瑤「寫的那些東西,都是小女生看的,是不值得一提的」。
這樣的亦舒,讓人感覺既高傲又自負,但她確實是有驕傲的資本。
因為在那個年代,她是為數不多的才女,親哥哥又是作家倪匡,並且,亦舒還是個得到了金庸的認可,讓他刮目相看的人。
亦舒的一生,年少成名,人生經歷曲折離奇,尤其在感情方面。
因為有父母的寵愛,她從小就養成驕縱任性的性格。
這樣的性子,為其以後曲折的感情經歷埋下了伏筆。
亦舒在年紀尚小的時候,就和母親定居香港,接受著最優等的教育。
在滿腹才學的哥哥倪匡,以及好友金庸等人的影響下,亦舒開始大量接觸文學類作品。
在其14歲時就寫文章投稿到雜誌社,因此一夜成名。
金庸的作品《天龍八部》中,阿紫這個角色,就是以亦舒作為原型寫的。
這個角色讓人又愛又恨,因此也能反映出亦舒也是一個脾氣潑辣的主。
在亦舒17歲時,遇到了第一任丈夫蔡浩泉,本性高傲的她,容不得他人無視自己。
蔡浩泉對自己冷漠的態度,激起了她的徵服欲,並以自殺威脅對方。
後來她成功追到了蔡浩泉,並與其結婚,生了一個兒子。
因為經濟問題,兩人經常爭吵,最終以離婚收場,後來蔡浩泉再娶,高傲的亦舒,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便將怨氣遷怒到兒子身上,從此不再跟兒子見面。
在20歲時,亦舒結識了明星情侶鄭佩佩和嶽華,並和鄭佩佩成為了閨蜜。
三人經常開車出去遊玩,長此以往,亦舒看上了嶽華,並成功拐走了他,兩人開始戀愛,同居。
當一個人愛到極致時,就會失去自我,著了妒忌的魔。
當亦舒在報紙上,看到了描寫嶽華和鄭佩佩甜蜜往事的文章時,氣得剪爛嶽華的西裝,並在其床上狠狠地插下一把刀。
兩個人離婚的導火索,來源於亦舒公開了鄭佩佩給嶽華寫的信。
這件事使嶽華不堪忍受,直接提出離婚。任憑亦舒再怎麼哭泣請求,也沒能挽回這一段感情。
遭受挫折的亦舒,前往美國留學。留學歸來後,她寄居於兄嫂家裡,沉迷於寫作,希望通過寫作掙錢。
在她埋頭寫作的那些年,出版了散文、小說110多部,平均一年7部。
著名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就是亦舒的作品,她用筆創造了一個「亦舒女郎」的時代。
她筆下的女性形象,拋棄了傳統女性柔弱的性格特徵,精明幹練,目標明確,想要的東西自己爭取。因此引發了萬千書迷的追棒。
後來,亦舒通過相親認識了港大的教授梁先生,二人很快結婚,並通過人工受孕,生下女兒。
她的這段婚姻平淡而幸福,每天不是寫作,就是照顧女兒,成為一名家庭主婦,與前半生的一切劃開了界線。
無論她的前半生過得如何,但其筆下的女性形象,確實符合新時代女性的標準。
也許正是因為經歷了那些苦難和挫折,亦舒才能寫出更多優質,有深度的小說,才能塑造一個個動人的角色吧。
失敗的婚姻也能成為人生的墊腳石
很多人會把婚姻的失敗的原因推卸到對方身上,而不去反省自己的問題和不足。
於是這些人在感情中會不斷地跌跟頭,反覆徘徊,到最後徹底失去再婚和戀愛的念頭,與幸福失之交臂。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如果亦舒沒有經歷前面兩段失敗的感情,她就還是老樣子,任性刁蠻和潑辣。
那她這一生,自然也不會有後來發憤圖強地寫作,更不會收穫名與利,還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1.學會從失敗的婚姻中汲取教訓
一個人遭遇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明白自己的婚姻為何會失敗,這才是可悲的。
這樣的人生自然也不會有個新的開始,只會陷入惡性循環。
亦舒所寫的《我的前半生》,其實更多的是自己人生經歷的寫照。
她通過這部作品,反思了自己婚姻失敗的原因,並開始改變自己,她才能夠在40歲時功成名就,再次遇到婚姻時,才能為了愛人人工受孕生子,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很多人的婚姻之所以會失敗,在於不懂得如何經營,在結束一段失敗的婚姻之後,又不懂得反思自己。
如此一來,怎麼可能會收穫幸福婚姻呢?
只有像亦舒一樣,擅長反思過往,才能收穫幸福。
2.離婚後,不要急於開展新的感情
網上有句心靈雞湯說:「忘記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開始新的感情」。
於是很多離婚的男男女女沒有來得及去覺察上一份感情中存在的問題,就投入下一段感情中。
一段感情的失敗,會給人的自信心帶來強烈的打擊,變得更加自卑。
這都是不利於工作和生活的。
而亦舒在離婚後選擇遠走美國,回來後,一心一意撲在寫作上面,不僅成就了自己,並以自己最好的狀態,選擇了合適的戀人結婚。
離婚後,不要急於投入下一份感情中,給自己一段自我成長、自我修復的時間,覺察自己的不足,進行糾正和調整,才能以更好的狀態迎接下一段感情。
好感情離不開的要素
生活中總有一些幸運的人,在童年時期,就已成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這些東西是有的人窮其一生也未必能獲得的。
亦舒的父母在其小的時候,更多地關注的是她的學習和她的才學,並沒有培養她良好的性格和為人相處的素養。
因此她才會在17歲時為了工作選擇輟學,在面對戀愛時,只顧一頭扎進去,當家人不同意她的婚事時,便情緒失控,以自殺相威脅。
亦舒的前兩段婚姻之所以會失敗,與她的性格不無關係。
一個性格強勢、急躁,情緒易失控的人,又怎麼可能會收穫幸福的婚姻呢?
跟這種性格的人相處,就像面臨一顆炸彈,隨時有爆炸的危險。因此,任憑誰,都無法與這樣的人保持長久的婚姻關係。
一段好的感情,離不開穩定的情緒,更加離不開良好的性格和素養。
情緒是可以通過學習、管理而加以控制的,性格也可以通過看書和後天的努力去塑造,每個人都有一次重生的機會,只要願意開始,一切都不晚。
只要形成良好的素養,與人相處時就不會容易情緒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更願意以文明的方式去解決。
這樣,感情生活自然也能順利地經營下去。亦舒的下半生便是如此。
塑造內心的力量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連人生重來的勇氣都沒有。
人往往在婚姻失敗之後,內心會變得匱乏而沒有力量。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離婚後,對生活和工作都失去了熱情,秉承著得過且過的態度。
嚴重者不願意出門,也不願意與人交流和溝通。
曾有人說:「說要有面對生活的勇氣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當生活真的跌入谷底,那種滋味你難以忍受」。
因此一定要先從內心出發,和內心的那個聲音進行對話,不斷地跟自己說:「原諒自己,允許這一切的發生,接納好的與不好的,學會放下,活在當下」 。
也可以不斷給自己一些正面的提示:「我願意改變,我願意成長,我可以越來越好」 等。
當這些聲音不斷地在內心深處響起,內心的力量就會像源泉一般,源源不斷地湧出來。
當內心擁有力量,自然也就有了追求幸福的勇氣,自然能揮別過去,勇敢面對新的感情。
在新的感情到來時,也能更好地去握住緣分。
有了前車之鑑,又有內心的力量作為依靠,勇氣作為鋪墊,幸福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者 落銘煙 情感諮詢師 ,專注於情感領域已有6年,擅長戀愛挽回修復,以及原生家庭療愈,幫助來訪者脫離原生家庭帶來的受害模式,在兩性關係中更好地成長和相處,挽回自己,挽回愛人,成為一個擁有幸福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