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城市的大齡女青年越來越多了,至少我認識的,不管是同學,同事還是朋友,是越來越多了。她們經濟獨立,甚至有房有車,還很有思想,要麼養狗,要麼信佛,對於婚姻她們卻是走不近,也離不開。
她們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一 來自四五線城市,或者農村
二 受過高等教育,最起碼也是大學專科教育
三 有一定的姿色,或者說自以為有一定的姿色
要說,這樣優秀的女人應該是不愁嫁的,畢竟現在女少男多,男光棍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可為什麼這些85後的女青年還是單身,甚至有些人有了孤獨終老的感覺。
為什麼她們突然失去市場了呢?
失去市場,說明原來很有市場,85前的很多女青年同等條件的其實很多嫁的很好,為何到了85後,這個市場突然消失了呢?
這些從小在瓊瑤小說或者電視劇裡長大的女孩,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對世俗庸俗的東西有本能的牴觸,如果一個年輕帥氣的窮小夥,和一個有紋身大金鍊子的富二代,她們肯定會選擇這個窮小夥,因為從小的各方面的教育教導她們,這些富二代多半素質低,沒文化,低俗。
即使這些富二代追過她,她百分百會拒絕,也許這個富二代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粗俗不堪,甚至很有情趣,但是先入為主,她早就認定他是那樣的 人了,這樣就排除了一部分人。
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現實中的很多雞湯事情,也讓她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總是不滿足目前找到的這個。
鄰居的姐姐嫁到了香港,表姐嫁給了一個富翁,等待,這樣的事情,時刻都在提醒自己,自己並不比她們差,肯定要比她們嫁的好,她們就是要爭一口氣,最差也不能低於這個姐姐,於是,碰到一些比自己條件好的,也被排除在外。
排除了富二代還有比自己條件好的,剩下的什麼呢?
離了婚的落魄大叔,一窮二白的文藝青年,更多的是一無是處的要了也沒有什麼用的混吃等死的二青年。
她們常常困惑,自己是不是命運不好,遇到的這麼都是這種人,放眼望去,身邊全是這樣的人,夢中的王子呢?踏著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呢?
她們等啊等,等來等去,最後連後來那些落魄大叔,文藝青年,二青年也不找她了,因為她的年紀更大的了,懂的更多的,他們知道哄不了她,在她看來是成熟了,而這些男人看來她已經變得無趣了,毫無吸引力。
如果說之前還有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還有灰姑娘的故事,那以後會越來越少了。
特別是90後,00後,這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故事慢慢的會絕跡。
原因很簡單,抱著這種思想的女青年的優勢越來越小,已經漸漸失去了競爭力。
我們來試想一下:現在的人的思想大概都差不多的。
女人想找一個好男人,都說男女平等,優秀的男人也想找一個好女人。
事實情況是,家庭條件好的女孩子也更有素質和教養,更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門當戶對,王子找公主,公主也漂亮,又能幫助自己,為什麼要找一個灰姑娘呢?這是最大的一種衝擊。
這些大齡剩女不僅受到了高段位女生的衝擊,還受到了年輕女孩的衝擊。
年輕的女孩更膽大,更自信,遇到優秀的男生,更是會主動出擊,而不是想大齡剩女一直在苦苦的等,邊等邊自己編織自己的故事,把自己想成林黛玉,悲悲切切。
所以,她們的空間越來越小,只是她們並不知道,她們總在幻想總有一天,會遇到一個合適的人,不過只靠「等」,不去追尋,這種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所以,醒醒吧,不要自己騙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