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與貧窮,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為什麼自己這麼貧窮?為什麼別人這麼富有?越是沒有錢的人,越是對這個話題很敏感。都很想找出自己貧窮的原因?是出生地原因嗎?還是自己不夠努力?相信更多人都會認為還是自己不夠努力!
不過也有少數人,是真的很努力,依舊改變不了自己貧窮。可見不是人人努力,就能獲得成功,就能賺到錢。努力也是要靠腦子、智商、技巧等多方面才能讓一個人變得富有,走向成功。很多人就一根筋,沒有找對方向,在錯誤的方向一直努力,自然是無法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
比如說很多人選擇在家裡種田,務農,很勤奮,很努力,幾乎每天都很辛苦,把家裡菜地和莊稼都種得很好,卻依舊改變不了自己的貧窮,這就是方向不對。而別人出去打工幾年,就買房、買車、還有存款。
當然,這也是在早些年,打工在農村不是很普遍的情況下,那個時候,很多農民不願意去城裡打工,堅信把菜地種好,莊稼種好,也會改變自己的貧窮。現在還擁有這樣思想的老農,估計沒有了。
不過總而言之,懶惰的人,不努力的人,肯定是貧窮的,哪怕他再富有,他只要好吃懶做,一輩子不做事,只知道花錢,他也遲早有一天從富有變成貧窮的。這應該也算是大家都有的共識。
努力雖然不一定能成功,但一定不會很貧窮,勤奮的人,永遠都不會擔心自己會餓死,至少在我們這個年代是這樣的。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柏拉圖將財富與貧窮看得很透的語錄,說得真是一針見血,富有哲理!文字如下:
財富與貧窮,一個是奢華和懶惰之母,另一個是卑劣與惡毒之母,而兩者都是不知滿足的源頭。——柏拉圖#柏拉圖語錄#
讀完柏拉圖的語錄,可以說是將財富與貧窮看得很透徹,而用詞也很刺耳,一針見血,真的富有哲理,讀完這段語錄,我們就對財富和貧窮都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也找出了一個人富有與貧窮的原因。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柏拉圖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財富與貧窮,一個是奢華和懶惰之母,
另一個是卑劣與惡毒之母,
為什麼說財富是奢華和懶惰之母呢?因為很多人一旦擁有了財富,他就會變得懶惰和奢華,生活會過得極度奢靡,過度放縱自己各種欲望,成天只知道吃喝玩樂,不知道去做事,只知道做一些盡情享樂的事,很頹廢。
也難怪馬克吐溫也曾說過,「巨大的財富對於一個不慣於掌握錢財的人,是一種毒害,它侵入他的品德的血肉和骨髓。」可見與柏拉圖的這段,是有相同之處的。財富用得好,利人利己。用得不好,害人害己。
很多人有錢了,就等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全家人都跟著變了,變得看不起窮人,做事也我行我素,覺得自己家現在很了不起,有錢了,膽子也大了,遇到事情都不講理,很蠻橫無理,解決不了的事,就用錢解決。這都是財富給人帶來的不好之處。
為什麼說貧窮是卑劣和惡毒之母呢?因為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人,他一旦貧窮了,他就會變得很卑劣,很惡毒,會為了錢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比如去偷,去搶,去做一些非法生意,甚至會成為亡命之徒。
這些人,品德不行,一旦貧窮了,就如兔子急了都跳牆一樣,會不顧一切後果想要弄到錢。他們窮不起,也過不慣窮日子,這樣的人,就很容易被貧窮所控制,變成卑微惡毒之人。
而兩者都是不知滿足的源頭。
這句其實就道出了一個人的富有與貧窮的原因,不管貧窮也好,還是富有也好,都源於不滿足。富有的人剛開始也並不是很富有,但他不滿足,想要擁有錢,所以變得很努力,一心一意只想賺錢,最後就變得很富有了。
而貧窮的人,也是因為不滿足的原因導致貧窮的。他之前可能不是很貧窮的人,但因為不滿足自己的現狀,就喜歡去花錢,去包裝自己,偽裝自己,甚至打腫臉充胖子,最後就變得越來越窮。比如他一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卻買車買房了,月供就供不起,就拆東牆補西牆,道出借,甚至不惜貸款。
也有可能是因為他之前太富有了,總是不滿足吃喝玩樂,總想找一些更高檔的吃喝玩樂來滿足自己,錢自然就花的如流水一般,很快就由富有變成了貧窮,因為他好吃懶做,生活過得奢靡,墮落,頹廢,自然就很快成了貧窮的人。
可見一個不知道克制自己的人,管不好自己的人,他總是在財富與貧窮之間轉瞬間,他有財富,也守不住,他貧窮甚至還會走上惡毒與卑劣的路,因為他富有習慣了,窮日子過不來。
所以說柏拉圖將財富與貧窮看得很透的語錄,說得真是一針見血,富有哲理!
愛因斯坦:有一種能量源,科學至今都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愛默生很刺耳的語錄,揭露了人類很多賺錢生意中,都有罪惡的蹤跡
遇到很多苦難的人,讀完阿德勒的語錄,會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周國平將錢看得很透的語錄,讓人都找到了比錢更令人幸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