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熱點討論的話題,題目是妻子「家暴」了丈夫,光看表象以為搞錯了,一般都是丈夫家暴妻子,什麼時候妻子開始家暴丈夫了,難道這位丈夫娶了一位「悍妻」回家嗎?
事情並非我們常規所想得那樣,原來這是一對外來務工的夫妻,由於妻子比丈夫年長兩歲,所以妻子平日裡對丈夫照顧有加,堪稱賢妻良母,而丈夫靠打零工謀生,且所賺的錢基本上只給自己花,幾乎從未顧及過妻兒,妻子也沒有任何怨言,心想只要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就行。
發生「家暴」的那一天,丈夫提出想吃水餃,妻子二話不說就進廚房準備包餃子的工序,當天氣溫悶熱,溫度高達三十多度,妻子一個人在廚房滿頭大汗地忙活著,丈夫卻躺在床上吹著空調,玩著手機,好不愜意,任憑孩子在一旁哭鬧也不管不問。
妻子多次讓丈夫起來哄哄孩子,但丈夫並不為所動,妻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丈夫抱怨了幾句,結果就激怒了丈夫,丈夫立馬從床上起來推搡妻子,並怒吼讓妻子帶著孩子滾回娘家。
聯想到這麼多年自己受到的委屈,妻子爆發了,拿起手邊的掃帚對丈夫就是一頓暴打,丈夫招架不住,竟然拿起手機報警求助,在電話中連連聲稱自己被妻子家暴。
看完整個事情的前後經過後,網友的留言幾乎呈現一邊倒支持妻子的姿態,甚至不少網友叫囂妻子下手「太輕」,這不是「家暴」,這是「家教」。
其實從整件事看來,對丈夫為人的詬病較多,這位丈夫在這個家庭中扮演的丈夫與父親的角色顯然極度不合格,妻子的賢惠勤勞,加之他的懶散自私,最終在多年夫妻相處之下,這對矛盾始終存在,而且一直在積攢能量,遇到包餃子這件導火索,從而爆發了「家暴」這場可笑的家庭悲劇。
首先,這位丈夫名義上有妻子和孩子,但卻表現出一種大男子漢主義+巨嬰的心理,夫妻成立一個家庭,理應是互相扶持,共同經營一個家庭,但這位丈夫卻當起了甩手掌柜,忙前忙後的是妻子,自己卻當起了享福的老爺,似乎這個家庭與自己無關。
妻子的付出在他的眼裡成了理所當然,丈夫認為妻子就是應該操持家務,相夫教子,可即使按照傳統的家庭經營觀,也就是男主外、女主內,很顯然,丈夫既沒有能力主外,也不願意幫襯著主內,說白了自己只想享受權利,卻不想任何付出。
其次,這位丈夫沒有任何家庭觀念,妻子在廚房冒著高溫為丈夫準備包餃子,孩子在一邊哭鬧,妻子只是讓其多幫忙哄哄看看孩子,畢竟自己一個人實在是分身乏術,但丈夫依舊躺著吹空調無動於衷,但他卻忘了最重要的事,妻子在廚房是為自己忙活著包餃子,孩子也是自己的親身骨肉,但這一切在他眼中感覺都是別人的事,與己無關。
僅此這兩點表現,就很明顯地看出這位丈夫沒有絲毫的家庭責任感,任性得像個孩子一樣,他不是不懂得要為妻子分擔家庭責任,他只是不願意為妻子分擔,結果在家庭生活中表現出一種極端自私的利己主義,說得直白點就是:你必須為我做事,這是你應該做的,你還不能說我懶,你說我懶就是對我的不尊重。
最後一點就是這位丈夫也沒有正常的是非觀,雖然我們知道打人肯定是不對的,從這一點的結果論看來,妻子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妻子這些年一直為這個家兢兢業業地付出,毫無怨言,心中積攢了多年的怨恨,但凡是個有血有肉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下也會情緒失控地爆發,這個又令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妻子予以了理解。
但是丈夫報警求助自己被家暴,自己沒有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反而倒打一耙認為自己受到了暴力對待,確實,自己是遭受了皮肉之苦,但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自己的所作所為將妻子逼到了人性忍耐的極限,自己卻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這些年的「作」,只要哪怕換位思考一點點,這種所謂的「家暴」悲劇也就不至於發生,看結果我們更要看事情的前因後果,很顯然,妻子的暴打做法存疑,丈夫的皮肉之苦也並不是值得有多麼同情。
夫妻之間本應該相敬如賓,和諧共處,共同為了將一個家庭經營好而勁往一處使,在婚姻中,沒有誰有資格當甩手掌柜,也沒有誰會無條件為了對方一直忍辱負重,禮尚往來在夫妻關係中顯現地最為明顯,一旦天平被打破了平衡,那麼終有一天會爆發出平日裡被隱藏的隱患。
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你們認為妻子究竟是「家暴」還是「家教」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