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垃圾分類 用繪畫訴說家庭垃圾分類小故事

2021-01-11 浙江在線

2020-08-26 21:33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潘賽丹 項丹

日前,蘭谿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赤溪中隊聯合街道婦聯、團委在蘭溪王鐵店村開展「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活動。活動現場,20多位小朋友帶著自己畫的「垃圾分類」圖畫踴躍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述自己腦子裡的「垃圾分類」,分享生活中關於垃圾分類的小故事。

比如幫助提高爸爸媽媽垃圾分類意識,教爺爺奶奶「豬豬分類法」等等。分享結束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垃圾分類」飛行棋遊戲。「我們家只有我在垃圾分類,爺爺奶奶分不清、嫌麻煩總是把垃圾扔在一個桶裡,回去後我要把『豬豬分類法』教給他們,監督他們正確分類,爭取下次能評上『垃圾分類小能手』」,王子瑞小朋友眼神堅定地說道。

「這幅畫裡右下角的小女孩是我,左下角是我弟弟,我們倆中間是4個分類垃圾桶。我們在家的時候都會互相監督,看看對方垃圾有沒有扔正確。誰如果分錯了就罰他(她)一天不能吃雪糕。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開始垃圾分類,大家一起手拉手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王藝彤小朋友說。

「我們通過繪畫創作使小朋友成為垃圾分類小能手,從而帶動全家參與垃圾分類。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開展垃圾分類進村、進校園等活動,普及垃圾分類意識,共建綠色家園。」赤溪執法中隊長唐峰表示。

1598448789000

相關焦點

  • 視頻來稿|一戶上海家庭的垃圾分類故事:小學生自製分類標籤
    視頻來稿|一戶上海家庭的垃圾分類故事:小學生自製分類標籤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9-02-20 07:34 來源:澎湃新聞
  • 王麗霞:兒子與垃圾分類的故事
    兒子與垃圾分類的故事文/王麗霞垃圾分類已經提出好幾年了,倡導市民垃圾分類也有幾年了,為什麼要垃圾分類?兒子仔細看了看垃圾桶上的圖案,高興地指著一個綠色的垃圾桶說:「媽媽,是這個。」我點點頭說:「你真棒!下次丟垃圾時,一定要看清楚了再放呀!」兒子蹦蹦跳跳地跑開了並大聲說:「我知道了!」媽媽為什麼把垃圾混在一起?一天兒子吃完飯,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偵查我家垃圾桶中的神秘世界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兒子發現,總是喜歡講道理的媽媽,居然把垃圾混裝在一個桶裡。
  • 「我愛我家,垃圾分類」|記在我們身邊的最美垃圾分類達人(一)
    垃圾分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它已經作為一種行為方式、一種生活理念成為了一種新時尚為進一步引領全縣廣大婦女及家庭成員科學規範進行生活垃圾分類,號召廣大家庭和婦女投身垃圾分類,養成生活垃圾分類良好習慣,全力營造垃圾分類、家家有責的良好氛圍,縣婦聯也從各方全面推進了生活垃圾分類「進家庭」工作,在此期間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在我們身邊默默無聞
  • 垃圾分類話垃圾故事
    作者 李華我一直想寫篇文章,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垃圾分類,多麼重要!三十年前,我在南龍鄉工作。南龍場是一個山脊上的鄉場,場上的飲水靠一口水井。場兩邊都是陡峭的懸崖絕壁或者土坡,沒個「把攔」。人們生產的生活垃圾,順著窗戶往外扔,飄飄揚揚掛在山坡上。一腳下去不是懸崖,就是垃圾山。我不能任由這種狀況延續下去。
  • 垃圾分類手抄報:製作簡單又漂亮!
    「垃圾分類」目前是全國範圍內熱議的話題,住建部發文要求在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建成垃圾分類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而隨著「垃圾分類」專項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也在全國各城市積極展開,其中「垃圾分類手抄報」就是廣大中小學校園內的主要宣傳形式,今天就教大家創作一幅簡單而漂亮的垃圾分類手抄報!
  • 垃圾分類的「繡花」功夫
    「喏,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內桶是村裡統一配置的,滿了,跟放在家門口垃圾箱的內桶互換一下就可以了。」說話間,俞芬打開貯藏室小門,只見並排有兩個紙板箱。紙板、礦泉水瓶等放入可回收箱,廢電池、廢燈管等歸集在有害物箱內,「有害垃圾倒到村委門口的紅桶內,可回收物賣到再生物資回收站。」垃圾分類監督員周玲玲,就是「家訪人」。
  •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培養分類小達人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培養分類小達人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2020-12-07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志願者講述「垃圾分類」好故事
    參與垃圾分類 呵護美麗家園為增強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環保意識,8月22日,伍家崗區寶塔河街道嶽家衝社區在興潤首府舉辦暑期「垃圾分類我參與」志願者活動。活動邀請轄區7-10歲小朋友志願者作為小小宣講員,向大家講述「垃圾分類我參與」小故事。
  •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爸爸,今天我學會了垃圾分類,也了解了垃圾分類知識呢!」近日,在新區楓林小區,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拉著她爸爸的手,一起把不同的垃圾袋分別扔進對應的垃圾桶。在新區長豐市場開飯店的李秀芬說,現在餐館配備了乾乾淨淨的綠色方形「餐廚垃圾專用桶」,安泰公司派工作人員和她填寫《銅川市餐廚廢棄物、餐廚廢棄油脂收集記錄單》五聯單,定點、定時收集,給餐飲行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來飯店吃飯的人比以前多了。
  • 世界地球日,聽聽普通人關於垃圾分類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 題:世界地球日,聽聽普通人關於垃圾分類的故事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李亞楠 楊文 熊家林垃圾分類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社會管理問題,但在中國一些普通人身上,垃圾分類也變成了一個個簡單又暖心的故事。
  • 「你畫,我分,一起給垃圾找個家!」
    紅網時刻長沙7月28日訊(通訊員 鮑銀)為從小培養青少年垃圾分類意識和環保理念,7月28日上午,長沙縣湘龍街道南塘衝社區邀請了轄區單位佳翼美術繪畫老師,為社區親子家庭開展了一次主題為「垃圾分類 美好家園」的兒童美術創意活動。社區轄區內40多位小朋友及其家庭成員參與到活動中,吸引了周邊許多居民駐足觀看。「可回收垃圾都有哪些?」「我們平時生活中使用的鏡子屬於什麼垃圾?」
  • 垃圾分類的錯誤做法
    要說垃圾分類的錯誤做法,基本五花八門,各種各樣了~~我給大家分享三個小故事吧。夏季水果,西瓜應該是非常受歡迎的了,特別是冰西瓜,吃的時候稍不注意儀態,頭髮沾上了~於是,就有了第一個小故事:早上,拎著垃圾袋出門丟垃圾,碰到同樣丟垃圾的鄰居,鄰居眉開眼笑,異常熱情的問:「頭髮是什麼垃圾?」「是幹垃圾吧?」「萬一有染髮劑,是不是有害垃圾?如果可以做成假髮,是不是可回收垃圾?」「額,我不知道啊」!
  •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生活中避免不了產生垃圾,但其實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物,合理處置它,它就造福人類;不合理處置它,它就會破壞環境。所以,垃圾分類是變廢為寶的有效措施。垃圾分類,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卻可以變廢為寶、美化家園。我們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也進行了垃圾分類。
  • 女兒教我垃圾分類
    自上海市開展垃圾分類以來,一直是女兒對家裡的垃圾進行分類,這已成為我家的一種習慣。每日7時至9時、18時至20時,是小區居民進行垃圾投放的時間。女兒經常提著兩隻垃圾袋,步行到小區門口的垃圾分類處,將一隻垃圾袋扔進幹垃圾箱,另一隻垃圾袋扔進溼垃圾箱。扔完後,她熟練地走到水龍頭前,腳輕輕下踩開關,接住自來水,認真搓洗一雙白皙的小手。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曙光街社區: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家開始
    為營造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日前,曙光街社區黨委組織在職黨員幹部帶頭從我做起從家開始進行垃圾分類活動,鼓勵黨員幹部每天與家人一起進行垃圾分類,日常到小區進行垃圾分類宣傳。
  • 明月談|垃圾分類的「神奇」故事
    不是上海人容易驕傲,而是大家都知道,垃圾分類達標率從15%提高到90%,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我個人也很感動,畢竟被市長現場表揚,還是第一次。圖說:小區居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劉歆 攝昨天下午浦東代表團的聯組審議會上,至少有三位代表在發言中提到垃圾分類。金永紅代表講的事例贏得最多笑聲。他的一個朋友,以前因為擔心環境不好就不太想生孩子。
  • 垃圾分類進我家
    只見這東西上寫著「廚餘垃圾」,下面竟然還有一個「機關」!我踩了一下,沒想到這東西的蓋子突然彈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原來這是個垃圾桶。這時奶奶拿來了一個垃圾袋,套在了黑色的塑料內桶裡,眼尖的我一下子就發現了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天吶!垃圾袋上居然還有二維碼!再仔細一看,我更奇怪了,二維碼下面還有奶奶家的門牌號碼!
  • 東莞:垃圾分類「痛」在何處?
    「我確實不是很清楚具體分類的規則,你們說怎麼投,我就怎麼投。」一名陳姓阿姨告訴記者,生活垃圾分類以來,小區定時投放點會有物業人員引導,但誤時投放點是24小時開放的,沒有引導員值守,很多時候大家還是直接投進了「其他垃圾」這個垃圾桶。 「現在分為四種垃圾,難道我們家裡還要分別擺四個不同的垃圾桶?」
  • 垃圾分類我知道
    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分類有什麼標準?
  • 宣傳垃圾分類 倡導家家參與
    本報訊(記者史夢婷)南寧市婦聯近日在青秀區鳳嶺南社區開展「美麗南寧·家行動」主題活動,該社區20個家庭參加活動,共同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大棒骨屬於什麼垃圾」「過期藥物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與家長用小卡片練習正確分類生活垃圾,並學習利用廚餘垃圾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