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發脾氣只能證明自己無能,缺少解決問題的智慧,更讓人看不起。

2020-09-03 國鑑情感坊

文:國鑑

圖:來源網絡

亂發脾氣是一種病

人,很奇怪,明知道發脾氣對身體不好,但他還是要發脾氣。凡是脾氣不好的人,你一定要知道他這是一種病,千萬不要跟他一般見識。你要原諒他,要體諒他,其實他很可憐,他不是健康的人。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他身心和諧、內心清淨愉悅,又哪能總發脾氣呢?

發怒後的母親母乳有毒

去年,有個新聞上說:有一位母親,夫妻吵架,她在大發一頓脾氣之後,用母乳給小孩兒餵奶,小孩吃後不長時間,在睡覺時,渾身開始抽搐,差點死掉,幸虧送醫院及時,不知道什麼原因。到醫院後,醫生說是因為母親發怒後用母乳餵奶所致。人發脾氣之後,全身血液都會充滿毒素,所以這小孩吃奶中毒,但這位做母親的並不知道。她這次明白了,就告訴帶身邊帶小孩的母親,可不敢發完脾氣之後就給孩子母乳,要待心平靜下來,一兩個小時之後才可以餵奶。

人發一頓脾氣,要恢復,正常需要三天,三天才能讓肝臟和血液恢復正常。也就說,你發五分鐘脾氣,身體要三天才能恢復過來,發脾氣是最傷身的。

氣大傷身

曾有一個醫生的報告上講:有一個得癌症的人,告訴他要常保持心情愉快,不能有一點煩惱,心情要放輕鬆些,他聽話照著做了。結果他的癌症奇蹟般的被控制住了,十多年都沒什麼事,而且各項指標很正常。但到退休的時候,大概是退休金少了一點,他天天不開心,心中有很多不滿意和惱火。有一天,他到單位,還大發了一通脾氣,結果導致舊病復發,兩個月他就去世了。

水知道答案

日本的江本勝博士,用了10年,在零下5攝氏度的冷室中做的水結晶實驗,他用122張通過顯微攝影拍下的奇形怪狀的水結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的奇異現象。若用「怨恨心」對水,或者說「我討厭你、我恨你」,它那個結晶在顯微鏡裡照出來就很難看、很醜陋。但換個念頭,用「我喜歡你、我愛你」對水,它那個結晶就會變得非常漂亮。人體75%是水分,水對情緒的反應最敏感。

生氣最先傷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古人說「仁者,壽」,就是有感恩心、慈悲心、心態平和、常做善事的人長壽,所以我們要常懷愛心、感恩心和慈悲心,這三顆心是養生的秘訣。「想養生,先養心」,這樣你的身體才會健康,免疫力才也會提升,這樣不會輕易感染疾病,什麼毛病都不會有。感恩心是化毒水,慈悲心是能量丸。

發脾氣最傷人,你發一頓脾氣,傷害別人只有三分,但對自己的傷害卻是七分。誰最容易亂發脾氣呢?愚痴的人,無明的人!聰明人是不會幹這種「拿別人過錯懲罰自己」的傻事的。最傷害身體的就是發怒,這個道理要懂。

處事、待人,不一定要用發脾氣才能把事情辦好。即便發脾氣,也是解決問題的需要,不要動真氣。倘若亂發脾氣,只能證明自己無能,缺少解決問題的智慧,會更讓人看不起。

先解決為什麼,在解決怎麼辦

一個好的領導者對部屬,是「嚴厲裡面有溫厚」,這樣部下才能對你有敬又有畏,怕你又非常尊重你、喜歡你。而一味的威嚴、嚴格要求、動不動就亂發脾氣,你的部下雖然表面上怕你,但心裡不服,對你的話不認同,不接受。這就是《弟子規》上說的,「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你要從理上去服人。

那「理」是什麼呢?是愛護。 我年輕時也在企業機關上過班,工作量並不多,事情辦完之後看看報紙、看看書。有一天,我看到靠背椅,坐下就往後倒,椅子前面兩隻腳就起來了,覺得躺在那裡很舒服。這時,我的處長從背後進來了,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你這樣坐,椅子容易坐壞,如果椅子腿壞了,你就要摔跤。他沒有責怪,反而用一種關愛的口吻跟我說話,從此我這個毛病改過來了,以後再也沒有這樣坐在椅子上。因為我一想坐這個姿態,立刻就想到他那種愛護你的勸告。所以遇事不必馬上拍桌子、瞪眼睛。

處長那天要是對我一頓教訓,他走之後,我還是一樣翹起來。為什麼?不服!所以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待人厚道,常懷關愛之心,讓人心服口服。

修心轉念是你一生的醫生

人要學會修心轉念,通過學習,明理做事。看破的是理,放下的是事。

「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人活著,沒必要凡事都爭個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朋。

跟家人爭,爭贏了,親情沒了;

跟愛人爭,爭贏了,感情淡了;

跟朋友爭,爭贏了,情義沒了。

有時,你爭的是理,輸的是情,傷的卻是自己。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你說傻不傻?有時候,是黑是白,是對是錯,需要讓時間去證明。

有思想,不代表強勢;有主見,不代表固執。學會放下自己的固執,常以寬心待人、捨得心做事,定會贏得整個人生。

拒絕亂發脾氣

只要能多一份平和,多一點溫暖,生活才更有意義。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想不通的心情。

很多事情我們之所以過不去,就是因為我們心裡放不下。比如,被欺騙了,放不下報復;被諷刺了,放不下怨恨;被批評了,放不下面子。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並沉溺於事情帶來的不愉快情緒,其實只要能把心情稍微改變一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有心才有愛,有心情才能做好事情水的狀態是溫度決定的,而人的狀態是態度決定的常懷感恩的人,人生路上貴人多;常懷珍惜的人,擁有的才會更多。感恩是一種深刻的愛,它能夠增強你的個人魅力,開啟能量之門,助你挖掘出無窮的智能。

向不良情緒說拜拜

人生在世,一定要學會善待自己,知道我們才是世界上的珍品。送一句話給你,你我共勉:「順境,我當至誠感恩;逆境,我當安然信受」。

我是@國鑑情感坊 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乾貨和故事,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一個人總在家發脾氣,在外面是多麼無能?
    在外面經常討好他人,回到家後,家裡人稍微做點什麼不順心的事情,ta就開始亂發脾氣。心理學研究發現,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愛衝著家人發脾氣。一般在外面綿羊樣子,回家發脾氣的人,從心理學來看,他們是因為潛意識認為在外面發脾氣會遭到危險,所以變慫。而回到家發脾氣是安全的,沒有威脅的,所以發脾氣自然也是無拘無束。
  • 對家人發脾氣往往是因為自己無能
    現實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待外面的朋友畢恭畢敬、客客氣氣,但是對待家人,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他們發脾氣或者說一些傷人的話。事後我們又會後悔、自責,但是不肯拉下臉道歉,認為事情就會慢慢過去。心理學家分析我們之所以能夠肆意對家人發脾氣,是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認定了無論說了多難聽的話,或者做出了什麼出格的事情,家人都可以無限包容你。
  • 發脾氣是本能,管理脾氣是智慧|
    一位父親每教育孩子,孩子總是因為一些小事發脾氣。爸爸就在孩子每次生氣時,讓他在牆上釘一個釘子,想通不生氣了再把出來。一些日子以後,爸爸和孩子發現,打進去容易,把它拔出來,卻仍留下無法抹去的洞痕,即便重新修整,填充粉刷,也不能如初。就如生氣後造成的後果。我們總將最壞的情緒留給最近的人,是因為親人和朋友,我們離他們最近,我們知道他們不會離開你,即使肆無忌憚發洩情緒,他們也一般會原諒你。
  • 你最應該戒掉的習慣是抱怨,抱怨只能證明你的無能
    抱怨,只是無能和無奈的表現而已。心理學家認為,對每個人來說,我們的大腦都在重塑。為了讓你同情,也為了讓全世界同情,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扮演「一個其實更慘地角色」,演著演著,別人還沒有怎麼樣,他們自己就相信了,而且不由自主地讓自己變成那個「更慘
  • 善良的天性裡,不能缺少智慧
    可善良,不應缺少智慧與擔當。然而,卻從沒有人告訴我們善良中不能缺少智慧!所以,我們只能為我們的善良增加智慧和擔當面對是非之人,欺軟怕硬,毫不苟同。善良的天性裡,不能缺少智慧。
  • 你是一個無能的人嗎?
    孩子穿反鞋是小事,但是這個事情的處理是大事,因為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把鞋子穿反了,被指責,被抱怨,生活中還有很多多「穿反鞋」的事情 所以,張捷老師講,指責孩子的人都是無能的父母,唯有幫忙孩子的人才是智慧父母。
  • 不一定非要怒髮衝冠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經常說要愛自己、孩子、家人和這個世界,但生氣首先傷害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如果把身體比做放大版的白鼠,那麼你每生氣一次就相當於殺死了它的一部分,這個強大的身體能經得起幾次折騰?最後它只能生病住院——「不好意思,我不能再工作了」。 道友們可能會說:「生氣是不好,我心裡明白得很。可是不發脾氣好多事都做不了。
  •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和別人說道理
    結果就是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在我們面前大戰了三百回合,我們面對著一桌子的美食,只能搖頭嘆息。其實這種場景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我們在生活中也多多少少遇到過一些愛和別人講道理的人,或者說你就是那個愛和別人說道理的人。
  • 婚姻"過勞死":比性無能更可怕的是愛無能
    說實話,我很討厭自己吹頭髮瞪眼的女人模樣,每次一通亂發脾氣後是深深地自責與後悔,覺得有負於知性溫婉的理想。可總是屢禁不止,不知是不是要更了。有一天,出差幾天的隊友說中午回來,我精心準備了豐盛的午飯。心情本來喜氣洋洋,沒想到隊友一路晚點,菜都涼了還不見人影。
  • 請不要——對親近的人隨意發脾氣!
    一旦對方達不到就會大發雷霆,可你知道嗎,你的脾氣只能傷害到愛你的人。我們很清楚對親近的人發脾氣,他們不會怎麼樣,但如果對外人發脾氣,那麼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事實上真是這樣。 不發脾氣是教養允許親近的人發脾氣是涵養安妮寶貝曾說:高級的感情,最終形成精神和意識;低級的感情,只能淪為脾氣和情緒。
  • 有事就衝老婆亂發脾氣的男人,都不太幸運
    男人就突然爆發了:「你死哪去了,孩子都不看,整天就知道亂買東西,孩子丟了都不知道。我讓你亂跑,之後他開始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打孩子。」我趕緊上去攔,特別懵地說:「孩子不就是想到隔壁看看嗎?你跟著就好了。」他看了我一眼,沒理我,繼續罵閨蜜:「要不我就這麼倒黴,幹什麼都幹不成嗎?都是因為有你這樣不管不顧的女人,一點我的忙都幫不上,就知道整天花我的錢。這日子沒法跟你過了。」
  • 生存的智慧:當你瞧不起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是看不起自己
    我們都學會過作用與反作用力,人和人之間關係也是如此,我們越看不起對方,對方也不一定看不起你,而這種構建人際關係方式,會讓彼此互為尷尬的存在與境地。每個人都需要明白,真正的智者從不會瞧不起任何人,這才是他們能夠和他人建立連接的開始,也是他們能夠充分理解人的開始。用整體的觀點對待我們所瞧不起的人,你才會重新認識對方,更會通過這種認知看到自我需要成長的地方。
  • 沒有智慧的人生,是失敗的人生
    人生的時光是有限的,把有限時光的人生,活出五彩斑斕的人,恐怕屈指可數。不是你不想輝煌歲月,而是你缺少智慧。沒有智慧的人生,是失敗的人生。但聰明人,不一定是個智慧的人,楊修用聰明反被聰明誤做結語,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因為在極權的封建社會,他只能做權貴者的走狗或奴才,走狗只能搖尾乞憐,奴才只能歌功頌德,決不可越雷池半步。如果稍有冒犯,被貶被殺是手握生死大權者的隻言片語或者任由權貴者的好惡決定,你生你死卻是由你的智慧決定的。
  • 溫柔謙卑是無能的表現嗎?
    今天我來大家分享一下「溫柔謙卑是不是無能的表現其實越沒有知識的人越覺得自己很有知識。反而那些越有知識的人,會覺得自己真的知道的太有限了。那麼溫柔謙卑也當然不是無能的表現,而是真正有能成熟智慧人的表現。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一個研究生肯定不會和幼兒園的小朋友計較,對不對,作為成年有閱歷的人士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你是不是只會微笑的看著她(他)後靜靜地離去,而不會去浪費時間爭論高低輸贏。
  • 中年是智慧的分水嶺,人生下半場,越活越好的人擁有三種普世智慧
    真正好的人生是建立在我們對世界的普世智慧,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明白,人到中年,我們需要掌握這三個處世的智慧,你的下半場才會越來越有動力。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才是最為成熟的人。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總是愛亂發脾氣,根本無法在事業上有長足的進步。其次,一個愛亂發脾氣的人,暴露是他的短板,喜怒無常, 容易被情緒控制。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成熟智慧的中年的人往往對情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 你是否知道,女朋友無理取鬧亂發脾氣,往往因為這一點
    或許,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的另一半在認識的時候氣質優雅、談吐如蘭,看起來溫柔乖巧、非常討人喜歡。但是,在相處一段時間之後,TA開始露出了「本性」,越來越喜歡無理取鬧,亂發脾氣,到最後忍無可忍,無奈地選擇了分手。
  • 愛發脾氣=口才不濟
    人發脾氣,有三個含義: 1、肝臟功能不好,有肝鬱。 2、是他故意使出的攻心計。 3、大腦沒詞了,一時情急。 第三種是我們司空見慣的。 戰爭年代,靠暴力、武器。 和平年代,靠口技、人氣。 尤其是從2019年7月份起, 哪怕是兩人之間吵架置氣, 拼的也是文採與個人造詣: 誰口才不濟,誰先發脾氣。 為什麼逞情緒之暴力? 萬因歸一: 江郎才盡,詞不達意; 重武輕文,被字拋棄。
  • 當今社會你最看不起的是什麼人?
    思忖有頃,我覺得我最看不起的還是我自己,怎麼說呢?原因很多,真要一一道來 ,也是說來話長。作為一個男人,看到別人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事業幹的風風火火,莫名的雜感不免縈繞心頭 ,不管怎麼說吧,自己都是一個失敗的人。辛辛苦苦以企為家,不說兢兢業業吧!但也曾以苦為樂,對業務那種精益求精的敬業和痴心,不說感動他人吧,但足可感動了自己的內心。可這有什麼用呢?
  • 你缺少的不是機會,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既有生活中的問題亟待解決,也有工作上的問題急需處理。聰明人都知道,對待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面對它並解決它,而不是忽視它甚至逃避它。 身在職場的我們,自然更關心工作一些,那我們就來談一談工作中的那些事兒。
  • 大家來說說,為什麼有的男人在家就愛發脾氣,在外面就變得很好說話?
    是人就會有情緒,情緒的合理無害化的疏解對人的心理健康有益,情緒的任性和有害化疏解才是發脾氣。說到底,發脾氣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罷了!窩裡橫的男人骨子是自卑和怯懦的,男人要勇敢和自信,自卑怯懦的男人最可怕也最無能。他傷害不了別人,因為別人壓根不在意他,他只能傷害對自己好的人。可惜他卻不知道這個道理。男人最怕是易怒的,是容易唉聲嘆氣的,是眉頭緊皺,性情暴戾的,是狂妄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