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究竟值不值得?
「人間不值的」,很多人對這句話都不陌生。每當有人走投無路選擇了輕生自盡,都會有人故作深沉評論說:「人間不值得。」
但是,人間真的不值得嗎?那麼,什麼值得?是陰間值得嗎?做人不值得,難道做豬狗蟲蟻、飛禽走獸值得?每當想到這裡,我都有一種想要說髒話罵人的衝動。
鼓吹「人間不值得」,實際是在向遇到困境的人群作輕生自盡的心理暗示。在這種「邏輯」中,因為人生遇到了困難,因為人生有了痛苦,不是去忍耐和克服,而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多麼不負責任的誘導!既然人生不值得,那些鼓吹者又何必苟活在人世?他們的苟活不正證實了他們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卑鄙心態嗎?
她們的人生值不值得?
奧斯特洛夫斯基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有一段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復生。所以,珍愛生命,把有限的生命儘可能活出光彩,一直是千百年來無數文學家、思想家在苦苦探尋的事情。
美國的海倫凱勒,出生十九個月就因為疾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但是她沒有氣餒,更沒有選擇輕生自盡,而是選擇了與生命頑強抗爭。海倫凱勒不僅活了八十八歲,而且成為世界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試想,海倫凱勒的人生不苦嗎?海倫凱勒的人生不難嗎?
被稱為「中國當代保爾」的張海迪女士,五歲時因病高位截癱,她的一生都在輪椅上度過。人間對於她來說值得嗎?她靠自己的抗爭和努力成為了哲學碩士、著名作家、中國殘聯主席。面對張海迪的人生,那些鼓吹「人間不值得」的人,捫心自問,還能說得出口嗎?
人生貴在與逆境作鬥爭
先賢孟子曾經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生難免憂患,正是憂患激發了人生與困難和厄運鬥爭的勇氣和毅力。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誰的人生沒有三災六難?誰的人生又能一帆風順?面對困難,人們需要的是克服和鬥爭的勇氣,而不是一句消磨鬥志的「人間不值得」。
最後,請允許我用評論音樂大師貝多芬的一段話來作為結束語吧:童年的不幸,愛情的挫折,疾病的折磨,命運一次又一次把貝多芬推向生命的最底層。但是,貝多芬卻在生命的最底層歌唱人生的美好,人生的偉大,人生的光榮。世界沒有給予他歡樂,但是他卻創造了歡樂給予全世界。羅曼羅蘭說,貝多芬是教給我們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