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月子半月被趕走,55歲婆婆寒心直言:娶妻千萬別高攀

2020-10-09 神逗奶爸


「門當戶對」一直是人們嫁娶時在盡力遵循的原則,相對來說,原生家庭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比較接近的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習慣以及生活觀念上一般不會有過於懸殊的差別。

從某方面講,這自然是有利於婚後生活的穩定和感情的持久。

只是「緣分」二字太過縹緲,人生不如意也是十之八九,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完美匹配的另一半。更別說還有一部分人的婚姻也可稱為「趕鴨子上架」,沒有遇到滿意的人,迫於各種壓力而結婚。

這種沒有感情基礎或者感情基礎不牢固的婚姻往往有很多潛在的問題,它不僅影響著夫妻二人的婚後生活,對孩子的成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我們觀察了很多案例發現:決定婚姻幸福、家庭和諧的不僅僅是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上的「門當戶對」,更是兩個家庭成員個人修養的對位。

伺候月子半月後被媳婦趕走,55歲奶奶寒心直言:「娶妻千萬別高攀」

王阿姨之前一直對兒子兒媳讚不絕口,農村出生的兒子自小學習成績優異,研究生畢業後在大城市落戶,並且娶了一個城裡條件非常好的媳婦,沒要彩禮更沒要求兒子買房。

以前沒怎麼在一起呆過,兒媳婦雖然不是那麼熱情,但對王阿姨也很大方,來過家裡幾次,每次都有帶很多禮物。

「大戶人家的閨女就是不一樣!」王阿姨曾經由衷地讚嘆,家裡來了鄰居也會把兒媳婦給她買的東西拿出來「炫耀」,樂得合不攏嘴,最津津樂道的是「兒子有出息,娶媳婦沒花錢」。

去年4月,王阿姨的孫子出生了,王阿姨自告奮勇要來伺候月子,但是兒媳婦給拒絕了,因為請了月嫂。

可是有幾個奶奶不想抱孫子的?又有哪個婆婆希望跟兒媳婦結下「月子仇」的?

不顧兒子兒媳反對,王阿姨還是不遠千裡帶了大包小包的東西來到了兒子家。

對於王阿姨的到來,兒子還是挺高興的,提前收拾了一間房給王阿姨住。

頭幾天還好,有月嫂在家,她也幫不上什麼忙,最多就是拖拖地,做做衛生。

兒媳是無痛分娩,產後恢復得挺快,王阿姨碰不到孩子,自然把心思放在了兒媳身上。

她從老家帶了兩隻老母雞,哪天沒跟媳婦說,一大早起床就煮了雞湯,可是兒媳婦起來後,喝了一口她煮的油乎乎的雞湯居然吐了。

這事兒當時就很尷尬,兒媳婦也是個直性子人,直接說:「媽,你別煮雞湯了,我喝不下的!」

覺得好心沒得到「好報」的王阿姨從這時候開始,心裡就有些不舒服了,覺得兒媳在嫌棄她,關鍵是兒子在一邊什麼也沒說,對媳婦唯唯諾諾的,別說為她說句「公道話」了。

在兒子家的第五天,沒事兒的時候跟家裡的月嫂聊到了工資問題,當王阿姨從月嫂口中得知兒子一個月要花1萬2在月嫂身上時,王阿姨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1萬2啊,我要掙半年才能掙得到,我不要你錢你都不讓我來伺候,是幾個意思嘛!」王阿姨不敢跟兒媳說,只是私下跟兒子抱怨。

最後兒子沒在意,王阿姨便自作主張跟月嫂說我們不請了,我就能照顧好媳婦和孩子。

沒有主人的同意,月嫂自然是不會那麼容易妥協的。

王阿姨便開始跟月嫂搶著幹活,她就想證明沒有月嫂,自己也能做好。

可是,畢竟年紀大了,再說也沒有月嫂那麼專業,開始的時候兒媳婦沒說什麼,可是幾天下來,王阿姨跟月嫂越來越不對付。

這一次,王阿姨想要從月嫂懷裡「搶」過孫子,由於包被沒弄好,差點將寶寶弄掉在地上。

兒媳婦臉都嚇白了,忍不住直接吼道:「媽!你回去吧!我知道你喜歡寶寶,但我真怕你把我寶寶害死!」

王阿姨自知有錯在先,可是難掩心中不平,第二天一早沒跟兒子打招呼就走了,兒子追到小區門口,跟她解釋了半天她也堅持要回去。

「我活了55歲,從來都沒有人這麼吼我趕我走,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她就是嫌棄我!」

自此以後,再沒聽王阿姨誇她兒媳婦了。

「男人娶妻,一定要娶個門當戶對的,千萬別高攀!不然有你苦日子過!」王阿姨說。

個人修養上的「門當戶對」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

個人看來,王阿姨跟兒媳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就是經濟地位上門不當戶不對的矛盾,雖說她兒子接受了高等教育,個人修養以及個人能力應該是能配得上兒媳婦,但王阿姨自身的修養卻是他們婚姻中的「短板」。

首先,貧富上的差距決定了雙方在消費習慣以及生活習慣上的巨大差異,節儉慣了了農村婆婆自然是看不慣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媳婦,而來自農村家庭的丈夫以為婚前付出不對等,心裡難免有愧疚或者說自卑。

王阿姨最生氣的可能就是在自己受委屈的時候兒子沒能站出來為她說幾句話。

其次,兒媳婦是個「富家千金」,加上比較年輕,說話習慣於直來直去,雖然很克制,但看到自己寶寶有危險的時候難免失了分寸,事實上,兒媳婦說的一些話如果是出自王阿姨自己的親生女兒之口,她也不會多心。

兒媳本身也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只在王阿姨過於脆弱的自尊心,這其實就是修養上的不會等。

我們身邊有很多幸福美滿的夫妻,在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夫妻間懂得相互尊重,婆媳間懂得相互理解,即便他們的婚前經濟條件並不是「門當戶對」。

經濟地位上的「門當戶對」只決定婚姻初期的和諧,而個人修養上的「門當戶對」卻決定著婚姻的穩定性。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個人修養上的「門當戶對」,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

年輕人在擇偶過程中,注重經濟地位上的「門當戶對」沒什麼問題,只是更需要注意對方家庭成員的個人修養,我們也發現,經濟條件好的人不一定就有較高的個人修養,而經濟條件差的人修養未必就低,這其中的差別需要多花心思去鑑別。

當然,如果已婚,夫妻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提醒共同進步才能獲得長久的幸福美滿婚姻,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的成長環境。

最後,您對王阿姨的事兒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相關焦點

  • 帶了3年孫子卻被「打臉」,60歲大媽寒心:兒子娶妻千萬別高攀
    帶了3年孫子卻被「打臉」,60歲大媽寒心道:兒子娶妻千萬別高攀結婚時,買房買車的錢都是女方拿大頭,吳大媽自知理虧,在親家和兒媳面前,從來都是謹小慎微的樣子,三年前兒媳懷孕生子,在村裡沒什麼事兒的她,自告奮勇地攬下了伺候月子
  • 60歲的婆婆幫忙照顧孫子,卻被兒媳扇了一巴掌,哭訴娶妻別高攀
    也因此,不少的家庭選擇讓自己的公公婆婆幫忙帶娃,但是往往照顧孩子這件事,會讓婆媳關係更加緊張,甚至激化矛盾。60歲的婆婆幫忙照顧孫子,卻被兒媳扇了一巴掌,哭訴娶妻別高攀李阿姨是一個農村婦女,這輩子覺得最驕傲的事情,就是培養出了考上名牌大學的兒子,村裡的人遇到李阿姨都會誇她有福氣。
  • 「兒子娶媳婦千萬別高攀」,60歲大媽帶娃三年後,終於感到寒心
    「兒子娶媳婦千萬別太高攀」,60歲大媽帶娃三年後終於寒心劉大媽從小在農村長大,之後也是跟隔壁村的老李結為夫妻,兩人雖然這一輩子都非常普通,但兒子卻很優秀,不僅考上了名牌大學,畢業之後也直接進入了國企。後來兒媳懷孕了,劉大媽就去了兒子家,也是好好伺候著兒媳婦,但兒媳婦卻總是挑三揀四,面對這些的時候兒媳婦也都忍了,後來孩子出生之後,劉大媽也一直專心照顧孩子,在家做家務。但這位60歲大媽在帶娃三年之後,卻感到非常寒心,有一次劉大媽剛做完飯,孩子已經到了飯桌上面,而孩子的父母則玩著手機,就在劉大媽端菜的時候,孩子的手直接碰上了湯碗。
  • 兒媳婦月子婆婆直言只照顧家人,婆婆生病需要照顧,兒媳回娘家了
    導語:兒媳婦月子婆婆直言只照顧家人,婆婆生病需要照顧,兒媳回娘家了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還有句話說十年看婆,十年後,婆婆不去伺候,找各種理由搪塞,最後躲到了自己的閨女家,說閨女需要幫助,要去照顧,所以馬平只能把自己的母親找過來。
  • 兒媳生女婆婆伺候三天月子,她摔跤兒媳照顧三天就離開:有恩報恩
    文|半夏1兒媳婦生孩子,婆婆只伺候了三天月子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婆在兒媳困難時,幫她養小。那麼等婆婆年老時,兒媳自然也會幫婆婆養老。這是相互的,別只想著佔別人的便宜,卻還一個勁道德綁架。可時間長了,婆婆就有些看不起她。每次婆媳鬧矛盾吵架,婆婆就指責羅英說,她是倒貼嫁給自己兒子的。而羅英生下女兒後,婆婆更是嫌棄得不行,直言她不會照顧兒媳婦月子。後來是老公苦苦哀求,婆婆這才心不甘情不願來家裡照顧羅英月子。
  • 婆婆:「我寧可出錢也不伺候兒媳的月子」
    鄰居張阿姨兒媳的二胎就要出生了,全家都歡喜,一切準備就緒,張阿姨拿出一萬塊錢給兒媳說,這個月子請月嫂吧,我就不伺候了。兒媳說,我姐家請個月嫂一個月七千塊,每頓最低一菜一湯,每天一袋牛奶,還要吃水果和間食,跟個祖宗似的,再說外人對孩子能有感情嗎,現在惡性事件那麼多,我又不能總盯著,萬一寶寶有個一差二錯怎麼辦。您有這錢不如給我們還房貸呢。但張阿姨主意已定。
  • 婆婆帶孫,讓兒媳找娘家伺候月子,婆婆生病兒媳:找你小兒子伺候
    ,反而讓你的娘家父母來伺候月子,那麼等婆婆年邁生病,需要人照顧時,作為兒媳,你願意去陪床伺候嗎?生下孩子,小芬心想,婆婆這回肯定會過來伺候月子了吧。婆婆就說,讓小芬找自己娘家父母來照顧月子。老公被氣得不行,可他也拿婆婆沒有一點辦法,畢竟婆婆也是分身乏術,兩個兒子都需要她,她也騰不出手。最後,小芬求著媽媽來幫忙了兩個月,自己才慢慢上手。婆婆不伺候月子,小芬心想那孩子婆婆總該來幫忙照看一下吧。
  • 「不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子照樣給我養老」,6年後婆婆自食其果
    宋婆婆眼界高,總認為兒媳嫁給兒子是高攀,曾經一度阻止兩人在一起,雖然最終結婚了,可宋婆婆始終沒有放下對兒媳的成見。兒媳出生農村,大專畢業後做了一名出納,每月工資到手3500塊錢。一年後孫子出生,宋婆婆高興歸高興,但是告知兒媳:「生孩子是你們小兩口的事,別指望我伺候,你媽在老家沒啥事,喊她來照顧你坐月子。」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我是農村人,今年62歲,一兒兩女都已成家,家中有個走路不利索的老伴和一個身體算是強健的88歲婆婆。本來,我的生活算是平靜,孩子們孝順,我和老伴夫妻恩愛,我和婆婆也相處融洽,但是今年,我遇到了一個難題。去年,兒媳懷孕了,我答應了等她下孩子之後,我去伺候月子。說實話,這也是我的份內之事。
  • 65歲婆婆被送養老院,兒媳大罵:月子之仇,此生必報
    晚上吃飯的時候,晨晨的老公說想把65歲的媽媽從老家接過來養老,晨晨聽完說沒問題。畢竟農村老太太能養出一個大學生不容易,懂得感恩是好的。不過,緊接著晨晨的一句話,讓婆婆和丈夫當場翻臉。「養老可以,但是得去養老院,我沒有時間也沒有義務伺候她!
  • 月子是由婆婆伺候還是媽伺候?到底該如何選擇
    面對坐月子是由婆婆來伺候還是親媽來伺候?很多時候孕媽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如果讓婆婆伺候,因為和婆婆畢竟不是親母女的關係,很多時候孕媽媽會覺得不太好意思!可是選擇親媽吧,又不想讓媽媽那麼的辛苦!其實如果和婆婆的關係處的好的話可以讓婆婆來伺候,如果這個期間兩個人相處比較融洽,什麼事都商量著來處理,會加深對彼此之間的情感!
  • 家有88歲的癱瘓婆婆,我無法伺候兒媳坐月子,兒媳卻說「謝謝媽」
    其實他們很難,尤其是當步入老年,家中有比他們更年老的公婆父母需要伺候,也有剛成家的兒女需要幫忙照看孩子時,往往會陷入兩難境地。到底是該伺候生病老人,還是該伺候坐月子的兒媳呢?這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今天這個故事,就是一位60歲的阿姨用自己的智慧化解這種難題的故事,希望大家讀完有所感悟。
  • 「兒媳,三萬月子中心太貴,我去伺候你」「別來,我不想伺候你」
    因為她自己工資有一萬多,三萬多的月子中心,只不過是自己三個月的工資而已。可在農村婆婆眼裡,三萬的月子中心,不但是天價,也是浪費奢侈,沒必要。因為月子中心的事情,婆婆沒少說閒話,但楊帆想著不是婆婆出錢,多半也就不理會她,不想給自己氣受。
  • 婆婆費心帶娃被嫌棄,媳婦:你們家是高攀,就該伺候我們娘倆
    許多老一輩婆婆總是有「大家長」心裡,對媳婦難免苛刻了一些。不管什麼時代,兩家結親,比較清貧那一方就會在地位上「比較弱勢」。有錢才是大爺,這句話不止在社會中比較受用,在婚姻生活中同樣存在。「門當戶對」這個詞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不同的家庭環境,養出的孩子三觀就是不同的。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可是婆婆依舊是什麼都不做,這讓我很是生氣,可是又無可奈何。我懷孕七個多月的時候,婆婆就開始天天在我面前說:"你這孩子都快生了,你怎麼還不接你娘家人來啊 ? 現在都是娘家媽伺候月子 ! "後來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她吵了起來:"如果我坐月子你不管,那麼以後你老了,或者是病了,也別指望我能照顧你 !
  • 婆婆:我沒義務伺候你坐月子,但你們必須養老!兒媳:憑什麼
    關於婆媳關係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在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說的是媳婦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出門旅遊了回來媳婦不讓婆婆抱孩子評論裡大家對月子需不需要婆婆照顧這個話題發起了爭執我懷孕七個多月的時候,婆婆就開始天天在我面前說:你這孩子都快生了,你怎麼還不接你娘家人來啊?現在都是娘家媽伺候月子!後來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她吵了起來:如果我坐月子你不管,那麼以後你老了,或者是病了,也別指望我能照顧你!婆婆一聽立刻去找老公,和老公打小報告:我沒有責任和義務伺候她坐月子照顧孩子,但是你們必須養我老!
  • 婆婆不伺候我月子,現在老了卻讓我伺候,我不願意老公就和我吵
    我生孩子,婆婆不伺候月子,不給拿錢,不幫帶孩子[發怒]還找藉口說忙,其實和朋友去外地旅遊去了,真的氣死我了現在婆婆歲數大了,要來我家養老讓我伺候她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也很生氣,我猜一部分朋友會生氣的說,婆婆太過分了,為什麼不伺候兒媳月子?還有一部分朋友會說,憑什麼婆婆要伺候你月子,婆婆沒義務!
  • 「你生孩子,憑啥讓俺伺候月子」婆婆發朋友圈,兒媳回復很解氣
    但是琪琪的婆婆卻不這樣認為,她的認知是:「兒媳生孩子是她自己的事,為什麼讓我伺候她坐月子?現在輪到她求我了,我憑什麼伺候她。」婆婆這話確實冤枉琪琪了,結婚前琪琪就知道婆婆不滿意她,但她自認為對婆婆是孝順的,逢年過節的禮物,平常的生活費一分不少。
  • 兒媳生女兒,婆婆藉故不伺候月子,刻薄話語導致兒子婚姻破裂
    婚姻裡面,如果婆婆從中挑唆,丈夫又沒有主見的話,那麼離婚就是必然的結果。高欣二十二歲的時候,嫁給了丈夫張希。那時懵懂的她,總以為嫁給了愛情,對婚後的浪漫生活充滿了期待。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婚後一年才知道,原來愛情是如此的脆弱。
  • 55歲TVB「美魔女」升級做婆婆,二子結婚曬婚照,新抱孕味濃!
    現年55歲的美魔女羅霖,自於2013年與商人劉坤銘離婚後,含辛茹苦獨力養大三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