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我不是一開始不討厭她的。哪怕她當著兒子的面和丈夫不停歇斯底裡的爭吵,不分時間的在隔音並不好的家裡摔盤子摔碗,影響鄰居,哪怕她對自己幾歲的兒子冷暴力,她任自己兒子坐在樓梯道,飯點到了也不管,兒子餓了只能去鄰居家吃飯。
因為我知道她就是那種喪偶式育兒,她很孤獨,無助,她的丈夫是個警察,幫這個幫那個唯獨不著家。陳婷離婚後,在新加坡當公司高管,說明她的能力不錯,但她為了生女兒丟了工作(當時計劃生育)。我理解她,她有能力卻只能深陷家庭瑣事無法拔足,丈夫撒手不管,她無法施展自己,又沒有丈夫的理解與溝通,周圍人肯定也是男主外女主內的說辭,沒有人理解她的苦悶。
於是她去打麻將當消遣,讓自己幾歲的大兒子帶小女兒。
悲劇發生了,她打麻將時把兩個孩子反鎖在家裡的時候,小女兒吃核桃卡住了,大兒子拼命拍門求救,可是那天雷雨交加,沒有鄰居聽到一個幾歲孩子絕望的求救:那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叫天不應,叫地無門,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妹妹在自己面前掙扎著斷了氣,然後與妹妹的屍體共處一室直到他打麻將去了的媽媽回來。
陳婷回來了,她發現女兒死了,她崩潰,她發瘋,她怪丈夫沒有及時出現,怪他一丁點大的兒子不該給妹妹吃核桃,但她自己唯獨不愧疚。
她既然反鎖門,就應該知道這麼大的孩子無法自保,跑出去,或者是被壞人誘騙開了門都會危險,她是個成年人她不知道嗎?她知道啊,她知道這麼大的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會危險,但她就偏偏選了最方便的方法:她反鎖了家門,沒給孩子留任何與外界通信的路,她就那樣把門反鎖了。
於是她的心放下了,她沒有後顧之憂了,可孩子呢?在照顧小孩這件事上,大人如果圖方便,孩子真的是很無助的,而陳婷就是個圖方便的父母,她想不到把孩子關在房子裡會出什麼事嗎?電,水,廚房刀,碎掉的玻璃杯,一座房子對五六歲孩子來說,處處都是危險啊,更何況他還要照顧一個更小的妹妹?可是這位母親她就是圖方便不去想,為了自己的方便,她把兩個小生命鎖在了一個處處都是危險的房子裡,自己去打麻將,狂風暴雨都沒能讓她這個母親回來看一眼。
妹妹死了,小凌霄(大兒子)留著一家四口的唯一一張合照來了新家,可是陳婷發現後把照片撕了丟掉。發現凌霄帶回了拼好的照片,她又開始歇斯底裡,凌霄不願把照片給她,她竟然動手打凌霄,還不停的尖叫著:你為什麼要給她吃核桃?是你害死的妹妹!而前面丈夫勸她說:別鬧了,沒有人怪你,過去了就放下,她聽了立馬炸了:「怪我?是是是,都怪我行了吧!」結合她對凌霄說的話,她那就是三重肯定表否定,她覺得女兒死了怪忙於工作不顧家的丈夫,怪沒照顧好妹妹的兒子,就是不怪她這個為了打麻將鎖上孩子生門的母親!
截止她大聲對凌霄說出是凌霄害死了妹妹,我徹底討厭她了。凌霄只有六七歲,大多數這麼大小孩對死亡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己的寵物貓狗,可凌霄的是自己朝夕相處的親妹妹,妹妹吃了自己剝的核桃卡住,自己眼睜睜看著妹妹斷氣,然後和妹妹的屍體獨處一室。他心裡肯定飽受折磨,沒了妹妹家裡又變成那樣,他會不會怪自己,有沒有一瞬間想過代替妹妹?
五六歲的小肉手剝開一個人堅硬、層層疊疊的核桃多難啊。而他的母親不僅沒有告訴他吃核桃有些危險,沒有心疼他剝核桃手疼,還理所當然的把妹妹丟給他,還指著鼻子怪他害死了妹妹。自私的人總是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哪怕那個「別人」是她幾歲的親生兒子。自己呢自己可以罵別人,終究不願意思考自己。
她是怎麼做的呢?這個女人最終拋下兒子走了,去新加坡,再婚生女。然後她又回來了,帶著她新生的女兒,厚著臉皮讓前夫幫忙辦了女兒的入學手續,然後去強迫她現在正高三的,被她拋棄十幾年的兒子疼愛這個所謂的妹妹(小橙子)。看看這讓人作嘔的嘴臉,我對她的厭惡值滿了。她剛回來時還和前夫大談教育,話裡話外孩子不能沒有媽,可你這個所謂的媽十幾年來在哪裡?
遠嫁新加坡成為闊太之後,想要和自己丟掉十幾年的兒子把關係修復,說的好聽點叫修復說的難聽點不就是想把別人養大的兒子帶走嗎?看看她一系列的操作真是令人作嘔!
嘴上說著自己錯了,慢慢道德優越感讓人覺得內心不真誠,自己的錯甩手就扔給爸爸,爸爸沒有把兒子照顧好,貶低爸爸是拿著錢沒有照看好孩子的保姆,孩子你辛苦了,只有媽媽才能照顧好你,你需要媽媽。
一般世俗的認知這波操作道理沒問題,真情實感,劇中有兩處細節直接戳穿,她一直在說謊。
1、陳婷和自己的媽媽孩子的姥姥是有聯繫的,她沒有委託姥姥自己的媽媽進行照看。姥姥的人品也在劇中明顯,貪小便宜「有色眼」雖然女兒不在,對凌和平的打擾一點不少。
因此可以得出,兒子和現在的父親生活情況,她心裡是清楚的,陳婷甚至可能都知道凌霄寄養在李海潮家裡,凌和平每月會給生活費。
如果她真的關心自己的兒子關心兒子的生活,就算不見麵團聚,讓姥姥幫忙看下,這也算她當媽的心意。這些陳婷都沒有做過,她做的就是突然的回國。
她為什麼突然的回來,不聯繫兒子說白了還不是怕兒子影響自己現在的家庭。
2.她找兒子的時間點掐的剛剛好,高中畢業在即,意味著兒子就要上大學了,快要成長為大人。一來自己不用花費時間精力照看孩子,二來你上大學正是需要花錢的時候,以我現在的經濟條件在你面前可以刷存在感滿足你。
so,與其說陳婷是來彌補孩子的倒不如說,她是回來坐享其成享受別人教育的成果的,就是掐點來摘熟瓜的。就是回來搶兒子的,把別人辛苦養大,英俊帥氣、身體健康、成績優異,的兒子,佔為己有。連李海潮都能理解凌霄的壓力和難受,作為媽媽完全沒有感覺,還利用自己的女兒給兒子施加壓力!這媽我服了!
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可真精明把兒子帶到新加坡上大學,讓兒子遠離這邊的兩個爸爸,到新加坡之後。孤獨無靠的凌霄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不得不仰仗這個媽媽,陳婷的這幅德性真和她媽媽一個樣!
周圍鄰居大媽說的話是不好聽但話糙理不糙,既然已經離開丟棄就不應搞回來再打擾!
我一直告訴自己應該理性的分析一個人她這波操作著實令我作嘔,不管電視劇中還是現實中這種人太多了,
有多少人是打著離婚的幌子婚姻的不幸,把自己的不幸施加在孩子的身上,不去反思自己的不對,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別人指手畫腳,又有多少人離婚的時間把自己的孩子當成負擔隨意的丟棄看看現在的新聞丟棄孩子的屢見不鮮。都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但也要分人吧況且是自己的孩子。這種人永遠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永遠沒有錯!遇見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
寫到這裡又想起了我的嫂子,為什麼離婚不要孩子呢,因為影響她下次找家,還美名其曰自己沒有經濟能力照看孩子其實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自私!自己過不好永遠都是別人的錯現在太多的人離婚了什麼大多數的原因就是沒本事沒有錢,女人不夠溫柔等等難道離婚就能擁有「鯉魚跳龍門」獲得幸福嗎?
再回到劇中,當初她發洩,甚至出走是可以有那麼點說的過去的,但是如今回來作妖又是什麼意思??
我明白她想彌補,可是這樣子對嗎?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對李海潮一家指手畫腳,現在道德的制高點要求孩子原諒自己。既然你為了自己給孩子帶來了一輩子的傷害,為什麼又要回來,像當初別人揭自己傷疤一樣去揭孩子的傷疤……
陳婷以自我為中心永遠一副這不是我的問題不是我的錯。把自己當成一個受害者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說白了就是不想擔負責任不想解決問題。
怎樣更好的解決我們能做到的不是逃跑而是面對。
面對現實承認自己的問題然後決絕地奧
人並非聖人誰還能沒有過錯,知道錯了及時改正永遠不晚
我們要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才配別人原諒自己,才配別人接納自己
我們不能永遠在自己的悔恨中生活,時間不停,生活繼續,留在原地,只能被生活拋棄。放不下愧疚,就努力在心裡讓愛發芽,給予是寬慰自己的良藥。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生下孩子不養孩子,孩子長大要孩子這種人做的對嗎?評論區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