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同樣是人,個人的想法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些男女一旦超過退休年齡,提起感情、婚姻之類的就覺得頭疼跟多此一舉,但也有些人卻依舊對這些東西充滿著期待與憧憬。
當然,任何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生活方式,畢竟人都只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前者屏蔽了感情自然不必多言,對於持後面一種觀點的男女而言,人過六十,與異性相處,像以下這樣做,更容易獲得對方的欣賞與青睞!一起來了解下吧。
01.嘗試新鮮事物
人呆在婚姻當中會逐漸習慣安定、平淡與不斷重複,認為這是最正常不過的生活本質。
年齡越大,越容易固定自己的性格、愛好、思維認知與行為習慣。
雖然說句實在話,生活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但是假如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性格的定型,再配合上這樣一種對婚姻的看法的話,很有可能會在晚年變成一個異性眼中乏味、無趣、一成不變、沒有什麼魅力的人。
想要在年過六十之時,還能吸引異性的注意,你得擁有不斷勇於嘗試新鮮事物的能力。
感情滋生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獵奇心理,人們對於自己過於熟悉的一切,都會因為不感興趣而有一種習慣的忽略心理。
很難講,一個老氣橫秋、認為生活就是老實過日子的人,會擁有特殊的、強烈的吸引異性的本領。
只有那種具有滿滿的活力、求知慾、興趣與愛好,總能在平淡的生活當中發現快樂、給對方帶來新鮮感與探索欲的人,對於異性而言,才會是一種直觀的、不容忽視的吸引。
02.誇讚對方的孩子
像咱們國家的男女,一般面對感情之時,表達方面會比較含蓄跟內斂。
別說年過六十的老頭老太太,絕對不好意思開口閉口把愛對方當成口頭禪,就算是二十出頭的小年輕,也很難像西方人那麼自如把內心的情感隨時隨地表達出來讓對方接收到。
那麼如何才能用一種比較自然的方式增加自己在對方心目當中的好感呢?
這麼說吧,假如你真的覺得高調示愛太肉麻、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年齡與身份的話,那麼不如高調一點、勤快一點誇讚對方的孩子吧!這樣效果一定會很好。
說對方的兒女能幹、有出息、聰明、孝順;說對方的孫子、孫女長得好、成績好、有禮貌……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會相當受用。
子女兒孫對所有為人父母者而言,是世間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一種存在。有人誇他們,會比誇自己聽了之後更覺得舒坦。
這樣一來,對方會相當自然對你萌生出一種好感與親近,並由聊兒女之事的這種攀談變得熟絡起來。
距離近了,關係也就好發展、感情也就好培養了不是嗎?
03.擁有共同喜好
古人評述人生的真諦之時,曾倡導順遂事物的自然發展,覺得無需過於刻意,因為人生在世,「無過不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
這句諺語的前半部分是說,不管自己面前擺著當下看起來多難的事情,也總有解決的方法、也總有解決的一天。
不必太害怕,也不必太焦慮。
坦然以待,一步步著手處理,哪怕事情複雜得千頭萬緒,也會慢慢清理出一個頭緒。哪怕看起來情況很不妙、對自己不利,也總會慢慢出現轉機。
而後半部分則是說,這世上,總有不需要故意討好與親近,就有跟自己三觀一致、興趣相投、容易成為知己的人存在。
所以講,年過六十,能與異性擁有共同喜好,那對於促進雙方的情感、發展戀愛關係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
畢竟這是一種天生最能讓彼此短時間之內建立起好感、產生想要接近與了解對方的一種優勢。
不是所有人在自己的一生當中能夠遇到知己的,如果在晚年時間段,還能有這樣的發現與收穫,那是一種莫大的福分!
結語:
不管年齡多大,兩性之間若要產生感情,首先得產生興趣與好感才行。
如何達到這一點呢?除了眼緣之外,在得到與對方正常打交道的機會之後,要做的就是用自己展現出來的一些不同於別的同性競爭者的優勢與個人魅力來吸引對方的注意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首先,不要成為對方眼中乏味、無趣、呆板、固步自封的人,而是要表現出勇於嘗試新鮮事物,特別有生活方面的情商的那種樣子,這有利於吸引對方產生好奇感。
然後在交談之間可以找準機會多誇誇對方的孩子,比較容易討得對方的歡心、拉近彼此內心的距離。
當然,如果你們恰巧還擁有某些共同的喜好的話,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這是一種最自然的、能夠迅速贏得對方的認可與青睞的優勢。
因為有共同的喜好,就能擁有非常多的談資;而由這些談資,又能迅速拉近雙方的距離,產生相互的欣賞與肯定並萌生愛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