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剩女越來越多,對於他們來說結婚就那麼難嗎?很多女孩子甚至根本就不想結婚,為什麼呢?是新一代的女性變得更加獨立了,還是結婚的條件越來越高了。其實這些問題都與婚姻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婚姻觀簡單來說是人們對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和態度。婚姻觀包括的內容很多,如擇偶標準、擇偶範圍、擇偶方式、婚姻基礎、婚姻形態、婚姻目的、婚姻與性、婦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婚姻解體(離婚)等等。婚姻觀在青年女性擇偶的過程當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為了深入了解青年女性在婚姻觀方面發生的變化,我們特意組織了一次調研。本次調研主要針對制約結婚的因素(如年齡、經濟條件等等)、擇偶標準(包括住房、車、男方工作性質、人品、孝順父母等等)、兩個大的方面精心設計調研問題13個,其中客觀題11個,主觀題2個。
本次調研共發放調研問卷150份,收回有效調研問卷147份。調研對象年齡範圍在20—35歲之間。調研的對象所從事的職業有:醫生、護士、教師、本鋼職工、私企職工、待業、學生。我們來一起看一下結果:
一、希望找比自己大0—10歲的
選擇男孩年齡在25—30之間的人數為88人,佔總人數的59.86%。說明大部分女孩子希望自己的結婚對象年齡比自己大0—10歲。選擇20—25歲的人數也達到42人,佔總人數的28.57%。說明女孩子也有相當大的比例傾向於找自己的同齡人作為結婚對象。同齡人年紀接近,出身在同一個時代,彼此之間興趣、愛好、生活方式較為接近,溝通起來比較方便可能是構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調研的結果顯示選擇男性年齡在30—35歲之間的人數也達到14人,選擇35—40歲之間的人數也有3人。兩者加在一起共有17人,佔到總人數的11.57%。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女孩對結婚對象的年齡比自己大多少的上限沒有過多限制。可能30—40的男性經過10多年的艱苦奮鬥,在事業上,已經小有成績,經濟條件也較為寬裕,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男性都已購房,有的甚至已經有自己的私家車。而且這個年齡段的男性性格方面更加成熟。懂得照顧家庭,懂得照顧女性。這可能是青年女性選擇這個年齡段男性的主要考量。
二、對於男孩子的職業沒有特殊要求
課題組共列舉了10種職業(此選項為多選),供女孩參考,在「希望將來結婚對象所從事的職業」中,選擇人數最少的是私企員工,人數為46人,佔31.29%,選擇職業人數最多的是醫生,人數為64人,佔43.53%。
選擇職業人數最多的與選擇職業人數最少的只差了12.24個百分點,職業分布呈現出均勻化的特點,反映出女孩在擇偶方面不是很看重男方所從事的職業。通過調研問卷所反映出的一些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注意:
1.公務員事業單位的男性不佔優勢。
在職業選擇中,女孩選擇擇偶對象職業為公務員的比例為36.05%,在可供選擇的十種職業中,只排在第六位。事業單位的被選擇比例為38.7%,教師被選擇比例更低,為32.65%,在可供選擇十種職業中排在倒數第二位。在傳統觀念中,公務員、事業單位是鐵飯碗,職業非常穩定,社會地位也較高,然而新一代女孩子似乎對他們並沒感冒。選擇教師比例低下的原因可能是,這個年齡段(調研對象年齡大部分在20—25歲)的女孩子剛剛走出校門不久,對在校學習期間,老師的嚴格管理、高標準要求、甚至當時條件下無法體會的關愛(如強調重視學習等)有著深刻的印象,容易產生反感。因此,選擇教師的比例低下。相信,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閱歷的增加,青年女性會深刻領悟當年教師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此時,相信選擇男教師作為結婚對象的青年女性人數會增加。
2.女孩子看重男孩子職業的收入和發展前景
在十種職業中男醫生最受青年女性歡迎,比例高達43.53%,男醫生受過高等教育,擁有高學歷,個人修養良好,收入可觀,工作穩定。加之青年女孩痴迷韓劇,隨著韓劇中以男醫生為主要角色的電視劇如《異鄉人》、《龍八夷》的熱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年女性對男醫生的好感,對青年女性的婚姻觀產生深刻的影響。
國企男員工受到青年女孩的青睞,一直以來國企職工給大家的印象是收入高、福利好。相對來講國有企業的穩定性也好,除此之外,國有企業管理方式是現代企業式的,只要有足夠的能力,有堅強的毅力,踏踏實實做工作,上升的空間足夠巨大,收入也會成倍增長。
選擇企業老闆作為擇偶對象的青年女性佔總人數的39.46%,在十種可供選擇的職業中排第4位。企業老闆事業有成,經濟條件優越,有一定的社會資源,這些都是吸引青年女性的優點。選擇創業者作為擇偶對象的比例為40.13%,在十種可供選擇職業中排第三位。隨著傳統產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在傳統產業創新的難度較大。因此一般創業者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的較多,而高科技創業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較為靈活的創業思路、創業膽識。因此濃縮在創業者隊伍當中的人員大多是年輕人,且具備高學歷,受過良好的教育。創業一旦成功,一項高科技的技術發明一旦得到應用,創業者立即就會躍升到富裕階層,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創業者都是潛力股。
三、注重婚後生活舒適度
1.更注重擇偶對象的人品
在擇偶看重條件方面選擇男性人品的人數為119人,佔總數的80.95%。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對於女性來說,和什麼樣的在一起生活,特別是男方的人品怎麼樣,關乎著女性婚後生活的幸福程度。調研問卷反映出的問題與女性在對待婚姻問題的傳統習俗相吻合。雖然隨著人們思想日益開放,人們不在固化的看待某一問題。但是在對待婚姻問題上,青年女性還是保留了傳統的思想價值觀念。人品的範圍很廣,如果縮小範圍,把人品的概念放到婚姻領域來分析,人品應特指對待婚姻的忠誠度。女性的青春很寶貴,女性必須在自己最好的年華,為自己找一個人品過硬,對待婚姻絕對忠誠,可以託付下半生的人。在擇偶方面可供選擇的九個選項當中,選擇人品人數遠高於選擇諸如經濟條件(91人)等物質方面的人數。說明青年女性固然也十分注重物資條件,但不是絕對的,是相對而言的,青年女性更在乎婚後自己的生活質量、婚姻是否能夠長久。
2.更注重精神上的舒適度
在擇偶看重條件方面,選擇性格選項的人數為109人,佔總人數比為74.14%,在九個選項中排在第二位。對於結婚來說,雙方性格是否合得來,影響著婚姻的幸福指數。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情,說明女孩子在對待婚姻問題上,十分關注兩個人是否默契、和得來。現如今女孩子有著自己的事業,或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因此女孩可以從經濟的羈絆中解脫出來,更為關注精神生活。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當中,夫妻雙方說話投緣、興趣愛好相近、有較高的默契度,無疑是一種高品質的婚姻生活。
3.更注重經濟條件的長久性
在九個可供選擇當中,與經濟問題有直接、間接聯繫的選項有3個,分別是『經濟條件』選項、『工作能力』選項、『發展潛力』選項。而選擇『經濟條件』選項的女孩為91人,數量少於『工作能力『選項93人、『發展潛力』選項99人。反映出女孩更注重長久的經濟能力,因為經濟條件可能只是暫時的(如存款、房子、車等等),青年女性大多選擇了從長久來看對經濟更有保障的選項。
4.更注重外貌身材
通過對調研問卷的梳理,發現選擇外貌身材的人數也達到73人,佔總人數的49.65%。體現出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女孩子在擇偶時可以更加隨著自己的內心,減少人為因素、經濟因素對擇偶觀的影響,說明女孩子在擇偶時有了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男性的婚姻,例如有的男性身材外貌好,但是經濟條件欠佳,在青年女性日益重視身材外貌的趨勢下,婚姻的匹配範圍更為廣泛,有助於婚姻。與此同時青年女性在擇偶時更關注人的自然生理特徵應引起重視。自然生理條件是天生的,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如果注重外貌在青年女性當中成為一種流行價值觀,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歧視,進而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
四、結婚的門檻有提高的趨勢
在回答「你認為具備了哪些條件才可以結婚」問題時,情況如下表:
有一定經濟條件理解的空間彈性較大,既可以理解為收入夠花,但是沒有經濟能力購房、買車。也可以理解為有車有房之後,仍有經濟能力消費。調研組認真地分析了這個問題,從女孩對該問題的回答中探尋出規律。選擇『有房』的人數低於選擇『有車有房』選項的人數,說明有車有房更容易贏得女孩的青睞。選擇『有事業』的人數多於選擇『有車有房』選項的人數,說明『有事業』是女孩更看重的因素。而選擇有『一定經濟條件』選項的人數多於選擇『有事業』選項的人數。說明具備一定經濟條件的選項更吸引女孩。按照這種邏輯來分析的話,女孩對「有一定經濟條件」的理解是在有車有房有事業的條件之上的,是在有車有房,有事業之後仍具備較為富裕的消費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現如今的女孩在對待結婚條件問題上已經不滿足於有車有房有事業,有車有房有事業在青年女性看來已是最為基本的條件。
在回答『你能接受經濟條件不如自己的男生嗎』問題時情況如下圖:
選擇能接受的人數為38人,佔總數的25.85%,然而對比圖一的數據得出的結論(經濟條件包括有車有房),可以看出,雖然部分女孩能接受男方的經濟條件不如自己,但至少男方還是需要具備一定基礎性物質條件的(例如有房子)。裸婚或者單純為了愛情不顧物質基礎的婚姻現象幾乎不存在。
五、女孩子結婚的年齡有提高的趨勢
回答「你認為制約你沒結婚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的問題情況如下表:
20—30歲的女孩,工作事業上大多已經初見起色,也是女性人生中最好的時間段,風華正茂,是結婚的最佳時期。然而選擇『現在不想結婚』選項的人數最多。說明青年女性並不急於結婚,不想過早地受婚姻的束縛。問卷中選擇『先立業後成家』選項的人數多於現在『沒有喜歡的』選項人數,這一現象出乎常人意料,反映出女孩在對待婚姻問題上:有事業有條件,即使自己不喜歡也可以接受。說明在婚姻問題上經濟方面的因素還是大於情感方面的因素。這一現象可能與封建社會當中女性的尷尬地位有關,封建社會中女性的主要職責是相夫教子,經濟上依賴於丈夫。丈夫家裡的經濟條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女性今後物質生活的質量。因此封建社會女性結婚是很看重男方家庭條件的。今天雖然女性社會地位有了根本上的改觀,但是傳統觀念有其代際繼承性,其封建觀念的淡化直至根本改變是需要長期的過程的。
六、女孩子傾向於男方的學歷高於自己
在回答『希望結婚對象的學歷』這個問題時,選擇本科學歷的佔到71.34%,研究生以上的學歷佔到20.4%。兩者加在一起佔到總數的91.74%。而女孩子當中學歷是本科的為90.48%,研究生學歷的僅為0.68%。說明絕大多數青年女性希望男方的學歷與自己相當或者高於自己。在結婚問題上,按照傳統習俗,女方更傾向於仰視男方,男方則更喜歡向下俯視女方。男方高學歷一般意味著要從事更有層次的工作,就業更有保障,收入也可觀。這符合女方仰視男方的結婚習俗。除此之外,高學歷的男孩,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素質好,人品好,也更懂得孝順父母。這些都構成女孩子希望男方的學歷高於自己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