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哪有什麼消費觀?不過是你的智力短板

2020-09-20 霧滿攔江

世間哪有什麼消費觀?不過是你的智力短板

文 | 霧滿攔江


(01)

一個男孩網上吐槽:他和女友是初戀,很珍惜的那種。約會時,女友愛喝奶茶。每次都點15元一杯的。

可男孩剛剛畢業,月薪3500,刨去房租吃用交通……哪裡喝得起15元的奶茶?喝西北風還差不多。

男孩很煩惱,女友喝個奶茶就這麼奢侈,長此以往,豈不得上天?還是分了吧。

男孩強調,他和女友分手,並不是因為錢。只是消費觀不合。——其實世間哪來的什麼消費觀?——只有智力短板!

(02)

世間有兩種人:一種人順風順水,適當的年齡遇到真摯的愛,手拉手奔向美好未來。他們是懂得幸福的人。相遇幸福,相隨幸福,分手也幸福。無論是兩個人,還是一隻狗,他們都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

另一種人總是溝溝坎坎,喝口涼水都滲牙,放個屁砸傷腳後跟。愛情那麼美,落到他身上,卻為杯奶茶痛苦不堪。他們是不懂幸福為何物的人。遇到糾結,愛上鬧騰,分手又不甘心。一個人寂寞,兩個人反臉無情。

第一種人牌技高超。無論抓到副什麼樣的爛牌,都能打得風生水起。第二種人牌技爛透。再好的牌落到他們手中,也會打得一塌糊塗。是什麼造成了這兩種人的差別?——對愛情的理解與認知,是解析他們人生的秘鑰。

(03)

教女孩兒一個秘密法門。

瞬間了解你是不是幸福的人。

還有和你在一起的人,是不是能夠讓自己幸福,也給你帶來幸福的人。

熱戀中的女孩兒,通常會問男友:你愛我嗎?——這是一個無效問題!因為男孩會立刻回答:當然愛啦,愛你愛到骨頭裡,我的心裡只有你。這個問題,只能測出自己無效思考過量,有效思考不足。卻無法衡量評判對方。如果女孩兒摟住男友的脖頸,深情的看著他的眼睛,問:你有多愛我?——這就是個有效問題!有效問題如一柄鋒利的手術開,嗤啦一聲,劃開了男盆友的顱骨,讓其智商徹底暴露出來。

他是不是個懂得幸福的人,是不是個讓自己幸福、也能夠帶給你幸福的人。全看他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04)

為什麼說「你愛我嗎」,是無效問題?而「你有多愛我」,就是個智商測試題涅?

因為愛情是個不斷變化的量。而非一個固定值。

一旦問出固定的問題,就鎖定了答案。而答案只有兩個,一個是愛,一個是不愛,如果男友不是傻透傻到家,求生欲驅使下,都會迅捷搶答一個愛字。問題問出來,卻得到與事實無關的標準答案,這不是無效問題是什麼?

(05)

愛情,其實是……一條線。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類生存的意義之所在,更是人類的未來——可是,為什麼古往今來,辣麼多的智者舞舞暄暄,卻無一人能夠說清楚愛情呢?因為愛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行動的。愛情說不清,是因為愛情牽扯到兩個因素:靈與肉。也可以稱為心理的、與經濟的。人類同時具有心理屬性與經濟屬性,純心理或純經濟的情況不是沒有,但很極端。多數情況下,人類同時被兩種因素驅動,有時候心理需求多些,有些經濟要求多些。人性與愛,總是飄忽不定。一旦固化,就遠離了愛。

(06)

《智慧書》說:最美好的,必和最愚蠢的在一起。最幸福的,必和最汙濁的在一起。

——由此分野,我們可以透過愛情這面鏡子,尋找到幸福的秘方。

(07)

居於愛情線左端,純粹的心靈吸引,毫無物慾所求。這是人世間最美的愛。哪怕沾染一點點銅臭,愛情也不純潔了。這也是年輕人最嚮往的愛情,而且會付諸實踐——可如果被他爹娘知道,鐵定會打死他!為什么爹娘要打他?因為父母是過來人,知道人不是活在靈性的空氣裡,還有強烈的物質需求。至少得吃飯,得穿衣,這兩個最低生活水準一介入,愛情立馬變質了。

(08)

與此相反的,是居於愛情右端的認知。純物質考量,根本不理會情感需求。什麼愛不愛,狗屁,有錢就有愛,沒錢你愛個毛呀?這也是許多年輕人,進入婚戀市場所感受到的疼。婚戀市場,年輕人被扒皮剔骨,過秤論斤,明碼標價拍賣。從頭髮梢到腳趾甲,全都標明了價格。這哪是什麼婚戀市場?簡直是牲畜配種站。

——年輕人最容易偏向左邊,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寧不惜飛蛾投火。

——油膩成年人更容易偏向右邊,無視心靈需求,完全把愛情物質化,庸俗化。所以這兩個區域,就稱為愛的紅燈區……還是別……就叫認知紅燈區好了。持此極端認知的人,由於思維扭曲,認知偏執,總是把生活弄到一團糟。

(09)

只強調精神生活,排斥物質的人,即便相愛牽手,相濡以沫,但很快,他們就會陷入心理恐慌。就這樣每天過著貧寒的生活?有吃就吃?沒有就餓著?這是人生嗎?將來孩子怎麼辦?誰供他上學讀書?誰給他賺奶粉錢?對物質的恐懼一旦出現,愛情面臨著危機。

——正如為一杯奶茶,對女友吐槽的男孩兒。他是個典型的等死族,活著就是為了快點死,根本不想讓自己的人生,活出什麼名堂來。連杯15元的奶茶,他都認為自己不配享有。那麼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將來靠什麼存活?也只有這種人,才會將經濟因素從愛情中刻意剔除。因為他們不想承擔任何經濟責任。不論是自己的經濟責任,還是家人的。這就是極端認知帶來的後果。

——極端認知,直接鎖死了一個人。——鎖死了他的現在,和未來。

(10)

只強調物質,而摒棄心靈需求的人,同樣也會遇到麻煩。物質盈餘,卻沒有愛,沒有情感交流。這樣的生活,想想就讓人毛骨竦然。就如同童話中的國王,置身於一座金銀洞窟,無數的財富,卻沒有一點點食物。最後只能抱著珠寶,餓成骷髏白骨。

(11)

最美好的愛情,一定不會缺失責任兩個字。如果一個人物質與心靈並重,那麼他對愛情的認知與表達,必然是在打開時間線上的全面考量。

第一:他的回答一定是動態的。

知道隨著時間流逝,一切都在變。人會變,愛會變。人會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睿智,而愛情則從空靈的境界,變得充盈著物質的馨香。

第二:他的回答一定是長線的。

知道此行長路漫漫,縱使濃情蜜意也會變得枯燥乏味。所以人生與愛,需要的是個深思熟慮的維護過程,不斷的添薪加柴,不斷的添磚加瓦,不斷的營建創造,這才是愛情原來的樣子。

第三:他的回答一定是系統性的。

人生是由多場牌局組成,總會有輸的時候,也總會有贏的時候。成熟的人不是孤注一擲,寄望於一錘子買賣,以為贏一把就贏得了全部人生,而是通過多贏少輸的組合,鎖定自己未來的戰果。對愛情的看法,不過是對人生的看法,不過是人生的態度。沒有審視過自己人生的人,哪裡懂什麼叫愛情?不過是原始本能的驅動之下,打道德牌為自己撈一缽油水罷了。其實這一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認知明晰,我們該當做何選擇?

(12)

人生有無限可能。

——最怕過早的、把自己牢牢鎖死!

一旦鎖死認知,鎖死自己的終點,認為自己充其量不過是個垃圾,連女友喝杯奶茶都不配,你還指望這種人承擔更多責任嗎?

越是自私的人,認知越是粗陋、極端。只有責任意識,只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心靈呼喚,才有可能打開我們鎖死的心,洞明我們的認知。說到底,愛的能力,不過是幸福的能力。那些致力於追求幸福的人,他們不畏艱難,勇敢挑戰生命高度,向自己粗陋的認知挑戰。他們也會遭遇艱難,但他們不會打光手裡的牌,更不會指望一局定輸贏。真正的高手,並不講究贏,而是講究如何輸。他們是輸也輸得體面的人,臉上總是掛著平和的微笑。因為他們知道,人生足夠漫長,牌局遠未結束。這一場讓你贏,不過是扮豬吃老虎,只是培養你的傲氣,讓你失其方寸,以期下一局籌碼足夠多的時候,再來一個漂亮的收宮大戰。他們的認知是洞開的,他們的心,是光明的,從無顧慮,從不糾結,從不患得患失,從不怨天尤人。他們是那種抽籤時抽到下籤,就會扔掉重抽一把的人,因為他們堅信,命運在自己手中,任何時候,也不容環境擺布自己。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戀愛觀和消費觀的重要性
    如果我不是你的唯一的話,我便會回首就離去。因為在你心裡也沒有過,想和我一直走下去的想法,只不過是你恰好孤獨,而我恰好在而已。但是談論到愛情,你都不知道你到底是愛了我哪一方面。在周圍有很多無聲的誘惑,而且也有很多更優秀的人,但是你只是讓我在某一瞬間便心動的人。所以我想得到你,無論有再多的動搖,他們也只不過是更加堅定我對你的愛而已,但是別讓我最後換回的是失望。
  • 「奶茶多貴,超市有免費的水」,姑娘直言消費觀真的很重要
    好不容易找個位置坐定,這個男人都沒問我想吃什麼,直接點了兩份十元的炒麵。我內心一陣翻騰,什麼時候炒麵還成了特色?客隨主便,我沒好意思多問什麼。接下來,又延續之前的話題,不過聽起來沒那麼靠譜了,更多的是有一種吹噓的感覺。趁著他吃麵的空隙,我問他目前的收入有多少,他說有本事就不怕掙不到錢,將來肯定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 男子求娶智力殘疾女友,你到底圖她什麼呢
    看到這樣一個話題上了熱搜,閱讀量高達6.2億——男子想娶智力殘疾女友遭拒。起初,我還想那是世間稀少的情深義重的愛情。看了採訪視頻後,才發現是一位姓餘的52歲保安大叔,想跟家裡有兩套房子,且智力殘疾的獨生女的王女士登記結婚,但被王女士的媽媽拒絕。
  • 消費觀相同的伴侶,讓你知道兩個人一起花錢是一件多麼爽的事
    問你個問題,你的錢都花在哪些方面多:吃飯、衣服、包包、旅遊、學習還是玩?每個人由於生長環境、興趣愛好各有不同,消費觀當然也不同,那對於錢怎麼花除了自己決定,還有誰會影響你呢?這個人當然有,結婚前這個人是父母,結婚後這個人是伴侶。
  • 【普通心理學】你的智力有多高?
    我們關於智力的疑問有很多,比如我們都知道青年人反應很快,處理問題也很快,很聰明;但是老人好像更睿智,對許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見解。那麼到底是青年人智力高還是老人智力高?對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家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 男子想娶智力殘疾女子遭拒:本以為據理以爭是深情,哪知全是算計
    ,只是奈何女兒智力有問題,實在無人來娶,才不得不一直贍養女兒的。如今既然有男子願意來娶,她本該十分開心才對,怎麼反而還百般阻攔呢?難道是她的智力也出現了問題嗎?他尋思自己條件也不好,有姑娘願意跟著自己,雖然她智力不行,但也好過沒有,於是就提出了結婚的想法。
  • 我愛節約的消費觀
    你的消費觀決定了你的生活。現在許多年輕人選擇平時不委屈自己,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甚至想要的東西沒錢買,就去貸款平臺借錢來買,不惜從此讓自己背上高額的債務,深陷囫圇,這就是典型的「享樂先行」主義。養成了這樣的消費觀,買來許多東西,但卻沒有了積蓄,就沒有了安全感,也沒有了最終把握自己人生的把控權。
  • 西北小夥子和西南媳婦兒巨大的消費觀差異
    由於地域的差別,我們之間有很多的生活習慣不同,首先就是飲食習慣,我從小就是以麵食為主食,我們老家一日三餐幾乎全是麵食。而媳婦家就不同了,一年四季難得會偶爾吃幾次麵條,幾乎全部餐食都是以米飯為主食。當然這也無可厚非,這是由於地域的差異造成的,可以理解。但是我倆的消費觀也是截然不同,這個就與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沒有多大關係了,我也不知道究竟我倆的消費觀,誰的比較好一些,下面就分享出來,供大家評論。
  • 餘生,要和消費觀一致的人度過
    有些人一遇到情投意合的便義無反顧頭也不回,萬一哪步走錯,就是滿盤皆輸;有些人則多個心眼,會旁敲側擊地試探他的人品,了解他的生活背景,給自己的旅行買個意外險,如果遇人不淑,也好及時止損。」戀愛是和優點相處,婚姻是和缺點過日子,家庭是讓人放鬆的地方,所以也呈現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模樣,如果你想看一個人值不值得嫁,不妨去他家裡走一趟。
  • 世間情感哪有放手一說,都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罷了
    人世間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就算是那些「出家人」亦不例外。我們常會聽到一個詞,叫自律。但在面對七情六慾之時,能做到自律的人又有多少?自古以來多少英雄好漢被困於其中不能自拔?回首千年又有多少人為此走向末路?所以當我們的情感得不到回應之時,也許無疾而終也是最終歸宿,有一種感情,叫死心,有一種愛,叫放手!
  •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論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論強調在問題解決中認知過程的重要性,他認為智力包括三個部分──成分、經驗和情境,它們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他的智力理論也被稱為智力三元論。成分智力是指個人在問題情境中運用知識分析資料,通過思維、判斷推理以達到問題解決的能力。它包含有三種機能成分。一是元成分,是指人們決定智力問題性質、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分配資源的過程。
  • 生活中,消費觀不同的夫妻,如果避免為了錢而發生爭吵?
    老公在追求她的時候,跟她說過他的家庭條件不好,還要給弟弟學費,花錢少她並不有計較,反而從他的行為覺得他很用心。然而,婚後生活在一起,兩個人的消費觀不同,彼此不得不相互造就,都在壓抑自己的真實個性,矛盾也相應產生。開始三年,為了供小叔子讀書到畢業,珍珍沒有花過什麼錢在打扮上,都是記帳過日子。
  • 哪有什麼完美婚姻,不過是相互成全
    書中之學問,不過人品百行之一,吾見有能讀書作文而不能為良妻賢母者多矣。吾安敢妄為責備求全之念乎?」江冬秀喜歡搓麻將,胡適便一擲千金買了兩套房,一套給全家人居住,另一套專給江冬秀搓麻將,還專門幫她找麻友。他還提出了「新三從四德」: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了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 問政我來說丨平潭教育事業怎麼補短板?聽聽他怎麼說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平潭正持續瞄準民生短板弱項從項目、舉措中抓提升、促落地、見實效牢牢託住民生底線短板在哪?《問政平潭》推出「問政我來說之民生補短板」邀請實驗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上線答疑解惑
  • 問政我來說丨平潭衛生事業怎麼補短板?聽聽她怎麼說
    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平潭正持續瞄準民生短板弱項,從項目、舉措中抓提升、促落地、見實效,牢牢託住民生底線。短板在哪?如何補?成效幾何?《問政平潭》推出「問政我來說之民生補短板」,邀請實驗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上線答疑解惑。
  • 一種智力階段爆發
    多數人的智力,一出生是多少就是多少,才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智力的發育是成階段式的。 這種人一開始,智力不行,跟不上課,即使再努力就是不行。當所有人認為他不行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忽然開竅了。我碰到的不止一兩個,而是很多。這代表了一部分人,都有這種情況。 我在北京碰到的一個大姐,1982年考上的大學。
  • 為什麼你一說到「特長」就卡殼?—快速識別天賦短板四大功能1.0
    工作屬性找找資料、向有經驗人士請教能有個大致的輪廓,但是一提到自己的「特長」就容易卡殼,好像自己的哪方面都不怎麼突出,又好像都有那麼兩下子。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尷尬,深層原因還是對自我認知不夠。誠如我們一直所強調的,選擇專業、職業最基本的前提莫過於認識自己,認清自己的優勢、短板,在充分發揮天賦才能的前提下,再來修煉短板,才是最明智、最高效的做法。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差一個智力測試
    這一幕,是否令你聯想到阿道司·赫胥黎筆下名著《美麗新世界》裡的五大種姓?從大人物雲集的阿爾法階層到終日勞作的厄普西隆階層,自誕生之日,人們的命運已然註定。然而,與赫胥黎的小說情節不同,這份1922年基於青少年智力測試的分析報告與就業指導真實存在,它的作者,正是現代IQ測試奠基人劉易斯·特曼。他篤信,階級界限是由天生智力來決定的。
  • 黑龍江省教師招聘:智力理論
    (2)二因素論認為,人類智力包括著兩種因素:一般因素(簡稱G因素)和特殊因素(簡稱S因素)。其中一般因素是智力結構的關鍵和基礎。一般因素(簡稱G因素):得自先天遺傳,主要表現在一般性生活活動上;一般智力測驗所測量的,就是普通能力特殊因素(簡稱S因素):有五類:口語能力因素、數算能力因素、機械能力因素、注意力、想像力。
  • 「哪有什麼一生一世,不過是彼此將就罷了」
    也許轟轟烈烈的愛情,包括一生一世的愛情都是只在電視劇裡面存在吧,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很難擁有一段特別美好的愛情,即使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但是也抵不過歲月的消磨。我有一個特別好的閨蜜,在學校裡的時候她不好好讀書,因為自己談了一個男朋友,所以每天和男朋友在一起。我們都很羨慕閨蜜,覺得她收穫了真愛。那個時候她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男朋友可以入得了自己的法眼,除了男朋友之外什麼事情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