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從古至今,很多人對愛情都抱有著「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期望。古今中外,人們心中對愛情的描述永遠是那麼美好,那麼純真,那麼令人嚮往的。但其實,人們對於美好的愛情往往是加了許多條條框框的限制的,比如要足夠門當戶對,要年齡相仿,要興趣愛好一致。
儘管當今社會人們對於傳統婚姻觀念的堅持已經淡薄了很多,但當我們周圍出現了一些與眾不同的例子時,依舊會引起眾人的關注與議論。楊振寧與翁帆的婚姻就是一個例子,這段相差了54歲的婚姻在世人眼裡似乎是一個笑話。而同樣的事情在遼寧也發生了,26歲東北男子戀上58歲大媽,不管世俗結婚同居,後來結局咋樣?
這位26歲的東北小夥子就是李玉成,他初次見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馬玉琴是在一個二人轉的舞臺上。那時的他才剛過12歲,還不知道愛情為何物的他當時就被舞臺上的馬玉琴吸引住了目光。看完馬玉琴表演的他,久久不能忘記馬玉琴在舞臺上翩躚的身姿以及婀娜的身段。於是,一顆懵懂的種子在他的心中生了根。
24歲的時候,李玉成第一次與馬玉琴同臺表演。那時的李玉成再也不是十二年前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孩子了,他的二人轉功底已經在這十幾年的練習中有了巨大的進步,對於技巧的掌控也十分得心應手。最終在舞臺上,李玉成與馬玉琴配合得天衣無縫,可以說是十分完美。
再次遇到馬玉琴,特別是有了能和心中女神同臺表演的機會,已經明白愛情為何物的李玉成逐漸認識到自己心中對馬玉琴是有著濃濃的愛意的。那很快他就意識到了,這段感情幾乎可以說是天方夜譚。先不說外人會如何議論,馬玉琴也一定不會答應他。畢竟,馬玉琴大了自己整整三十二歲,就連她的兒子也比自己大兩歲。
然而愛情就是這樣,越是明知道不可能,心中就越是百般難耐。越是與馬玉琴相處,李玉成心中的渴望就越發強烈。特別是在舞臺上他們配合得越默契,李玉成就越發覺得他們二人般配無比,他心中對於馬玉琴的渴望與愛慕也越發無法控制。終於,李玉成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愛意了,他在26歲的時候毅然決然地向58的馬玉琴表達了心中所想,抒發了自己這麼多年的濃濃愛意。
馬玉琴的反應是完全意料之中的。在震驚之下,已經年近花甲的她毫無疑問地選擇了拒絕李玉成。面對愛人的拒絕,李玉成不僅沒有退縮,反而越發冷靜起來。他認識到自己是真的喜歡馬玉琴,願意為了她做任何事情,更不要說僅僅是等待,他已經將馬玉琴看做了自己今生的愛人。於是,他只是日復一日地對馬玉琴好,將選擇的權利留給了馬玉琴。
看到李玉成的堅持,已經58歲的馬玉琴終究被感化了,她也不得不承認他們之間存在著無與倫比的默契。於是,馬玉琴終究還是答應了。然而,這段感情終究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坎坷的。無論是李玉成的父母還是馬玉琴的兒子,都極力反對他們的結合。先不說外人會如何議論,單就馬玉琴無法給李家孕育後代這一點,李玉成的父母就難以接受。
因此,當李玉成的父母得知這個消息後,氣得差點昏了過去。馬玉琴的兩個兒子更是想方設法阻撓他們結婚,從藏戶口本到威脅斷絕關係,各種方法都嘗試了。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以及外人異樣的眼光,李玉成和馬玉琴還是堅持領了證,這段不被看好的愛情也終究開了花。
可惜的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結婚18年後馬玉琴意外骨折,自此,她的衣食起居都只能依賴李玉成的照顧。生活與工作的艱難處境讓李玉成心中的愛意產生了動搖。於是,他向馬玉琴提出了離婚,而面對丈夫的要求,馬玉琴也是大方地同意了。她很感激這個男人多年來的陪伴以及照料,她明白自己已經拖累他夠久了。
馬玉琴的痛快應允卻意外打動了李玉成,他意識到了這個女人究竟有多麼愛自己,於是,他很快打消了離婚的念頭,與馬玉琴過上了相伴白頭的生活。產生愛意與表達愛意都不難,難的是如何保持最初那份真摯的愛意,不求回報地為愛付出。時光會檢驗一切,真心終究會迎來回報。
參考資料:
《白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