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茲海默症是這樣一種病,他的周圍像是悄無聲息地瀰漫上一層霧靄,所有的一切在他毫無察覺中漸漸消失。最後她也逐漸相信霧靄之外沒有別的世界—《獻給愛麗絲的輓歌》
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痴呆,是一種隱匿起病、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可有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受損、人格行為改變等臨床表現。
伴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率也急劇走高。目前全世界都沒有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作為家人,除了日復一日,不厭其煩陪伴照料著他們剩下的時光,我們還能不能做些什麼,讓他們能夠有尊嚴地活著,安然而幸福地度過人生的這個階段呢?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作者岸見一郎,心理學家,哲學家,日本自我啟發之父,他寫過一系列關於自我啟發、自我認知、構建親子關係的書籍,例如《不管教的勇氣》、《被拒絕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等。
岸見一郎的父親,患有阿爾茲海默症逐漸忘記了曾經對他重要的一切,迷失在了時間的長河裡。
父親健康時,他忙於工作、家庭,很少聯繫獨居的父親。可隨著父親的確診,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岸見一郎逐漸體會到其中的種種不易,但既然不能迴避,他便決定勇敢、快樂地面對。他通過愛、巧思與智慧,讓照顧父親這件本來充滿壓力的事變得和樂自在。
《請迷失在我身旁》著眼於在不易的照護中為照護者減輕負擔。在照顧父親生活的過程中,他對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伴我們長大的父母終會老去,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如何改善與父母的關係?
如何做好心理準備,陪伴、接納父母?如何理解父母的言行並恰當地應對,避免和父母陷入不必要的衝突?
岸見一郎通過親身經歷,對需要照顧家中患病長者的家庭提供了心理疏導和建設,鼓勵人們重新構建良性的家庭關係,坦然面對父母年老、生病,甚至離我們而去的現實,擁有幸福圓滿的家庭。
父母在就是對家庭最大的貢獻
岸見一郎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發現: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父親吵架,他還在不開心,但父親很快就會忘記。那些曾經他耿耿於懷的事情,父親也都是忘得一乾二淨。所以他得出的結論是:子女為了不跟父母構建良好的關係,所以故意因為矛盾而選擇不原諒父母, 所以才從過去搜索可用的回憶,幫助他們下決心。但父母不想破壞自己和子女的關係,所以會忘記過去發生的或剛發生的一時不快。所以,大多數人很難忘記那些不開心的回憶,但這些都是自己故意的選擇。某些時候,我們更可以選擇忘記,讓每一天都在重新來過,每一天都有被愛的感覺。
在父母不斷衰老的過程當中,最讓人害怕的莫過於子女認為,只有會做事情才有價值,那當他看到父母昨天會做的事今天不會做了時,可能就不會承認父母的價值了。父母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的衰敗之後就很難對家庭做出世俗做理解的「貢獻」。父母在子女眼中被剝奪了價值,無疑就是剝奪了他存在的意義,這種行為就像是過了河,就要拆橋一樣,特別自私。
因為老了,很多事情無法獨立完成,需要別人幫助。這會給他們帶來「我是不是不被需要了」這樣的情緒。不安和痛苦,會讓他們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所以岸見一郎說:
無論孩子還是父母,對於某種行為,不要關注行為產生的貢獻,不是對其貢獻道謝,而是對他們的生命本身說「謝謝」
如畢淑敏在《破冰北極點》所言:「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下歸途。」
這世上有一種幸福,叫「父母在」,父母在,就意味著世界上永恆的親情還在。父母在,我們無論多大,在父母的眼裡,我們都還是個孩子,可以孩子一樣的單純快樂。父母在,家就在,最受不了的一句話就是「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去,兄弟姐妹是親戚。」父母是維持子女關係的橋梁和紐帶。
不去追憶橡皮擦擦去的記憶,只在乎每個陪伴的當下
對於阿爾茲海默症家屬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父母最後一刻生命的終結,而是遺忘。被父母遺忘,幾十年親情血濃於水的連接在某個時刻突然斷開。
但是即使腦海裡再也拼湊不出你完整的模樣,他們也沒有忘記愛你。
央視有一則公益廣告,患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與兒子在外面餐廳吃飯,老人顫顫巍巍地用手抓起幾個餃子往口袋裡塞,兒子急了:「爸!你幹什麼?」
老人喃喃自語:「我兒子…喜歡吃。」
看著讓人淚目......
你和父母的過去已經不存在了,照護時你可能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但無論如何要有決心和父母建立新的親子關係。
我不在乎你記憶裡出現的橡皮擦,
我只在乎從現在開始的每個當下。
橡皮擦可以抹去父親腦海中的記憶,但那又怎麼樣呢?他依然是我的父親,兒子在乎的依然是和父親在一起的每一個當下,即便迷失,也請迷失在我身旁。
守護年老的患病的父母確實不易,糾結於不易,無異於克服現狀,既然不能迴避,就勇敢去面對。
正如岸見一郎在書中所言:「守護父母的此時此刻正是我們實實在在的人生。」不要覺得,只有結束這樣的照護生活,才能開始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照護人要相信自己不是沒做什麼,靜靜地陪伴在父母身旁,就很有意義很有力量了。
岸見一郎陪伴父親時,父親一般看著窗外發呆,或者看看報紙,他就坐在同一張桌子旁做他的工作,父親睡覺的時候,他覺得無事可做,就對父親說:「你整天睡覺,其實我可以不用來吧。」父親卻說:「有你在,我才能安心睡覺啊!」是啊,你就是年老患病父母最有效的「安神丸」。
過去,我們總為孩子的成長而驚喜,而現在總為父母的衰老而失望。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就會慢慢感受孩子的成長;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會感覺病情在緩解。
父母不記得過去的事,意味著他們沒有必要回憶過去,過去發生過什麼事,早已不是問題;意味著他們現在想和身邊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沒必要記著過去,他們好像說「忘記過去是沒有辦法的,我想珍惜現在和以後的時光。」
去感受在一起的此時此刻,聆聽父母再三重複的言語,不是喚醒記憶,而是現在重新開始,用對方的邏輯重新看世界,這個現在進行時的世界。成為父母的朋友,不做試探性地詢問,以現在的標準去接納父母,忘記之前完美的父母,給自己勇氣,因為父母的存在本就是家人最大的幸福。
《請迷失在我身旁》讓作者在陪伴父親對抗阿爾茲海默症的歲月裡,感受到了來自阿德勒的種種關於父母關係的啟發,逐漸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父親,找到了與父親最和諧的相處模式。而我們,有更好的時機去明白這一切,就是今天,就是此刻!
子欲養而親猶在,讓我們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日子,用愛去減緩和化解生命老去過程中的病痛與無奈,陪著他們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