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之間的交往既有友誼般的關係,也有戀人般的關係。異性之間的友誼交往應當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突破友誼交往的原則和底線,否則,一旦突破底線,兩人間的關係很可能朝著壞的方向發展,最終的結果可能會給雙方都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破壞雙方的關係。
俗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在異性交往當中更要注意這一點,不過多的幹涉對方的個人私生活,既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對兩人之間友誼的尊重,這往往是維持一段友誼的關鍵所在。
友誼雙方的距離一旦越界,關係就很可能變質。如果雙方都是單身且情投意合,那麼升級為戀人關係也未嘗不可;可如果雙方都有各自的對象,那此時就要懸崖勒馬,不要觸碰正常交往的原則,否則既會丟了友誼,也會破壞對方家庭!因此,正常男女交往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如果不保持這種距離,那麼關係往往是「不正常」的,這種不正常往往體現在身體語言上,別不懂!
1 身體上不自覺的會有小動作
當我們對一個人有好感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的靠近對方,想要和對方有更親密的身體接觸。我們常常想要在心儀的人面前有所展示,也希望心儀的人能夠更多地關注自己,所以,我們的身體常常會靠近對方。
小蘭和思明是同事關係,兩人都已結婚,私下的交往很少。在公司舉辦的一次聚餐會上兩人才得知對方都已經離婚,從此兩人間的距離就拉近了許多,兩人私下的交往也變多了,可是兩個人的關係並沒有更進一步,小蘭也全然不知思明對她有好感。
每次有人問小蘭的時候,小蘭都會說她和思明是朋友關係,可在我們這些同事看來卻沒那麼簡單。每次公司聚餐思明都會有意無意的坐在小蘭身邊,這很明顯是對小蘭有好感。有次喝醉了情不自禁的把手搭在了小蘭的肩上,酒後吐真言,小蘭從那以後才知道思明一直鍾情於她。
當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向她靠近,這不僅有信任,還代表佔有,而正常的異性關係是不會這樣的。如果你身邊也有人不自覺的靠近你,那十有八九是對你有意思。
2 看你的眼神會變得不一樣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從一個人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這個人的內心世界。當我們對一個人有好感的時候,眼神是騙不了人的。
小敏剛到公司的時候,對很多公司的業務流程不熟悉,大家都不願意幫她,但是張凱很樂意幫助他,小敏為了感謝他,請他吃了幾次飯,小敏也經常向張凱請教一些工作上的問題,兩人每天待在一起的時間很長,一來二去張凱對小敏有了好感。但張凱是有女朋友的。
小敏是一個對朋友大大咧咧的人,很多次張凱對小敏的暗示小敏都沒意識到。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張凱看著小敏出了神,直到小敏一抬頭,張凱眼神立馬看向周邊的窗戶,生怕有什麼心事被小敏發現了一般,別人都能看出張凱對小敏的似乎有好感,而小敏卻從不當回事。
張凱對小敏有好感的事情傳到了張凱女朋友耳朵裡,終於有一天她找上門來當眾質問小敏為什麼要破壞她和張凱的關係,小敏這才知道張凱對自己有意思,小敏意識到自己確實和張凱的行為有失分寸。
當兩人走的太近的時候,一方如果對另一方有感情,這些感情變化會通過眼睛反饋出來。
3 一看到對方就會不自覺地偷笑
當我們見到自己喜愛的事物,心愛的人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語言都會有所反饋,我們的嘴角會微微上揚,我們會微笑,這些都是我們身心愉悅的標誌。偷笑往往有一種心照不宣的感覺,更能表現出我們對對方的喜愛。
異性之間是否有真正純潔的友誼,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能夠說服所有人的答案。但我認為,純潔的友誼的前提是兩個人一定不能越界,一定不能無所顧忌。如果我們不想破壞彼此的純潔友誼,那麼我們就要在相處中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去觸碰底線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