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段網友吐槽現代夫妻生活的話:
看似調侃,卻道出了無數夫妻相處的現狀。
好友梅子私信我:「扎心了,老鐵。」
「你倆不是一直很好的嗎?」
「唉,外人看起來是這樣。可是,自從生了娃,我們已經3年沒有什麼性生活了,你能想像嗎?」
我心裡一驚:原本幸福美滿的婚姻也變成了無性婚姻嗎?
梅子和老公是自由戀愛後步入婚姻的。剛結婚那會,倆人像連體人似的,恨不得整天粘一塊。即使在孕期,倆人也會小心翼翼地過上幾次性生活。
梅子說,在生完孩子後,他們之間的畫風發生了突變:對老公提不起性慾,老公卻一直想要。
孩子出生後,雖然經過月子的調養,沒完全恢復的下面還是會隱隱作痛,張開眼或閉著眼都是孩子在哭鬧,被孩子消耗掉大量精力的梅子,也沒太多力氣去關心老公。
而每天晚上,老公都像「餓狼」一樣問她要,有時她不好意思拒絕就會勉強去配合,結果沒正式開始就因為很疼而結束了。久而久之,她乾脆直接拒絕。
一開始她覺得這並沒什麼,畢竟兩個人還相愛,每天都有言語上的問候,行動上的呵護,簡單幸福,也算自在。慢慢地老公變得越來越沒耐心交流,開始吵架,表現出各種委屈,都是圍繞著性方面的,漸漸地,他們從一張床到兩個房間,唯一的牽絆,似乎只剩下了孩子。
直到老公說要離婚,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性生活的不和諧竟然給自己的幸福婚姻劃開了一條裂縫。
現實中,越來越多的婚姻正在演變成梅子的這種狀態——無性婚姻。
什麼是無性婚姻?
指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原本有性後來無性或者少性的婚姻,在長達一個月時間內沒有默契的夫妻生活就是無性婚姻。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潘綏銘教授的一項性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夫妻中,無性婚姻佔比25%。也就是說 ,每四對夫妻裡,就有一對正遭遇無性婚姻。而每月連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為28.7%,近一年裡一次性生活都沒有的夫妻佔到6.2%。
他把這稱為「婚內乏性」。
他們過得這麼佛性,真的有人會忍受嗎?不,錯了。
如果夫妻一方渴望親密,而另一方拒絕,很容易給對方帶來心理上的挫敗感,進而導致溝通不暢、欺騙、婚外戀或者離婚。
而逐年攀升的離婚率,導致離婚的原因中,婚內出軌竟然佔比一半以上!
出軌,不僅是因為情感得不到滿足,更多的是婚內性滿足缺失!
如果一個女人或男人因長期得不到這方面的滿足,而「被迫」出軌,要怪誰呢?是責怪禁慾那方不給予?還是責怪出軌者對婚姻的不忠呢?
出軌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假如夫妻間能互相給肉體和精神的愉快,誰又願冒著被主流道德譴責的風險,仍要「偷吃」呢?
而在知乎上有一個關於「無性婚姻現在普遍嗎?」的問題,被瀏覽超過了1億次,但得到的幾乎是肯定的回答。
2009 年《紐約時報》上的一則報導顯示:
約有 15% 的夫妻近半年內沒有過性生活;
2015 年,谷歌搜索的統計結果顯示,每個月都有 21000 人在搜索「無性婚姻」,搜索量遠超過「不開心的婚姻」和「無愛婚姻」。
無性婚姻早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很多經歷著無性婚姻的人,正倍受煎熬。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成一種婚姻生活中的常態,讓自己的婚姻陷入危險卻不自知。
另報導稱,在中國裡的無性婚姻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比例高達 30% 以上。
廣東省政協常委張楓曾經稱:
近九成離婚因性不和諧。在1萬對夫婦結婚的同時,大約有4500對夫婦在鬧離婚,其中85%~90%是因為性關係不和諧,其中是男性居多以此為主要離婚原因。
看到這麼一些數據,道盡了夫妻之間對性的尷尬:一個想,一個不想,逼著過又覺得無趣,不滿足又要萬般忍耐,最終過成了「忍偷離」的婚姻狀態。
現實中,真的有很多婚姻因為無性而走到了盡頭,也有人在「無性」到「離婚」的這條路上來來回回走了很久,一直看不到盡頭。
「無性婚姻」像是一種病毒,毒害著婚姻、家庭和健康,給婚姻帶來不該有的無奈、沉重和痛苦,也給「無性」的那一方帶來精神上的摧殘。
性愛是否完美,絕對是兩個人能否長期生活在一起的關鍵,請不要幻想保持一種有愛無性的生活。
娛樂圈裡,曾經也有一對夫妻有過「無性婚姻」。
這對夫妻,便是歌后蔡琴與導演楊德昌。兩個人因電影結緣,不久就結了婚。
婚後,楊德昌有一番著名的表白:
「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不能受到任何的褻瀆和束縛。因為我們的事業都有待發展,要共同把精力放到工作中去。」
蔡琴應允了這種「柏拉圖式的交流」,兩個人共居一室卻分床而臥。
10年後,楊德昌承認自己有外遇。跟蔡琴離婚後,他跟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女人結了婚,還跟她生了兩個孩子。
對這段婚姻,楊德昌的結論是「10年感情,一片空白。」而蔡琴則答:「我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愛情。
激情就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男女之間最原始的吸引力。
愛不愛一個人,身體最誠實,柏拉圖式的愛情少之又少,兩個人無法在最親近的生理接觸中,讓心理更親密,又如何能保持新鮮與激情呢?
性並非僅僅是單純的「生理吸引「,而是一種生命力,是一種從精神層次到肉體的自信。
正如七顆慄子在《孤獨的性》中所說:
對於人類來說,性不僅僅是性,性是一種語言,是一座橋梁,是從孤獨通往親密的所在,是建立彼此相屬的熔爐。
著名作家許地山婚後與夫人的「愛情公約"裡也有一條:每日工作完畢,夫婦當互給肉體和精神的愉快。
可見,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性生活都是婚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和劑,一份好的性愛關係,能讓夫妻增加幸福的體驗,彼此間藉助這份愛的關係,最大限度地完成自己,讓婚姻活力四射。
一番分析下來,我試著總結了幾條夫妻之間「不夠親密」的關鍵特徵:
其實,不管是上面哪種原因,夫妻中的雙方不能享受性福,都是極其危險的信號。
知乎上有個關於「性生活不和諧,會影響婚姻嗎?」的回答,很有借鑑意義:
個人覺得,有孩子以後,很多原本兩個人沒有的矛盾會變成矛盾,原本兩個人生活的小衝突會放大變成大問題,如果說和諧的性生活可以是矛盾的一味調和劑,那不和諧的性生活也可能會是一包火藥的導火索。鑑於我們中國人一貫的含蓄作風,很多人根本不願意把這種問題跟需求開誠布公的來溝通,所以埋在心裡的本來可以解決的小事,就慢慢變成了婚姻生活裡兩個人不可逾越的鴻溝了。
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說過:
每一樁幸福婚姻的背後,都離不開兩個人對彼此的包容和忍耐,也離不開兩人的共同努力和成長。
最後,引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書上所說:
通過完美的性愛,男人開始感受到更多愛情的滋潤,而女人呢,也因此重新找到了失去的愛情,嘗到了這樣的甜頭,兩個人的交流就會自然而然的多起來,也會更加親密無間。
祝願你的婚姻有性,更有愛。
——感謝你的閱讀——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