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唐英說愛
有的人懂得人性,深諳「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平時說話總是注意自己的語氣,以免不小心引起誤解而傷害別人。
這種人總是喜歡扮演傾聽的角色,在你說話的時候,不會輕易打斷你,面帶微笑,讓你感覺很舒服。
而有的人卻不太注意別人的感受,喜歡自己滔滔不絕地發表一己之見,有時候傷到了別人,還毫無察覺。
這種人總是讓人感覺鋒芒畢露,渾身不太自在,久而久之就不想跟他多處。
其實,在男女關係中,許多情侶或夫妻感情破裂,並不是出了原則性的問題,就是因為有一方或雙方的口頭禪惹的禍。
情感婚姻專家在諮詢過程中發現,感情不好的夫妻當中,在講解他們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令人反感的口頭禪,讓人聽起來非常刺耳。
夫妻之間如果懂得尊重對方,注意說話的語氣,改掉下面這些口頭禪,感情應該會好一半。
「你總是……」
有句古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一生中犯錯誤是很難避免的,只要不是重複地犯同樣的錯誤,或犯錯不承認就好。
而夫妻中,一方不小心做錯了什麼,另一方總是喜歡把「你總是怎樣怎樣」當成是口頭禪,每次都拿來指責對方不長記性,做事不動腦子。
如果是就事論事,對方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好好說話,他會願意認錯,並可能產生愧疚感。
而聽了「你總是……」的語氣,心裡便會產生極大的冤枉和怨聲,嘴上或心裡會為自己鳴不平:「我又不是故意的,只是這次沒做好,怎麼就是總是這樣?」
「你總是……」的語氣,一是給人感覺不被尊重,不被看好,沒做事能力,二是有「翻舊帳」的嫌疑,三是有鄙視和嫌棄的意思,感覺特別不好。
家裡有人愛說「你總是……」,家庭氛圍可能就不那麼融洽。
夫妻中愛說「你總是……」婚姻生活可能會經常口角,甚至夫妻關係緊張。
「你總是……」這樣的口頭禪,容易引發衝突,還是改掉為好。
「你幹什麼都不行……」
有一對夫妻,丈夫脾氣比較緩和,喜歡隨遇而安的生活,太太則性格急躁,心直口快。
一個急,一個慢,生活中難免就會產生矛盾。每次太太埋怨丈夫的時候,他就自我調侃地說,其實我也沒有你說的那麼差,我就兩樣不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妻子知道丈夫是一個顧家的好男人,就是性子慢一點,愛貧嘴,說他兩句,也吵不起來,日子過得雖然小插曲不斷,但不影響夫妻感情。
而有許多夫妻,則沒有這種包容的心態。特別是有些嘴碎的女性,總是喜歡把丈夫跟別人家的男人相比,動不動就說「你幹什麼都不行……」
「你幹什麼都不行……」這樣的話,讓人聽起來的意思,就是「一無是處」。
既然我糟糕得一無是處,那你當初為什麼要跟我結婚呢?這可能是男人嘴上直接怨懟的話,也可能是男人心底的吶喊。
大多數男人心裡有強烈的徵服欲望,好面子,喜歡被人誇讚,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如果被自己的女人總是說「你幹什麼都不行……」不僅感覺自己的能力被懷疑,被否定,感覺自己這個人也徹底被否決了,心裡容易產生怨恨的情緒,有的甚至會偷偷背地裡去做一些事情來自我肯定,甚至走極端證明自己什麼都行。
所以,一個人的能力有長有短,夫妻是親密關係,不要動不動就把「你幹什麼都不行」的口頭禪掛在嘴上,傷了對方的心的同時,也傷害了夫妻感情。
「你媽總是看我不順眼……」
都說「會說是技巧,會聽是藝術」。
婚姻生活中,婆媳關係不僅影響家庭氛圍,還影響夫妻感情。
有矛盾可以通過好好溝通來化解。
但如果喜歡動不動就說」你媽總是看我不順眼……「,讓對方聽起來,心裡是比較難受的。
我曾經在多篇文章中提出,婆媳關係是否融洽,關鍵在於男人在家庭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但現實中往往有不少男人,無法調解自己母親與媳婦之間的矛盾,一邊是親媽,一邊是同床共枕的愛人,覺得偏誰都不好。
缺乏處理家庭矛盾智慧的男人,就感覺是被關進風箱的老鼠——兩頭受氣。
婆婆與媳婦沒有血緣關係,沒有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有的婆婆甚至覺得媳婦奪走了兒子的愛,心裡不平衡,故意刁難媳婦,造成婆媳關係緊張。
如果婆媳關係或家庭氛圍緊張,女性還愛說」你媽總是看我不順眼……「之類的話,會讓男人倍感艱難。
男人心裡會產生許多聯想,你都嫁給我這麼久了,為什麼還是說」你媽你媽「,難道我媽不是你媽嗎,難道在這個家,你把自己還當成外人嗎?
另外,父母年紀大了,可能愛嘮叨,受抱怨甚至愛指責,我們做兒輩的就不能擔待一點嗎?
還有,總是」你媽「、」你媽「的口頭禪,聽起來特別不順耳,還不順心。
溝通技巧中,我們主張不用」你「、」我「,多用」我們「來表達。
」你「、」我「的稱呼,容易形成對立,而」我們「則表示大家是一體的,一致的,容易產生好感和共鳴。
所以,無論是婆家,還是嶽父母家,長輩有些什麼不同的看法或意見,夫妻最好不要用」你媽總是看我不順眼「之類的話起頭,而是夫妻之間互相體貼,彼此尊重,少用刺耳的口頭禪,多用溫和的語氣來交流,那麼生活中的問題和矛盾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本文由唐英說愛原創。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