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入贅,有別無女人嫁入男方,雖然都是一方在另一方生活,但是意義和責任擔當不同。女孩嫁入婆家,有丈夫依靠,而且自身不用承擔生活的重擔,最多只是個輔助承擔者;而男人入贅,則需要頂起女方的門楣,扛起家庭的重擔,在家庭裡是頂梁柱,所以壓力非通小可。男人所承受的壓力越大,對自身能力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如果能經得住考驗,幾年時間就能站穩腳跟,婚姻也就能長久穩固,如果考驗不通過,或者喪失利用價值,就有可能被女方掃地出門。
男人入贅,需要注意的第一點是和女方父母分開住。如果剛結婚不能實現,那就要用最短的時間去實現。
分開住並不是不照顧和贍養女方父母,只是為了少些摩擦,讓彼此更好的相處。
男人的性格一般比較剛強和獨立,不喜歡受到束縛。而和女方父母生活在一起,畢竟是男方單個人去適應女方整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得不舍我求全;如果女方父母在莫些方面加以束縛,男人就更覺得束手束腳,長此以往的壓抑,終究會爆發,影響家庭和睦。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女人如果缺少主見,也很容易被父母的看法帶偏,從而影響對丈夫的看法以致影響夫妻感情。鑑於和女方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諸多弊端,分開住是最好的選擇。
我認識一個入贅的哥們結婚後和女方父母生活在一起,他說早上想多睡一會都難,因為在他們那裡,晚起會被長輩視為懶惰,嶽父母也不高興,所以他成了他們家第一或者第二起來的人,而妻子則是每天起來最晚的人。還有,就是在家掃地,她嶽母也會過來教他,應該怎樣掃。他跟我調侃說,我從小學就會掃地了,結果在她們家都成了不會的了,還得重新學一遍。在家裡,就成了一個古時候的「小媳婦」。
第二點是個人要自立、上進。男人入贅後,角色要儘快轉變過來。也許,原來在自己家是公子哥、少爺,遇到任何事有父母可以依靠。但是在入贅以後,自己初到一個地方,人生地不熟,如果沒有嶽父母幫撐,就只能是一個人單槍匹馬地戰鬥,什麼都得自己做。仗還得打贏,打輸了讓人瞧不起,特別是被自己嶽父母看不起。
我發小,入贅後的第一年,他們家殺豬,他嶽母讓他去請人幫忙殺豬,由於他平時在家呆的時間少,認識的人不多,再加上他自己沒能給別人幫過多少忙。最後他硬著頭皮,給別人說好話,請了四個人幫忙宰豬。在宰豬過程中,他第一次學著拉豬。生豬逼急了咬人,誰都不敢近身。沒辦法,他只能自己上,第一個衝過去拉住豬的一個耳朵,然後其他的人才敢來拉。殺到要擰豬頭的那一環時,請的老屠夫年紀大了,力氣不夠。他問了問怎麼做後,自己上前使著猛勁兒將豬頭擰了下來。他還開玩笑說,如果多殺幾頭豬,自己就可以當屠夫了。可在這之前,他在老家只是給父母打打下手而已,從未親自上陣殺過豬。
第三,夫妻感情要好。也不能完全撇開女方的父母,要時常站到妻子的角度去考慮和處理問題。要有主人翁意識,把嶽父嶽母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大多人都只會超過對自己父母的)。女方也要相當注意,可能有時丈夫跟自己父母之間有些意見不和時,要考慮全面,不能聽前面之詞而做出偏激的行為。入贅的男人,所有的心事肯定跟自己妻子說的是最多的。所以妻子是最了解入贅男的人,如果別人有誤解時,妻子是最有發言權的。所以妻子地處事方式是很重要的。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需要注意的細節,我這裡就不細列了。入贅男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結婚選擇這條路時要有所心理準備,有所了解才能未雨綢繆,把日子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