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貸」類案件背後貓膩:假民間借貸之名攫取他人財產

2021-01-15 中國長安網

千萬本金「利滾利」得手8.7億餘元廣東高院對張遠鋒涉惡案二審宣判

假民間借貸之名攫取他人財產

●「套路貸」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並藉助訴訟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

●這個犯罪集團的手段雖然與以往典型「套路貸」有些區別,外表的「合法性」更強,規避打擊的防護更「智慧」,但其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本質並未改變。該案對「套路貸」案件的審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廣東法院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進一步延伸審判職能,幫助行業監管部門加大對「套路貸」監管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打擊「套路貸」長效常治機制,從源頭上治理亂象,防範和化解「套路貸」風險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章寧旦

14年間,用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本金,通過「利滾利」等套路貸手段,實現了高達8.7億元的犯罪金額,讓河源、惠州兩地十數名開發商深陷重重噩夢,部分企業因此破產,導致十幾個樓盤被迫停工爛尾。

2020年12月24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張遠鋒涉惡案做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自此,作為惡勢力犯罪集團首要分子的張遠鋒,終因犯詐騙罪、敲詐勒索罪、高利轉貸罪、騙取貸款罪、妨害公務罪、行賄罪等,面臨無期徒刑,並被沒收全部個人財產。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家族式的惡勢力犯罪集團也隨之被剷除乾淨。

「套路貸」背後到底存在哪些作案手法?《法治日報》記者順著張遠鋒的犯罪脈絡,探尋「套路貸」類案件背後的貓膩,剖析「套路貸」的社會危害性及應對策略。

披上合法經營外衣

製造民間借貸假象

張遠鋒,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出生於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高中沒畢業就跟著父親在惠州做生意,先後經營過餐館、木器廠,也炒賣過土地。因為是長子,張遠峰逐漸掌控了家族資產,其妻子、弟弟、弟媳等家族成員都聽從其指揮和安排。

2000年初,惠州、河源等地房地產業開始蓬勃發展,一些房地產商因為攤子鋪得大,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張遠鋒等人也在這個時候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機」。不過,他瞄準的不是房地產,而是那些因資金緊缺而「病急亂投醫」的開發商。

為了掩人耳目,張遠鋒以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名義,先後成立惠州市大湖溪協和木器廠等10多家公司,安排家人在公司擔任法人、股東或財務等。這些公司並沒有實際運作,只是用來開立帳戶、籤訂合同、申請銀行貸款、轉帳走帳、提起訴訟、僱用人員以及吞併其他公司的物業、地皮後方便掛靠。就這樣,張遠鋒給自己一系列的違法犯罪活動披上了公司合法經營的外衣。而且,通常他都是以自己或家人個人的名義出藉資金,製造出民間借貸的假象。

據張遠峰的同案犯、他的家庭成員張某、劉某等人供述,張遠鋒貸款給人的目的不是為了賺利息,而是為了侵吞借款人的物業。籤訂借款合同時,張遠鋒和借款人約定「陰陽合同」,一份是書面協議,一份是口頭約定,書面協議裡面約定的利息是合法的,而口頭約定的利息會比書面協議高很多。

籤完協議後,張遠鋒會提前扣除幾個月的利息,並且要借款人寫借據,將扣除的利息寫成現金。到了約定期限未還款,張遠鋒就會把未還款的利息轉化成本金,重新籤訂一份借款協議,重複計算利息。就這樣「利滾利」,本金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等借款人一時無法償還時,張遠鋒就會向法院起訴借款人,查封對方的物業,搞垮對方的公司,最終達到侵吞對方物業的目的。

在證人林某提供的一段對話錄音中,張遠鋒大言不慚地介紹了自己的上述「先進經驗」。

2004年8月,恆某公司所承建的項目到了封頂階段,急需一筆資金來完善外牆和結算工程款。經人介紹,公司的法人代表周某華找到了張遠鋒,雙方商定借款600萬元,月利率3.5%。但借款協議中只寫明月利率為2.5%,同時,恆某公司被要求將所承建項目中的23個鋪位、12套住宅預售登記在張遠鋒名下作為擔保。周某華出具的收據載明「收到張遠鋒600萬元,其中轉帳561萬元、現金39萬元。」但在放款時,張遠鋒直接扣除了「砍頭息」(即一次性全額收取的綜合服務費以及借貸期限內產生的所有利息)39萬元,恆某公司實際只收到561萬元。

此後,張遠鋒又多次通過這種操作借款給周某華。

據最後統計,張遠鋒實際只使用本金1027.5萬元,通過「利滾利」等「套路貸」手段,在短時間內將借款本金虛增至約2009萬元,並用各種方式非法佔有周某華的財物約1466萬元,扣減實際支付的本金,詐騙既遂約438.5萬元。

2004年8月至2018年6月,張遠鋒先後通過這種手段對河源、惠州兩地的13家公司及相關個人實施詐騙和敲詐勒索,攫取巨額的非法收益。截至案發,張遠鋒犯罪團夥名下共有土地6宗,共5.8萬平方米,房產329套(棟),共7.2萬平方米,另有銀行存款約1.68億元。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套路貸」的犯罪模式可以總結為:製造民間借貸假象,誘騙被害人接受不平等合同條款,偽造虛假的銀行流水,扣押被害人物權登記證書及鑰匙,單方面肆意認定被害人違約,通過轉單平帳方式惡意壘高被害人借款金額,軟硬兼施向被害人索要超過債權債務範圍的高額費用,甚至據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虛假訴訟獲取非法利益。

審查甄別證據材料

抽絲剝繭釐清真相

由於張遠鋒犯罪團夥作案時間持續14年,犯罪金額高達8.7億餘元,殃及兩地10多家企業,並導致部分企業因此破產,9個建設項目無法正常施工、銷售和交付,數百名業主因不能如期接收物業,到處上訪、維權,中央將該案作為全國掃黑除惡重點案件進行督辦。

「移送到法院的案卷材料中,光書證就多達600多卷,大部分是張遠鋒等人與被害人籤訂的虛假合同、抵押合同以及銀行轉帳流水等。」負責該案一審的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宋坤鶴說。

法庭上,張遠鋒及其團夥辯稱,借款均是雙方自願,自己並未採用欺詐、詐騙等手段,借款行為屬於民間借貸。張遠鋒的辯護律師也認為,張遠鋒沒有實施詐騙行為,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民間借貸的出借人主要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息,借貸行為和金額是真實的。而根據兩高兩部《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套路貸」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並藉助訴訟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

為了查明張遠鋒等人的行為是正常的民間借貸還是「套路貸」,宋坤鶴對證據材料逐一進行了審查、甄別。

為解決證據出示問題,法庭專門安排一周時間,讓被告人在辯護人見證下查閱了相關證據。

在仔細查閱並確認了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同案人供述以及張遠鋒等人的手寫帳本、對話錄音、資金流水、虛假收據等證據材料後,宋坤鶴認為,張遠鋒等人的犯罪手法完全符合「套路貸」的構成要件。

最終,一審法院認定張遠鋒構成詐騙罪、敲詐勒索罪、高利轉貸罪、騙取貸款罪、妨害公務罪、行賄罪。長達924頁、50多萬字的判決書逐項羅列了張遠鋒等人的犯罪事實、證據材料,詳細闡述了法院的判決理由。

張遠鋒等人不服一審判決,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他的辯護律師也提交了160多頁的二審辯護意見書。

二審法院合議庭認真查閱了案件的全部材料,並會見了辯護人,當面聽取了辯護意見。經過多次合議、反覆研究,二審法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法律適用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應予以維持。

「這個犯罪集團的手段雖然與以往典型『套路貸』有些區別,外表的『合法性』更強,規避打擊的防護更『智慧』,但其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本質並未改變。該案對『套路貸』案件的審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廣東刑法學會副會長、廣州大學法學院教授邵維國評價說。

有專家建議,如果懷疑自己遇上「套路貸」,首先要諮詢法律或司法實務界的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士,最好是精通民間借貸的專業律師,判斷案件性質,分清借款性質是高利貸還是「套路貸」。如果發現是「套路貸」,要在第一時間報警。如果已經陷入「套路貸」裡面,也就是「套路貸」經營者已經通過生效的民事法律訴訟判決確定借款人需要償還「套路貸」債務,也無需慌張,可以向法院申請重審。

全面排查精準打擊

建立健全防範機制

據了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廣東法院共審結涉「套路貸」案件212件1205人,涉案資產近6.2億元。不少涉黑惡犯罪組織都有利用「套路貸」手段攫取非法利益的行為,給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金融秩序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危害。

「『套路貸』」案件帶有明顯的智能性、有組織性和牟利性,犯罪分子利用各種手段,製造成民間借貸的假象,偽造完整的『證據鏈』,利用虛假訴訟達到非法目的,隱蔽性和欺騙性很強。」廣東高院刑一庭庭長、掃黑除惡辦公室主任陳小飛說,「如果不能有針對性地對這類案件進行甄別,就很容易讓他們得逞,也會給司法公信力造成損害。」

為避免審理「套路貸」案件出現疏漏,廣東法院建立對該類案件立案、審理、再審、執行等環節全流程甄別和處置機制,加大把關和排查力度。

法院在立案時,對民間借貸案件以及關聯案件實行強制檢索,對於同一原告出現3件以上民間借貸案件的情況加以標識,對存在或可能存在套路貸情形的案件進行預警。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則上要求進行法庭調查或開庭審理,並要求雙方當事人到庭接受法庭詢問。再審審查期間,發現確屬「套路貸」違法活動的,依法裁定提審,或指令原審法院再審予以糾正。案件執行階段,利用執行信息化系統,加強對執行案件尤其是同一申請主體民間借貸系列案件的檢索排查。

廣東法院還建立了涉「套路貸」線索處理機制和「套路貸」案件臺帳。

據陳小飛介紹,廣州中院金融法庭在審理一宗民間借貸案件時,通過傳喚原告本人到庭等方式,發現該案原告系涉嫌「套路貸」團夥後,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搗毀該團夥的作案窩點並抓獲10多名犯罪嫌疑人。佛山中院通過移送線索,協助公安機關偵破廣東省首個「套路貸」特大犯罪團夥「8·10」專案。

在對現有案件進行甄別、排查的基礎上,廣東法院還拓寬線索來源渠道,要求全省法院對2015年以來辦理的近5萬宗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進行梳理,全面排查疑似「套路貸」違法犯罪線索。

「甄別排查、防止遺漏、精準打擊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防範機制。」陳小飛說。

廣東法院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進一步延伸審判職能,先後發出148條相關司法建議,發揮審判機關在防範「套路貸」問題的積極作用,幫助行業監管部門加大對「套路貸」監管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打擊「套路貸」長效常治機制,從源頭上治理亂象,防範和化解「套路貸」風險。

如何預防「套路貸」發生?有專家就此支招: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貪圖享樂去借款。其次,真的有資金需要時,儘量找合法的機構借貸,確需通過民間借貸,也要在借款前了解必要的融資知識,這是預防「被套路」的法寶。再次,民間借貸時,要謹防「砍頭息」和「陰陽合同」。尤為重要的是,在借款時,千萬不能在「空白委託合同」上簽字,因為「套路貸」放貸人會要求受害人在全權委託房屋租賃、產權過戶等空白合同上簽字,只要受害人失去還款能力,他們就會啟動訴訟程序,佔有受害人的財產。

相關焦點

  • 《關於辦理「套路貸」相關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紀要》答記者問
    「套路貸」作為近年來出現的新型違法犯罪行為,是對假借民間借貸之名實施的侵犯財產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概稱,它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社會危害性很大。黃生林:《紀要》對「套路貸」的構成要素進行了細緻分析,通過從正反兩個方向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以低息、無抵押、快速放貸等為誘餌,誘使或者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變相「借貸」等相關協議,通過收取「家訪費」「調查費」「保證金」「中介費」「行規費」「安裝費」「利息」「砍頭息」等一種或者多種費用,虛增貸款金額、製造虛假給付痕跡、惡意製造認定違約、多平臺借款平帳、毀匿還款證據等一種或者多種方式設置
  • 對《「套路貸」司法意見》作進一步解釋與說明的建議
    其實,就形式邏輯方面講,民間借貸與「套路貸」是屬概念與種概念或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根據借貸行為是否違法,民間借貸可分為合法的民間借貸與非法的民間借貸;根據借貸行為所違反的法律或法規不同,非法的民間借貸又可分為違反刑事法律的民間借貸與違反民事法律的民間借貸,以及違反行政法規的民間借貸等。根據《意見》之精神,其「套路貸」應屬於違反刑事法律的民間借貸。
  • 揭秘不法民間借貸的「坑人套路」:貸款先上法院,許諾高息殺熟……
    25件離奇假官司「這家小額貸款公司放款之前,先申請法院保全借款人財產,或先通過法院調解結案,再向借款人放款,這既不合法也不合常理。更為奇怪的是,借款人竟對財產保全和調解過程全然不知。」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孫淑瓊向記者介紹,該院通過受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申訴案,發現25件虛假訴訟案。
  • 「套路貸」中還有套路!檢察官發現50起民事虛假訴訟
    為了不打草驚蛇,檢察官通過查詢法院案件信息公開網,發現2015年至2018年間,李衛俊等人提起民事訴訟多達百起,且多為民間借貸糾紛,借條均為格式合同,多數案件被法院缺席判決。這很有可能是一起「套路貸」案件。
  • 高度警惕「套路貸」 莫讓生活債臺高築
    「套路貸」是新型黑惡勢力犯罪的一種,具有很強的欺騙性,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社會危害性極大,應依法進行打擊和嚴懲。廣大市民群眾也應提高警惕,遠離「套路貸」,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套路貸」是不法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並藉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
  • 融e詢:認清套路貸,防患於未然
    「套路貸」通常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與借款人籤訂借款合同,製造借貸假象,並以「違約金」、「保證金」等各種名目騙取被害人籤訂明顯不利於借款人的合同條款,進而肆意認定借款人違約,侵吞借款人財產的行為。
  • 47人涉黑「套路貸」主犯獲刑25年
    本報訊(記者 楊元祿)2020年12月30日,由瀘州市龍馬潭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李某某等47人「套路貸」黑社會性質組織案,龍馬潭區法院以李某某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聚眾鬥毆罪,數罪併罰被判處有期徒刑2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該組織骨幹成員劉某
  • 案例警示 | 一張空白抵押貸款合同,一場借貸公司的虛假訴訟,讓這對...
    一張空白抵押貸款合同,一場借貸公司的虛假訴訟,讓一對母子深陷騙局損失慘重!房產被查封,銀行卡被凍結,........1··· 民間借貸糾紛反常態 ···2017年11月,葉某、黃某母子向某民間借貸公司借款,該公司金融部負責私人借貸業務的經理許某獲知黃某的祖母有一套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某新村的房子,在公司老闆林某的指使下,許某以將上述房產抵押可貸款170萬元人民幣為由,騙取葉某籤訂金額為
  • 監管披露將主要解決小貸和典當立法基礎問題
    、行為要求、違約責任等,禁止採用侮辱、誹謗、恐嚇、跟蹤、騷擾以及非法佔有被催收人財產等方式進行催收,對違反上述規定的行為,由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給予罰款、吊銷非存款類放貸組織許可證等處罰,並採取相關信用懲戒措施等。
  • 《三叉戟》套路貸,資金盤騙局……現實比電視劇更加殘酷
    這種「套路貸」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在少數,百度搜索「套路貸」可以看到各種傾家蕩產的信息。而這一個個匪夷所思的遭遇,背後都是以借貸為名非法牟利的違法犯罪活動,」套路貸」不是為了貸款,而是為了套路。簡單來說,就是犯罪分子以借款為名,行非法佔有被害人財務之實。「利滾利」、「拆東牆補西牆」、「借新債還舊債」……套路貸的陷阱,不僅讓被套路的人不能自拔,而且會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危害巨大。
  • 上岸指南——套路貸大全
    2018年,研究生羅宇因陷套路貸自殺身亡。每年總有年少無知者跟網貸扯上關係。每年因為網貸.高利貸自殺或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2018年12月17日,借款人李某報警,一個累計放貸超百億元的新型網絡「套路貸」犯罪案件由此浮出水面。該團夥放貸主要以「砍頭息」牟利。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莊某稱:「『砍頭息』30%,即借款1000元,到手700元,其餘300元被網貸平臺以利息、手續費等名義預先扣除,但還款仍需償還1000元。」如果按年計算,這種7天式短期借貸,年化利率竟然高達1500%。
  • 夫妻之間出具借條,是否成立借貸關係?
    婚內夫妻一方把夫妻的共同財產借給配偶一方,是否成立借貸關係呢?琳諮詢同類案件在實踐中也有很多,筆者就此案為例,為讀者們分析一下: 一、夫妻之間訂立的借款是否有效對於該行為的法律效力,由於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有平等處理權,且現行法律沒有明確禁止上述借貸行為,因此,該行為有效。
  • 最高法認定小貸公司為持牌金融機構,一利好一規範一擔憂
    這一批覆總算對小貸公司帶來一線曙光,同時也給小貸公司打開了更大的生機。這一司法解釋對小貸公司是一大利好、一大規範,當然也引發一大擔憂。出現的一大利好是,明確了持牌小額貸款公司的金融機構身份,利率水平不再受民間借貸4倍LPR的限制,從而打開了小貸公司的利率市場化發展空間。
  • 套路貸盯上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 消費上越失控?
    套路貸盯上年輕人對於年輕人而言,無論在校求學、培訓還是畢業後求職、租房,不同消費場景交織成一張大網。不少商家或平臺主動設置借貸消費陷阱,稍有不慎就容易踩坑。大二學生小美喜歡動漫,2019年11月,她在B站看到一則原畫課程廣告,許諾學成後給學員提供平臺接單賺錢。小美為之吸引,貸款萬元報名,不久之後陷入維權困局。課程提供者為湖南潭州教育。
  • 套路太深!新婚男子找了酷似老婆的女子做這事,原因讓人目瞪口呆
    近日,杭州蕭山法院審結了一起確認合同無效糾紛的「奇葩」案件,並披露了更多細節……阿美、大勇(均為化名)兩人是經人介紹認識的。相處了幾個月後,他們登記結婚了。婚前,阿美名下有一處位於某小區的房產。震驚之餘,阿美立即查看了保管在家中的房產證,發現房產證上並沒有抵押登記的內容。阿美心中十分疑慮,當天便前往房管中心進行查詢。一查嚇一跳,阿美名下的房產已經被設置了抵押,登記的抵押權人是一位叫阿方的男子,債務人則是大勇。
  • 理髮也能「套路貸」?查!
    理髮也能「套路貸」?查!顧客不交錢就別想出門沒錢也要當場用手機APP借來錢近日,這名總經理因犯強迫交易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12萬元他的幾名手下也被判處了相應的刑罰
  • 女子為了買房假離婚,老公帶全部財產把她的閨蜜娶進門
    在貴州六盤水中級人法院審理的三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子,兩被告借假離婚逃避債務。對於他們倆的離婚證,當地民政局宣布其解除婚姻關係無效並收回離婚證。然而,貴州六盤水中級人法院對這份文書大膽地Say NO!假離婚?你們能不能拿點有用的證據來?在1000起假離婚案件中,稍微有點證據的案件不超30起,也就是說99%以上的假離婚都沒有留任何證據。難道你們真以為情比金堅?哪來的信心?有錢假離婚買房,就不捨得花錢諮詢下律師嗎?
  • 律師調查令遭遇困境——一令難行誰之過
    調查令下隱情立現  「想不到一件民間借貸案件,中間隱藏著這麼多內幕。」寧波市江北區法院民二庭庭長張海娟一陣感嘆。  從表面來看,那是一起很普通的民間借貸案件:有個男子手持一張借條,把一名寧波籍女子告上了法院,借條上,寫明借的錢是300多萬元人民幣。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