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慢慢淡化,可是不乏一些落後的地區還存在這種偏見。雖然越來越多的認識趨向於「男女平等」,可是他們的下意識裡還是持不公平對待的。那麼生男生女真的一樣嗎?67歲老人的晚年生活告訴我們差別有多大。
村上有位王伯伯,67歲高齡了,如今生活勉強可以自理。每當他談起自己的兒女時,總會重複那句話:「都說兒子好,其實還是女兒好。我偏見了一輩子,也錯了一輩子。」
原來女兒是王老伯的第一個孩子,當女兒生下來時,王老伯內心就不高興,因為他覺得生女兒讓他在村裡抬不起頭來,於是那晚他就和妻子商量了二胎的計劃。
如他所願終於在第二年生下了兒子。對待兩個孩子,王老伯明顯是偏心的。每當外出都會給兒子帶回喜歡的玩具,而當女兒問起為什麼沒有自己的玩具時,王老伯總是說「那裡的玩具都是男孩子玩的。」不僅如此,在女兒六歲的時候,王老伯就要求女兒做家務,包括學著做飯。到了初中王老伯就勸女兒輟學,因為他覺得女孩讀書多了也沒用,早晚也要嫁人。
可是自己的兒子不僅不爭氣,還成了村裡的「惡霸」,總是欺負其他同學。王老伯覺得這是男孩子該有的霸氣,不僅不管,反而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從此兒子的學習一度下降,還沒上初中就厭學不讀了,而且和村上的小混混一起廝混。
這時的王老伯再管已經晚了,王老伯寵的兒子成了十足的「廢物」,尤其是他生病後,兒子竟然以自己沒錢為由,不僅不照顧,還天天不出去鬼混。就在這時,女兒得知老父親病倒後,從幾百裡的外地匆匆趕來,日夜照顧王老伯。王老伯流下了混很的淚水,都是因為自己的偏見害了兩個孩子。
像王老伯這樣的重男輕女的人還有很多。可是生男孩就真的好嗎?從男孩和女孩性格的區別來看,女兒是父母一輩子的恩惠,生女兒更好一些。這種好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女孩更貼心
女孩的心思多半是細膩的,他們善於從內心體會父母的不容易。他們會把父母對自己的好深深埋藏在心裡,感恩的意識很強;女孩多半是善解人意性的,在和父母交流上,會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問題,與父母相處起來更貼心。尤其是父母身體不適後,女孩會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
· 女孩戀家意識強
「男孩闖四方」,男孩的性格一般是剛強的,而女孩的性格是溫順的,他們的溫順讓他們對家更有感情。在女孩心裡,家的位置很重要,所以你會發現,常常給父母打電話的是女孩,常常回家看看的是女孩。家的意識感讓女孩會更加有戀父母情結。
寫在最後:
王老伯的晚年生活告訴我們生男孩女孩真的不一樣,而帶來這種結局的原因還是因為重男輕女的腐朽思想。也許真正實現男女一樣,就要改變從改變這種腐敗的思想開始,從擁抱每個孩子開始。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