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我們越努力,就越焦慮?

2020-09-20 點豹搶單

現實生活中,可以讓我們焦慮的事情有很多,焦慮擾亂我們的心智,影響成長的思緒。有人被焦慮綁架,有人在對抗焦慮,有人把焦慮當敵人可始終擺脫不了,有人視焦慮為威脅,整天生活在不安和陰影裡。

其實,點豹小編覺得無論你是職場人,還是在校學生、家庭主婦,也不管你事業已經成功,還是正在奮鬥的路上,每個人都會有焦慮。

焦慮是一個人在自己的世界中感覺到某種威脅而喪失安全感時,他對這樣的情形又感到無能為力,這時候焦慮就會產生。也就是說,焦慮的背後一定是某種恐懼。

假如您感覺自己越努力越焦慮,就要仔細審視一下這份焦慮,它的背後在恐懼什麼?

一、你擔心眼下的工作能不能讓上司滿意。

二、擔心未來有沒有一個好的前途。

三、對自己的專業技能沒有自信,總怕出錯。

四、對自己的要求太高,擔心達不到自己的預期。

五、活在父母、愛人、朋友或者其他人的過高期待中,害怕自己努力的結果會達不到他們的預期目標。

六、有無力感,認為自己遇見事情會無能為力,無法掌控局面。

七、完美主義,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可能造成焦慮的原因,在這裡就不一一講述了。建議你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閉上眼睛,做幾個大大的深呼吸,去感受一下自己究竟在焦慮和擔憂什麼?

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就是你擔憂的事情,也就是造成你焦慮的根源,然後勇敢的去面對它,跟他做個深度溝通,告訴這份焦慮你已經看到了他的存在,你接受這份焦慮的存在,同時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這樣你的心情就會慢慢變得舒緩。

努力帶來的焦慮,基本包含努力在內的兩種心理狀態之間的矛盾衝突:一方面相信努力必有回報,另外一方面,卻又清晰的感知到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可能永遠都無法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東西。無論這種東西是成績、業績、職位、愛情、金錢、或者是愉快的感覺,哪怕是短暫的回報、甚至僅僅是進步。於是,這兩種持續的相互矛盾的心理狀態,產生了焦慮。

就是因為自己覺的有希望或是無望腦子裡的想法越來越多,自己內心的糾結也越來越深,二者合一就會產生衝突性的矛盾,這種力量從而轉化為精神上的焦慮。

其實焦慮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與之對抗的過程。如果我們把焦慮當敵人,去逃避,結果是逃不掉的,反而越對抗就越焦慮,使情緒陷入惡性循環。

最好的辦法就是認清焦慮的真相,找到自己焦慮的內在原因,最終與焦慮和解。

不要過度的去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會打破自己最初設定的目標,從而產生更多沒有必要的矛盾思維,所以跟隨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要過多的傾聽的沒必要的建議。適當放鬆心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會越努力,越焦慮?多半是陷入了這個誤區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感到焦慮,比如意識到自己不夠優秀,與同齡人有很大的差距,沒有過上理想生活的時候,會非常焦慮。於是會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卻又很容易陷入「越努力越焦慮,越焦慮越努力」的惡性循環。當人開始焦慮的時候,會想辦法改變現狀,按理說這樣可以緩解焦慮,可是為什麼會越努力,越焦慮呢?周嶺在《認知覺醒》中說:「焦慮的原因有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焦慮就是因為欲望與能力之間差距過大。」
  • 人們都說越努力越幸運,你卻越努力越焦慮,究竟是什麼原因?
    你每天都很非常努力,朝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一點點努力著。但是你的生活水平仍然沒有很好的改善,夜深人靜或者與比自己優秀的朋友對比時內心還經常充滿著焦慮與不安的,那你要當心了,可能陷入了「 努力焦慮症」。《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與智聯招聘的一項聯合調查結果顯示,職場人越年輕越焦慮,最焦慮的是90後,佔比54%。85%的90後受訪者表示他們有「加班焦慮」;61%有「晉升焦慮」;57%有「消費焦慮」;47%有「學習焦慮」;45%有「晚睡焦慮」;大多數人感受到的是越努力,越焦慮。
  • 為什麼越努力的人,越感到焦慮
    成長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事是什麼?大家普遍的回答都是「焦慮」。有朋友說:感覺自己做的事好沒意義,每天只是圖一個溫飽,對未來又迷茫,對目前的狀況感到非常焦慮,怎麼辦?我在去年有段時間也很焦慮,壓力很大,看了很多關於焦慮的書。我的理念是,想解決一個問題,一定要先了解接近它。最終發現人人都會有焦慮,不同的焦慮解決的方式也不一樣,想用一個方法解決很難。
  • 越不能接受生活裡的不確定性,越焦慮
    以前我們總是覺得,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外在一些東西的匱乏。比如沒有錢,沒有好的工作,沒有稱心如意的對象等等。但生活中你會發現,那些結了婚的人,那些小有成就的人,那些富可敵國的人,也有他們自己的煩惱。就像前幾天王石說的,怎麼把錢花出去也是讓人很焦慮的事。
  • 淺析為什麼越「努力」反而越得不到
    文/宋家二哥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失眠的晚上,越想睡覺卻越發睡不著,如果轉移注意力,去聽一首歌或去看一本書,很快就睡著了。在路上騎車的時候,一直提醒自己要注意拐彎處的電線桿,結果到拐彎處的時候,還是莫名其妙的撞上去了。
  • 越努力越不成功!是什麼讓我們變得「窮忙」?這將是你賺錢的秘訣
    你有沒有發現,經過幾年的工作,你和同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曾經想過學生會,現在不想參加了。和我一起進公司甚至比我晚進公司的同事都得到了提拔和提拔,但我還是在同一個地方? 我們可能也曾反思過,自己並沒有停止努力啊。在各種計劃和計劃中,並不少於其他人。然而,為什麼我們在努力陷入「越忙、越窮、越忙」的怪圈後,仍然缺乏資金、時間和精力?
  • 許知非:為什麼你會在感情中,越累感情越淡?
    許知非:為什麼你會在感情中,越累感情越淡?許知非:為什麼你會在感情中,越累感情越淡?而當一段感情成熟一點的時候,就要對於生活和物質來付出了。這時候,要考慮的不是在一起要如何驚喜,如何浪漫,而考慮的是怎樣才能讓彼此的未來過好一點。
  • 為什麼我們越拼命越努力離成功卻越來越遠
    大家發現沒有,在我們身邊無論同學、朋友、親戚大家都在拼命努力工作。但是有幾個人成功了呢?一個都沒有。沒有不說有的還越活越窮,越混越差。多數人還都是負債纍纍,要是他們失業的話,他們身上的錢絕對不夠三個月的開支。更別提什麼成功了。我們多數人從學校出來,找到工作以後,我們都在努力的工作,也盡力地和領導同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 《跳出猴子思維》:為什麼我們越想不負此生,卻越焦慮?
    沒有達到預想的生活之前,總是覺得自己很失敗。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被內心的焦慮情緒綁架了。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珍妮弗·香農,在《跳出猴子思維》一書中提到,人類天生焦慮,這是在原始社會自我保全的大腦預警裝備,哪怕有天你安然的躺在愛人的臂彎之中,看上去歲月靜好,腦子中的焦慮情緒也依然存在。
  •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越不喜歡「努力」?
    相反那些厲害的人,最不喜歡說的兩個字就是:努力。聽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太不可思議的,在《認知覺醒》中有種理念:學會休息,比努力更重要。為什麼說休息比努力重要呢休息大概每個人都很喜歡,又輕鬆又愉悅的感受,但作者為什麼說休息比努力重要呢?
  • 「我夢見自己回到了學校」,為什麼上班越久,越想上學?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突然之間,懷念在學校的時光,希望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不過是在課堂上的南柯一夢。下課鈴聲響了,夢也醒了。揉揉眼睛,環顧四周,發現自己依然坐在教室裡,依然是那個少年。為什麼我們離開學校越久,上班越久,就越想上學呢?
  • 為什麼你越努力越差勁,方法出了問題?你可能忽略了這個效應
    但尷尬的是,我們著急的時候,我們不想讀書學習,反而想完全放棄鬥爭外出度過快樂的時光。 這種情況在職場上經常發生。 接近年末的評價,演出還沒有結束。 感到非常不安,但是自己為了「扭轉乾坤」而剩下的時間漸漸沒有了。 再想想,你最好完全停止吃。 就是那個。為什麼我們不能打雞血? 不安和焦慮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我們鬥爭的助推器。 怎麼了? 這實際上與心理學的倒u形曲線相契合。
  • 為什麼年齡越大,反而越不會談戀愛?其實原因很現實
    可隨著年齡漸增,我們沮喪的發現,談戀愛這件事仿佛越來越難了,也正是因為戀愛太難,我們寧願將所有的時間、精力放在工作上也不願意去談戀愛,並且還假裝灑脫的告訴別人,自己還年輕,還想享受幾年單身生活。其實不是我們不肯談戀愛,而是不會談戀愛,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為什麼年齡越大,反而越不會談戀愛?其實原因很現實。
  • 為何越努力,越迷茫焦慮?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缺乏這種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盧瑟福教授的那個學生,每天都很忙碌,但越忙碌越迷茫、越焦慮,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幹什麼,生活也沒有多大突破。通俗一點說,就是我們所說的反思能力。舉個例子,假設在一個湖邊,你想下水遊泳,另一個自己卻對自己說:「這樣可以嗎?安不安全?」這也就是元認知在起作用。別小看了這種能力。通過元認知,我們能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進而意識到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進一步糾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終做出更好的選擇。
  • 為什麼我們投入的越多付出的越多就越捨不得?
    就這樣你又等了5分鐘,面才上來。你內心很憤恨,早知要等這麼久就不在他家吃了,浪費我時間,老闆也太不誠實了......一邊吃飯一邊心裡巴拉巴拉。這樣的事兒我遇到過很多次,造成結果的最重要前提就是我確實很想吃。如果沒有這一前提,就是2分鐘也是不願意等的。其實老闆知道時間,為了留住更多的顧客只有那麼說,5分鐘,不多不少。
  • 生活中,為什麼總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生活中,我們常常強調要公平如果你稍微認真地觀察一下生活,就會發現一個普遍而有趣的現象,即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多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在這樣的效應下,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幾乎是必然的。
  • 為什麼窮人越努力工作越窮?牢記這三點,遲早會成為有錢人
    為什麼窮人越努力工作越窮?牢記這三點,遲早會成為有錢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努力的身影。因為在我們的思想意識中,總是相信只要努力,就算不成功也不會有損失。但是,有時候理想和現實總是有一些差距。有一些人起早貪黑地工作,日子不但沒有過好,反而越過越差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說他不夠努力?當然不是!
  • 生活越糟糕,你越要過得好
    早就習慣自己看不清前路的樣子,反正不都是混著混著就老了,一輩子本就沒有想像的那麼長……而此刻,誰要和你談理想談人生,你都恨不得打得他滿地找牙。我有個女同事,自打懷孕就停止了工作。那段時間,她焦慮暴躁得很,懷疑自己除了生孩子,別的什麼都不會幹了。她很少出門,每日素麵朝天,在家被媽媽和婆婆好吃好喝伺候著,卻常會沒有緣由地突然崩潰、大哭,嚇得一家人手足無措。
  • 越想親密,越不能親密 | 焦慮矛盾型者的愛情死循環
    本文字數3200+|閱讀預計需要 9 min文|劉怡婷(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中,有一類為焦慮矛盾型(也被稱之為「迷戀型」)。在愛情中他們往往會呈現出:需要大量親密感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被拒絕對戀情高度重視,心思完全被其佔據害怕被伴侶嫌棄或拋棄認為自己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得到伴侶的青睞常常不安,或懷疑伴侶是否還愛自己,不斷地要確認對方的心意相應的,焦慮矛盾型的伴侶常常為此感到身心俱疲,抱怨他們太粘人,敏感,玻璃心,
  • 現實中,女人越有「手腕」,男人就越愛
    有的人說贏得一個男人的心,有的時候就是一眼註定的事情,男人第一眼就看上你了,自然就喜歡了,第一眼都看不上的,自然也就沒有下文了。 但我想說,愛情是變化莫測的,男人第一眼看上的未必就是後來深愛的,而第一眼看不上的,也未必後來就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