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應該懂得「婆媳親,全家和」的道理,可仍舊有很多婚姻生活因婆媳矛盾而破裂,坊間流傳的「婆媳經」成為了婚姻生活通往幸福的阻礙,讓越來越多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不得不說,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婆媳矛盾,其實就是家庭成員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內心覺得都已經組建了家庭,還能有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就是一點小的爭吵,可也就是因為這份對生活的不負責,導致了很多家庭的破裂。
之前,我也寫過一些關於婆媳矛盾的文章,但很少觸及到「月子仇」的角度,畢竟仇恨是婆媳矛盾的另一個階段,可現實生活中又有很多真實的案例,因為「月子仇」逐漸破裂的家庭並不在少數。
下面這位女人的婚姻生活便被「月子仇」所包圍,這也是我難以揭開的傷疤,如今只想用真實的故事喚醒人們對婆媳矛盾的重視,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她的故事。
張紅和婆婆之間的「月子仇」,就像是橫隔在家庭生活裡的一道鴻溝,隔斷了婚姻通往幸福的道路。最開始的婆媳關係也沒有想像中的敵對,最起碼對婚姻不造成任何影響,只是對於生活裡的摩擦,彼此都沒有放在心上,才導致了最後的爆發。
剛開始出現婆媳矛盾的時候,張紅也曾努力的去修復過彼此的關係,可單方面的付出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是加速了婆媳關係惡化的進程。對於她來說,那種隱忍和卑微的生活方式,簡直就像是「墳墓」婚姻一般。
生活總是充滿了未知,當她以為婆媳矛盾可以因為自己懷孕而有所緩和的時候,一切又向著反方向駛去,讓她徹底地對這個家庭失去了信念。
讓張紅沒想到的是,在她懷孕期間原本挺平靜的生活,突然就迎來了暴風雨的突襲。張紅本來就對坐月子充滿了恐懼,可婆婆非但沒打算幫忙照顧,反而變本加厲的排擠她,這讓張紅有點難以接受,和丈夫三番五次的接觸下來,也都是什麼體諒母親的話。
張紅本來只想圖一分安靜,主動提出回娘家坐月子,當時老公也滿口答應,她就帶著孩子回了娘家。剛回家一天老公就要求她在搬回去,說什麼母親想念孩子,可張紅在家裡坐月子期間,婆婆根本就沒有來看過孩子,更別說什麼想念了。
張紅老公看她一直不答應,甚至用離婚威脅她,張紅一看丈夫明顯就是「愚孝」,根本就沒有顧及我和孩子的感受,這樣的行為徹底的讓她寒了心,一氣之下兩人就起草了離婚協議,張紅正式的和過去痛苦的婚姻生活做了一個告別。
臨走之前,張紅聽見婆婆打來的電話說:「你媳婦可以回娘家坐月子,孩子必須接回來」,「媽,我們離婚了」。
或許這一切對於婆婆來說並不震驚,畢竟真正遭受痛苦的是張紅,而不是曾經的那個家庭。而婆婆自始至終也沒有想過挽回她,因為她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可她未來的生活仍舊被婆媳矛盾所充斥。
對於張紅來說,的確需要化解很多的痛苦,那些曾經的夫妻感情,以及和婆婆之間的親情,或許都在她脆弱的心靈裡留下了疤痕,不過現在的生活應該已經讓她對過往的一切有所釋懷,畢竟被幸福圍繞的時刻,生活總是被記錄美好。
婆媳矛盾,正在成為婚姻通往幸福的阻礙,而「月子仇」正在成為婚姻生活的「殺手」。
對於張紅來說,能夠從失敗的婚姻裡走出來便是一種幸運,也同時是一份勇氣。幸福的味道始終需要自己去把握,而不是一味地隱忍就能夠換取,適時地離開未嘗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其實婆媳關係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相處,「婆媳經」也完全有可能成為過去。倘若婆媳之間能夠給予更多的尊重與理解,在家庭成員的幫助下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一切矛盾都可以被化解,只是彼此都不願意放下內心的那份芥蒂,那份阻隔著生活與幸福的芥蒂。
可仔細想像,幸福和睦的家庭和內心的那份芥蒂到底孰輕孰重呢?要知道,幸福只會眷顧每一個相處和睦的家庭,只要婆媳之間多一份尊重,少一份輕視,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我相信婆媳矛盾終究會遠離我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