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都是開始得很美麗,
結束得沒道理,
想想是很可惜。
第一次聽到孫楠的這首《留什麼給你》時,我忍不住哭了。那時我在想,如果他聽到這首歌,會不會感到遺憾?遺憾他沒有時間陪我;遺憾他沒有經受住異地戀的考驗;遺憾我們四年的感情,終沒結果。
可惜,沒有如果。分手後沒多久,他便娶了別的姑娘。
那時,我時常會想,他是什麼時候喜歡上別人的呢?我們的感情又是什麼時候出現問題的呢?
直到兩年後,他拿著一張40萬的銀行卡,跑到我家樓下跟我道歉,我才明白:原來,他不是真的沒時間陪我,他所有的冷漠與不回應,不過是為了讓我主動提分手。
只是,他給的40萬,我沒要。不愛了,就是不愛了,也無需別的理由,更不需要什麼補償。
只是,男人慣用的冷漠,常常會讓愛情裡的女孩子受傷。
所以,女孩子最好早知道,一段感情走到盡頭,通常會有哪些徵兆。
1、差距越來越大
亦舒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是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
深以為然。電影《無問西東》裡,徐伯常與劉淑芬就是這樣。
曾經,他們是青梅竹馬的一對。他說,他會跟她好一輩子的。為此,她深信不疑,甘心供他讀書。
可是,等許伯常大學畢業後,他便再也看不上她了,還要跟她悔婚。
一氣之下,劉淑芬拿著刀去許伯常的學校鬧,雖然倆人最後結了婚,可是婚後的生活卻是各過各的。
劉淑芬:「當初是你說,會跟我好一輩子的。」
許伯常:「人就不能變嗎?人為什麼不可以變?為什麼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變,而這件事情就不能變?」
許伯常變了嗎?變了!
許伯常進入大學後,無論是學識、地位、還有眼界,都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而劉淑芬卻在這些年,沒有什麼進步,她依然是紡織廠裡的女工。可是呀,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差距,已然成為影響他們感情的劊子手。
所以,他們的結局並不美麗。婚後,倆人一直無話可說的狀態,最終成為了壓在劉淑芬身上的累累稻草。
2、不想再與你分享任何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哪一個瞬間讓你下定決心分手了」,獲得了1億3千萬人次的關注。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那天我在路上看到一棵奇怪的樹,卻沒想要告訴他。」
3.1萬個贊同,何嘗不是一種認可。
有的人可能不理解,那麼這句話,是否會讓你感同身受?
「當我在路邊看到一棵奇怪的樹,第一反應是想拍下來給你看時,我就知道,我喜歡上你了。」
喜歡是什麼狀態呢?就是事無巨細都想與你分享,哪怕就是一棵長在路邊的歪脖子樹。可是,是什麼時候變了呢?
在一段感情裡,我們從最初的無話不說,到懶得說/分享,丟失的僅僅是激情嗎?
不,還有聯結的欲望。
分享的本質並不是聊天,分享本身是一種帶有社交屬性的聯結行為。在戀愛關係裡,如果一個人不再願意跟你產生聯結,那麼這段關係離結束也就不遠了。
有人說,一段感情走到盡頭的徵兆,便是冷暴力。
不可否認,冷暴力、無話可說對婚姻關係以及戀愛關係來說,存在著致命的打擊。但是,歸根結底,這些問題的本質,在於對方其實不想與你發生聯結。
而不想與你發生聯結最外顯的行為,就是對方不再想跟你分享他的任何所思、所見。
3、減少投入,無論時間、精力還是物質
當你在愛一個人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態呢?
你擔心TA不好好吃飯,早上六點就起床為他準備便當;你擔心TA不捨得花錢,每次買衣服都會多買一套;你擔心TA的病情加重,執意帶TA去醫院做檢查。
你會心甘情願地為TA做許多力所能及的事,你不在意TA佔用了你多長時間,花了你多少錢。哪怕付出再多,只要對象是TA,你就覺值得。
可是,當一段感情走到盡頭時,你也會有明顯的感覺。因為不愛一個人,也是藏不住的。
當一個人想要和你分手時,最明顯的表現就是TA會「減少沉沒成本的投入」,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都會減少。沉沒成本是經濟學上的一個重要名詞,指的是不可回收的成本,如時間、精力、關心等。比如這樣:
A:「我大姨媽來了,好難受。」
B:「我又不是大夫,自己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A:「你就不想知道我為什麼生氣麼?」B:「嗯。」
看到了嗎?不管是愛一個人,還是不愛一個人,都能體現在生活的細節裡。最後,願你永遠被人珍惜,不必去網上搜索「一個人是否愛你/不愛你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