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對於拼搏中的年輕夫妻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久別。
久別,就意味著兩個人要面對異地生活,再發達的通訊,也抵不過真真切切地陪在身邊,更別說是對分別雙方的考驗了。
久別重逢的夫妻,一個當眾的擁抱,一句當面的噓寒問暖,哪怕是一個隨處可見的小禮物,都會讓對方倍感溫暖。
那麼,對於女人來說,一旦經歷了久別之後的重逢,她們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呢?看看這三位女士的心裡話。
陳女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個眼神,就全在心裡了。」
和老公一別就是兩年,孩子都能滿地打滾了。
老公從事建築方面的工作,全國各地哪都跑,每次看著老公提著拉杆箱,要奔赴外地當差,我都會難受好幾天,捨不得他。
每次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我也漸漸地習慣了,怎麼沒想到還會漂洋過海,跨越國界。
本來十個月的時候能回來一次,沒想到因為別的事情耽擱了下來。
在確定了老公的歸期之後,我欣喜不已,掐著日子期待兩人的重逢。
老公回來的當天,我早早把孩子安排給了婆婆,化上淡妝,裡外都換上老公喜歡的風格,直奔機場。
雖然平時休息的時候可以開視頻,但在機場接到老公那一瞬間,我還是怔住了,明顯瘦了一圈,皮膚都快成了古銅色。
我很是心疼,同時也腹誹國外工地的條件。
說著說著,萬千的思緒到達了頂峰,由淚眼朦朧,最終哭成了淚人,要不是為了這個家,老公也不會如此受累。
回到家裡,我也平復了心情,當天我們沒把孩子接回來,只是想重溫久別的二人世界。
狄女士,「坦白說,不折騰一番,我都忍不了。」
說起來難以置信,出於對未來的規劃,我和老公從異地戀愛,到異地婚姻,已經熬過了六個春夏秋冬。
這期間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雖然異地,但心是在一起的。
我們一直堅守著兩個約定,首先是節假日和其中一方生病時,要不計成本地在一起。
因為一個人過節,和獨自在病痛中煎熬的那種沮喪,大家都懂。
再者是不管他回來,還是我過去,都要帶著對方去認識周圍的人,熟悉周遭的環境。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當再度分開時,即便隔著電話也知道對方,走到了哪裡,又去了哪家超市,和哪個朋友在胡吃海喝,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和安心。
都說小別勝新婚,只有體驗過才有發言權。
就比如說我,每當和老公久別相聚,我都會先來一通撒嬌,捧著他的臉,問他想沒想我,我胖了還是瘦了,以此作為重逢的緩衝。
在接下來,我最想做的,也是必須要做的,就是驗收作業,既能感受到男人的溫暖,又能讓自己安心。
畢竟,久別是對雙方的考驗,分開的時間越長,心底的思念和躁動,就越會牽動全身。
大飽口福的心滿意足,會讓自己覺得,是彼此重新熟悉的過程。
譚女士,「思夫心切,還是有點小蕩漾的。」
剛結婚的第一年,老公的工作迎來了一次重大的選擇,也是對我們新婚的考驗。
接受公司的外派,薪資翻番,各項待遇和補助也不可同日而語,將來還有被調回來的機會。
不接受的話,只能在現有的崗位上繼續埋頭苦幹,難有作為。
那時我已經懷孕三個月了,為了給我和寶寶更好的生活,老公忍痛和我分開,把我託給了兩家老人。
平日裡只能通過電話或視頻溝通感情,三個月才回來一次。
天天都膩在一起,沒嘗過分離的滋味,冷不丁這樣分隔兩地,有點無法適從,天天盼著算著,老公回來的日子。
當時看見他回來,我挺著大肚子,像一隻胖企鵝,左搖右晃地來到老公面前,他一把抱住我。
那一刻,我狠狠地親了下去,完全沒顧父母還在一旁。
孔雀心語:
每個女人結婚以後,都希望自家的老公不離左右,但是為了家庭和孩子,有些時候也不得已做出取捨。
婚姻本就如此,有幸福的須臾,自然也有無奈的瞬間。
或許在經歷久別之後,才能明白眼前的這個人對自己多重要。
當思念變成煎熬的時候,就會殷切地期盼對方早日回來。
事實上,夫妻之間,只要彼此忠於婚姻,然後不遺餘力,那麼,分離之時的愛意有多厚重,重逢之日的喜悅就會有多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