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常懷一顆「平常心」,才會更有福氣

2020-09-12 國學文化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勤勤懇懇修行,卻始終無法悟道,因此非常困惑。於是他向禪師請教:「師傅,我常常打坐,時時念經,早起早睡,心無雜念。我比其他人都要用功,為什麼就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了一個葫蘆、一把粗鹽,交給小和尚說道:「去裝滿水,再把鹽倒進去,使它立刻融化,你就會悟道了!」

小和尚一切照辦,過不多久,跑回來說道:「葫蘆口太小、我把鹽裝進去,它不化;伸進筷子,又攪不動,我還是沒辦法有所悟得。」

禪師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只搖幾下,鹽塊就很快融化了。禪師慈祥地說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搖不動,攪不得,如何化鹽,又如何開悟?

小和尚:「難道不用功可以開悟嗎?」

禪師:「修行如彈琴,弦太緊會斷,弦太松彈不出聲音,中正平和心才是悟道之本。」小和尚聽完師傅的一番話,終於恍然大悟。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也可以領悟一個道理:做人不能太勞累,要常懷一顆平常心,不要那麼急功近利,這樣才能更有智慧去悟道,才會更有福氣!


第一:平常心,可以悟道

曾國藩《治心經-暇心篇》也談到了「平常心」的妙處,他說:「暇則靜,靜則明自生;休則通,通則靈機常活」。也就是說:因為閒暇才會安靜,安靜就會自然產生聰明,休息則身體各部位相通,相通就會常有靈機。一個人能夠聰明與靈機,才能更好地應對萬事萬物。

古語也說:「無心插柳柳成蔭」,很多時候我們無心為事,最後反而事情成了;急於求成,心理壓力過大,反而處處行不通,越用功越失敗。

《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中有這麼一句名言——「有心行善,雖善不賞;無心作惡,雖惡不罰」。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故意做好事,帶有目的做好事,即使是做了好事也不應該提倡和獎勵。一個人無意之中做了壞事,並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做了壞事也不應該受到懲罰。

做人做事,首先要真心實意,這是最基本的態度;如果得失心太重,拿得起放不下,一心只想成功、只是得到好事,最後往往是適得其反,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如古語所說:「嗜欲深者天機淺,凡外重者內必拙」,一個人如果深陷慾海、貪婪無度,就會失去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很難真正悟透天機,繼而錯過人生中許多美好的機緣與福報。

反之,一個人常懷平常心做人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以不爭不費的態度去為人處世,內心更加空靈與智慧,就如諸葛亮所說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最終也會經常悟透大道。正所謂是「至人只是常」,真正完美的人就是平常心態的人。


第二:平常心,可以多福;

人人都渴望自己多福多祿,但是福祿到底是跟隨什麼人呢?老天更加寵愛什麼樣的人呢?其實,吉人自有天相,老天更加喜歡平常心的人。如果你貪慾過多,什麼都想得到,老天反而不會如你願;反倒是你無欲無求,老天降給你的每一個福報都是驚喜和意外。

老子《道德經》中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就是說:上天不分親疏,經常眷顧善於順應天道的人。老天不會因為你急切渴望成功,就寵愛你,它對待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它會順應道的人更多福報。

什麼樣的人算是「順道之人」呢?老子又說:「道法自然」。由此可見,懂得自然而然做人做事,順其自然的人就是更加合乎「道」的規則。說白了,就是指一個人要有平常心態,順乎自然盈虛法則,得之不過喜,失之不過悲,以一顆風輕雲淡之心去生活、工作、學習。

《圍爐夜話》云:「本分人,即是快活人,無奈做本分人者甚少」。也就是說:一個人常懷平常心,能安守本分,不過分奢求,便是最幸福快樂的人了。只可惜能夠安分守己不妄求的人,也是很少的。

所以說,道法自然,能夠順應自然之道的人,用一顆平常心去做人做事,就會更加多福。反之,急功近利,什麼好處都想得到,最後老天什麼都不讓你得到,因為人一旦不是平常心,就是悖逆了「道」,就會慢慢折損福氣。

結語: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說過這麼一句話:平常心就是道!一切眾生何以不能明白?因為不肯平常心。一個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偉大。

老子也說:「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的功績。為什麼?因為聖人有一顆平常心,把小事容易都做好了,大事難事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說,做人,常懷一顆「平常心」,更加能夠悟道,更加福氣滿滿。

今日話題:您有一顆平常心嗎?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有福氣,皆因善良!
    積善,必有餘慶,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善良做人,才能獲得人心,善良做事,才會贏得未來。 做人,請你務必善良,你今天的善舉,將會是明日的福報。 人在做,天在看,人有福氣,皆因善良,>有福之人,皆在行善。
  • 人生最難得的,就是擁有一顆平常心
    所以,跑步要慢慢跑,做人也是一樣的,要慢慢來,人生的路是慢慢走的。「保持一顆平常心,是讓你在慢慢努力的過程當中,看到更有價值的自己。而這些在我們看來十分艱難的時刻,季羨林先生也只是說,這些經歷給了我更寧靜的心,去踏實做學問。
  • 「喜靜之人,最有福氣」:心有四靜,禍患自會遠離
    心性喜靜之人,都很有福氣,因為他們遇事 長能保持一顆平靜理智之心,即使在危難的環境之中,他們仍能不慌亂地在險境中找到心安之所。「喜靜之人,最有福氣」:心有四靜,禍患自會遠離。那麼,這四靜,又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一顆平常心
    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的,得道的人能夠保持平常心,其行為舉止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最深刻的,往往也是最簡單的,也是寓於平凡中的。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切,返璞歸真,看取事物的本來面目,所謂「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1有顆平常心,悟生命真諦一個小沙彌問一位高僧:「師傅,你悟道修行、修身養性有什麼秘訣嗎?」
  • 有福氣之人的特質
    那些有福氣的人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就有的,而是靠他們自己一點一點掙起來的。人生這條路上,我們不要總想著去依靠別人,只有自己才能夠幫到自己,靠別人,總是會沒有安全感,等到別人離開了,你便一無所有了。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無所畏懼。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福氣之人,因為有福氣的人無論做什麼,都能夠一帆風順,即使遇到了困難,也能夠化險為夷。
  • 一個人越來越有福氣,往往有這三個徵兆,需注意
    簡單的總結起來就是,不搬弄是非識人但不評人,做人謙卑待人隨和和不出口妄語善於自嘲而不嘲人。只有哦做到這三點,那麼這個人才會越來越有福氣。這三點你是否能做到呢?這樣才能越來越有福氣。我記得我們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這門課程的時候,第一節課的內容就是做人謙卑,待人隨和。這節課的題目是,要學會說話。做人謙卑的態度是有福氣的人待人接物的準則。人人生而平等,為人處世要心態平和。不要產生高高在上桀驁不馴的情緒,對於不喜歡的人你可以選擇少接觸,少溝通。無論自己有麼優秀,無論對方社會地位比你低多少。都不要依仗這些外在的東西去趾高氣揚的壓制他人。
  • 「乾淨、正經」的女人,才有福氣
    「乾淨、正經」的女人,才有福氣。做乾淨的人,做正經的事,問心無愧,行善積德。1.「一白遮百醜」,乾淨的女人,心靈美。因為擁有乾淨的心,才可以真正掩蓋人生的瑕疵,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諒解。乾淨,可以彌補一個女人的不足之處,成為一道風景線。我的表妹張桃花,名字很俗氣,人也長得俗氣,一米五幾的個頭,一百多斤的體型,臉上還有點點雀斑,怎麼看都不是大美女。可是張桃花的丈夫李林,卻很帥氣,經濟條件也不錯。很多人都認為,他們的婚姻,走不得太遠,兩個人也太不般配了。張桃花真的高攀了丈夫。
  • 知道你們發現了沒,其實越是有福氣的人,越善良
    一個人,越是有福氣,越是善良;一個人,越是喜歡做善事,越是有福氣。生活中,一個人的善事,做的越多越有福氣,坑人害人的事,不做更有福氣。其實一個人的福氣,都是從做人做事開始,該做的事就做,不該做的事就不做。有人幫助你,是你的福氣;而你去幫助別人,便是積攢福氣。
  • 有福之人的6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右邊「一口田」,左邊一個衣字旁,意思就告訴我們,人只要有吃有穿,就已經是有福了。所以說,有福氣的人,不一定大富大貴。一般有福氣的人,都有下面六個特徵,看看你有幾個?一個有福氣的人,一定有個好的身體,身體好,一切才有可能。
  • 當一個人,悟透了這兩句話,將來會有福氣
    一個人的福氣並不是先天而來的,它亦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你想擁有它,就需要多做善事,你才會得到善果。在人生這條路上,難免會有一些事物會誘惑到你,讓你走了彎路,種了惡果給別人。你要明悟,一旦做了壞事,可能現在沒什麼事,在將來所有的報應都會找上你的。人唯有做好自己,在生活中多行善事,多遵聽一些老前輩的的教導,記住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話,敢於及時的清理自身不好的習慣。
  • 最難:一顆平常心
    無奈之下,我也頻頻給武裝部戰友催促,也不斷告誡同事,包括體檢的小夥子,保持一顆平常心,就贏定了。 其實,我很清楚,無濟於事。 他兒子,還願意聽一聽我這個王叔叔的話。 他爸爸的話,從來不聽。 恰恰是父子關係太惡劣了,我的同事唯恐兒子大學畢業了,總是賴在家,啥事不做,他是一點辦法沒有,只能寄託希望兒子去當兵鍛鍊鍛鍊,哪怕不在眼前就行。
  • 人有福氣,皆因善良!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也願世界溫柔對待你!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人有福氣,皆因善良!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也願世界溫柔對待你! 很多時候,看一個人有沒有福氣,並不是要看他的家庭背景有多好,也不是看他的官職財富有多大,而是要看他是否善良!善良是做人的福氣!
  • 一個人有福氣的3個徵兆,有一個,就很了不起
    02 心懷感恩,必有厚報做人,一定要善良,要心懷感恩,切勿斤斤計較,索求無度。懂得感恩的人,他們會將幫助自己的人,都記在心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樣的品質,高貴又難得。心懷感恩的人,都想著要回報對方,這樣的人,有情有義,生活不會虧待於他們。
  • 《論語》:真正有福報的人會有這三種心,使其在生活中運勢亨通
    那麼什麼樣的人是有福報的人呢?所以貪圖名利的人很難獲得成功,因為他做不到平常心。有一個學僧到法堂請示禪師道:「禪師,我每天刻苦打坐,勤奮念經、早起早睡、心無雜念,自認為在您座下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為什麼就是無法開悟呢?」禪師笑了笑,拿了一個葫蘆、一把粗鹽,交給學僧說道:「你去將葫蘆裝滿水,再把鹽倒進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會開悟了。」
  • 一個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也是有福氣之人。
    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會吃虧是處事的一種睿智。俗話說:吃虧決不虧,惜福才有福!凡是都斤斤計較,毫不吃虧的人,自以為會很成功,但是敗壞了祖宗良好名聲的,也必定是這種人。誠實簡樸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剛開始雖然不見他有什麼奇特表現,但是能使子孫有淳厚之氣而歷久不衰的,也是這種人。
  • 慎重的人,更有福氣:有這「三慎」特徵的人,可以稱之為「智者」
    老話說得好「小心駛得萬年船」,人生在世,做人做事的時候,往往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所以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慎重行事,則可以少犯錯誤,最終更有福氣。比如說,有這以下「三慎」特徵的人,大概可以稱之為「智者」,也會更有福氣。
  • 有福之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質,你有幾個?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成為最有福氣的那個人,但一個人的福氣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常說,這個人好有福氣,但我們往往看的都是表面現象,並沒有探究其實質內裡。真正有福氣的人,身上都有這三個特質,你有嗎?如果沒有的話,那不妨從現在就開始慢慢修煉吧,這樣,你也能成為青雲直上的那個人。
  • 越有福氣的人,越懂得常說這兩種話,人生越來越順暢
    調查發現,越是有福氣的人,越懂得常說這兩種話,所以人生才能越來越順暢。一、謙卑的話謙卑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更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智慧。對個人來說,謙卑能夠讓我們保持一種空杯狀態,從而不斷從外界學習。而在群體環境中,謙卑能夠讓我們遠離傲慢,不至於因為自高自大而被人嫌棄。這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著直接的影響。生活中,我們肯定都喜歡與謙卑的人相處。
  •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此話怎麼說?你是有福氣的人嗎?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古人看的明白,太準了文/婉清福氣亙古以來都是不變的話題,都是人們所關心的重點,在人們看來有福氣,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而沒有福氣則會鬱郁終生。這句俗語叫做「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此話怎麼說?你是有福氣的人嗎?看了就知道,還是古人看的明白,說的太準了。這句俗語意思是說,若是真正有福氣的人,即便什麼都不做福氣也會不請自來,不用忙碌的跑前跑後,祈求福氣的到來,因為這是命定的,而福氣始終會眷顧他。
  • 做人,一定要有好品格
    做人,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有些人,做人很成功,每每提起,人們總是讚嘆不已;有些人,做人很隨和,每每提起,人們總是點頭讚許;有些人,做人很失敗,每每提起,人們總是搖頭嘆息;有些人,做人很傲氣,人們總是嗤之以鼻。究竟該怎樣做人,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不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