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抽空刷了一段時間的朋友圈,但意外地發現我那幾個天天刷朋友圈的朋友在假期裡沒有朋友圈動態更新
我逐一點擊他們的頭像,才知道他們幾個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朋友圈了
然後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設置僅開放了三天可見,打開頭像,朋友的圈子裡一片空白
周圍的人好像很多,已經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
也有人說,從什麼時候開始按朋友圈的發表按鈕會變得特別困難,因為要再三猶豫,所以也有人說不情願
好朋友瑤瑤也表示已經戒了朋友圈
她說:「你肯定是最知道的,我以前喜歡特別的分享,屁大的事要向全世界宣布的那種
所以第一次有朋友圈的時候,我每天都更新到屏幕上,一天可以更新多個
但是突然有一天,微信朋友們不再是好朋友了,我的名單上有幾百個人都是陌生關係
所以,從現在開始,有些人善意地跑來說:「其實有些東西不適合分享,所以你不必總是揭露你的喜怒哀樂」,「我怎麼感覺你有一點負能量」,「你分享的那些東西只是你在炫耀」。
事實上,那時我意識到人類的悲喜交加,分享得很好,他們會說你在炫耀和炫耀,分享悲傷的,他們說你在傳遞負能量,你很悲觀
朋友圈的人多嘴多舌,乾脆不發了。」
瑤瑤還說:「其實,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通過朋友圈理解我們;只靠朋友圈認識我們的人也很難理解我們發朋友圈時的心情。」
想想看,現在的我們每個人,微信朋友名單上添加的也不全都是認識的朋友,從未見過的關係好像變多了
但是我認為這真的是很多人不更新朋友圈的原因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熱門問題:一個女人,一直不發朋友圈,處於低谷還是過得很好?
以我的一個朋友為例,桃子最近的朋友圈停留在2019年,內容是「成為不動聲色的大人」。
在2020年的十個月裡,她一次也沒有更新朋友圈動態消息
後來有一天,我和她談過話,她對我坦白說,有一次深夜她發了一個非常悲傷的動態,父母看到了,所以給她打了很多電話,她睡著了,沒有接
但是沒想到幾個小時後父母會敲響她的出租房門,桃子說:「事實上,她一直不告訴父母不好的消息,不想讓她太擔心自己,但通過這次經歷,她發現原來父母一直通過朋友圈了解自己的近況,」那一刻她心酸了」
後來決定不更新朋友圈的時候,只是覺得發朋友圈比找機會和父母好好交流更好,不需要他們通過朋友圈溝通
桃子還說,與父母或好朋友表露自己的感情,比一個人忍著向朋友圈吐露不快的心情更容易緩解,因為父母和朋友是住在你身邊的人,他們最了解你,能給你想要的安慰,能幫助你整理問題,讓你喚醒所有的問題,逐一解決
做個所謂不動聲色的大人吧,桃子只是自我鼓勵,想學會克制自己,但不是封閉自己,她說她會經常提醒自己找朋友和家人傾訴,只是把交流和溝通的機會留給身邊最親近的人,而不是只在朋友圈裡
村上春樹表示:「從今天起,你要做一個安靜的人。」不要情緒化,不要偷偷想念,不要回頭,你要過自己不同的生活!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個海洋裡。」
是的,不是所有的魚都住在同一個海裡,朋友們的關係很複雜,不是所有朋友都能理解我們經歷的一切
所以有些事情比起發朋友圈,更喜歡朋友和家人為我們梳理和仲裁問題,而不是等待陌生關係的鼓勵或安慰
感情總要有出路,朋友圈不是唯一的選擇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發朋友圈的原因,他並不是遇到低谷,只是選擇把發朋友圈的時間留給最近的人,或者他在努力生活
我們生活在塵世,每個人都要經歷許多酸甜苦辣,經歷人生巔峰或低谷,每個人無一例外
選擇發朋友圈的人可能只是因為熱愛生活,不向外界證明什麼
不發朋友圈的人也不是故意偽裝什麼的,也許他們在默默努力,過著認真的生活
最終,正如在《一杯茶垢》中所說:「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各自下雪,各有各的隱秘和皎潔。」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也有不願意被人知道或分享的,所以不發送只取決於個人的心情
另外,我認為每個人都會經歷一個過程,從年輕人強烈的表達需求到成熟睿智地克制表達的過程
朋友圈大部分是同齡人和我一樣喜好的人,越來越多的人不在朋友圈吐露心情,能和我們一起成長的人也越來越少,大家都在長大的路上開始努力生活,所以,我希望不管發不發朋友圈,永遠保持對生活的愛,努力,奮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