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恭喜不發朋友圈的人

2020-10-15 美文中的一部分感悟

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昨天抽空刷了一段時間的朋友圈,但意外地發現我那幾個天天刷朋友圈的朋友在假期裡沒有朋友圈動態更新

  我逐一點擊他們的頭像,才知道他們幾個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朋友圈了

  然後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設置僅開放了三天可見,打開頭像,朋友的圈子裡一片空白

  周圍的人好像很多,已經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


01

  也有人說,從什麼時候開始按朋友圈的發表按鈕會變得特別困難,因為要再三猶豫,所以也有人說不情願

  好朋友瑤瑤也表示已經戒了朋友圈

  她說:「你肯定是最知道的,我以前喜歡特別的分享,屁大的事要向全世界宣布的那種

  所以第一次有朋友圈的時候,我每天都更新到屏幕上,一天可以更新多個

  但是突然有一天,微信朋友們不再是好朋友了,我的名單上有幾百個人都是陌生關係

  所以,從現在開始,有些人善意地跑來說:「其實有些東西不適合分享,所以你不必總是揭露你的喜怒哀樂」,「我怎麼感覺你有一點負能量」,「你分享的那些東西只是你在炫耀」。

  事實上,那時我意識到人類的悲喜交加,分享得很好,他們會說你在炫耀和炫耀,分享悲傷的,他們說你在傳遞負能量,你很悲觀

  朋友圈的人多嘴多舌,乾脆不發了。」

  瑤瑤還說:「其實,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通過朋友圈理解我們;只靠朋友圈認識我們的人也很難理解我們發朋友圈時的心情。」

  想想看,現在的我們每個人,微信朋友名單上添加的也不全都是認識的朋友,從未見過的關係好像變多了

  但是我認為這真的是很多人不更新朋友圈的原因


02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熱門問題:一個女人,一直不發朋友圈,處於低谷還是過得很好?

  以我的一個朋友為例,桃子最近的朋友圈停留在2019年,內容是「成為不動聲色的大人」。

  在2020年的十個月裡,她一次也沒有更新朋友圈動態消息

  後來有一天,我和她談過話,她對我坦白說,有一次深夜她發了一個非常悲傷的動態,父母看到了,所以給她打了很多電話,她睡著了,沒有接

  但是沒想到幾個小時後父母會敲響她的出租房門,桃子說:「事實上,她一直不告訴父母不好的消息,不想讓她太擔心自己,但通過這次經歷,她發現原來父母一直通過朋友圈了解自己的近況,」那一刻她心酸了」

  後來決定不更新朋友圈的時候,只是覺得發朋友圈比找機會和父母好好交流更好,不需要他們通過朋友圈溝通

  桃子還說,與父母或好朋友表露自己的感情,比一個人忍著向朋友圈吐露不快的心情更容易緩解,因為父母和朋友是住在你身邊的人,他們最了解你,能給你想要的安慰,能幫助你整理問題,讓你喚醒所有的問題,逐一解決

  做個所謂不動聲色的大人吧,桃子只是自我鼓勵,想學會克制自己,但不是封閉自己,她說她會經常提醒自己找朋友和家人傾訴,只是把交流和溝通的機會留給身邊最親近的人,而不是只在朋友圈裡

  村上春樹表示:「從今天起,你要做一個安靜的人。」不要情緒化,不要偷偷想念,不要回頭,你要過自己不同的生活!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個海洋裡。」

  是的,不是所有的魚都住在同一個海裡,朋友們的關係很複雜,不是所有朋友都能理解我們經歷的一切

  所以有些事情比起發朋友圈,更喜歡朋友和家人為我們梳理和仲裁問題,而不是等待陌生關係的鼓勵或安慰

  感情總要有出路,朋友圈不是唯一的選擇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發朋友圈的原因,他並不是遇到低谷,只是選擇把發朋友圈的時間留給最近的人,或者他在努力生活


 03

  我們生活在塵世,每個人都要經歷許多酸甜苦辣,經歷人生巔峰或低谷,每個人無一例外

  選擇發朋友圈的人可能只是因為熱愛生活,不向外界證明什麼

  不發朋友圈的人也不是故意偽裝什麼的,也許他們在默默努力,過著認真的生活

  最終,正如在《一杯茶垢》中所說:「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各自下雪,各有各的隱秘和皎潔。」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也有不願意被人知道或分享的,所以不發送只取決於個人的心情

  另外,我認為每個人都會經歷一個過程,從年輕人強烈的表達需求到成熟睿智地克制表達的過程

  朋友圈大部分是同齡人和我一樣喜好的人,越來越多的人不在朋友圈吐露心情,能和我們一起成長的人也越來越少,大家都在長大的路上開始努力生活,所以,我希望不管發不發朋友圈,永遠保持對生活的愛,努力,奮進,加油!

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相關焦點

  •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知乎上有個話題: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有個高贊回答是:想發的「朋友圈」,已經以私信的形式發給在乎的人了。 說到底,朋友圈只是我們抒發情感的一個窗口,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不發朋友圈的人也各有各的原因,並非沒有生活。
  •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且讀文摘,ID:qdwz8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發不發朋友圈,我們都在好好生活。知乎上有個話題: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有個高贊回答是:想發的「朋友圈」,已經以私信的形式發給在乎的人了。說到底,朋友圈只是我們抒發情感的一個窗口,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 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見過那些永遠不發朋友圈的人嗎其實不是,那些長時間不發朋友圈的人也生活得挺好,他們仍有表達欲,只是換了分享的方式特別想發一個朋友圈,想了想,我忍住了。那天醒來之後,方案通過了,我不發燒了,臉也消腫了,壞情緒全部消散了。
  • 心理學:我們應該恭喜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
    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網絡那一頭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子。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對朋友不再信任。,動一動手指頭基本馬上就可以知曉,但也有一些人從來不發朋友圈,這是為什麼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恭喜那些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因為他們活得真實,獨立而強大,不為外部的虛假繁榮所動。
  •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相比一年前整日處於焦慮中的她,現在整個人都顯得灑脫了不少。曾經總會迫不及待地分享各種生活細節,對點讚和評論樂此不疲。有次在節目中,易烊千璽也談起自己:「我的朋友圈只發風景,也不會抒發自己的情緒。」「僅三天可見」的功能上線後,他就立刻設置了這個選項;甚至在準備高考那個時期,直接清空了自己的全部朋友圈。
  • 「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或許是因為我們常聽到類似的聲音:「一點破事,有什麼好發朋友圈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朋友圈就像一本「公開日記本」,記錄我們生活點滴、分享人生喜怒哀樂。有人說:「你的朋友圈不僅是為朋友存在,更是為愛你的人存在。」
  • 成熟和不成熟的人,發朋友圈是有區別的
    一個人,不成熟的時候,以為世界處處都是美好的,每個人都值得相信,被人欺騙了,還把對方當成好人;一個人,成熟的時候,越來越懂得做好自己,甚至有了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感悟,內心越來越安靜,看人看事情,越來越通透。成熟和不成熟的人,發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朋友圈雖小,放大了就是人生;朋友圈雖然有點亂,看透了就真的懂了;朋友圈雖然可有可無,但是不發朋友圈,也是一種心態。
  • 發朋友圈卻被閨蜜「通牒」?高情商女人,都這樣發朋友圈
    很快,我便失去動力,從每天發圈多次變為好幾天發一次,人也變得不愛互動。期間還有一次,和朋友發消息,卻發現我被對方拉黑了,因為這件事,我還特意發了條朋友圈,宣布立場:「今天想明白件事兒,發朋友圈這事兒眾口難調,你發吧,有人說你矯情、無病呻吟;你不發,又覺得找到了好方法,不分享實在浪費。就和寫作一樣,為自己寫,心口愉悅;為別人寫,忐忑不安。
  • 那些消失的朋友圈真像: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在幹嘛?
    從日日更新動態到「很久不發朋友圈」,中間經歷了什麼?小的時候,我們總盼望長大,以為逃脫了管束,擁抱的是自由自在的人生,卻不知道逃離的是天堂,奔向的是四顧無人的長街。現實生活裡不能哭,人的痛苦總得有個發洩點。於是,朋友圈成了一個出口。誰知,剛發了一句:「今天的事情可真多,心累啊。」父母的關心後腳就跟進了,「孩子,最近是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了嗎?」「工作是挺多,但也得按時吃飯睡覺。」
  • 我們要恭喜,那些不在朋友圈秀恩愛女人
    但是,在這之中,往往都會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她們談戀愛以後,幾乎不會在朋友圈裡發布有關於任何秀恩愛的動態。然而她們在生活中和男友的關係若是如膠似漆,你儂我儂,「發朋友圈秀恩愛」這件事,似乎於她們而言只是一種形式,有也好,沒有也好。真理通常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些特立獨行的女人,或許就是一個特殊卻又正確的存在。
  • 人民日報:「夜讀」不愛發朋友圈的人,都在想什麼
    記得之前了解彼此,是通過朋友圈點讚評論。那時候,我們都愛發朋友圈,一張好看的自拍、一部感人的電影、一片美麗的彩霞,都要發條狀態冒個泡。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默契地很少發朋友圈了。最新動態不是停留在大半年前,就是「僅三天可見」。越來越多的人,好像正在從朋友圈隱退或消失。淡出朋友圈,成為很多人的常態。
  • 不發朋友圈的女生性格是什麼?怎麼追不發朋友圈的女生?
    朋友圈是我們加上女生微信後,了解對方的一個重要途徑,但並不是所有女生都會打開朋友圈權限,有的女生甚至都不發朋友圈,那面對這樣不發朋友圈的女生,我們該怎麼追呢?  一個外向的人,有歡樂的事情總是想和朋友們分享,所以常會在朋友圈上展示自己的生活狀態,想讓別人多了解自己。
  • 「夜讀」喜歡發朋友圈的女人,都是什麼人?
    有的人不愛發朋友圈,只默默瀏覽,偶爾點讚,不願把自己的生活暴露在社交軟體上。 有的人喜歡發朋友圈,並非無所事事,也不是為了炫耀,而是希望在以後想起從前的時候,可以翻一翻朋友圈,回憶那些曾經。 愛發朋友圈的女人,原來都是這樣的女人。
  • 2020最後一天文案感悟 怎麼發朋友圈說說句子告別2020
    2020最後一天文案感悟 怎麼發朋友圈說說句子告別2020  2020年最後一天了,要怎麼發朋友圈?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  2020年的遺憾,我們不帶到2021年。  往後的日子是嶄新的,不必頻頻回頭看。  2021願又瘦又好看,有錢還可愛。
  • 勸你趁早拉黑不發朋友圈的人
    ,很多人都不太喜歡「發朋友圈」了。羨慕這些會發朋友圈的人,也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朋友圈經常發一些廣告,以及分享在異地的生活。你看到的世界,因為遇到的這個人變得不一樣。這類人也成了朋友圈裡帶你開拓思維的窗口。
  • 自己結婚朋友圈怎麼發?簡潔清新文藝朋友圈宣布結婚領證
    自己結婚朋友圈怎麼發?簡潔清新文藝朋友圈宣布結婚領證  結婚怎麼發朋友圈?種類多多總有一款適合你哈哈哈哈哈哈。一起喝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mua  餘生漫漫 你打斷了我孤獨終老的計劃  江湖路遠,同去同歸  聖誕節發:do't merry Christmas,marry me.
  • 結婚發什麼朋友圈文案?結婚朋友圈說說曬結婚證的簡短句子
    結婚發什麼朋友圈文案?結婚朋友圈說說曬結婚證的簡短句子  結婚發什麼朋友圈文案?現在結婚都要發一個朋友圈,朋友之間比的就是誰的朋友圈發的好,近日,網上出現了一個結婚發朋友圈文案,哈哈哈哈。  你以後結婚發什麼朋友圈文案呢?  感性篇:  1、江湖路遠,同去同歸。  2、 要,好好對我呀!
  • 不發朋友圈正常嗎?很多人疑惑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怎樣的心態
    每天看朋友圈,發朋友圈,述說一整天的心情或者遇到的事,看朋友圈裡曬圖,曬孩子,曬老公……這幾乎成了每個人每天都必做的事。就連天氣也要曬曬,一言不合就發朋友圈,屁大點事就發朋友圈,而朋友圈裡其實也可以看出很多「內容」。但也有些人重來不發朋友圈或者是很少發朋友圈。比如我,我就很少發。那麼不發朋友圈的人到底是怎樣的心態呢?1.踏實地、追求夢想的人。
  • 恭喜那些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
    不喜歡發朋友圈,發了之後會習慣性的設置為僅三天可見,甚至有的時候還不到三天就直接刪除了。 前兩天有個女孩給我留言也說起了這件事,說她加了一個自己很喜歡的男孩的微信,但是加完之後才發現,男孩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而最近三天他什麼動態都沒有發。
  • 恭喜那些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
    我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話題: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的人是什麼心態? 下面有人說,是因為想要保留一絲神秘感,不被陌生人順著時間的脈絡看到過去的自己。也有人說,是因為自己發了也沒有人會看,但是又捨不得刪掉。還有人講,是因為他更願意活在當下,不想活在別人的關注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