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曾國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甚至是教育,在曾國藩的身上都能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曾國藩曾說: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
一、對自己的孩子要心狠
曾國藩子孫後代200多人,卻無一敗家子,就是因為他對自己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絕不會溺愛孩子。
因為自己就是從艱難中走出來的,知道財富得之不易,而且曾國藩經常看到那些權貴子弟被教養的無法無天,就告誡自己的孩子:要做事,先做人。
每天他都要求孩子早起,然後打掃自己的書房和臥室,不準下人插手。家裡男的出門必須走路,不許坐轎或騎馬。女的,則要自己做些手工,參與勞動。就連自己的錢財,最後曾國藩都沒有留給孩子,反而告訴他們「絕不留銀錢與後人」,主張孩子自立自強。
曾國藩曾說:「吾不願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這裡的「秀才」不是指做官的人,而是指那些明白事理、才德雙修的君子。
一個家庭的延續,需要的不是多有錢,有權,而是一個個有正確的價值導向,能夠自立自強的後代,這樣的家族才是興旺的根本。
二、對觸及底線的親人要心狠
柿子要撿軟的捏,人也是一樣。我們在面對親人的時候,往往是比較心軟的,但有的親人卻會抓住你心軟的弱點,得寸進尺。
為什麼曾國藩說「心軟之人必是無福之人」,就是因為心軟的人會一步步退讓,在很多時候,往往會失去自己的利益。
當我們面對那些觸及我們底線,得寸進尺的親戚時,一定要學會心狠,堅守自己的底線,絕不能讓出自己的利益。否則,到最後只會餓瘦了自己,養肥了別人。
一個人最好的處世方式不是與所有人和善相處,也不是與所有人爭強鬥狠,而是在該心狠的時候心狠,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曾國藩本是一位普通的耕讀之家的子弟,後來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封侯拜相,名垂青史。曾國藩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他書讀得好,更是因為他為人處世的原則,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了他。
著名國學家梁啓超非常崇拜曾國藩,「吾謂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復也」,他一天讀三遍《曾國藩》,一輩子都隨身攜帶。
著名企業家曹德旺幾十年來,把曾國藩的座右銘掛在辦公室裡,才有了後來的成就。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90年代讀到曾國藩,讓他走出了迷茫,看見了人性的複雜,懂得了人情世故。
《曾國藩全書》以曾國藩一生的經歷為經,以其為官的原則、識人、治軍的技巧為緯,挖掘其人生的智慧以供讀者借鑑。這本書中有曾國藩在一個時代中所擁有的容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從中我們可以學習他的人生智慧和為人處世之道,以古人之道,解今日之惑,這對自己的前途未來也是大有裨益的。
人生不讀曾國藩,翻遍史書也枉然。《曾國藩全書》就像一部活寶典,激勵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成功。它整合了曾國藩一生的處世經驗和為官智慧,總結了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法則,可以說,《曾國藩全書》是人一生中,不可不讀之書。
點擊下方商品卡片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