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2 0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遊樂設施雖是遊戲,但監管不可兒戲,更應把防範工作做好,變事後追責為事前監管。監管部門要「沉下去」,用嚴格監管系好遊樂設施的「安全帶」。
針對4月26日下午河南省孟州市一遊樂場內充氣遊樂設施被大風吹翻一事,當地官方發布通報稱,共造成6名兒童受傷。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通報稱,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善後工作正在進行。有關信息當地將持續跟進公布。
近年來,國內各類遊樂場所屢發安全事故,摩天輪車廂翻轉、過山車脫軌、蹦極繩索斷裂、氣模事故……遊樂園瞬間變「失樂園」。事故頻發,安全風險必須引起重視。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樂設施安全事故的發生,說到底還是運營使用單位沒有將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是監管存在盲區、留有空白地帶。一些遊樂設施往往存在著無證營業、從業人員安全知識、安全意識欠缺匱乏,遊樂設施的安全性、可靠性等硬體投入不足等共性問題,隱埋很大的安全隱患。
根據有關規定,經營遊樂場所者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其對前來遊玩的消費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因此,經營者理當切實履行相關責任,儘量避免悲劇。但遺憾的是,多數經營者沒有安全意識,或者心存僥倖,以謀利取代安全。
從相關規定來看,國家對大型遊樂設施製造、安裝、改造、維修實行許可制度,經營者及從業者應該取得相應資質。此外,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充氣式遊樂設施安全規範》已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然而現實中,多數遊樂場所建立在廟會、鄉鎮、景區,流動性較大。經營者基本上未取得相應安裝、維修、經營資質,遊樂設施的安裝和拆卸較為隨意,以至於留下隱患。再說,目前,由於相關法律法規對部分遊樂設施沒有納入監管範圍,存在監管盲區。同時,也因容易移動、隨意搬遷經營等特點,存在經營者刻意逃避監管的現象,讓其遊走在監管的邊緣。
遊樂設施雖是遊戲,但監管不可兒戲,更應把防範工作做好,變事後追責為事前監管。監管部門要「沉下去」,用嚴格監管系好遊樂設施的「安全帶」。
一方面,儘快補足短板,建立切實有效的監管機制和防範措施。除查處生產、銷售偽劣遊樂設施的商家外,還可根據遊樂設施分布較散,分布地域較廣的特點,構建網格式監管模式。即要求社區(居委會)等基層組織或網格負責人對轄區內的遊樂場所承擔報告、舉報責任,要求公園、景區、廣場等場所的管理者對開設的遊樂場所盡到相應管理責任。尤其是針對各類兒童遊樂設施,監管部門要及時制定專業性強、防範力度大的嚴格標準,釐清各方的責權利,將兒童遊樂設施納入法規範疇統一全盤管理。
另一方面,要強化準入管理。公共場所遊樂設施的經營不能是「隨心所欲」,要在強化公園、商場等自身對遊樂設施設立約束管理的基礎上,以市場監管部門為主,對公共場所遊樂設施進行全面清查,對沒有營業執照的遊樂設施經營者督促其辦理經營手續,在規定時間內不辦理的給予關停。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對發現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的,要堅決叫停整改,決不能讓任何安全隱患鑽空子。與此同時,要以安全應急等部門為主,在公園、商場等地方,通過巡檢、發動群眾舉報等措施,進行重點監控,嚴防流動無證遊樂設施經營現象出現。
此外,各項安全措施必須落地。對取得經營資格的從業者,要強化安全意識、安全知識的培訓,規範從業行為,增強責任心,督促其加強安全防護,做到安全性和娛樂性的統一,全力消弭安全盲區,做到萬無一失,堅決杜絕傷害孩子們的安全事故再度發生。
來源:人民法院報
掃描二維碼
原標題:《【社會評論】五一過節,莫讓遊樂園成「失樂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