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婆婆帶娃,又拒絕和婆婆同住,婆婆卻說:我喜歡這樣的媳婦

2020-11-15 蟬鳴初夏

讓婆婆帶娃,又不想和婆婆同住,以傳統的觀念來看,是不是很欠抽呢?

這不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嗎?有個網友就在網上這樣提問:「怎麼才能既讓老人帶娃,又不和老人同住?」,大部分網友都是噴題主。

其實噴題主的都是站在老人的立場上的,覺得又要求老人出力的同時,連同住都不願意,如果孩子帶大了老人沒有用了,豈不是更得一邊涼快去了?簡直就是不孝順又啃老的典型!

而事實卻有一部分婆婆也持著這樣的想法,兩代人的矛盾往往產生於兩代人的思想差異,如果思想合拍,那就是婆慈媳孝。

01

李大媽就是持這種想法的婆婆,大兒媳有孩子的時候,李大媽去幫忙帶娃,盡心盡力,雖然媳婦也懂事,相處也基本可以,但是李大媽卻感覺生活過得壓抑,媳婦也過得壓抑。

天天和媳婦住在一起,老夫妻要分開,一方面,掛念老伴,一方面,帶孩子和媳婦也產生很多種不同的看法,開明的李大媽雖然儘量按媳婦的要求來,卻依然時時有疏忽的地方。

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主婦,李大媽雖然在媳婦家住,又帶孫又做家務的,很多地方都只能按媳婦的習慣來,使大媽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沒有工資的保姆,盡心盡力,又謹慎小心。

媳婦人也很好,除了在家務帶孫方面做點 要求外,其他方面還是很孝順的,口也甜,叫得比親媽還親,雖然沒有發工資,卻衣服禮物樣樣不少。逢年過節紅包都給得不少。

也會時不時表示,老人辛苦了。總之是一個懂事的兒媳。

大媽認識一個同樣的帶娃的老太太,人家不和媳婦同住,住在自己的家,媳婦早上把孩子送過來,晚飯後接走,大媽還不耽誤跳廣場舞,在自己家裡,自己依然是主人,是一把手。

李大媽特別羨慕,也掛念單兒在老家的老伴。

和兒子商量說,要不在小區附近租一個小房子,把老伴也接過來,老兩口單獨居住帶孩子。

沒想到媳婦反對,說:「媽,那不是打我們的臉嗎?讓老人帶孩子,連房子都不給住,像什麼話?如果你想讓爸也過來,就讓爸一起過來住,擠一點就擠一點!」

老伴卻不肯來長住,畢竟不大的套房裡,三代人同住真的很不方便。

就這麼帶了三年孩子,孫子上了幼兒園,李大媽就主動地要求回家了。

02

沒兩年,老二兒子也有了孩子,媳婦就有在附近給老人租房住的心思,又覺得不好意思張口,無意識在大嫂面前流露,大嫂笑了起來:「你咋和咱媽想的一個樣,咱媽幫我帶孩子時就想去外面租房住,我沒同意,房租是小事,外人說閒話我覺得承受不了,人家不得說咱不孝順嗎?你不怕落人閒話?」

有了大嫂這話,二兒媳婦就放下心,和李大媽商量,租個小兩居,老夫妻一起住,白天孩子老人帶,晚上和周末孩子自己帶,給老兩口放個假。

老人說租個一居室就好,媳婦說租個兩居吧,多掏點錢,老人萬一有個親戚好友的過來幾天還能住一下,比較方便。

老夫妻聽到二媳婦的打算很滿意,又能幫兒子媳婦解決困難,又不會給彼此添堵。

這一帶就給二兒子的孩子帶上了上小學。

有了老人的幫忙,年輕人毫無後顧之憂,不住在一起,不生任何矛盾,兒子媳婦 賺錢多了,感恩老人,又有孝心。

兩個兒子一起湊了錢乾脆把租住的房子買了下來,離兒子又近,以後養老方便,就算孫子們長大點,經常在爺爺奶奶處來來往往,老人的晚年有親情的陪伴,更幸福,兒子們時常看望老人,解除心裡的掛念。

03

作為年輕人,提出讓老人帶娃又不想同住的想法確實本身是不合適的,不禮貌的,但如果老人也持這個態度,就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大家都知道,年輕人要工作要養育子女,幾年時間的帶孩子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請保姆,一是請不請得起,二是放不放得了心。

如果老人有條件,大部分老人都會願意盡心盡力地幫孩子這個忙,然而,由於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為了帶孫子同住幾年的情況 ,幾乎沒有不生矛盾的,就算知道老人辛苦了,不容易,再懂事的年輕人,這心裡的矛盾也是無法完全避免。

住一個屋簷下帶孫子幾年,結局往往是力也出了,矛盾也結下了。

一面是恩情,一面是怨氣。結果恩不成恩,反倒成了怨。

而分開住帶孫,對老人對年輕人都好:

1:對老人來說,晚上周末,年輕人把孩子接走,老人有相對清閒的個人空間,也不用和年輕人同住負責大半家務。

也就不用按年輕的人想法去做家務,在自己家,是主人,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習慣來。

2:對年輕人來說,下班把孩子接回來獨自帶,雖然挺辛苦,也是為人父母的本分,盡到父母的責任,培養親子感情。和老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會引起生活瑣事上的各種矛盾。

保持一定的距離,幫晚輩帶孩子,幫忙,而不添堵,自己更輕鬆,晚輩更感恩,到了晚年,兒女也就更孝順。何樂而不為?

當然前提一定是老人有這個思想,如果老人固守著老思想,覺得又讓帶娃又不讓同住,是無法忍受的,是孩子不孝的行為,就一定要尊重老人的想法,不然,則會有更深的矛盾,朋友們,你們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婚後與婆婆同住的危害,怎麼巧妙地拒絕與婆婆同住
    4.說話不注意的時候,有可能傷害婆婆自尊。5.丈夫在中間受夾板氣。6.擔心老公會變成媽寶男。7.這不利於與婆婆之間的關係發展。8.很可能會造成家庭的不和諧。9.展現人性醜陋的一面。10.無法理解我丈夫的真心,夫妻之間也會產生一些你不想看到的矛盾。
  • 婆婆沒有義務喜歡媳婦,怎樣和婆婆相處呢
    她說,自己婚後和婆婆相處得不好,經常因為帶孩子的理念、方法,和婆婆鬧矛盾。 有意思的是,在通話的最後,何炅問了這位女生:「除了帶娃問題,平時和婆婆相處得如何?」 下班回家,曉丹要負責帶孩子,就讓丈夫洗衣服、打掃房間衛生,婆婆看不下去,話裡話外總在抱怨媳婦太懶。
  • 拿自己買的房子要挾媳婦同住,婆婆有兩套房子,媳婦選擇租房
    我媽媽一輩子和我爺爺奶奶同住,深知和公婆同住的辛酸。老公一味的和稀泥,希望我能接受同住的日子。老公反覆地強調同住的好處,父母帶娃,我們該出去瀟灑就出去瀟灑,工作更有勁了,生活更美好了。面臨的公婆的強烈要求和老公糖衣炮彈,我妥協了。
  • 婆婆帶娃是情分,不帶娃是本分,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有的家庭婆婆很樂意幫忙帶孩子,但寶媽擔心老人的育兒方式老舊不讓婆婆帶娃。也有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或者事業型的寶媽,想讓婆婆幫忙帶娃而婆婆不願意幫忙的。經常聽有些寶媽講「現在不幫我帶孩子,等你老了就別指望我養老」、「月子之仇,不共戴天」等這樣的說法。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婆婆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倘若不幫忙帶,就要記恨一輩子,老人養老問題就不過問。
  • 婆婆說不會幫我帶娃,該怎麼辦
    剛有同事微我,說婆婆放話出來,不會幫她帶娃,問我該怎麼辦?那我就幫你分析分析吧。排除身體原因,感覺你婆婆說的是氣話,婆媳一定有什麼矛盾,反思一下,你有什麼事讓你婆婆不高興。再想辦法解決,讓老公出面,問清原因,找出矛盾的癥結所在,做媳婦的多說幾句好話,多關心一下婆婆,矛盾自然解決,試想一下哪個奶奶不愛自己的孫子呢?
  • 媳婦要把婆婆當親媽,沒想到婆婆嚴詞拒絕:我不要你把我當親媽
    而朋友林芸卻遇到了這樣的事,她和婆婆說:「我把你當親媽一樣!」不料婆婆如此回應:「我不需要你把我當親媽!」這是怎麼回事呢?01林芸在娘家也是個受嬌寵的女兒,從小在家裡什麼家務也不做,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
  • 要不要婆婆幫忙帶娃,這是一個問題
    人到中年,身邊的朋友都結婚生娃了,近幾年的閨蜜話題也悄悄轉變成日常帶娃吐槽大會。婆婆幫忙帶娃的,吐槽婆媳帶娃觀念相悖,導致婆媳關係緊張;婆婆不幫忙帶娃的,吐槽工作家庭不能兼顧,照顧了娃卻把工作給弄丟了,埋怨婆婆不幫忙帶娃。
  • 「不給錢就不給看娃」,兒媳打工央求婆婆帶娃,婆婆的話讓人心寒
    現在這個社會,婆婆帶娃已經是一種常態,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物價越來越高,家裡一個人的工資難以支撐全家的開銷,因此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經營這個小家。可有的婆婆覺得,帶孫子不是自己的義務,甚至還有的說出來不給錢就不給看娃的情況。
  • 婆婆不肯幫兒媳帶娃,2年後孩子管外婆叫奶奶,婆婆很失落
    但最後小靜和丈夫還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並在婚後一年就生下了一個小寶寶。雖然小靜知道婆婆並不喜歡自己,但是她希望婆婆能夠幫自己帶孩子,而她則繼續工作。這樣她就不用過著手心向上依靠丈夫的生活,也就更加不用處處看婆婆的臉色。
  • 婆婆出錢請人帶娃、發工資僱婆婆帶娃,2位兒媳心裡話,給人警醒
    如今進入職場的女性越來越多,誰來帶娃?是大家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生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帶娃的壓力真不小。我們一起聽聽這2位兒媳的心裡話,或許代表不少人的心聲,給人警醒。,婆媳矛盾少,但感情也淡悠悠懷孕的時候,就在考慮誰來帶娃的問題了,悠悠是遠嫁的媳婦,從南方到北方,弟弟還在讀高中,自己的父母是指望不上了。
  • 婆婆,你幫我帶娃長大,我陪你變老
    我有一次回娘家,路過一個嬸嬸家,碰見她打了下招呼。但我覺得很奇怪,她一直在廣東打工,沒到節假日,孩子也還沒二十歲在外讀書的打工的都有,都還沒到娶媳婦的時間怎麼就回來種田了。回到家好奇地問我媽,我媽說,嬸嬸是因為叔婆(嬸嬸婆婆)八十多,行動不便,回來陪老人了。
  • 你知道婆婆和親媽的心理嗎?婆婆和親媽帶娃幸福指數差別多大?
    夫妻倆都上班,老公求婆婆過來幫忙二個月照看二個娃,她覺得最近家裡氣氛壓抑,和婆婆處得不尷不尬的……親眼目睹婆婆和親媽帶娃的不同之處。二家人約好碰頭的地點一起出發,這也是我第一次見閨蜜的婆婆。二家人搖開車窗打招呼,出場已讓我感受到閨蜜所說婆婆和親媽的區別:之前每次二家人一起約著去玩,閨蜜總是坐在副駕位置上,在公司是高層的她工作特別忙,經常在車上要開電話會議,處理郵件。老公開車,親媽帶著二個娃坐在後排。
  • 婆媳同住:因為快遞,我和婆婆鬧崩了
    坐公車的時候,有兩個都有媳婦的婆婆,在一起吐槽著自己媳婦的各種不好。一個婆婆說,自己起床做了早飯,洗了衣服,還殺了只雞,做了大概七八件家務。而媳婦九、十點才起來,就盆裡的幾件衣服都洗不完。另一個婆婆隨聲附和著她對媳婦各種看不慣。婆媳同住是很常見的狀況,作為媳婦不可避免的許多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被幹涉的非常徹底。
  • 有娃之後,你婆婆是出錢還是出力?我婆婆只負責出氣
    婆婆和媳婦的關係,本來就是世界上最微妙的關係。不要用所謂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媳婦把婆婆當親媽對待,也不要用那些傳統眼光中婆婆幫忙帶娃天經地義的要求去衡量是否有資格作為一個合格的婆婆。理是這麼說,可是畢竟婆婆帶不帶娃這個問題,90%以上的家庭都會遇到,並且多多少少會有糾葛。
  • 我和婆婆同住
    琛寶生下來的時候,我婆婆就正式和我們同住了。在這之前,一直是我和我老公一起住。習慣了沒有長輩的約束,簡單的生活方式。婆婆的到來我做好的無數種打算,結果還是被現實打敗。我們互相找到了一種平衡的方式。第一,婆婆不是親媽,相互尊重很有必要。我們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和爸媽任性的撒野,但是,婆婆不可以。
  • 有婆婆帶娃和沒婆婆帶娃的家庭,有什麼區別?這3個女人說出實情
    導語生了孩子後,家裡有婆婆帶娃和沒有婆婆帶娃有什麼差別?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忙於事業,根本就沒空帶孩子,如果請保姆,她們又怕。如果家裡有公婆幫忙帶孩子,那也能在外安心工作,也可以去做一些喜歡的事情,給老人帶孩子根本就不用擔心,因為老人是過來人,什麼都懂。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三個女人說出了答案。
  • 婆婆:「孩子你們自己帶,我不幹了」,高情商的媳婦,會這樣做
    可婆婆看她這樣臉色,就不舒服,給她兒子發消息,說媳婦每天板個臉,下班回來都沒個笑臉,然後生活上婆婆就開始刻意疏遠,也時常擺著臉色,甚至在她的微信朋友圈寫下:我來你們家做牛做馬的,還不懂得感恩,我明天就走。
  • 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婆婆,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
    婆婆自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她既希望有另一個女人能像她一樣無條件地付出、愛她的兒子,又會因為兒子分散了一部分精力和感情而吃醋。當媳婦付出的沒有她多時,她會挑剔媳婦;當兒子對媳婦好時,她又會暗暗不爽。所以即使當兒媳的,做的再好,婆婆也會各種找茬。
  • 等我們做了婆婆,會幫兒子媳婦帶孩子嗎?
    站在媳婦的角度,我嫁到你家,孩子是我生的,痛苦我一人承擔,但孩子不是我一人的,再說孩子還隨你家姓,你兒子不帶娃,憑什麼讓媳婦帶娃,當然是當婆婆幫忙帶。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難決對錯。不管誰對誰錯,大家先看幾個事例,就心中有數了。1. 在農村一家能生三個兒子那是揚眉吐氣啊,老陳家就是。
  • 婆婆不帶娃就不能安享晚年?為啥婆婆的「致命過錯」就是不帶娃?
    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就感到喉頭一緊,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敏感了,這種婆婆媽媽的亂事分析起來自己都堵得慌,但誰讓我手欠想到了這個選題呢?那好說歹說也得跟大家掰扯掰扯了!婆婆不帶娃就不能安享晚年?為啥婆婆的致命過錯就是不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