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10萬彩禮,我家8萬陪嫁」,「那剩下的2萬呢」

2021-01-19 一隻喜歡魚的狗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家人的事。

彩禮,是婚姻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戀愛可以是簡簡單單的,可結婚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古至今就有很多的嫁娶習俗,這些習俗的本意是討個好彩頭,但慢慢的卻演變成了很多戀人走進婚姻的高門檻。

而彩禮,就是最大的絆腳石。因為:

只有兒子的家庭會說:要什麼彩禮?你們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

只有女兒的家庭會說:彩禮必須要,還不能少,否則沒付出任何代價,怎麼會珍惜我女兒,我們家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去你家給你做免費保姆?

有兒有女的家庭則會說:都可以理解,各人的角度不同,自然都有各自的道理。

遇到彩禮這個問題,人們始終是眾說紛紜,哪怕法律明文規定男女雙方結婚,女方要彩禮是違法行為,也依然會有人說「即使你告我,沒有彩禮,我也不嫁」。

其實,大部分人糾結的也不是彩禮本身,而是男女方對彩禮的態度。

女方,天價彩禮,動不動就20萬、50萬彩禮的背後,卻沒有半點陪嫁;而男方,卻想空手套白狼,一毛不拔地就把別人家的閨女娶回家。

網上,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天價彩禮不合法,可與不準備給付彩禮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適度的彩禮和陪嫁,不僅是雙方家庭對各自的認可,更是一種看重和愛的表達。

怕就怕在彩禮和陪嫁都適度了,可男方依然選擇了不給彩禮的權利,而女方也選擇了不結婚的自由。

2萬塊的彩禮也是在賣女兒?

朋友家最近就是正面臨著這樣的情況。

前不久,朋友和談了4年的男朋友訂婚了,雙方家長也見面商量了結婚的細節。

朋友家的意思是彩禮要10萬加三金再加房產證寫上她的名字,而她家陪嫁8萬。

因為男方的父母都是在崗職工,兩人的婚房首付準備用公積金,但因為公積金貸款的問題,房產證都寫不了他們兩人的名字,只能寫男方父親的。

而婚後呢,兩人加起來的工資也有1萬5左右,再買個車也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可男方的母親卻不樂意了,她覺得自己家兩個兒子,大兒子結婚都給準備了婚房了還要什麼彩禮,萬一以後小兒子結婚要更多的彩禮,那是不是得扒了老兩口的棺材本。

女方家表示就是因為知道男方家買了房,也準備買車,所以他們家實際只拿了2萬的彩禮,而這2萬塊是拿來辦酒席的,也沒說是給自家留著,像賣女兒似的。

男方母親還是不願意給2萬的彩禮,她覺得準兒媳都來自己家裡住了一年了,平時管吃管住的不花一分錢,自己待她就跟親生女兒似的。

其實,朋友和她男朋友工作了好幾年,不是拿不出這10萬塊,只是朋友覺得這個準婆婆表面上是拿她當準兒媳看待,可實際就是不想花錢,因為準婆婆的錢都要留給小叔子。

準婆婆總覺得大兒子有學歷、有能力,再怎麼混也比那不成器的小兒子混得好,所以什麼好的都想著留給小兒子。

朋友也是為了讓自家媽媽放心,所以她跟男朋友也說明了,三金他們兩個自己買,但這2萬塊錢的彩禮絕不會從他們的手裡掏出去,一定要從男方父母的手裡掏才行。

彩禮是要給的,陪嫁也不能少

也許有人會說:娘家人想婆家人好好對自己的女兒的話就不該要這個彩禮,你要了彩禮女兒嫁出去,主要住在婆家,人家婆家有想法呀,我給了錢了,要你做點事沒問題吧?以婆家這樣的心態,你想好好過日子,是不可能的。

可是,如果婆家因為你要彩禮就不尊重你的話,這樣的人家還不如不嫁,因為這樣的婆家是打心底裡拿你當個外人,不會因為你要不要彩禮而改變。

更何況,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假如你養了二十幾年的兒子突然被別人帶走了不回家了,你心裡是什麼感受?一樣的,誰不是父母的心頭肉,人都過去了,討點彩頭怎麼了?

最重要的是,真正有本事的是不會拿彩禮說事的,況且彩禮過來了大多數都給陪嫁過去了。

閒著無聊,隨手在百度裡打了「彩禮」兩個字,搜索居然搜到了一條我們市關於彩禮的貼吧,樓主問:XX市彩禮是多少錢?

樓下最多的回答是:5-6萬。

對此,我立馬想到了我媽曾說過的:看得上眼的,少點也嫁;看不對眼的,給百八十萬也不嫁。

然後面對家裡的催婚,我也經常跟家裡人說先準備好嫁妝,我媽的意思是嫁妝她一直都給我攢著,我隨時都可以出嫁。

所以,說到底,在我家,彩禮是要給的,陪嫁也絕不會少。

正如網上那位媽媽說的:我一兒一女,我覺得彩禮還是要給的,當然我也會把自己的真實財產狀況告訴對方,理性對待,和對方商量,如果對方通情達理是最好的,但如果對方堅持要天價,那就讓我兒子打光棍吧。我女兒,我肯定也會要彩禮,但不會漫天要價,因為都是女人,都是過來人,都懂身為女人的不容易。如果對方堅持說我要了幾萬塊錢的彩禮就是賣女兒的話,那麼,不好意思,請有多遠滾多遠。

我也覺得彩禮嫁妝肯定都是要的,但彩禮嫁妝是父母對子女新生活的祝福,而彩禮更不是男方家給女方父母的。

我們這都是有彩禮也有差不多的嫁妝,普通家庭也不存在天價彩禮,結婚後彩禮嫁妝一起帶回小家庭。一是作為小家庭啟動資金;二是對女性懷孕沒經濟來源,生兒育女後的保障。

新婚姻法只保護財產不保障對家庭的隱形付出,所以一定的彩禮嫁妝都是必須的。

彩禮,隨著社會的發展可能會消失,但短時間內肯定是存在的,自然也有它存在的價值。

彩禮是個試金石,在目前來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大部分的女方又不圖這點錢,但這筆錢可以看出人心的好壞。

畢竟,愛情,不只是赤手空拳的一腔孤勇,更重要的是有互助一生的誠意。希望在我心裡貴重的東西,在你眼裡也貴重,值得珍惜。

總之,女方要的彩禮要合理,男方也不能一味壓低彩禮,等到真正不用給彩禮那一天,大概女性也才能真的獨立吧。

文/一隻喜歡魚的狗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以我之筆觸你之情;以其之故動你之心

相關焦點

  • 「你家10萬彩禮,我家8萬陪嫁」,「那剩下的2萬呢」
    其實,大部分人糾結的也不是彩禮本身,而是男女方對彩禮的態度。女方,天價彩禮,動不動就20萬、50萬彩禮的背後,卻沒有半點陪嫁;而男方,卻想空手套白狼,一毛不拔地就把別人家的閨女娶回家。朋友家的意思是彩禮要10萬加三金再加房產證寫上她的名字,而她家陪嫁8萬。因為男方的父母都是在崗職工,兩人的婚房首付準備用公積金,但因為公積金貸款的問題,房產證都寫不了他們兩人的名字,只能寫男方父親的。
  • 男生:我家出房出車給10萬彩禮,你家一分陪嫁不出還要扣3萬?
    雙方家長約好見了一次面,席間談到彩禮錢,女方父母要10萬的彩禮錢,杜峰父母表示這也沒問題,畢竟馬上準備裝修房子,彩禮錢的極限也就能承受10萬左右,然後杜峰父母問女方父母,給10萬的彩禮錢,陪嫁回來多少呀?
  • 親家,你家就陪嫁幾床被子還要10萬彩禮,我看5萬不少了!
    今天我要講的是:親家,你家就陪嫁幾床被子還要10萬彩禮,我看5萬不少了!婆家和娘家到了商議婚禮的時候,我和老公也在,兩邊都是獨生子女,想著怎麼樣都成,可沒想到,就彩禮和陪嫁的問題婆婆與我媽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家要10萬彩禮,婆婆1萬1萬今生下降,我媽很生氣,直接告訴婆婆說陪嫁就6床被子,婆婆覺得少,於是兩個人懟起來了。
  • 男子30萬彩禮,女方陪嫁3筷2碗,女子:我不值30萬?
    雅雅說在倆人相親前,媒人給她說小吳家境殷實,在交往中小吳也是很是大方,這才讓她動心願意跟小吳結婚,在結婚後沒幾天小吳就問她要彩禮,才向她坦白30萬彩禮是借的錢。雅雅說:「要早知道30萬是借的,我肯定不結這個婚。」面對雅雅的話,小吳說:「車子是我在去年買的,去年我家還裝修了房子,家裡哪還有存款,結婚她家又一口要30萬,我只有借錢結婚了。」
  • 親愛的,我問你家才要了6萬彩禮,你家卻讓我陪嫁20萬,做夢呢?
    親愛的,我問你家才要了6萬彩禮,你家卻讓我陪嫁20萬,做夢呢?是真爺們的都不會有這心思,你條件好,可以不在乎不介意,但那些條件不好的呢?;相反看了好幾個來相親的小夥子,張口就說:和我結婚必須得給我十萬塊錢。或者得女方準備房車。還有的說我要找富二代。
  • 親愛的,你都好意思讓加10萬彩禮,我家憑啥就不能寫陪嫁清單?
    親愛的,你都好意思讓加10萬彩禮,我家憑啥就不能寫陪嫁清單?女方收彩禮也有陪嫁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哪有這麼開清單的呀,陪嫁什麼陪嫁多少都是女方父母的心意,同理,彩禮也是男方父母表示對女方的重視!開陪嫁清單弄的跟去菜市場買菜一樣!
  • 訂婚後婆婆給10萬彩禮我家陪嫁兩輛車,逛街看到男友弟弟朋友圈,果斷選擇悔婚
    ,準婆婆或許是為了面子,當時就說彩禮會給10萬,當我聽準婆婆說要給10萬彩禮的時候,我心裡還小小激動了一下,因為在我的印象裡準婆婆是一個很小氣的人,記得我第一次跟著男友回家的時候,準婆婆給我的見面禮都只有兩百塊,記得那時我還讓我媽笑話了好久。
  • 兒媳,我給了你10萬彩禮,你陪嫁必須翻倍,不然這婚別結了
    兒媳,我給了你10萬彩禮,你陪嫁必須翻倍,不然這婚別結了!兒子結婚,給了兒媳家十萬彩禮,兒媳陪嫁了五萬過來,卻沒想到婆婆對陪嫁有了想法,嫌兒媳陪嫁太少,最後這婚結成了麼?小玉和小凱戀愛有2年了,他們倆是在朋友生日聚會上認識的,彼此也算是一見鍾情吧,兩人見面不到三次就確立了戀愛關係,交往了一年就結婚了。
  • 弟弟明天要訂婚,除了車房,彩禮11萬
    (1)我表弟結婚,婚房男方準備,家具家電男方買,彩禮那時候實在拿不出,家底都快掏空了,只給了2.6萬,三金一玉,全家各種衣服鞋子加起來近8萬,新媳婦進門就拎著一個行李箱,還帶回個老丈人贍養,我們這邊很多家都是這樣,有兩個孩子的,一人養爸一人養媽,如果爸爸沒了,養爸那個也不需要養媽,不知道是什麼奇葩習慣!
  • 我家給出20萬彩禮,婚後嶽父嶽母給的陪嫁,讓全家人感動不已
    我家給出20萬彩禮,婚後嶽父嶽母給的陪嫁,讓全家人感動不已我能跟妻子的愛情,說起來是有很大的緣分的,當時她剛大學畢業,而我剛開始創業,機緣巧合,她在一家服裝店做店長,而我的公司剛好就是做服裝的,那天逛街她突然跟我推薦他們店的衣服,殊不知她店裡的衣服都是由我公司提供的,那次我們聊的很開心,也留了彼此的聯繫方式
  • 婆家給10萬彩禮,婚後婆婆借八萬給公公治病:反正是我家彩禮錢
    再者,給女方彩禮,也表明了男方求娶女方的誠意和心意。一般重視女方的婆家,都會心甘情願拿出相應的彩禮迎娶未來的兒媳婦。但也有一些婆家,認為女方要求彩禮過多。雖然結婚前給了彩禮,但卻給得不情不願。於是他們就想著婚後再通過別的途徑要回自己家的彩禮。婆家這樣要回彩禮的做法,實在是太丟臉了。彩禮,自古給了女方,那就是女方來安排。
  • 20萬彩禮全留給弟弟,沒有陪嫁,如今弟弟買房,父母讓我再給10萬
    我家兄弟姐妹四個,我排老三,上面兩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個個都比我受寵!大姐初中畢業,遠嫁,結婚時婆家給了12萬彩禮,我媽一分錢沒扣,反而給了2萬塊錢嫁妝。二姐初中畢業,嫁在了鄰村,對方給了13.8萬彩禮,我媽也一分錢沒扣,又陪嫁5萬塊錢嫁妝。輪到我,結婚時我媽開口要30萬彩禮,明確表示一分錢陪嫁沒有,並且直白地說,這筆錢是留給我弟弟將來娶媳婦用的。
  • 親愛的,我懷孕了太好了,10萬彩禮給2萬就行了
    後來聊到了彩禮的問題上,父親的意思是如果真心想娶我,就得準備10萬彩禮!在當時,10萬可不是個小數目。老公一聽,臉色當時就變了,說10萬太多了!但是父親卻固執的認為,拿不出10萬就是沒有誠意。其實婆家的經濟條件還可以,10萬雖然不少,但是他們應該能拿的出來。好在老公對我很在乎,答應父親,一定會想辦法湊齊10萬,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 彩禮給18萬不行,給38萬充個面子,陪嫁30萬,男人:不行,你有個弟弟
    結婚,需要給彩禮,需要買婚房。關於這兩點,我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家境還算殷實,父母的收入不低,加上前幾年拆遷獲得的補償款,用於結婚綽綽有餘。我打算給女友10萬彩禮,不要任何陪嫁,作為對女友父母養大女兒的報酬;婚房的首付錢由我家出,寫我們夫妻倆的名字,婚後由我們倆自己還貸。
  • 姑娘,你家問我要了20萬彩禮,現在憑啥拿著我的彩禮當陪嫁?
    姑娘,你家問我要了20萬彩禮,現在憑啥拿著我的彩禮當陪嫁?是的,我們那邊彩禮都是給女方父母的,至於女方父母怎麼處理完全看人家意願是不是,有的人就想著彩禮帶回來最好再添陪嫁,真是空手套白狼還得一老婆!我老公就寫我一個人的名字,還沒打結婚證,用禮金買的,但是沒告訴父母。
  • 未婚先孕,6萬彩禮談男方家都嫌多,他姐姐讓我降成2萬
    我工作兩三年,爸出10萬自己出10萬首付了一套房子,做銷售一個月工資平均7、8千,懷孕兩個月。對男方無其他要求,希望多給點錢生小孩用。原本男方父母說2、3萬彩禮,我不同意,後面說給5萬,我父母想雙數要6萬,談崩,後來他姐給我發彩禮2萬,一萬買戒指,請大家打擊我,讓我徹底死心。
  • 「媽,我給10萬彩禮,你才給我兩床棉被當陪嫁?」「錢給你弟了」
    如果女孩反抗力爭,那就任由著父母榨乾我們,也從側面反映,女孩對父母的重男輕女行為表示默許。這不好,最終還是會害了自己。楊萌是家中的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早年,姐姐已經結婚,當時姐姐出嫁時,跟男方要了5萬的彩禮,給娘家裝了修,姐姐的陪嫁裡,就只有一些不怎麼值錢的水壺、拖鞋、板凳之類的。
  • 姑娘,拿著我給的20萬彩禮買房,然後在陪嫁過來,你家可真會算計
    姑娘,拿著我給的20萬彩禮買房,然後在陪嫁過來,你家可真會算計別人不傻,不樂意被套路,就說人家算計陪嫁,我也只能呵呵了。有彩禮肯定有陪嫁的啊,現在彩禮送過去,肯定是當初已經講好說買車,所以才給20萬的啊 ,彩禮可以動,但是女方太算計了,用男方的錢給自己買房算婚前財產,完了還得共同還貸,你問下現在的女人,不說首付,需要共同還貸的房子不加名字人家願意嫁不。他們現在還沒結婚,如果當初女方直接說買房給自己,男方會出20萬彩禮嗎?彩禮給多少沒有硬性規定吧。女方說彩禮要留下,男方可以給五六萬,七八萬 ,大家都好談的。
  • 2020湖北彩禮數額公布!和你那比怎麼樣?
    @Cherie  武漢這邊不太講究高額彩禮,普通家庭大概6-10萬彩禮,好一點的20萬。家裡都是做生意的,估計會給個100萬。我個人是婚前男方全款買了婚房和車位,我家陪嫁一套全款房和一輛40萬的車。彩禮沒講究,給了6萬意思一下。  @醬醬xiao  我是武漢人!
  • 爸媽欣喜若狂收20萬彩禮,陪嫁一張銀行卡,我查餘額後徹底懵了
    之前,「中國彩禮分布圖」被炒的很火,一瞬間,彩禮這個話題被人們熱議。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我們這邊的風俗就是男方家要給女方家出彩禮,結婚時候女方家要給女兒陪嫁。一般男方家家都是給個10萬左右的彩禮,有錢的女方家會把彩禮錢給女兒再買個車陪嫁,沒錢的女方家則會從彩禮錢中拿出來一般當做是女兒的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