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要回娘家過年」,婆婆:去吧!去了就不要再回來了

2020-08-28 夢寒若

文|肖寒若

有些婆家人總覺得兒媳是給了彩禮後娶回來的,那就是自己家的人了。這些看起來很好,沒有毛病,婆家人當你是自己人,這應該開心才對。

可如果婆家人把你當作自己人後,卻要求你與娘家人要少往來,最好不要往來,你又該如何呢?

小倩嫁給李寧時,小倩的父母沒有要求多少彩禮錢。小倩的父母告訴李寧,他們希望李寧一家人對小倩好就可以了。彩禮這些只是形式,不需要過多,他們是嫁女人,不是賣女兒。

所以李寧家才給一萬多的彩禮,小倩的父母給的嫁妝都已超過彩禮錢。那就相當於李寧一分錢沒花就把小倩娶回家了。

小倩以為結婚後,李寧會像談戀愛時那樣處處以她為主,對她百般好,結果卻讓她大跌眼鏡。

結婚後一個多月就是過年,小倩因為不習慣,便提出了想回娘家過年。李寧的媽媽聽到後,一臉的不高興,直接說結婚了就理應在婆家過年。嫁雞隨雞,這都不懂嗎?

小倩剛想發作,李寧便把小倩拉進了房間。李寧跟小倩說:「結婚才第一年,你就要回娘家過年,我媽當然不高興了。何況我這村裡都有規定,嫁過來的女人都要在婆家過年。我媽也是按規矩來,你別放心上。明年,明年我再陪你回娘家過年。」

小倩心裡想想也是,結婚第一年就回娘家過年確實不是很好。可在第二年,當小倩提出要帶孩子回娘家過年時,李寧直接拒絕了。為此他們還大吵一架,婆家人沒有一個人幫她的。

小倩的公公還說:「大過年的,你去別人家過年幹嘛!這不是給外人添麻煩嗎?」小倩就不明白了,自己的父母親怎麼就成了外人了。何況自己的父母親只有自己這麼一個女兒,隔年回去陪他們過一下年又怎麼了?

可李寧一家人卻不願意了,覺得既然結婚了,就該在婆家過年。小倩哭著打電話給自己的父母,她的父母親覺得不能給孩子添麻煩,就安慰小倩,說既然是人家的規矩,那就遵守。我們視頻見面也是可以的。

經過這次的事件後,小倩只要回娘家都會受到李寧一家人的指責。李寧他們家都覺得小倩不應該經常回娘家,應該什麼事都以婆家人為主。

很多時候,小倩都禁不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會看上李寧,後悔嗎!那是肯定的。可想想李寧當初對自己的好,再想想孩子,便忍了。小倩每次都會和李寧提起,隔一年就回娘家過年。小倩還是希望李寧有一天會站在她這邊,能夠理解她作為女兒,想要陪伴父母親的心情。

可在經過無數次的失望後,小倩再也不想為他家的「規矩」而讓父母親每一次都孤苦伶仃,冷冷清清的過年。當她再一次提出要回娘家過年時,婆婆雖反對,可沒有阻止她離開,只說了一句:去了娘家過年就不要再回來了。

李寧一家人都以為小倩會像往年一樣妥協,沒想到小倩帶著孩子走了。當李寧一家人正準備等著小倩回來「教育」一下,卻收到了小倩寄過來的「離婚協議書」。

李寧一家人看著這「離婚協議書」開始傻眼了。小倩當初連彩禮都沒有多要,嫁妝還給那麼多,他們都以為小倩是賴上李寧了。李寧的父母更認為是自家的兒子好,出色才會讓小倩如此。

李寧的父母還經常與鄰居們說自家的兒子就是有本事,別人的兒媳都是要父母花幾十萬彩禮才肯嫁。可就他們的兒媳彩禮都沒要多少就被自己的兒子娶回來了。

曾經有多理直氣壯,現在就有多打臉。李寧慌了,趕緊去了小倩的家,想要勸說小倩不要離婚,也想知道自己對她不算差,為什麼要離婚?

對於離婚這件事,小倩的態度很堅決。小倩告訴李寧,當初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好,讓她覺得嫁給他會有一個好的依靠。當初只要一萬多的彩禮,還賠進八萬多的嫁妝,是因為她體恤他家的經濟條件不好,不想因為要的彩禮太高讓他左右為難。

結婚後,面對一家人的挑事,她退讓是以為李寧有一天會理解她。當意識到這一切都成為了自己的妄想後,當初對李寧的「體恤」變成了「笑話」。她有能力養活自己與孩子,還能陪伴自己的父母,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為什麼要繼續留在他家受委屈呢?

泰戈爾曾經說過:你若愛她,便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她,並且給她自由。

選擇結婚只不過是想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多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和依靠的人;給自己多一些勇氣,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要為了另一個人放棄自我,還得放棄原來的生活方式。

幸福的婚姻應該要互相尊重,是彼此的依靠,不受別人的影響與幹涉。只有懂得互相尊重,共同經營才能讓婚姻長久。

相關焦點

  • 過年回婆家&回娘家的差別,是時候讓老公看看了
    在娘家:我的爸媽最寵我,只要說一聲,馬上就出去和朋友嗨皮。so,可能這就是女生不愛去婆家的原因吧~看點02對男生來講,他們為什麼想老婆回婆家過年?如果過年我連個媳婦都帶不回家去,那別人得怎麼想我?肯定以為平時我在家根本沒地位!
  • 今年過年回來嗎?
    晚上下班之前打一個電話給父親,向他報了平安,嘮了幾句家常話後,準備掛電話, 父親追問了一句「過年回來嗎」? 這句話,這八天假,他每天晚上吃飯的時候都會問一遍,有時他自己感覺到自己好像問過了, 就會補充一句說,「老了,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的記性變得很差了」。
  • 「今年過年我們回娘家吧,我媽想我了」「你爸媽算什麼?回婆家」
    可是張倩哪裡會聽這些話,張倩說:「爸媽,我也只知道你是為我好,但是我姐都能追求她的幸福,為什麼我不能呢?我姐只不過因為婆婆霸道而已,我覺得他媽對我挺好的,而且覺得魏明是真心對我好,我才會嫁得,放心吧,我會過得很好的。」看自己說不動,父母就去找大女兒,但是沒想到大姐來了,張倩也不聽,張倩說:「我是鐵了心的要嫁的,姐姐那個時候爸媽都沒這麼反對,就是偏心。」
  • 「遠嫁7年,我不配回娘家過年」
    今年你們回娘家過年嗎?群裡一下熱鬧起來,有期待,有欣喜,有興奮,也有失落,和無奈。小佳嫁得遠,廣東遠嫁北方,一南一北,火車要足足兩天一夜。她嫁得也不遠,但丈夫的家族實在太龐大,每年都有好多親戚要來往,丈夫和婆婆都讓她走完親戚再回娘家。這樣一耽擱,年初四年初五,她才能回娘家。
  • 「兒呀,5年沒回家過年,今年該回了吧」「媽,我去嶽母家」
    過年前,張阿姨給自己兒子打電話說,讓兒子回家過年,因為兒子已經有5年沒回來過年了,張阿姨對著電話那頭的兒子說:「兒子啊,你已經5年沒回來了,今年回家過個年,爸媽想你了。」電話那頭的兒子說:「媽,我可回不起,我要去我嶽母家過年。」
  • 「結婚十年回娘家次數屈指可數,離婚後什麼夫家面子都見鬼去吧」
    上班的想著什麼時候放假啊,趕緊搶票回家,再給父母買點特產、禮物;孩子們也開心,因為要放假了,過年還會有壓歲錢。不過,每年似乎都有一件引發熱議的話題:「過年你回誰家?」「我覺著吧,從古至今,都是去男方家過年的,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傳統習俗,不能變了。」「呵呵,都是人生父母養的,為什麼要來個差別對待,憑什麼都去男方家過年,為什麼不能體諒一下女方,平時回家就次數少,連過年都不能回,天理難容。」「當然要回男方家嘍,有孩子的孩子也要一塊嘛,不然過年別人家都是團團圓圓的,我們家只有我自己,多沒面子啊。」
  • 過年去誰家?|獨生子女70、80後的父母已老,去誰家更合情合理?
    正如我們小時候口中高喊著:「長大了我要當科學家」 ,而陳駿把理想變成了現實。馬上過年了,丁芳就想今年回自己父母家過年,順便多陪陪父母,儘儘孝心。可就這種情況,和老公陳駿一說,本以為他會幹脆的同意,可他竟然說先聽聽他老母親的意見。丁芳一聽要問婆婆的意見,心裡「咯噔」一聲。果不其然,婆婆一聽今年過年不回去了,要去丁芳的父母家過年,「嗷」的一聲就大哭起來。
  • 嫁人之後,過年回不去的是娘家
    ,陳蕊想想過年回家,除了高興之外,也有掩不住的落寞。回來老家之後,自己的寶貝兒子就吵著要和小姐姐玩。不到一會,陳蕊便接到了媽媽的電話:「馬上就要吃飯了,你婆婆估計等著你們呢,你還是回去吧,不要過來了,明天再過來吧。」陳蕊張了張嘴,猶豫了一下還是說:「沒事,讓童童他們玩一會就回去了。」
  • 不跟我去娘家過年,我們就離婚,丈夫無奈之下,只能求助嶽父
    ,蓉蓉就拉著他回娘家過年,蓉蓉說:我當初買房子,就是為了過年回娘家方便,再說了,我爸媽就我這麼一個女兒,我不回來,他們老兩口多孤單啊。隨著年齡的變化,陳毅的心裡越來越過意不去,婚後他再也沒回家過過年,這怎麼也說不過去啊。眼看又要過年了,陳毅決定和蓉蓉商量一下,今年務必跟自己回家過年。「老婆,快過年了,今年去我爸媽那過年吧,他們老兩口也挺孤獨的。
  • 結婚19年,兒媳婦回娘家過了19個春節,一次都不肯去婆婆家
    一:中國人過年,最講究的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歡聲笑語,團團圓圓過大年。所以,身為父母,最希望過年的時候,兒孫們都能回家。身為兒女,也都會在要過年的時候,即使舟車勞頓,也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回家去。莫放和阿琴是一對情侶,兩個人要結婚的時候,莫放的母親放話了:結婚可以,但是我家只負責出一個兒子,至於房子和彩禮,我家不出,同意就結婚,不同意就不結婚。阿琴感覺很委屈,房子暫時租一個可以,彩禮不給也可以,但家具家電總得買一買吧?酒席總得辦吧?總不能我自己夾著包兒就來了,那你們以後更有話說了,自己來的女人不值錢。
  • 遠嫁千裡,最害怕過年,今年我爸爸走了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快20年了我覺得也挺好黃陂郊區,兩人一起在武漢上班,孩子一生下來做給公公婆婆帶,到現在我們10年沒吵過架了,每個禮拜休息就回去看看,雲南每年也都會去,要麼是孩子們放暑假一起去,要麼是放寒假過年回去。今年又準備把丈母娘接來武漢過年,機票早就訂好了。都是父母養的將心比心,我也沒有什麼存款。網友二:遠嫁的我只有在爸病危趕回見最後一面,跪著求醫生也沒用了。記得我生第一兒子,鄰居告訴我,別人爺爺外公是牽著孫子玩,而我爸只能看著照片笑。那時我就後悔了,人一生短短一生,親情真的很重要。
  • "你給我滾回娘家去!」「滾就滾!以為我樂意回你家過年?」
    今年過年小莉提出回娘家過年,但是王明不同意,說老家的習俗都是過年媳婦要回婆家的,不然婆家會被笑話。小莉只好委屈自己,回婆家過年。每次回去過年小莉都是很不開心,並把這種不開心寫在臉上,而且動不動就發脾氣,這讓王明很不滿。這種不滿,終於在今年過年的時候爆發了出來。事情的導火線原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平常王明都選擇忍讓,可是想到小莉嫁到家裡五年了還是這樣,終於忍不住發起火來。「你給我滾!滾回娘家去!年年都這樣!年年都這樣!"」滾就滾!
  • 連續三年回去過年,婆婆把我和老公趕回娘家,得知實情我感謝婆婆
    當年父親因為一場車禍去世了,留下我和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而老公還有一個哥哥,也許是命運眷顧我和老公兩個人從戀愛到結婚都非常順利,可是我擔心的卻是母親,我們的生活還挺好的,平常有什麼東西都能夠去幫我們解決,可是自從我出嫁之後,逢年過節特別是團圓的日子,我還是想回去陪母親,但是母親卻跟我說:「你已經嫁人了,逢年過節要回去跟你的老公和婆婆過年。
  • 快過年了,是準備去娘家還是去婆家過?看過之後再做決定
    每次春節前期,夫妻就為了去誰家過年而發愁,現在的80、90後多數是獨生子女,有的在外打拼、有的定居外地,一年所見也是少之甚少。夫妻之間要好好溝通商量,做為老公更要多理解一下獨生子女的老婆,父母養育她不容易,在每逢除夕之日就剩倆個孤寡老人在家過年,冷冷清清,看著別人都是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心裡肯定不是滋味,作為子女的她肯定因為不能陪伴父母而心裡難過,不要只顧自己的感受,而傷了夫妻之間的情份,愛她就要尊重她
  • 過年撞上預產期,二胎夫妻拌嘴今年去誰家,男方:按老家習俗走
    過年本身都是喜氣洋洋的,但是很多小夫妻都面臨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過年去男方還是女方家過年」,廣西這對小夫妻還有些特殊。廣西南寧,一位二胎媽媽預產期遇上過年,大約是初一、初二的樣子,二胎夫妻為回誰家過年拌嘴。妻子想回娘家坐月子,但丈夫卻不願意。妻子說娘家離醫院近,丈夫也煩惱,老家習俗過年要回男方家,年後再去女方家拜年,去女方家的話擔心沒法招待老家的親戚。
  • 為什麼婆婆都不喜歡媳婦回娘家?離不開三點原因,女人要早知道
    可是很多婆婆思想比較傳統,她們希望兒媳回來婆家,最好別出去,更不喜歡媳婦三天兩頭地往娘家跑,要是去了娘家恨不得當天就回來。我鄰居張嬸,見人就投訴。說自己的媳婦放假回來,在家屁股都沒坐熱,收拾起包袱帶著孩子就回娘家去了。
  • 大過年第一次去男友家,未來婆婆只給了200塊紅包,要不要分手?
    大過年的,讀者曉紅給我微信發牢騷:「YIBAO姐,你說我是不是要給男友鬧分手?這不過年我跟他回家見他爸媽,他媽只給了我200塊。怎麼好意思呢?他們家也不窮,爸媽一個月就能掙一兩萬塊的工資,至於這麼見不得人嗎?我跟她兒子可是奔著結婚去的,可是他們給了我200塊,這錢怎麼能拿得出手呢?說出去都有點丟人。」曉紅跟我這樣說,也讓我想起一些大姑娘時期的陳年舊事。
  • 媳婦兒過年不願意去婆家?其實老公可能也不願意
    婆婆看著小蘭楞在那,便開始抱怨:「你們29才回來,我都忙活一個多星期了,家裡的大小活都是我幹的,我容易嗎?」 婆婆接著說:「我們每年的年夜飯都要有十樣菜,得有魚、雞、鴨,明天年夜飯張志大伯、三叔一家都要來,你要多準備一些,明天一早燒肯定來不及了,你今天就趕緊備菜吧。」
  • 為什麼婆婆不喜歡兒媳婦,過節回娘家?2位婆婆說出了答案
    我這次在老家呆了一段時間,發現一個(其實應該說本來就有的現象)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婆婆特別不喜歡兒媳婦回娘家。甚至連中秋節,國慶節都討厭,他們寧願兒子兒媳婦哪怕去上班,也不要去丈母娘家過節。這是什麼原因呢?為此清水特地採訪了2位婆婆,聽聽她們是怎麼說的。
  • 小姑子回娘家,嫌我做飯難吃,婆婆把她推出門:回你家去吧
    讀者來信:木子李: 我真的對小姑子服氣,每次回娘家,總會挑我毛病,關鍵是,我婆婆特別明事理,所以,每次挨罵的必然是小姑子。 丈夫家境不錯,我們結婚之後,我就住進了他們家別墅。需要面臨的問題:和公婆同住。 當時,我曾有這樣的想法:努力讓自己做一個明事理的兒媳,若公婆實在難相處,我就和丈夫買一套商品房,另起爐灶。 事實上,我公婆特別好相處。 就是小姑子,太不讓人省心了。 前幾天,小姑子上我家吃飯,我也是按照我平時做飯的標準招待了小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