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兩位有心的朋友提醒,才忽然意識到,已經過了12點,
我30歲了。
恰逢《三十而已》這部劇爆紅,心裡也有許多話,趁機一吐為快。
關於三十歲的到來,我倒沒有感覺多麼天翻地覆。
又或者說,
好聽點,「輕熟」,難聽點,「初老」,
早幾年前就開始催逼著自己,
入戲很早,事到如今,反倒釋然。
「三十而已」這幾個字很妙。
想必我們這整整一代人,都缺失了一種「而立」的感覺。
一來上學時間變長了,二來父母照管的時間也長了,
於是精神上的青春期也延長了。
但三十歲,心裡還是不免「噔」得一聲,似有人耳語:
任性也該差不多了吧?
不知不覺,物質上,的確是像個而立的人了。
房子車子,或許還有點存款。
但心態上,卻少了我們父母輩當年可能有的那種自豪的,躊躇滿志的心情。
更多的,是一種惶恐。
靠父母幫助,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嗎?
甚至那些進了大企業好行業財務獨立的人,也會在這個節點上,忽然警醒:
真的是我自己的本事嗎?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如果大樹倒了呢?
我身邊的同齡人,最長的工作已有八年了,少的也有五六年。
他們或許已經有了個聽上去不錯的名頭。
但捫心自問,卻覺得,自己不過才剛剛弄明白所在的行業是怎麼回事,甚至剛剛掌握了職務相關技能,明明還有好多東西,連摸都沒摸過。
才剛剛學會「走路」,怎麼忽然就成了「資深」?
早幾年結婚的,這幾年結婚,甚至還沒有結婚的,
都不約而同地開始計劃著,撫育一個孩子。
但與其說是,準備好迎接為人父母的新階段。
不如說是,擔心自己的身體再拖下去,就變得不那麼適合。
精神還沒到位,身體就快過期。
因為「有知」,因為理性,反倒變得比二十郎當那陣,加倍地惶恐。
沒有了足以沾沾自喜的「而立」,只好安慰自己:
我也不過是「三十而已」嘛。
《三十而已》這部劇裡,有三個女主角。
未婚的滬漂王漫妮,已婚未育的本地普通人鍾曉芹,已婚已育的準闊太顧佳。
全盤分析她們處境和心境的文章很多。
我想,不妨把她們分別看做是一個三十歲心境的符號。
有很多強行將三位女主分階層來分析的文章。
我覺得大可不必。
並不是每一個大城市漂族都有王漫妮的條件,不都有她的境遇,也不都有她的猶豫。
王漫妮的故事,倒像是象徵著三十歲欲望的符號。
這種欲望具體成一句話就是——「要不要冒險走捷徑?」
三十歲的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
被毒打過,也見識到了一些「隱秘的角落」。
漫妮是一位上進的職場女性,她在工作上已經足夠努力,但還是不免體會到了上升通道的狹窄,
同時,在離「虛榮」最近的這個行業裡,她也意識到了作為漂亮女人的紅利。
在梁正賢那裡,這份紅利可以被快速置換成往上幾個臺階的生活。
但風險也很明顯,永遠不會有婚姻作為容貌衰老後的保障。
她的左右為難,與其說是愛情,
不如說是,欲望與實力不適配,但又無法割捨掉這份欲望。
三十歲的心境,絕不會看到一條捷徑,就激動地一個猛子扎進去。
因為捷徑背後,可能有桃花源,也可能是萬丈深淵。
所以王漫妮一會兒伸出手,一會兒又縮回來,進退兩難。
只有更年輕的人才會輕易說出「又當又立」這樣的字眼,
稍有人生經歷,便不難明白,
軟弱的人性在「捷徑」面前,哪有那麼無堅不摧。
臆想中的金山,遠不如擺在眼前的金磚具備衝擊力。
真的選擇「捷徑」的人,又何必過於苛責。
畢竟這份「風險」,也沒有別人為他們承擔。
鍾曉芹的確顯得有些天真,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陳嶼也是天真的。
然而很多人在罵陳嶼的時候,卻並沒有意識到,鍾曉芹其實被執念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他們都活在自己對「婚姻」的設想中。
正如鍾曉芹所說:誰都想「避風」,誰當「港」。
這一代人對婚姻的期待,反倒比以往的任何一代人都高:
不僅是陪伴,還要是高質量的陪伴。
不能犧牲生活品質,更不能犧牲精神品質。
想要對方的關懷,但不能犧牲個人的空間。
......
但婚姻並不是什麼伊甸園,而是兩個不完美的人,構建起來的不可能完美的關係。
在婚姻中,妥協才是常態。
而真正的高質量陪伴,也絕不是期待對方變成自己「爹媽」,而是像接納自己一樣,接受對方的不足,以幫助彼此成長為更好的人。
鍾曉芹在衝動離婚時說:
未來的每一天都可以預見。這樣的日子她過夠了。
但真正的浪漫,並不是「未來的每一天都是新鮮的」,
而是即使是「每一天都可以預見」,依然可以滿懷希望地去對待。
顧佳這個角色,被評價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完美」。
是的,比起猶豫不決的王漫妮,天真單純的鐘曉芹,
顧佳現實而冷靜,理性而果斷,
她在高度自律、完美主義的同時,甚至還能夠接納他人的不完美,
以至於可以做到情緒平穩,遇事不亂,
正是這樣的人,才能肩負起故事中這個,
身兼獨角獸公司的二把手、朋友情緒的調解者、闊太圈的潤滑劑、優秀但幼稚丈夫的好妻子、可愛但不省心兒子的好母親。
控制和平衡,是她生活的主旋律。
也是她多年來成功的經歷給她的自信。
但「煙花」其實早已經暗示了她大局帷幄下的「不安定因素」。
因為三十歲的心境中,對貧窮的恐懼或許已經淡去,對失控的擔憂才是最大的心病。
在頂尖的貴族幼兒園裡,孩子被欺負是一種失控。
在發展一片向好業務裡,失去大客戶是一種失控。
在明明近乎完美的婚姻關係裡,丈夫出軌是一種失控。
失控無所不在,如影隨形。
所以,何必去維護這種他人眼中的體面,自己心中的完美呢。
張愛玲早已點破——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袍子是給人看的,蝨子折磨得才是自己。
對顧佳而言,對所有三十歲的我們而言,皆是如此。
三十不能而立,
好在,我們還沒有老去,
身體維持一下,還有年輕的樣貌,
精神世界逐漸穩定,也有了成年人該有的樣子,
沒關係,
路還在向著前方延展,
我們也不過才三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