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周圍,常常會發現有些人,在看待某件事情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去想最壞的那一面。從他們的言行中,能感覺到他們不相信這世道的美好,對一切都感到很疏離。
就連親情,對這些人而言,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有時候我會想,很多的憤世嫉俗,也許就是因為漠視親情導致的。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收穫的一份感情就是親情。
當我們長大後,不管是在外面受了傷或是受了委屈,只要想起家,只要有家人的關心和安慰,我們就會感到溫暖,渾身充滿無限的能量。
然而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都這麼快,為了生計而辛苦奔波,覺得同事重要,朋友重要,將大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他們身上,唯獨忽略了親人。
哪怕是逢年過節那寥寥的幾天,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本來團聚的時間就很短,心思卻還在別處,兄弟姐妹之間,因為缺少溝通和交流,親情慢慢變淡。
父母在,兄弟姐妹總有團聚的時候。
然而當父母不在了,留在世上的子女,他們本應是最親近的人,可是,由於親情稀薄,也許就不怎麼聯繫了。
再加上各自成家之後,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親情就更加寡淡了。
經常在新聞裡看到,有些兄弟姐妹為了爭奪家產,將利益凌駕在親情之上,甚至不惜大打出手,恨不得變成仇人。
在他們眼裡,物質才是最重要的,親情算什麼?
一個不在乎親情的人,勢必也不會真的在乎其他感情,因為在他心裡,物質比感情更重要。
沒有親情做底色的人生,是悲哀的,不肯對別人付出真情的人,也終將得不到別人的真感情,而那些重視親情的人則不同。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那些善良又重感情的人,內心是柔軟的,沒有那麼多計較和勾心鬥角,走到哪裡都會有好報。
朋友王文娟就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女人,少年時,父母對她的教育傾注了很多的心血,其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要她選擇善良,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做個重感情的人。
「吃虧是福」,王文娟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裡,每一次幫助別人之後,並不要求對方回饋自己。她經常發自真心的去做善事,為自己贏得了很好的人緣。
她的丈夫是一個淳樸的農民,儘管生活不富裕,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很好,過得很幸福。她與婆婆、小姑子也相處得十分融洽,結婚五年來,她與婆家人從來沒有紅過臉。
王文娟結婚的時候,公公已經去世多年,婆婆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十分辛苦。所以她嫁過來之後,把婆婆當成親生母親來看待,儘量讓婆婆過得好一點。
婆婆也對她很好,村裡人要是送給婆婆一些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婆婆都會第一時間給兒媳拿過去,婆婆經常對別人說:「我這個兒媳太好了,娶了她是我們家的福氣。」
王文娟結婚的第五年,一向健康的婆婆突然一病不起,自知大限將至的婆婆,在臨終前握著兒媳的手,帶著懇求的語氣說:「兒媳啊,我走以後,幫我把8歲的小姑子撫養長大,我知道這不是你該做的,但我實在是沒人可以託付了,我只能請求你,你幫幫我吧!」
婆婆的話剛說完,王文娟立馬就答應了,她舉起右手向婆婆保證,一定會將小姑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讓她平安健康地長大。
聽到兒媳的答覆,婆婆含淚閉上了眼睛,走得很安詳。
王文娟失聲痛哭,她真的很心痛,非常捨不得婆婆走。雖然婆媳之間只有短短5年的緣分,可她們早已在一朝一夕、一茶一飯中,真正把彼此當成了親人。
其實婆婆的臨終所託,就算沒人開口,王文娟還是會義不容辭去做的。一方面是因為她本性善良,另一方面,婆婆一直都對她很好,她想報答婆婆。
尤其是前兩年,王文娟的母親重病住院,婆婆把自己攢了多年的血汗錢全部給了兒媳。當家裡能拿出來的、能借到的錢全都用完了的時候,婆婆提議把自己的老房子賣掉,她說她可以把雜物間收拾一下住進去。
王文娟一聽就哭了,她連忙勸婆婆:「媽,您別賣,我不能讓您傾家蕩產啊!」
婆婆說:「都是一家人,這麼見外幹什麼,你的母親也是我的家人,我理解你,錢沒了還可以再賺,人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咱們一定要盡全力去治。」
後來,婆婆賣了房子,賣房的錢全部給兒媳的母親交了醫藥費。
王文娟的母親得救了,從此,她便把這份天大的恩情記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婆婆的晚年過得幸福快樂,再也不讓婆婆受罪了。
畢淑敏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神奇的化學試劑,能讓苦難變得香甜,能讓一分鐘駐成永遠,能讓平凡的容顏貌若天仙,能讓喃喃細語壓過雷鳴電閃。」
如果一個家庭裡,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帶著愛意去與其他人相處,那麼所有人都會被溫暖包圍,感情自然而然會變得融洽,相處起來也會更加輕鬆。
心地善良是一種選擇,重視親情是一種態度。
你讓我感到幸福,我對你充滿感激,而你因為我的感激變得更加快樂,當這樣的快樂在每一名家庭成員中傳遞,那麼這個家就會讓人感到特別溫暖和幸福。
重視感情的人,夫妻關係也不會差,因為彼此都在意對方,願意為對方付出,這種良性的循環會讓感情越來越深厚。
而那些不重視感情的人,常常對對方的付出視而不見,時間一久,其中一方就會心生不滿,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直接導致夫妻之間缺少你來我往的互動。感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如果變成了獨角戲,那就只能以悲劇收場。
重視親情,因為它是種和盤託出的情誼,不管是你這樣對家人,還是家人這樣對你,都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這一生很短,趁我們還年輕,還有能力去選擇要怎樣過自己的後半生時,不妨先從家人開始,重視親情,選擇善良。
END.
今日話題:
如果你的婆婆對你很好,作為兒媳的你,會選擇撫養年幼的小姑子嗎?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