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身處於社會中,是社會中的一員,想要實現個人價值,達到各種目的,他人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人們都希望他人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並且認同自己的價值。
那麼普通人如何在關係中如魚得水呢?
換言之,我們要如何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並讓他人喜歡、認同自己,如何才能與人際背景相契合併掌控周圍環境呢?
想要贏得他人的喜歡和認同,做好印象管理是首要的。
走在街上,可以看到人們的打扮各有特色,人們的言談舉止頗有講究,其實質都是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一個人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影響別人對於自己的印象,使別人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過程。
印象管理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
恰當的印象管理並非做作、不真實,而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能夠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幫助人們達到各種目的。
情境同一性是指每個社會情境或人際背景,都有一種最適合的社會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代表了一種特別適合於該情境的同一性。
這就要求人們對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要用不同的語氣,甚至姿勢、眼神都要有所區別,在不同的場合,也要注意分寸,不能說出不符合氣氛的話。
只有遵循情境同一性的人,才能夠在人群中如魚得水,才能夠瀟灑自如地應對人際關係。雖然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給別人留下某種好的印象,但了解一些印象管理策略依舊很重要。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保持形象的一致性、討好和自我提升以及自我表露。
首先,人們都希望與自己交往的人是穩定一致的,那些反覆無常的人會讓人感到捉摸不透,讓人感到無法控制,然而保證對方對情境的控制是人際關係的基本策略。
因此那些不穩定的、說與做不一致的、變臉比翻書還快的人往往不能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須知保持一致的形象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前提。
其次,想要讓人認同自己,必須先讓人喜歡自己。
無論是個人品質,還是生活經歷,亦或是經濟條件,總之要有吸引對方的「本錢」,只有能夠吸引別人的人才能做好印象管理,才能在人群中如魚得水。
此外,通過某些行為或者講述自己的積極事件來讓別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有些人社會經驗不足,容易相信別人,喜歡給別人講述自己不堪或傷心的經歷,這不利於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相反,有些人通過某些外在的東西,例如名車、名表等物件來展示自己的財富,這能夠提升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給人以成功、優秀的印象。
最後,想要贏得別人的認同,光憑外在的東西是不夠的,還需要內在的表露。
自我表露是指在別人面前自願地、真誠地展示自己的行為、傾訴自己的思想。
如果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可能會幫助人際關係更近一層,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正式交往上。
社會心理學把自覺的印象管理過程稱作自我表現,自我表現是人與人相互作用的一個基本方面。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有意識地按照一個模式來表現自己,使用一些方法來表現自己,使別人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研究表明,在同陌生人相遇的初期,按照SOLER模式表現自己可以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即面對別人、自然且開放、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對視、姿態放鬆。
角色獲得是指站在別人的立場,體驗別人的角色,了解別人在交往情境中的期望與情感。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正確合理地處理人際關係,正是因為無法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人們想要建立成功的社會交往,離不開以各自的自我表現相互支持,有些人總是把自己的表現建立在貶損別人的基礎上,這是行不通的,只有支持別人,別人才會支持自己,才能達到雙贏。
人際關係的潛規則有很多,在社會交往中,人們往往只是憑藉經驗或者片面的觀點去對待別人,這會出現很多問題。
普通人想要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就必須系統地掌握這些規則,並且靈活地運用它們。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