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是您兒媳婦孝順接你過來養老,你就別無理取鬧讓人寒心了

2020-11-13 胡小乖

這人啊,不管到了什麼年齡,都要拎得清,講道理。只要做到了,一般晚年生活都不會太差。如果倚老賣老,得寸進尺,最後往往自討苦吃。我婆婆就是第二種類型,仗著我們孝順,得寸進尺,最後鬧得大家都不開心,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己。圖|網絡

我和我老公是大學同學,兩人之間的感情雖然談不上轟轟烈烈,但一見鍾情的我們,一直沒有紅過臉。從大一開始,一路走到了研究生。他老家在農村,可以說讀書是唯一的出路,所以研究生畢業後,他就想繼續攻讀博士。我家就在這座城市,爸媽都是大學教授,說心裡話,我也想繼續學業。

我們兩家在家庭條件上,其實還是有差距的,我爸媽之所以同意這段婚事。完全是因為我老公為人,我爸媽覺得他對我好,有上進心,人也踏實。我爸媽認為,經濟條件可以夫妻倆一起打拼,但好品性才是婚姻美滿的基礎。後來事實證明,我爸媽沒有看錯人。

我爸媽在我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希望我倆先結婚,說結婚也不影響繼續學業,而且有了家庭,也沒有後顧之憂。但我老公還是很猶豫,我挺詫異的,畢竟我們走過這些年,一直感情不錯,他也沒有花花腸子啊。後來我一再追問,他才說了實話,說是自己連買房首付的錢都沒有存夠,沒有臉面和我結婚。

我當時就紅了眼眶,他一直節約,空閒時間打工賺錢,不僅要給一點家裡,還存下了一筆錢。所以他在這個大城市這麼些年了,身上除了我和我爸媽給他買的幾身好衣服,別的都太寒酸了。他的努力完全可以過上不錯的日子,但為了買一套我們的婚房,他一再苛待自己。我和他說:結婚成家,不是說有房子就一定會幸福,只要咱倆感情好,租房結婚又如何呢。

我好說歹說,最後他同意結婚了。婚房是我爸媽來買,就當給我陪嫁了。我老公也拿出了他的積蓄,但堅持不願意在房本上寫他的名字,說自己就出了個零頭,加名字太尷尬了,他以後住著也不自在。我知道我老公是倔脾氣,也就沒堅持。

當初買房子的時候,我老公是希望買市中心,可以小一點,這樣離我娘家也近。但我堅持買了近郊,上下兩層複式,空間也很大。老公一開始不明白,後來他就知道了,我是為了接他爸媽過來住,老家來客人,也住得下,才買大一點的。

我老公孝順父母,雖然他現在在大城市,生活也體面,但從來沒有忘記老家的爸媽。經常會回去看望爸媽,帶禮物給錢,沒有忘本。因為老家比較遠,他來回一趟挺辛苦的,所以我老早就想好婚後接公婆過來住。老公聽到我這個提議,紅了眼眶,說:你有這個心,我就很感動了,我們多回去看看就行。我爸媽沒文化,還嘴碎,比較固執,一起住,我擔心你不習慣。

但我堅持,我和他說:「公婆年齡大了,來大城市跟著兒子兒媳婦養老,應該的。他們是長輩,再多缺點,我忍忍就行了,誰都會老」。在我的堅持下,公婆在一個多月後過來了,相處下來,我老公其實沒說錯,公婆缺點很明顯,拎不清,不講道理,還喜歡佔便宜。不過我有心理準備,日子也能過下去。

最後鬧不愉快,是因為小叔子這個導火索。我老公還有個弟弟,他自己也很頭疼。同一個娘胎出來,也不知道怎麼差別這麼大。小叔子從小不愛學習也就算了,初中畢業後,也不去學一門技術賺錢養家。一直就這麼伸手問爸媽,問哥哥要錢,混日子到現在。不過旁觀者清,小叔子其實也挺機靈,他變成這樣,完全是因為公婆溺愛。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工作還是能過好日子,又有多少人願意努力呢。公婆住過來後沒到2個月,小叔子沒有打招呼也過來了。而且一住就是兩周,我一開始心裡也隱隱不安,我願意和公公婆婆同個屋簷下,給他們養老,但我不願意養著有手有腳,又正當壯年的小叔子。可又想著小叔子都結婚了,他不可能丟下老婆孩子在老家,自己一個人住在這裡吧。

所以我也就沒多說什麼,倒是我老公,一直問自己弟弟什麼時候回家,但都被自己媽媽擋了回去。其實我真的說到做到,一直都在隱忍,這次為啥沒有忍住,吵了起來呢。完全是因為婆婆得寸進尺了。前幾天,我到家已經快半夜了,結果發現婆婆和小叔子還在樓下客廳,沒有和往常一樣洗漱睡覺了。一臉等我回來,有要緊事情要宣布一樣。

我沒猜錯,我才放下包,換好鞋子,婆婆就招呼我過去,說有事要告訴我。我當時沒意識到,婆婆是說告訴我,這是一個決定,而不是和我商量。我一邊給自己倒開水,一邊問婆婆什麼事情這麼要緊。婆婆一臉嚴肅地說:我小兒子在老家沒啥發展前途,所以現在決定要留在這裡找工作,過幾天就回家把老婆孩子接過來。

我目瞪口呆,婆婆繼續說:我孫子讀書的學校,你讓你娘家爸媽想辦法。這房子上下兩層,正好兩兄弟一人一層。婆婆理直氣壯,說,就這麼決定了。我真的氣狠了,真的,公婆過來之後,我自認為我當兒媳婦挺合格的,但讓我同意小叔子一家三口搬過來一起住,這不可能。

我努力壓下火氣,和婆婆說:小叔子一家都住過來,也不是不可以,這房子是我的名字,我娘家買的,小叔子只要給我一半房錢就行。婆婆一聽我這話,當時就怒了,指責我不孝順,冷血自私,什麼話難聽說什麼。最後還給我老公打電話,各種顛倒黑白,添油加醋。

婆婆故意開了免提,她以為兒子會幫著她。但她兒子了解自己爸媽,也了解我,自然知道除去這些細枝末節,事情的本質是什麼。他一針見血說:「媽,和我結婚,是您兒媳婦受了委屈,但她堅持接你們過來養老,你們過來後,一直都順著你,給你們花錢從來沒有不捨得。哪怕弟弟現在吃住在這個家裡一個月了吧,她也沒說啥」。

「所以,你說兒媳婦為難你,真讓人寒心。另外弟弟這個事情,我也不同意,他想來大城市工作,可以,自己租房找工作。我們可以幫忙,但不會把飯送到嘴邊。另外房子確實是您兒媳婦一個人的名字,她說了算。您要是再這麼無理取鬧,那我就只能送您和我爸回老家了。」

婆婆掛了電話,沒再說什麼,過了幾天,小叔子也回老家了,婆婆說小叔子善變,又不想在大城市工作了。我沒接茬,笑了笑,轉移了話題,問婆婆明天周末,一起去逛街,快過年了,給您和爸買幾件衣服。婆婆開心地答應了。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太容易讓這件事情過去。但我是想著,老公才是跟我過一輩子的人,只要他拎得清,知道我的難處,知道我的好,我就知足了。公婆雖然不講理,有諸多缺點,但畢竟是我老公的爸媽,我做到問心無愧就行了。不過還是希望公婆經歷了這件事情,兒子說了這麼多話,他們能真的聽進去,以後都能好好講道理。

相關焦點

  • 「兒子,媽老了,我能來你家裡養老嗎」「媽,您還是去妹妹家吧」,養兒防老啊
    我一次又一次的給兒子打電話,讓兒子回來看看我,或者是和兒媳婦回來小住一段時間。但是兒子和兒媳婦沒有回來過,我知道,兒子結婚之後啊,這眼裡心裡想的都是兒媳婦一家,對於我這個母親呢,也是不怎麼在乎了,所以也就更別說是孝順我了,反倒是女兒,女兒嫁人之後,倒是也經常回來看看我。眼看我就65了,丈夫都已經去世5年了,我一個人過了五年,也真的是很孤單,所以我想去跟兒子和兒媳婦同住。
  • 「媽,開門,我接您女兒來了」「別著急接,把你家事處理好再說」
    插圖:《流金歲月》劇照本故事接上篇文章《「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走」「別問為什麼,把你媳婦接回來再說」》。沒辦法張學軍只得把他們送到每天只有一趟回農村老家停班車的地方,臨上車時,年邁的母親對著兒子學軍說:「兒啊,就是你爸昨晚給你說的,不能為了我們耽擱了你的後半生,我們回去後,你就趕緊把你媳婦接回來,我看杜夏(兒媳婦)這娃過日子是把好手,別動不動就提離婚,媽和你爸會照顧好自己的,你就放心好了。如果你不接回來的話,也永遠別回老家,回來了也別想進咱家門。」
  • 過來人告訴你:這三種兒媳婦,對她再好,她也不知感恩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家和萬事興,每個老人都希望在自己晚年的時候,能夠生活在和諧溫馨的家庭裡。因此,當有兒子的家庭娶了兒媳婦後,婆婆作為過來人,都會儘自己最大的胸襟去包容兒媳婦。在她們眼裡兒媳婦即使當了媽媽,也是孩子,自己對兒媳婦多一些包容,這個大家庭就會越來越好。
  • 兒媳不願伺候我養老,我選擇收拾東西回老家:只有兒子孝順,沒用
    我剛到家,接到了兒子電話,他說下班回家,聽媳婦說是你堅持要回家。電話中,兒子聲音透著焦慮,問我是不是和兒媳婦一起受委屈了,還是哪裡不痛快。我笑著說,兒媳婦對我很好,我是想家裡了,你爸雖然不在了,但在這個家裡,我就覺得你爸還在我身邊。再說了,城裡也沒人認識,不如住在村裡熱鬧自在。文|胡小乖,圖|網絡我好不容易讓兒子相信了,掛了電話,臉上笑容也漸漸消失。
  • 我對兒媳婦掏心掏肺卻不落好:過來人告訴你,這種兒媳婦千萬別娶
    可是兒子結婚才幾個月,兒媳婦就懷孕了,因為孕吐嚴重,打電話讓我去伺候她。兒媳婦是我見過嘴巴很甜,人最懶的姑娘。她經常說媽媽你做飯辛苦了,你做飯真好吃,但是每次吃飯都沒有等我上桌就開始動筷子,等我收拾好吃飯時,人家都吃飽了,碗筷就放在一旁,等著我刷。她生產後(順產)那五十多天,除了上廁所,就沒下過床,連吃奶都是我根據她躺的姿勢調整好孩子的姿勢。
  • 兒媳婦嫌棄,兒子不孝順,原因:婆婆「出力」最大
    不然兒媳婦怎麼看上的你兒子。更有可能,你兒子在婚前,還承諾了兒媳,結婚後「我養你「,」家務一起分擔「,」孩子我媽會幫帶「。結果呢?這樣娶進門的兒媳,肯定心裡極其不平衡,當初體貼的男人,婚後像個負心漢,鬧得不得安生。
  • 「她是我媽,再怎麼無理取鬧,你就不能多包容」對不起,我不伺候
    歲,養大我不易,再怎麼無理取鬧,你作為人家的兒媳婦,就不能多包容包容?標準句式「她是我媽,我能怎麼辦?」,還有「我媽不容易,辛苦拉扯大我」之類的話。殊不知,婆媳關係中,男人的和稀泥,最傷妻子的心。對於妻子來說,你媽不容易是因為你造成的,跟我有什麼關係?她辛辛苦苦拉扯大的是誰?是你啊!如果想讓你媽容易一點,是不是應該你好好孝順她?端茶倒水探望病房等等?你享受了被拉扯大的好處,讓老婆來償債,憑什麼呀?
  • 「我寧可跟你打官司,也不願接你養老」:父母偏心,坑的是自己
    我明白他們的意思,直接拒絕了我媽。她在我家門口又哭又鬧,被我叫保安轟走;親戚們輪流打電話轟炸我,被我全部拉黑。結果,我媽威脅我,想要起訴我。「我寧可跟你打官司,也不願接你養老。你勝了又如何?你頂多能拿到幾百塊錢贍養費,依然無法住進我家。」
  • 人到晚年,真心想給你養老的兒女,會交給你4樣東西,很準
    然而,現代很多人不僅無法盡到孝道,而且連一顆孝順老人的心都沒有,甚至連給老人養老的基本義務都想盡辦法推脫,把父母當作累贅。孝順父母,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而是需要用心和實際行動。當一個年輕人真心實意想要孝順老人的時候,他們會怎麼做?
  • "爸,你有三個兒子,沒有一個願意養老" "閨女,還是你孝順"
    "爸,你有三個兒子,卻沒有一個願意養老""閨女,還是你孝順"在農村,都說養兒防老,要是哪家沒生兒子,多半會被村裡的人瞧不起,我爸媽也一樣,說兒子才是家裡的頂梁柱,而女兒終究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這也導致父母先後生了三個兒子,而我是家裡最小的,上面有三個哥哥。
  • 「你不給我媽養老,女兒都嫌棄你」幫老婆,是緩和婆媳矛盾的妙招
    很多子女擁有一顆孝順父母的心,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銘記於心,想要盡到給父母養老的義務,可是,給父母養老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年輕人需要將自己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工作和學習上,不然就無法在社會上生存,因此,我們很少有時間陪伴父母。如果讓父母獨自居住,既會讓兒女擔心父母的安危,也會讓不知情人以為我們不夠孝順,會戳著我們的脊梁骨罵。
  • 「想要嫁過來,就有義務給我媽養老」」別忘了房子誰買的「
    王琴說道,你管也得有個限度吧,你媽就是覺得你生了個女兒,你弟弟生了個兒子,所以,儘管你要錢貼補你弟弟了。她也不為你想想,我生女兒的時候,她來看過我一次嗎?陳霖說,你要挑咱媽理,明天我就把咱媽接過來,讓她看孫女。王琴立刻說道,得了,她不來還好一點。總之,王琴對於婆婆的冷漠和貪婪是很有意見的。
  • 72歲婆婆的預言:「將來你兒媳婦,會把你對我所有的不好還給你」
    對於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我們可以永遠不原諒,但是能算,就算了。算了,從不是原諒,是為了她這種人讓自己變壞,沒必要。很多婆婆覺得自己將來一定不會落在兒媳婦手裡。她覺得自己養了兒子了,指著兒子養老就行。至於兒媳婦,她覺得自己的兒媳婦根本左右不了自己的兒子。她為什麼會這樣覺得?
  • 接我媽過來不是讓你氣她的,滾回娘家:鳳凰男霸氣護母,惹怒妻子
    結婚不是找一個有錢人,也不是找一個喜歡的人,而是要找到一個能夠相互守護對方到老的人。這種人,很難尋找,可能幾億人中只有一個人能夠契合自己。也正是這個人,能夠陪你相濡以沫,相守到老。都說婚姻難經營,這已經成為人們的常識了。但是很多夫妻都忽略了一點,為什麼婚姻總是會出現問題,為什麼夫妻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淡?想不通這一點,是無法解決婚姻問題的,更別談讓婚姻幸福了。
  • 女婿和兒媳婦養老,哪個更靠譜?3位老人的回答,很現實
    像我奶奶那個年代,一個家庭四五個子女,養老的選擇就廣了,可以選擇在幾個子女家輪流住幾個月,也可以看哪個子女最孝順,就讓他養老。但是現在更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話選擇範圍就少了,那么女婿養老和兒媳婦養老,到底哪個更加靠譜呢?
  • 兒媳婦憑什麼要孝順婆婆?這個媳婦的回答絕了,值得每個人深思!
    一點兒也不孝順,家裡常鬧得雞飛狗跳,使她十分頭痛。但最讓她感到羨慕的是,同樣是兒媳,林姑姑家的兒媳怎麼能做得這麼好,自己家的兒媳卻總是跟自己格格不入呢?林姨媽突然中風,於是病倒在床上,吃吃喝喝,睡個懶覺都得人來照顧,她的兒媳婦呢,每天把飯煮好端到床上,任勞任怨地給林姨媽端屎端尿。而且,每天都給林大娘講笑話,細心照顧她,甚至比照顧親女兒還好!
  • 「媽,嫂子這樣對你,你別幫她帶孩子」「女兒,人都有難處」
    一個女人為了愛情而嫁到一個陌生的家裡,更要融合在這個陌生的家裡面,作為婆婆更應該善待兒媳,對兒媳婦也應該愛屋及烏,畢竟這個女人要陪伴兒子一生。作為媳婦也應遵守孝道,把婆婆當成自己媽去愛戴。等婆婆掛斷電話時,小姑子便問她媽說,「媽,嫂子這樣對你,你別幫她帶孩子。你生病的時候都不回來探望,現在需要你的時候,又來求你,她好意思嗎?」
  • 作為婆婆,還經常說這種扎心的話,兒媳婦不孝順也怪不得她了
    生活中兒媳婦到底孝不孝順,其實和婆婆也有很大的關係,有的婆婆的確特別通情達理,從不給兒女找麻煩,也懂得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去插手兒女的事情,可是有的婆婆無理取鬧,為老不尊,這樣的婆婆也不值得兒媳婦去孝順。那麼如果作為婆婆還經常說這種話,兒子我媳婦不孝順,也怪不得他了,我兒子這麼優秀,什麼樣的女人找不到?
  • 夫妻AA制生活12年,丈夫想接父母過來養老,妻子說:絕不答應
    3幾年前,劉女士的母親去世了,劉女士想接父親過來養老,但被丈夫拒絕了。劉女士的丈夫說咱們是AA制,你的父親你自己養,接到家裡來,按照AA制的約定,我不養到時候會被鄰居議論,不接到家裡來,咱們兩夫妻繼續AA制也沒人知道。在丈夫的堅持下,劉女士並沒有接父親回家養老。丈夫見劉女士很聽話,心裡覺得很滿意。
  • 雙標男|我的孝順,就是你要孝順
    朋友說什麼也不肯要這錢,對婆婆說:「我都好了,平時我們也不總在你身邊,你們照顧好自己。不用惦記我們。」但婆婆說什麼也不肯收回,非說讓朋友買點營養品補補身體。娘倆推來推去,最後公公說:「你媽給你的,就拿著吧。自己買點好吃的。」朋友實在推不過,滿心感動的收下了。回家後,朋友跟老公說,真是不想拿婆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