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和一個很長時間沒有聊天的朋友突然因為一個淘寶集贊的活動連結打開了話題,也許是我們熟悉也不熟悉的原因,她對我傾訴了那一段時間的煩惱,她告訴我她有一個對她挺好的朋友,時常會照顧她,但朋友的照顧對她來說有一點點的負擔,因為朋友在關照她之後總會無意間的表達「是我在照顧你」,這讓原本屬於朋友間的關照變得刻意,變得有了利益的味道,讓她覺得我不回報你就是一種虧欠,但其實她的照顧就和大多數好友之間的照顧一樣,給你帶一點土特產,出去玩的時候特別的照顧,時不時的會噓寒問暖等等,這些照顧每一對好朋友之間都會彼此付出,但當這種等價的付出和照顧在一次次的刻意提醒中變了味。
朋友之間的相處貴在真誠,有一部分人天生就很會照顧別人,但其實每個朋友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照顧彼此,這是長久維繫一段友情的基礎,沒有所謂單方面付出的感情,所以有時候關照不必刻意提醒,真心實意的為對方著想的時候再細微的行為也會被感受到,每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不同,太過刻意的告訴別人「我在對你好」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從而產生距離感。
在前段時間刷短視頻的時候無意間刷到楊冪與張大大的一次採訪對話,楊冪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說:「你憑什麼要別人了解你的辛苦。因為每個人都辛苦。」
我想很多人在過去或者現在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雞湯或者一些日常,有時候表達自己的成就,有時候表達自己的痛苦經歷,但隨著年齡的推移,每個人都會漸漸的發現,你發的動態根本沒有人真的會理會。
過去的二十幾年我經歷過兩次大火,一次是初中的時候,隔壁鄰居的廚房著了,那是我第一次劫後餘生,第二天回學校的時候和室友提起,根本沒有人在意我,聊了幾句之後繼續她們的笑話,第二次是一年前,因為樓下用電不當發生了火災,這是我第二次劫後餘生,我在朋友圈感嘆了一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除了幾個閨蜜根本沒人會關心你的痛苦和後怕,這也是我真正明白什麼叫「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我鎖了朋友圈,斷了無效社交,兜兜轉轉才發現能談心的永遠就那麼一兩個,但這輩子有這一兩個,足矣。
廖一梅曾在《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中寫道:「痛苦其實是不必刻意談起的,是人的基本狀態,因此你會明白,選擇「高興」是多麼難得的品質。現在我喜歡高興的人,一個悲觀主義者格外應該欣賞「高興」的人。這有個差別啊,是他明白然後選擇高興,而不是一個對事物缺乏判斷,沾沾自喜的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就好像「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些痛苦不必刻意展露,為什麼?第一,沒有人可以感同身受,也沒有人想和你感同身受。第二,痛苦其實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為何要將財富外露。胡歌曾經歷過一次生死難關,也許在許多人眼中他的人生是坎坷的,但也正是因為他過去的那些痛苦的經歷才讓他對生命、對人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定義,這是別人永遠無法體會到的痛苦,也是別人永遠無法感悟到的真諦,沒有什麼比活著重要,也沒有什麼比歡喜重要,名也好,利也好,真的想擁有的時候都會用盡力氣去擁有,但這些能解決人生的許多問題,卻也不是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的。
痛苦雖然讓人痛徹心扉,但終有一天它會展現它的價值,名利雖然可以換得許多物質和虛榮,但它終有一天會讓一個人拿別的東西等價交換。
痛苦不必刻意展露,它就像是你的財富,而財不外露。
敏感可能是許多人存在的特質,敏感有好處,但敏感也有壞處,敏感的人不僅僅更容易察覺別人細微的情感變化,也更加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曾經的我是個十分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的人,所以無論別人說什麼我都會覺得很對,簡而言之就是為了維持和周圍人的關係,我的行為和言語沒有任何主見,以至於後來有一次聽到別人說:「你看這人就是牆頭草,都是表面認同,背地都不知道在說什麼壞話。」後來我變了,變得開始獨來獨往,變得開始拒絕別人,變得開始堅持自己的想法,就算是錯的我也要試試,就算是過程不順利,我也要有個結果,然後有個人突然對我說:「你變了,你怎麼變成了這樣,不聽別人建議。」我輕輕笑了一下,一言不發的走了。
建議?人只會認為自己說的才是對的,人也只會認為自己說的才是建議,別人說的都是意見。
我不優秀,但我比昨天的我要成熟一點點,我不勤奮,但我比昨天的我要勤奮一點點,我很迷茫,但我比昨天的我要多一點經驗,會知道什麼是我不想要的,我們的生活不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嗎,其實我們無論怎麼做,能理解我們的人依舊是那幾個,無論我們怎麼做,總會有人有意見,既然如此,這些都不必太過在意,我們遇到的絕大多數人都只是過客。
墨香銅臭的《魔道祖師》中聶明宜對孟瑤說過,「男子漢大丈夫,行得正站得直,不必在意這些流言蜚語。」 「我看過你出陣。每次都在陣前,最後留下來善後的也是你,做得很好。繼續堅持。行得正立得穩,何須憂讒畏譏,要讓這些敢在背後指點你的人都無話可說。你劍法很輕靈,但是不紮實。還要再練。」
也許你的成功會遲到,但一定會來,我們只需要做到健健康康的等到那一天,腳踏實地的走到那一天,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必過分在意。
我是 ,生活有留白,夢想有空間,在文字中細說人生,在故事中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