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劉先生戀愛時,差一點,被他龐大的家族人數嚇退了,這人際關係怎麼處理呢?
只劉先生自己家,我有兩個大姑姐和兩個妯娌,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可是5個呀。
這麼多年相處下來,一家人在一起,要說一點矛盾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都通過溝通解決了。
在處理各種家庭事情後,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其中一條最重要,就是邊界感,手一定不要伸太長,不該管的事情,一定不要管。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有些事情,可以提一些建議,但不要幹涉,不要控制。
這不,弟弟訂婚了,關於娘家的事,我更是秉持這個原則。
我和弟弟關係很好,他和女朋友小萌吵架,有矛盾,會給我講,偶爾也會給媽媽提起,但是我們都吐槽他,沒有人站在他一邊的,搞得他很鬱悶。
一般情況,倆人吵架,哪怕告訴朋友,也不要告訴家裡人,可是人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總會感性,哪會時刻理性呢?
這時,家裡人,尤其親近的人,就不要激化矛盾了,多說說自家孩子、兄弟姐妹的不是。
最近,小萌和我說了一件事,讓我哭笑不得,弟弟小凱讓她多看書,多學習,還讓她報了輔導班,學習會計,她沒有那麼上進,我弟弟就生氣了。
小萌很在乎他的感受,來找我推薦書,我開玩笑說要不先看我的書《行動變現》,然後,要了地址,整理一些適合她的書,寄過去。
當然,這個過程中,我還吐槽了弟弟小凱,事真多,管得太寬。但是,小萌一直說,我懂他,非常維護小凱。
弟弟小凱,說現在才明白了我當初的糾結,當年,我讓他看書學習,他做不到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怒其不爭。
對於這件事,弟弟的心是好的,多讀一些書,倆人共同語言也多。
還有,他覺得弟媳的工作,賣金銀首飾,整天站著太辛苦,希望她多學一個技能,可以換一個相對輕鬆些的工作環境。
可我會反駁他:你以為的,是對方想要的嗎?拿「我為你好」的理由,幹涉對方,在親密關係中,不是一個好方式。
我和弟弟說:「現在,我一點都不想改變別人,尤其家人,我只要求自己做到。」
我理解弟弟,他高中畢業,沒有讀大學。現在,他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一直在大量讀書,彌補自身不足。
他對另一半有期許,難免想改變對方。
理解歸理解,我還是吐槽他事多。弟媳小萌,作為女孩,關注身邊各種八卦,比如誰離婚了之類的,這很正常。這是男女差異,他覺得無聊,我們不覺得。
再說,小萌已經做得非常好,一份工作做了6年,很踏實,業績也特別好,對她來說,最適合的方式,是從工作中學習。
每個人學習方式不一樣,劉先生就喜歡看電影和視頻獲取信息,我也從不逼他看書、報課程。
在處理感情問題上,弟弟沒有那麼成熟,他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還很委屈,「小米說我事多,媽媽,我真事多嗎?」
這快樂死我了,媽媽只能違心地說:「你事不多。」
作為大姑姐,我那是相當有覺悟,站在弟媳這一邊,人家倆人有矛盾,轉眼就和好了,我才不要當壞人。
他們戀愛也有一年了,中間又不是沒有鬧過矛盾,有時都分手了,失戀了,給我打電話,還放狠話:看來我適合一個人過。
可轉眼就好了,這不都訂婚了。我要是勸他分手,那要是讓我弟媳知道了,我可不就尷尬了。
話說回來,每次,我聽下來,還是弟弟的問題更多一些,他要求那麼多,老想改變別人,希望對方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平常,我不會說教他,但只要他和我說這些感情的事,我說話很犀利,基本上一點不留情面,讓他很是不爽。
從小一起長大,我們只相差2歲,交流比較多,我對他很了解。
他優點很多,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男人,但人無完人,缺點也不少,他的成長環境,讓他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在同齡人中,他算是比較出色的,做了多年銷售,又創業,特擅長和人打交道,非常討喜。
加上,他外表很不錯,身高大概178cm,以前一直打籃球,很挺拔,也沒有發福,不油膩。加上衣品非常好,特會收拾自己。
他對人也大方,捨得花錢。一直以來,在戀愛市場,有點搶手,女朋友遷就他很多,對方對他也有點小崇拜。
這多少導致他有點大男子主義,以自我為中心,老想佔主導,管著對方,在感情裡,這可不是什麼優點。
他都超級自信了,作為家人,我們要讓他知道真相,要不然,他有問題而不自知。
對於他的事業,我們一點不擔心,對於感情,一直比較操心,不是因為他找不到對象,而是怕不收心。
他30歲了,才定下來。之前,爸爸一直催結婚,媽媽,一直勸著爸爸,尊重他的選擇,就害怕匆忙結婚,有了孩子,他不過了,這不苦孩子嗎?
我一直認為人需要沉澱,弟弟小凱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我曾寫文章說過,他曾在國內一家電器集團工作,學歷低,只能從基礎的銷售做起。
然後,他就開啟了很苦逼的銷售生涯,一年跑壞5雙皮鞋,也是這個階段經歷了,23歲,就已經是某區域總監了。
公司看他特別能闖,就放他去開發新客戶,他天生是做銷售的,加上領導力很強,特別出業績。
這麼年輕,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一個人會怎麼樣呢?
他膨脹了,覺得自己太厲害了,捨我其誰,要幹一番大事業,後來,被忽悠,去了一個新公司做銷售總監,很不順利,也很受打擊。
他就辭職來上海找我了,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那會,我混得也不好,收留了他,但對於他的事業,實在給不了什麼幫助。
這個時候,他真正意識到錢的重要性,之前,賺錢多的時候,大手大腳,買奢侈品,請朋友吃飯,錢都沒剩下。
社會是最好的學校,它會給你好好上一課,也是從這時,他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路如何走,也是這時,我讓他看書學習的建議,才真正聽進去。
他開始踏實下來,回了老家,從銷售轉到管理一家工廠,接觸的業務更全面,積累了經驗,攢了一點錢,開始創業。
可是錢完全不夠,家裡一分錢也沒有給他,他竟然還找來了合伙人,一個管生產,他管銷售,恰恰這是他最擅長的,創業很順利,今年又加了一條生產線。
90年的他,如今30歲,褪去了年少輕狂,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
這樣的他,已經具備了承擔家庭責任的能力,可以走入婚姻了。
綜合判斷下來,我認為弟弟在感情裡,是相對強勢的一方,不管是出於家庭和睦,還是單純希望他倆好的原因,我都會時常點一下自家弟弟,讓他好好過日子。
我也不止一次和爸媽說:「你家兒子做生意的,誘惑多,你們一定要多多約束,不能慣。」
媽媽早就和弟弟說過:「結婚後,你要敢像別人一樣作,有了孩子,不好好過日子,我醜話說前面,我是不會給你看孩子的,你自己看。」
現在社會上,有一股壞風氣,男人有錢,在外面作的有很多,有的父母,還覺得自家兒子這樣有魅力,縱容。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老公有錢了,在外面找人,婆婆竟然還責備女方,覺得是兒媳婦的問題,才導致兒子不回家。
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爸媽身上,在教育孩子方面,爸媽價值觀相當正,非常嚴格。
前兩年,我和劉先生吵架,提了離婚二字,那會我媽媽在上海,聽見了。
然後,劉先生上班後,我被罵了個狗血淋頭,遠在老家的爸爸,又給我電話,告訴我,無論任何時候,吵架都不許提離婚二字,太傷人了。
我只能一直點頭:「是是是,再也不敢了。」
有家裡這樣約束,弟弟在感情裡,也會慢慢成熟的。
作為男性,他很有魅力,很受歡迎,可是他做生意,需要應酬,有飯局,需要喝酒,另一半,肯定兼顧家庭更多一些,1+1才能大於2。
我曾經和他說過,還好我是你姐,如果找另一半,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接受不了抽菸、喝酒、各種混飯局,他反駁我,還好我是你弟弟,你也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接受不了你事業比我強……
我倆關係很好,但在一起,多少會看到對方的缺點,就吐槽對方。
弟媳小萌,家裡是做生意的,人也很靈活,她很能理解弟弟的辛苦,人又大氣。
關於弟弟應酬,小萌說,她不是不介意,主要是沒有辦法,很多客戶需要。
現在,小萌只會勸他,少喝點酒,喝酒別開車。弟弟回老家,和哥們聚會,無論多晚,小萌都過去,開著弟弟的車送他回家。
我覺得弟弟很幸運,遇到小萌,定下來,畢竟不是誰都能理解你的不容易。
我和弟弟說:
「我們家的好日子剛開頭,要好好珍惜,父母身體健康,我們事業都起步了,沒有生活的壓力,又都找到了喜歡的另一半,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不知足。我倆都被社會大學教育過,那些教訓,不應該隨著生活境況變好而忘記,更要時時自我反省,這樣才能一直好下去。家庭關係處理好,真是很不容易,和親人打交道,邊界感,一定要貼在床頭,經常提醒自己。
更要多一份克制,你要相信對方能夠處理好彼此的關係。
我和弟媳小萌開玩笑,「作為大姑姐,我的求生欲很強的。」
她說:「姐姐,我懂,我也有弟弟和弟媳,知道大姑姐的不容易。」
只要一家人,願意彼此理解, 我想哪怕有點小矛盾,也能通過溝通,快點解決的。
我想,也只有親人,願意陪著彼此成長,從青澀到成熟。
家和萬事興,如今,對於家人,我就希望和和睦睦,好好過生活。這也是無論多忙,我都儘量抽時間,用心在家庭關係經營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