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弟媳相處,要有做大姑姐的覺悟

2021-02-24 遇見小mi

 

我和劉先生戀愛時,差一點,被他龐大的家族人數嚇退了,這人際關係怎麼處理呢?

 

只劉先生自己家,我有兩個大姑姐和兩個妯娌,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可是5個呀。

這麼多年相處下來,一家人在一起,要說一點矛盾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都通過溝通解決了。

 

在處理各種家庭事情後,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其中一條最重要,就是邊界感,手一定不要伸太長,不該管的事情,一定不要管。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有些事情,可以提一些建議,但不要幹涉,不要控制。

 

這不,弟弟訂婚了,關於娘家的事,我更是秉持這個原則。

 

我和弟弟關係很好,他和女朋友小萌吵架,有矛盾,會給我講,偶爾也會給媽媽提起,但是我們都吐槽他,沒有人站在他一邊的,搞得他很鬱悶。

 

一般情況,倆人吵架,哪怕告訴朋友,也不要告訴家裡人,可是人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總會感性,哪會時刻理性呢?

這時,家裡人,尤其親近的人,就不要激化矛盾了,多說說自家孩子、兄弟姐妹的不是。

 

最近,小萌和我說了一件事,讓我哭笑不得,弟弟小凱讓她多看書,多學習,還讓她報了輔導班,學習會計,她沒有那麼上進,我弟弟就生氣了。

 

小萌很在乎他的感受,來找我推薦書,我開玩笑說要不先看我的書《行動變現》,然後,要了地址,整理一些適合她的書,寄過去。

 

當然,這個過程中,我還吐槽了弟弟小凱,事真多,管得太寬。但是,小萌一直說,我懂他,非常維護小凱。

 

弟弟小凱,說現在才明白了我當初的糾結,當年,我讓他看書學習,他做不到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怒其不爭。

 

對於這件事,弟弟的心是好的,多讀一些書,倆人共同語言也多。

 

還有,他覺得弟媳的工作,賣金銀首飾,整天站著太辛苦,希望她多學一個技能,可以換一個相對輕鬆些的工作環境。

 

可我會反駁他:你以為的,是對方想要的嗎?拿「我為你好」的理由,幹涉對方,在親密關係中,不是一個好方式。

 

我和弟弟說:「現在,我一點都不想改變別人,尤其家人,我只要求自己做到。」

我理解弟弟,他高中畢業,沒有讀大學。現在,他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一直在大量讀書,彌補自身不足。

他對另一半有期許,難免想改變對方。

 

理解歸理解,我還是吐槽他事多。弟媳小萌,作為女孩,關注身邊各種八卦,比如誰離婚了之類的,這很正常。這是男女差異,他覺得無聊,我們不覺得。

 

再說,小萌已經做得非常好,一份工作做了6年,很踏實,業績也特別好,對她來說,最適合的方式,是從工作中學習。

 

每個人學習方式不一樣,劉先生就喜歡看電影和視頻獲取信息,我也從不逼他看書、報課程。

 

在處理感情問題上,弟弟沒有那麼成熟,他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還很委屈,「小米說我事多,媽媽,我真事多嗎?」

 

這快樂死我了,媽媽只能違心地說:「你事不多。」

 

作為大姑姐,我那是相當有覺悟,站在弟媳這一邊,人家倆人有矛盾,轉眼就和好了,我才不要當壞人。

 

他們戀愛也有一年了,中間又不是沒有鬧過矛盾,有時都分手了,失戀了,給我打電話,還放狠話:看來我適合一個人過。

 

可轉眼就好了,這不都訂婚了。我要是勸他分手,那要是讓我弟媳知道了,我可不就尷尬了。

 

話說回來,每次,我聽下來,還是弟弟的問題更多一些,他要求那麼多,老想改變別人,希望對方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平常,我不會說教他,但只要他和我說這些感情的事,我說話很犀利,基本上一點不留情面,讓他很是不爽。

從小一起長大,我們只相差2歲,交流比較多,我對他很了解。

 

他優點很多,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男人,但人無完人,缺點也不少,他的成長環境,讓他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在同齡人中,他算是比較出色的,做了多年銷售,又創業,特擅長和人打交道,非常討喜。

 

加上,他外表很不錯,身高大概178cm,以前一直打籃球,很挺拔,也沒有發福,不油膩。加上衣品非常好,特會收拾自己。

 

他對人也大方,捨得花錢。一直以來,在戀愛市場,有點搶手,女朋友遷就他很多,對方對他也有點小崇拜。

 

這多少導致他有點大男子主義,以自我為中心,老想佔主導,管著對方,在感情裡,這可不是什麼優點。

 

他都超級自信了,作為家人,我們要讓他知道真相,要不然,他有問題而不自知。

 

對於他的事業,我們一點不擔心,對於感情,一直比較操心,不是因為他找不到對象,而是怕不收心。

 

他30歲了,才定下來。之前,爸爸一直催結婚,媽媽,一直勸著爸爸,尊重他的選擇,就害怕匆忙結婚,有了孩子,他不過了,這不苦孩子嗎?

 

我一直認為人需要沉澱,弟弟小凱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我曾寫文章說過,他曾在國內一家電器集團工作,學歷低,只能從基礎的銷售做起。

然後,他就開啟了很苦逼的銷售生涯,一年跑壞5雙皮鞋,也是這個階段經歷了,23歲,就已經是某區域總監了。

公司看他特別能闖,就放他去開發新客戶,他天生是做銷售的,加上領導力很強,特別出業績。

這麼年輕,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一個人會怎麼樣呢?

他膨脹了,覺得自己太厲害了,捨我其誰,要幹一番大事業,後來,被忽悠,去了一個新公司做銷售總監,很不順利,也很受打擊。

他就辭職來上海找我了,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那會,我混得也不好,收留了他,但對於他的事業,實在給不了什麼幫助。

這個時候,他真正意識到錢的重要性,之前,賺錢多的時候,大手大腳,買奢侈品,請朋友吃飯,錢都沒剩下。

社會是最好的學校,它會給你好好上一課,也是從這時,他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路如何走,也是這時,我讓他看書學習的建議,才真正聽進去。

他開始踏實下來,回了老家,從銷售轉到管理一家工廠,接觸的業務更全面,積累了經驗,攢了一點錢,開始創業。

可是錢完全不夠,家裡一分錢也沒有給他,他竟然還找來了合伙人,一個管生產,他管銷售,恰恰這是他最擅長的,創業很順利,今年又加了一條生產線。

90年的他,如今30歲,褪去了年少輕狂,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

 

這樣的他,已經具備了承擔家庭責任的能力,可以走入婚姻了。

 

 

綜合判斷下來,我認為弟弟在感情裡,是相對強勢的一方,不管是出於家庭和睦,還是單純希望他倆好的原因,我都會時常點一下自家弟弟,讓他好好過日子。

我也不止一次和爸媽說:「你家兒子做生意的,誘惑多,你們一定要多多約束,不能慣。」

 

媽媽早就和弟弟說過:「結婚後,你要敢像別人一樣作,有了孩子,不好好過日子,我醜話說前面,我是不會給你看孩子的,你自己看。」

 

現在社會上,有一股壞風氣,男人有錢,在外面作的有很多,有的父母,還覺得自家兒子這樣有魅力,縱容。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老公有錢了,在外面找人,婆婆竟然還責備女方,覺得是兒媳婦的問題,才導致兒子不回家。

 

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爸媽身上,在教育孩子方面,爸媽價值觀相當正,非常嚴格。

 

前兩年,我和劉先生吵架,提了離婚二字,那會我媽媽在上海,聽見了。

然後,劉先生上班後,我被罵了個狗血淋頭,遠在老家的爸爸,又給我電話,告訴我,無論任何時候,吵架都不許提離婚二字,太傷人了。

我只能一直點頭:「是是是,再也不敢了。」

有家裡這樣約束,弟弟在感情裡,也會慢慢成熟的。

 

作為男性,他很有魅力,很受歡迎,可是他做生意,需要應酬,有飯局,需要喝酒,另一半,肯定兼顧家庭更多一些,1+1才能大於2。

 

我曾經和他說過,還好我是你姐,如果找另一半,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接受不了抽菸、喝酒、各種混飯局,他反駁我,還好我是你弟弟,你也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接受不了你事業比我強……

 

我倆關係很好,但在一起,多少會看到對方的缺點,就吐槽對方。

 

弟媳小萌,家裡是做生意的,人也很靈活,她很能理解弟弟的辛苦,人又大氣。

 

關於弟弟應酬,小萌說,她不是不介意,主要是沒有辦法,很多客戶需要。

 

現在,小萌只會勸他,少喝點酒,喝酒別開車。弟弟回老家,和哥們聚會,無論多晚,小萌都過去,開著弟弟的車送他回家。

我覺得弟弟很幸運,遇到小萌,定下來,畢竟不是誰都能理解你的不容易。

我和弟弟說:

「我們家的好日子剛開頭,要好好珍惜,父母身體健康,我們事業都起步了,沒有生活的壓力,又都找到了喜歡的另一半,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不知足。我倆都被社會大學教育過,那些教訓,不應該隨著生活境況變好而忘記,更要時時自我反省,這樣才能一直好下去。

家庭關係處理好,真是很不容易,和親人打交道,邊界感,一定要貼在床頭,經常提醒自己。

 

更要多一份克制,你要相信對方能夠處理好彼此的關係。

 

我和弟媳小萌開玩笑,「作為大姑姐,我的求生欲很強的。」

 

她說:「姐姐,我懂,我也有弟弟和弟媳,知道大姑姐的不容易。」

 

只要一家人,願意彼此理解, 我想哪怕有點小矛盾,也能通過溝通,快點解決的。

 

我想,也只有親人,願意陪著彼此成長,從青澀到成熟。

 

家和萬事興,如今,對於家人,我就希望和和睦睦,好好過生活。這也是無論多忙,我都儘量抽時間,用心在家庭關係經營上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我和弟媳相處,要有做大姑姐的覺悟
    只劉先生自己家,我有兩個大姑姐和兩個妯娌,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可是5個呀。這麼多年相處下來,一家人在一起,要說一點矛盾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都通過溝通解決了。 在處理各種家庭事情後,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其中一條最重要,就是邊界感,手一定不要伸太長,不該管的事情,一定不要管。
  • 不喜歡弟媳,卻還刻意討好她,大姑姐的卑微,其實藏著無奈的私心
    和一個朋友聊天,無意中談起大姑姐和弟媳的相處模式來;她說,為什麼我們當大姑姐的,在弟妹面前要小心翼翼,還要討好她們,我明明不喜歡她,作為姐姐,她們不是得尊重我們嗎?其實我也深有體會,因為我也是一個大姑姐,在我弟妹面前,我說話也非常注意,而且,還時不時的送她點小禮物,而她,也樂於接受,好像一切都是應該的,並沒有多麼感激你。
  • 新房借給大姑姐帶娃上學,6年後弟媳收到20萬,果斷下逐客令
    特別在娘家有嫂子或者弟媳的情況下,大姑姐小姑子更要注意界限感,避免由於過度打擾,而給娘家內部造成不和諧。人一旦心太軟,便會臉皮薄,從而不好意思對別人說不。有些女人拿大姑姐小姑子當親姐妹看待,可並不是所有的真心實意都能換來對方的感動,有可能會讓對方覺得她好說話,從而當作軟柿子拿捏。
  • 大姑姐帶孩子住娘家六年,弟媳是什麼感受?
    ​都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大姑姐或者是小姑子之類的出嫁了還住在家裡的?我們不住在一起,大姑姐和孩子在婆婆那邊住,我和我對象住在另一邊。不住在一起,矛盾也不會多,所以我也不介意她們在這裡住,就是有時候孩子會有點氣人,除了這些,我們相處還算融洽。我懷孕時,下夜班,我在睡覺,睡醒以後,我對象說,大姐,你看她多能睡,大姐說,我懷孕時也沒那麼能睡覺。
  • 三個姑姐離婚後住進弟媳家,弟媳也要鬧離婚,原生家庭的影響!
    一位婆婆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三個女兒都因為感情問題離婚了,離婚後幾個大姑姐都相繼住進弟媳家,把弟媳家搞得烏煙瘴氣,弟媳也想離婚了!三個大姑姐離婚後都在弟弟家住,婆婆也居然同意她們回來住,做為弟弟也不好說什麼,而弟媳認為大姑姐要回來住,應該和她商量,因為房子是她婚後和老公一起買的,是他們的婚後財產,她有做主的權利。婆婆他們都沒有和她商量就讓大姑姐回來住,讓她心裡很不高興。
  • 大姑姐,我的兒子輪不到你打他!網友:這麼囂張,都是給慣的
    和弟媳一起逛街,這次讓幫忙付錢買套護膚品,下次又讓買件衣服的,總說回去給錢,卻總是不給。就這樣,多多少少在大姑姐身上花去一萬多塊。有一次,因為弟媳實在生氣,就問大姑姐要上次買衣服的錢,卻不曾想,惹來大姑姐一頓罵,說什么弟媳太小氣,然後,兩個人從此就都是愛答不理的了。
  • 回娘家坐月子被嫂子拒絕,大姑姐的一句話讓我瞬間感動
    自己也沒法照顧婆婆,婆婆就被大姑姐接到了她那裡。張月老公提議要不就給張月僱個月嫂,可是張月一看費用那麼高,一口拒絕了。她讓她老公幫忙收拾了一下生活用品,準備回娘家。張月聽了大姑姐的話特別感動,可是大姑姐要照顧婆婆,還要帶一個4歲的孩子,自己哪好意思去啊。最後下定決心要僱月嫂的張月還是被大姑姐給接到了她家裡,張月大姑姐說,她僱月嫂的錢都可以給張月買很多補品了,反正她也要伺候自己的母親,不差張月那幾頓飯,順便的事。
  • 婆婆生病後臥床五年,兒媳精心照顧她,大姑姐回娘家給弟媳10萬
    朋友和同事跟她相處得久了,了解她的為人後,都很喜歡跟她做朋友的。孫豔剛嫁進婆家時,跟婆婆發生過很多次矛盾,就是因為她這心直口快的毛病。婆婆不喜歡孫豔的脾氣,覺得她兇巴巴的,也不知道自己兒子喜歡她什麼。大姑姐也覺得孫豔的脾氣不太好,但大姑姐總是儘可能地包容著。每次母親和孫豔發生矛盾後,她回娘家來勸時,總是對母親說要包容兒媳。
  • 婆婆癱瘓兒媳照顧6年,大姑姐回娘家照顧2天後,說弟媳不容易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這是做人最基本應盡的義務,父母撫育子女無怨無悔,子女也應該懂得回報。可是男人作為一家之主,必須首先要解決家庭生存問題,於是只好將父母子女委託給妻子照顧。不過兒媳與公婆並無血脈親情,之所以願意照料公婆,完全是基於夫妻同進退的原則。
  • 一位大姑姐的忠告:有嫂子和弟媳的女人,婚後儘量少回娘家
    雖然在有兒有女的家庭裡,父母總是更偏心一些兒子,但是長大成人後,總是女人更心疼父母,體貼父母,比兒子更懂得照顧家人。因此,很多女人即使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她們還會力所能及地照顧自己的娘家人。這種女人會被人說成是「娘家奴」「扶弟魔」。會被婆家人看不起,甚至排斥。她們的老公也會心生不滿。可就算是這樣,也阻擋不了她們對娘家人的那份愛護之情。
  • 大姑姐上門借錢,對弟媳指手畫腳|親戚相處之道,丈夫態度是關鍵
    她這個大姑姐那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每次來她家都要攪個天翻地覆才肯罷休。「大姐來了呀。」周靜打了聲招呼,就看到大姑姐剛才還笑意盈盈的臉上,換上了客套的禮貌微笑。「小靜又加班了?要我說呀,你就該趁早把這工作辭了,跟我一樣換個時間自由的工作。
  • 大姑姐看不慣弟媳在家無所事事,天天去攪和弟弟的家事,誰有錯
    大姑姐看不慣弟媳在家無所事事,天天去攪和弟弟的家事,誰有錯我出生再一個經商家庭,所以家庭條件也比較富裕。從我爺爺那代開始就做生意了,直到現在我已經33歲結婚多年了,家裡的生意也一直都還可以。我和弟弟都已經成家了,而我和老公也在做生意,做的還挺不錯,手底下有些鋪面和幾套房子。我弟弟就跟著我爸做事,等我爸到了晚年之後也會去繼承我爸的事業。一家人一直以來都和和睦睦的,我也從不嫉妒我弟,畢竟我爸在我和老公做生意的時候,也幫了我們很多,可到了我弟媳這裡就開始出現問題了。
  • 寫寫我家大姑姐
    但是她這個婚姻在她的敘述中是不幸的,在我這個弟媳面前她也不避諱地說她老公不好,婆家不好,妯娌不好。我聽了很不以為然,只有笑笑不說話。我家閨女一周歲生日的時侯,大姑姐回來給我家孩子帶了一套衣服,我也是好意一番客氣,當時就說了孩子衣服已經很多了,不用再花錢了。不知大姑姐怎麼回事,就跟她弟弟說我嫌棄她買的衣服不好吧拉吧拉,反正她的理解很多時侯會曲解別人的意思,後面還會說到這樣的例證。
  • 「大姑姐,回娘家東西都不拿,還好意思回來」「關你什麼事」
    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係,一直都被大家認為難處,但是說起娘家人的關係時,處理起來一樣的是棘手,大姑姐和弟媳之間,雖然並不是經常的住在一起,但是她們的關係,並不見得能夠有多好。在利益的面前,即便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都會撕破臉皮。何況大姑姐和弟媳並沒有血緣關係,為了利益而撕破臉皮可不是少數。
  • 一位大姑姐的感悟:有嫂子和弟媳的女人,婚後儘量別空手回娘家
    有一位大姐姑說了自己的感悟:有嫂子和弟媳的女人,婚後儘量別空手回娘家。因為自己嫁出去後,家裡有嫂子或弟媳在,你要是空手回家,很容易被她們認為你是回家找她們的公公婆婆拿錢或拿家裡的東西走,表面上她們很歡迎你回去,可實際上也是處處留意著你。但是,你要每次回家後手裡頭都帶點小禮物給老人家,或者帶點東西給嫂子或弟媳的孩子們,那不僅孩子們開心,就連嫂子或弟媳也願意你常回家看看。
  • 兒子放暑假婆婆來照顧,大姑姐隔三差五回娘家,弟媳下逐客令
    作為女人要懂得,出嫁後應該融入新的角色,有時間多去琢磨如何去做一個賢妻良母,畢竟夫家才是你的人生歸宿。至於娘家,對父母的孝心盡到了就好,千萬別自以為是,去幹涉娘家的事情,造成兄弟姐妹之間感情失和。大姑姐白吃白喝也就算了,當她得知婆婆這趟來揣著3000塊錢,居然惦記上了,慫恿兩個孩子問外婆要這要那。外孫要吃點零食,做外婆的自然不好意思拒絕,一趟超市逛下來兩三百塊錢就沒了。之前婆婆已經放話要給孫子交學費,如今一看情形不對,趕緊通知老伴再送2000塊錢來。
  • 和大姑姐住一起是什麼感受?3位弟媳說了真心話,感覺多了個婆婆
    幾天以後,老公上門和我道歉,但我已經想明白了,這只是個導火索,我和大姑姐的性格是真的不適合住一起。於是我和老公提出搬去縣城,要不就出去打工,反正不能住一塊了,老公很猶豫,但我很堅定,現在妥協的話以後的日子只會更難過。
  • 大姑姐離婚,婆婆要兒媳每月給5千替女兒養娃,兒媳:一分沒有
    從那過後,大姑姐便沒再工作,公婆讓她留在家裡做一些清閒的家務,老兩口去工地做小工掙錢。不管日子多苦,公婆都沒再讓大姑姐受一丁點委屈,每年換季,就算全家人都不添置新衣服,也要給大姑姐從上換到下。平時大姑姐不持家,有一分錢恨不得花兩分,男方只有一套住房屬於婚前財產,所以離婚她壓根沒分到多少財產。辦完離婚手續,大姑姐帶著孩子直奔弟弟家。這可把婆婆心疼壞了,趕緊和兒子商量,讓他一定要想辦法幫幫姐姐。想到之前為姐姐做的種種努力,她卻不吭聲把婚離了,老公賭氣說不管她了。見兒子倔脾氣上來了,於是婆婆只好找兒媳拿主意。
  • 大姑姐自私,婆婆幫我帶孩子她罵上門,老公一番話趕走姐姐
    小蕊說婆婆帶孩子很有經驗,之前大姑姐家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帶大的,他們上小學以後,大姑姐才給接走了。婆婆那時候給大姑姐帶孩子,一分錢沒要過,包括孩子的生活費也是婆婆給出的,大姑姐從來沒有給過一分錢。到了小蕊家的孩子,婆婆也說不要錢,因為婆婆有退休金,每個月夠她和孩子花,所以她就說讓兒子兒媳把錢存起來,如果她沒有了,再問他們要。
  • 大姑姐要把懷孕的同事介紹給我弟弟,婆婆:你大姑姐一片好心
    大姑姐要把懷孕的同事介紹給我弟弟,婆婆:你大姑姐一片好心。方女士最近遇到了煩心事,她覺得她的大姑姐和婆婆太可笑了,完全就是在作踐她和她的娘家人。方女士有一個比她小兩歲的弟弟,今年剛剛研究生畢業,找了份工作薪資待遇都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