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The King永遠的君主》劇照
你覺得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感情基礎、物質,還是尊重理解或包容?單純地說,我覺得這些都不太準確。
感情會隨著時間慢慢變淡甚至消逝,物質條件越充足,反而更容易給了外面女人窺探的機會。
至於尊重理解和包容,只不過是婚姻中偶爾存在的潤滑劑,事實上也沒有任何一段婚姻可以長久擁有這些看似高明的「手段」。
對,手段!尊重理解還有包容,其實不過就是婚姻裡的一種手段。
想要婚姻過得舒服,有一點不能較真:愛。
很多人喜歡問自己的伴侶:你愛我嗎?你還愛我嗎?你有多愛我?
愛真的可以用嘴巴回答清楚嗎?我覺得不能。
一個人是否愛你,有多愛你,其實你比誰都清楚,但你之所以喜歡這麼問,就是希望從對方口中聽到你期望的答案。
你想通過被肯定來證明你的婚姻關係是沒有問題的,它還是一如既往保持著你期待的幸福。
兩個人想要過漫長一生,學會開解自己很重要。
比如吵架的時候,伴侶就是不主動哄你,這時候你怎麼辦?你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學著開解自己。
實際上伴侶不願意主動哄是很多人婚姻的常態,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哄?
一方面是覺得自己沒有錯,不願意低頭,其次他們覺得哄會變成習慣,當女人只能接受被哄才會和好以後,他們就失去了婚姻中的主動權。
女人在面對這種男人時,只能學會「想得開」。
電影《如果芸知道》中,有一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徐帆飾演的房東太太,在和的租客聊起自己婚姻的時候,也有很多抱怨。
租客就問她,既然有這麼多不滿,為什麼不離婚?
徐帆是怎麼回答的?
她說:我仔細想想,這個男人雖然有很多缺點,起碼這些是我可以接受的,如果換一個人,他身上的缺點我沒法接受,那不是更糟?
婚姻中,你只能去想一些好的,而不是總是去糾結一些不好的。只有這樣婚姻才能越過越幸福,起碼感知上是這樣的。
不僅僅只是婚姻,友情、工作還有親情都是一樣的,在出現一些你並不是很認同的事情時,你得告訴自己「想開」、「放下」,才能夠從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誰都會遇到困難,在遇到困難時,學會往好的地方想,也是一種好的解決方式,起碼心態上得到了緩解。
很多人都知道「身份」一詞,什麼樣的身份做什麼樣的事。
比如你是妻子的身份,就應該盡力做好妻子該做的事,你是一個母親,就應該做到母親的溫柔和包容,當你是一個女兒的時候,你應該做一個懂事的女兒。
只有當你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身份,才不會混淆關係,做出一些讓別人不舒服,同時也讓自己為難的事。
我們常說找對象需要找靠譜的人,什麼是靠譜的人,所謂靠譜的人其實就是「拎得清」的人。做事有分寸,對人有邊界。
「拎得清」在兩性關係中有多重要?當一個「拎得清」的伴侶,會讓對方覺得懂事、大度、善解人意。
這類人在多件事情中,能分輕重緩急,處事果斷乾脆,不擰巴,不較真。
打個比方,就拿婆媳關係來說,很多人覺得「婆婆對我好,所以我也對她好,她對我不好,我也不會對她好」,這種觀點正確嗎?正確但也不正確。
婆媳本來就是複雜的個體,它的處理方式沒有標準,有些婆婆按常理出牌,有些不按常理出牌,你只有搞清楚她是什麼樣的婆婆,喜歡什麼方式,你才能投其所好,否則只會病急亂投醫。
作為兒媳,你得知道自己的身份是晚輩,晚輩對前輩要尊重,這一點是必須的,所以不管婆婆怎麼對你,你首先要做到問心無愧,至於最終的結果,那就得看婆媳緣分了。
夫妻相處也是,作為一個妻子,做到自己該做的,對伴侶足夠尊重和理解,不擅自幹涉,做一些讓對方不滿的事,就是合格的妻子。
面對這樣的妻子,男人不管是否心甘情願,最起碼明面上,他會欣賞妻子所作的一切,給予肯定和讚美。
婚姻中,不少人愛自尋煩惱,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疑神疑鬼,敏感對於婚姻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會加速婚姻破裂。
婚姻中有技巧,運用一些錯誤的方法會加速婚姻瓦解。
婚姻中產生麻煩,是不斷地聚冰的過程。
想要破冰最好的方式,不是主動求和、卑微討好,而是彼此保持好各自的界限,分清各自負責的鄰域,守護好自己負責的部分,做到大事「拎得清」,小事「想得開」。
婚姻不是去糾錯,沒必要在一些小事上,去分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更沒有必要因為爭輸贏而吵架。
好心態是好婚姻的開始,任何時候,擁有一份好的心態,會讓自己更舒服,伴侶更輕鬆。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