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魔鬼,勇敢的放它出來就好

2020-10-06 一隻飛翔的羊

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但是對於負面情緒的處理,很多人往往是壓抑自己的情緒,不去表達。

我們害怕情緒失控,害怕在別人面前表現出失態的一面,擔心影響到人際關係,又或者我們不願意讓負面情緒來影響我的工作和學習。

我們習慣了壓抑情緒,因為壓抑情緒可以帶來短期的獲益。比如工作可以繼續進行,人際關係也不受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有很多弊端,最直接的,壓抑情緒可能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

壓抑情緒

在網絡上看到這麼一個故事。

話說有位女士,結婚後一直和公婆一起住,她非常渴望有自己的空間,但是卻未能如願。後來她慢慢也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都壓了下來,直到她被檢查出來得了癌症。

當諮詢師問她這輩子最大的心願的時候,她說,好希望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房子大不大無所謂,主要是可以和丈夫孩子住在一起,哪怕只是住幾個月也好。

這位女士因為不能擁有獨立家庭,對自己和丈夫都有情緒,於是她把自己的這部分情緒壓抑下來。但是,她的身體卻為她的情緒做出了解釋,並幫她實現了她的心願。

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好,她住的是特護病房,獨立的套間。在這個獨立的不大的病房裡,有她的丈夫和兒女的陪伴,而公婆又不會在這裡住。她的潛意識讓她用這種方式,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空間。

而她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幾個月,那恰好是她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日子。

1.當你想方設法去壓抑自己情緒的時候,情緒也會想方設法從其它地方跑出來。

比如有的人可能感覺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疼痛,但是去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的原因。心理學會認為,這很可能是心因性的問題,也就是說,你身體上的疼痛是由某些心理問題導致的。

壓抑

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軀體化,即一個人本來有情緒問題或者心理障礙,但卻沒有以心理症狀表現出來,而轉換為各種軀體症狀表現出來。

這種軀體化大多是由過度壓抑了負面情緒所導致。

壓抑情緒,除了可能會導致軀體化的問題,還有可能導致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的受損。

我們通常會以為不和人發生衝突,壓抑自己的情緒,這都是自己的事,人際關係不會受到影響。其實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

因為,負面情緒是無法被壓抑的,而短暫的壓抑,勢必會換來更大的爆發。

我有一位朋友,她在和老公談戀愛的時候,就老誇她老公性格好,脾氣好,每次遇到衝突,都會讓著她。

結果,他們結婚以後,她卻對老公的抱怨越來越多。

因為,她的老公對她發起了「被動攻擊」。約好的時間因為臨時的事情放她鴿子,做家務帶孩子越幫越忙,總有一些簡單的事情會被老公搞砸。

其實是她的老公內心也有情緒,但是因為成長所形成的關係模式,即使內心憤怒不滿,卻從不直接表達。

這些不能直接表達的情緒,卻在不經意的導致兩人的親密關係越來越遠。

漸行漸遠

壓抑負面情緒,除了會損害人際關係,更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抑鬱。

抑鬱,從本質來說,是一種轉向自身的憤怒。

當一個人沒有辦法對外界對其他人表達憤怒的時候,他就會把這種憤怒的情緒投向自己。

這就不僅僅是會產生心身疾病,嚴重的抑鬱甚至會導致自殺行為的產生。

2.既然壓抑情緒有那麼多的危害,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去調整呢?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壓抑自己的情緒。許多人由於長期習慣性的壓抑情緒,他們甚至都已經意識不到自己在壓抑情緒。

有的人是硬生生地把情緒壓了下去,比如想哭的時候不能允許自己哭出來,這是比較明顯的壓抑。起碼你還能夠知道自己是想哭的,你也知道自己在壓抑,但有時我們還會用一些更隱蔽的方式來壓抑情緒。

比如說情感隔離,這是一種心理防禦。它可以讓我們把情緒推到很遠,把自己和情緒隔離開來,根本覺察不到自己的情緒。

有位讀者說,他經常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他總是有種很空的感覺。

在一次讀書會的活動中,他描述了一段小時候的經歷,他看著心愛的小狗被父母打斷了腿。旁邊的小夥伴聽著就覺得難受,但是當大家問他有什麼感覺的時候,他說沒有感覺。甚至他在描述這一段經歷的時候都很平靜,這就是一種情感的隔離。

情感隔離

情感隔離的人,會讓自己生活在一個真空的環境裡。他不讓自己感覺到情緒,這樣就不用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他就不用感受到被人傷害的感覺,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繼續維持生活的正常運轉。

他用這種情緒隔離的方式把自己給保護起來了。

所以,情感隔離其實是我們為了適應環境所發展出來的一項生存技能。

有可能是這個孩子小時候的成長環境非常的惡劣,他會經常遭到不合理的對待或被忽視,那麼情感隔離的心理防禦就可以幫助他緩解現實層面帶來的痛苦。

但是,當我們長大了,我們不再處於早年的生活環境中的時候,這個心理防禦的生存技能,可能就不那麼適用了。

因為隔離,我們沒有辦法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我們就很難去理解別人的情感,很難用情緒體察到別人的內心,別人也很難靠近你。那麼,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3.那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第一,看到並承認自己的情緒。

情緒不會消失,但我們常常會對自己說「不要哭,要開心起來」。這是在否認自己的情緒。

有位朋友說,她小時候經常被爸爸打罵,她就很委屈地哭了,但是爸爸並沒有去理解她,反而訓斥她不許她哭,如果她哭的話會繼續被打,直到打到她不哭為止。

她因為感到害怕,所以每次爸爸訓斥她不許她哭的時候,她就不敢哭了。因為如果繼續哭的話,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懲罰。

承認情緒

還有位男性朋友,他也習慣了不去表達自己,因為每次他說了真實的感受之後,如果不如父母的期望和意願,就會被懲罰。

可能很多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懂事,不許哭,不許鬧,不許發脾氣,成年人不允許孩子有情緒的表達。

這種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否認,會讓孩子覺得,真實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是不被接受,是不被喜歡的。

那等他們長大之後,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可能也會習慣性的不表達。因為他們會認為,表達出來也沒有用,別人也不會理解,甚至可能會有懲罰。所以,慢慢的他們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了。

但是成年後的我們需要學會去擺脫這些束縛,表達你的負面情緒,並沒有什麼不對,負面情緒的產生是正常的現象,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

看到並承認自己的負面情緒,才能去為你的情緒找出口。

第二,適度的宣洩你的情緒。

所有的負面情緒都需要有一個出口,你也需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情緒宣洩口,而不是無限度地儲存這些負面情緒。

人的心理空間是有限的,情緒找不到出口的時候就會崩潰。要麼是你的身體為情緒買單,要麼是你的親密關係為情緒付帳。

所以,不管是找個人傾訴,又或是找個地方哭一場,你都需要有個容器和渠道來釋放你的情緒。

當你可以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你或許會發現,表達真實的自己未必會有懲罰。尤其是在關係中,也許對方也在等待著真實的你,這份真實能夠讓你感到自在。而那些願意接納你真實情緒的人,也會讓你重新感覺到信任和溫暖。

相關焦點

  • 它既是天使,又是魔鬼!!
  • 衝動是魔鬼!
    衝動是魔鬼某人得一寶貝:紫砂壺,每夜都放床頭。一次失手將紫砂壺壺蓋打翻到地上,驚醒後,甚惱。壺蓋沒了,留壺身何用?於是抓起壺扔到窗外。生氣是愚蠢的一隻駱駝在沙漠裡跋涉著。正午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得它又餓又渴,焦躁萬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該往哪兒發才好。
  • 遇事克制情緒,首選「友善」衝動是「魔鬼」
    當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甚至訴求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的時候,一定要冷靜處理,三思而行,不能情緒激動,更不能有過激行為在反映和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友善是首選、衝動是魔鬼。
  • 衝動是魔鬼!
    衝動是魔鬼昨天晚上,小區樓對面一戶人家,婆媳為一點小事發生爭執,推拉,婆婆激動不能自控,失控後不幸頭撞上玻璃臺角,胖婆婆鮮血直流,驚動了11O,120,住進醫院了!筆者感嘆:衝動是魔鬼!婆媳有矛盾好好溝通,沒有必要這樣呀!一個人一衝動,就會喪失了理智,情緒失控,幹出不可思議的事情,後患無窮!
  • 最可怕的不是魔鬼,而是它可能擁有一張你最親切最熟悉的人的面孔
    最近心裡有點小陰鬱,剛看完《隱秘的角落》,又聽聞杭州殺妻碎屍案……想必很多人都對張東升和「許某某」這種身邊隱藏著的魔鬼感到不寒而慄吧!其實最可怕的不是魔鬼,而是它可能擁有一張你最親切、最熟悉的人的面孔。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發布的新數據,全世界平均每天有137名婦女被伴侶或家人殺害,這意味著家成為女性最有可能被殺害的地方。
  • 金錢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太經典!)
    幸福是上帝擲到人間的一塊最費思量的誘餌,沒有得到的時候,它讓你魂牽夢縈,一旦得到,又讓你感到味道索然。因此,滿足才是最大的幸福。為了讓我們有能力完成使命,它還給我們注入了潛能,這種潛能就是我們的長處,就是我們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 如果能哭出來就好了
    你知道嗎,有些難過只能偷偷的,因為說出來沒有意義如果能哭出來就好了。曾經看到一個說法,你流的眼淚,是大腦對你的安慰。你的大腦沒有辦法擁抱你,它只能通過這個信號來安慰你:別難過,會好起來的。哭完之後真的輕鬆了不少,哭也是種釋放呀。現在的我大多時候,只有在覺得委屈的時候才會情不自禁地掉眼淚,難過的時候一滴也掉不下來,心裡悶悶的,只能靠不停嘆氣來抒發心裡悶著的那股氣。
  • 《當時忍住就好了》:駕馭能量,才能控制好情緒
    在《當時忍住就好了》這本書中,作者肯林德納用過去30年自身的心理諮詢經驗,為我們提供了一套駕馭能量的七步法。這套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成為情緒的司機,不僅能夠良好的管控自身情緒,還能將情緒所釋放出來的負能量轉變為正能量,給我們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 如何管理情緒的4個方法和心得體會
    很多人以為是情緒讓我們變成了魔鬼,其實並不是,而是壓力讓我們變成了魔鬼。我們在面對情緒的時候,錯誤的把情緒當做了壓力,所以當壓力摻雜進來了以後我們才會做出很多奇怪的反應。,每一個情緒的到來,都承擔著一個信使的作用,它是來給你傳遞信息的,告訴你一些事情的。
  • 自我否定,是來自魔鬼的欺騙和控告?
    (點開標題可看)小心,你或你身邊人的【苦毒的根】長出來「毒害」人!(點開標題可看)自我否定,通常是來自魔鬼的欺騙和控告!人因自我否定而造成的不自由,實際就是接受了撒但的謊言和控告,撒但它專門喜歡欺騙小信的基督徒,因為它知道他們最好騙。撒但它很喜歡挑撥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並常阻攔人與神的關係。
  • 魔鬼的謊言(2)
    關於魔鬼的謊言,我們繼續延續話題。討論下貌似合理,其實貽害頗深的一些說法,這些說法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卻是地地道道的「魔鬼的謊言」。真是找錯人了很多人一生最大的挫折感是來自於婚姻,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位。
  • 克制衝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駕馭情緒,遇事不要太衝動如果你能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就會擁有良好的心態,愉快的心情,遠離衝動,抱怨與憤怒,擺脫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怪圈,從而享受積極快樂的生活。在職場上不能控制情緒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影響是,它將使你沒有合作夥伴!而在這個講究合作的社會裡,沒有合作夥伴就意味著你將一無所有。有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地獄中,魔鬼為了破壞愛情而發明的一定會成功而惡毒的辦法中,抱怨是最厲害的了。它永遠不會失敗,就像眼鏡蛇咬人一樣,總是具有破壞性,總是置人於死命。」
  • 《魔鬼聊天術》阮琦(作者)
    和女神約會時,如何營造最好氛圍?被女神拒絕後,如何挽回局面?和女神吵架了,如何優雅和解?《魔鬼聊天術》是一本教你和TA聊天的指導書,是阮琦繼《魔鬼搭訕學》《魔鬼約會學》之後的又一作品。如何從陌生到熟悉,「初級破冰」避免無話可說的尷尬;如何在咖啡館裡,搭訕對方不失優雅;如何讀懂別人的暗示並機智應答;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對方看到搭訕背後的真誠;魔鬼諮詢師阮琦教你會聊才會撩,讓你和TA的關係更進一步。從搭訕到交往,約會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魔鬼諮詢師阮琦教你逐一攻破。破解方法有理有據,並經實踐驗證可行。
  • 如果不愛,勇敢說出來
    每天早晨醒來,床邊都整整齊齊地放著他的換洗衣服;每天晚上回來,她已經做好飯菜等他。他也有感動,只是,絕不是愛。偶爾,他會想到分手,可是,他找不到分手的理由。他想,再等等吧,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拖了下來。再後來,他們有了孩子。他在外打拼,孩子的事從不用他操心。她把他和孩子都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個人都羨慕他。他笑著附和,可是心裡明白,她不是他想要的真愛。可是,他從來沒有說出口。
  • 警惕:那個面對你笑的溫柔無害的人,可能是披著外衣的「魔鬼」
    後來隨著事情的經過被越來越多的人傳出來才知道,原來丈夫經常打妻子,這次是因為沒控制住,拿著的棍子打到了妻子的頭上,把妻子打死了,妻子的屍體送到醫院時,連給做屍檢的法醫都說,怎麼打的這麼狠,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好地方了。
  • 等等它就出來了……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歷,找某樣東西,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但在某個時刻某個地方,突然它就出現了。以前,當我越想找某樣東西越找不到的時候,心裡就會又焦急又煩,強迫症使然,不找出來就總感覺心裡有塊石頭堵住,甚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但現在,我竟然也學會了「等等」,不管它,等等它就出來了。
  • 遭遇感情背叛不要做逃兵,勇敢面對它迎向新生
    ,如附骨之蛆不停的吸食著你的血肉,而它卻在你血肉的滋養中越來越強壯,最後變得越來越嚴重,就像一種頑疾一樣難以治療。處理負面情緒實際上是需要學習方法的,不同的負面情緒需要不同的方法去應對,那麼,遭遇了外遇以後,一般會產生哪些負面情緒,又該如何讓這些情緒得到控制乃至消除呢。
  • 定業即功課,惡業現前時應該勇敢地接受
    正因著這些抓住不放的執著,便產生了內心的煩惱,而情緒便由此顯現其外。  話說回來,雖然我們還是凡夫,煩惱習氣也還沒斷除,但是當惡業現前時,我們能勇敢地接受而不逃避,學習聖者的態度去超越它。  要知道,消除因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接受它的出現,然後等它逐漸凋萎。換言之,受了就了業了。
  • 深度好文 | 6個短句,助您管理情緒
    - 1 -衝動是魔鬼某人得一寶貝:紫砂壺,每夜都放床頭。一次失手將紫砂壺壺蓋打翻到地上,驚醒後,甚惱。壺蓋沒了,留壺身何用?於是抓起壺扔到窗外。衝動是魔鬼!學會冷靜,也是一種智慧!正午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得它又餓又渴,焦躁萬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該往哪兒發才好。正在這時,一塊兒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腳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駱駝頓時火冒三丈,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片踢了出去。卻不小心將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紅的血液頓時染紅了沙粒,升騰起一股煙塵。
  • 衝動是魔鬼,只圖一時痛快,無助問題解決
    衝動是魔鬼,只圖一時痛快,無助問題解決情緒是外在的修養,控制情緒不再情緒本身,而是要加強修養,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思想方法,如何認識問題衝動是魔鬼!動只圖一時痛快,無助問題解決,反而會使問題更加複雜,更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