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相信不少適齡但還沒找到對象的小夥伴,都有過被相親支配的恐懼和無奈。
這不,十一小長假還沒結束,慄子已經看到不少微信群秒變為大型相親吐槽現場了。
不少人吐槽說,相親就是明碼實價的交易,房子車子年薪等硬性指標先擺上來,然後彼此衡量條件,進行篩選。反倒三觀、性格、愛好、感情,都可以之後再慢慢觀察、磨合、培養。
而且,還存在鄙視鏈。最終比拼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父母和家庭。
前幾天,一位朋友就因為父母沒有保險,而遭受到了赤裸裸的「鄙視」。他說,有想過千千萬萬被拒的理由,但從來沒想過也沒法理解,竟然不是因為長相身高、也不是房車等廣為人知的指標,而是父母沒有養老金、沒有保險,這也太「奇葩」了。
其實,對於這種把父母是否有養老金、保險等納入相親指標的行為,慄子並不感到驚訝,也非常理解。
因為這些看似「奇葩」的事情,並不是個例,而是早就在相親市場上存在的現實。
去年7月份的時候,就有媒體報導過「相親問對方父母有沒有醫保」的情況。而且天涯論壇上、百度貼吧、知乎上「父母沒養老保險和醫保的男人該不該交往」等相關的帖子數不勝數。
我們可以看到,相親市場上,不管是男生女生,父母有沒有養老金有沒有保險,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實際上,現實生活中,不僅僅是相親市場,自由戀愛的情侶也很看重這個。
慄子曾經專門問過身邊的朋友,大家的回答都是,非常重要,就算戀愛期間有情飲水飽無所謂,但一旦談婚論嫁的時候,都會考慮這個問題。
那為什麼保險,會越來越成為很多人找對象的重要指標呢?
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朋友A是家裡的獨生子。高三那年,母親不幸罹患乳腺癌晚期,醫生說無藥可治了,家人商量著盡全力治療,必要時把房子賣了。但他母親始終不同意,選擇放棄治療,最終房子是保住了,但人撐了不到兩個月就走了。
忙著高考的A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只聽父親說起,母親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把房子留給兒子結婚用。
晃眼間6年過去了,此時的A大學畢業2年,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也談了一個很要好的女朋友,兩人計劃著明年結婚。
但噩運又來了。父親檢查出了肝癌,也是晚期,醫生說最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父親做好了等死的準備。但A堅持治療,他說現在自己可以做主了,就不會讓母親當年的悲劇重演,有些遺憾錯過了,就一輩子都彌補不了。
於是掏積蓄且四處借錢,花了30萬,終於把父親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同時為了照顧父親,工作也辭了。
剛開始的時候,女友很尊重他的選擇,哪怕是婚期無限期推遲也願意等。因為她知道當年的遺憾對A意味著什麼。
但人是拉回來了,後期的治療費用每個月就要近萬元,依舊是個無底洞,A說實在借不到錢就把房子賣掉。
因為錢、工作等等問題,兩人爭吵的日子,開始多了起來。女友的家人,全都勸她慎重考慮婚姻的事。
女友不願放棄多年的感情,她希望A買保險,畢竟醫生說過父母的病是生活習慣所致,不會遺傳,A的體檢結果也一切正常。實際上,A也有保險意識,兩人還一起諮詢過,但最後A還是沒有買,因為實在拿不出錢,他說不知道父親哪一個時間段又要花大錢了。
就這樣,在無盡的崩潰和絕望中,爭爭吵吵著過了一年,女友最終選擇了離開。
有天晚上,在病床上的父親對A說,你是個苦命孩子,拖累你了,要不咱們放棄吧,你們好好過日子。A寬慰父親說,我的路還長,不怕!
其實背過身去,他淚流滿面,但捨不得這段感情又能怎樣,他說人生必須有取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不成為一個孤兒。
是啊,捨不得又怎樣,感情的世界,從來就沒有對錯。從情感和責任來說,A只是選擇了承擔自己作為兒子該有的責任而已。
但站在女友的角度看,這個責任太重了。
就像知乎上一個高贊回答,所說的:
愛情可能是兩個人的事,但結婚一定是兩個家庭的事。一對有保險、養有老金的父母,和一對沒有保險、沒有養老金且只有一個兒子的父母,他們的子女所面對的資金壓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就算剛開始可以說愛情勝過一切,一起面對,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把人變成樊勝美,尤其是面對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問題,真的承擔得起,扛得過去嗎?所以如果真的愛對方,想和對方在一起,建議能給父母弄個社保也好,買商業保險也好,最起碼生病住院能報銷點是點,這樣日子才沒那麼難過。
的確,贍養父母是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只不過,這種責任,對於有的人來說,是負擔。
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日子平安順遂還好,一旦意外、疾病等風險降臨,如果沒有保險幫忙兜著,那真的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了。
我們都知道,我國是從80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不少80後、90後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如今也基本到了退休需要贍養的年齡。
相比過去父輩那一代可以有兄弟姐妹一起分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現在的獨生子女只能自己一力承擔,如果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的,那麼面臨的就是照顧4個老人的重擔,成了典型的421家庭。
試想想,這家庭負擔得有多重?
更可怕的是,據保險精算師協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顯示,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是隨年齡遞增而不斷升高的。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重大疾病的高發期,是步入中年以後開始的。如果此時沒有足夠的積蓄或者保險兜底,那麼這種風險毫無疑問就會轉嫁到子女身上。
很自然地,很多人在考慮婚姻時,除了看個人的能力,必然也看父母有沒有養老金、有沒有保險。
所以說,人人都需要保險,因為保險重不重要,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家人。
畢竟,婚姻考量的也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家庭的綜合實力。說不定哪一天,就派上用場了。
因此,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該有的保障都做好做足,這樣的話,年輕時不需要父母擔憂,年老後也不會成為子女的負擔,真真正正地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