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10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2020-08-05 遇見小辰

文/遇見小辰

在現代社會中,對於普通人來說,物價貴,養孩子燒錢,房貸,車貸等等,經濟壓力大的讓人喘不過氣來。造成很多寶媽在孩子幾個月大後,不得不把孩子留給公婆帶,自己選擇重回職場。

很多公婆為了緩解兒子兒媳的生活壓力,有條件的話也都會儘可能來幫兒媳帶幾年孩子,以此來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當年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10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可帶孩子畢竟是辛苦的,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矛盾也多,並不是所有公婆都願意犧牲晚年生活來幫忙帶孩子。

有的公婆就想安心的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或者認為兒媳是外人帶孩子累不關他的事,就不願意幫忙帶孩子。

當年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10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兒媳讓公婆幫忙帶幾年孩子,公婆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

小林前幾年生了一個兒子,一家人都很高興。可家裡剛買了房子經濟壓力大,孩子幾個月後,小林就想去上班補貼一點家用。

就跟公婆商量,來一個人幫忙帶幾年孩子。並承諾來帶孩子之後的一切費用都不會讓公婆承擔。

小林,原本以為公婆身體還很健康,家裡也沒什麼事,會來一個人給她幫忙帶幾年孩子。

可沒想到,公婆商討後,給她的答案是:自己生的自己帶。

當年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10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小林想到公婆年紀大了,可能不想離開老家,就體諒他們不想帶就算了,我自己辛苦幾年。反正公婆也沒有帶孩子的義務。

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可在小姑子生孩子時,公婆的各種擔心,在小姑子需要時還第一時間跑去帶孩子,還揚言:女兒是我生的,她累我心疼。媳婦不是我生的,她累了我不心疼,反正又不是我兒子帶。小林才明白,公婆的偏心與自私。

從此,小林對公婆就有了不滿。公婆滿心歡喜的給女兒帶了5年孩子,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回老家。全然不顧兒媳那幾年一邊要帶孩子一邊要上班有多不容易。

當年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10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10年過去了,當初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如今怎樣了

俗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小林在經歷了艱辛的幾年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工作穩定,日子可以說是越過越好了。

而公婆那邊卻截然相反。隨著年紀一年比一年大,身體像日薄西山,還是先後住進了醫院。

公婆病了,小姑子就偶爾來看一下,不願意留下來照顧父母。認為照顧父母是哥哥的責任。

小林老公有工作,也只能偶爾回去看看。誰照顧公婆成了問題。小姑子和老公的意思是照顧公婆是兒媳要做的事,就要小林回家照顧一段時間。

當年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10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小林直接懟他們:當年,在我困難,在我需要人幫忙的時候,公婆沒有伸出援手,而是選擇了旁觀,對我說誰生的孩子誰帶,你們誰站出來替我說句話了。既然,公婆沒有幫我帶孩子的義務,那現在公婆生病了,她們沒有生我,養我,我也沒有照顧他們的義務。

小姑子和老公啞口無言。無奈下,請了一個護工,他們倆只能在節假日偶爾回去。公婆對兒媳不照顧他們,也是有很多的怨言,可在得知兒媳艱難的那幾年,需要他們幫忙帶孩子的那幾年,他們全程在旁觀時,也自知理虧了。

現在,護工照顧,兩個孩子很久才回來看一次,兒媳不理,公婆對當時不幫兒媳帶孩子的做法後悔不已。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當年對兒媳揚言「誰生的孩子誰帶」的公婆,10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總結

人都是相互的。在公婆和兒媳這種微妙關係上,更要用真心換真心。

只有公婆先把兒媳當成一家人來對待,在困難時一起度過難關,才能換來兒媳的真心相待,才能在晚年時兒媳會盡力做好侍奉的責任。

如果,公婆一味把兒媳當外人,一味讓兒媳一個人面對困難,一味挑兒媳的刺,那公婆對兒媳沒有養育之恩,就不要指望晚年兒媳能夠盡孝。

——感謝閱讀——

今日話題:公婆在自己需要人幫忙帶孩子時,選擇旁觀。在他們女兒需要人幫忙帶孩子,他們第一時間趕到的做法,你怎麼看?

在他們晚年生病,你會去照顧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婆婆給女兒帶孩子,兒媳揚言不養老,遭婆婆反問兒媳才知錯
    每逢年節,兒女拖家帶口來拜訪父母,大家歡聚一堂,這種熱鬧是人世間最幸福的畫面。相比較,獨生子女的冷清,子女多了也有多的煩惱。人都有攀比心,有時候父母稍微對哪個子女好一點,便會引起另一個的不滿。特別有了兒媳後,父母更要把握好其中分寸,倘若因為兒媳的誤解而傷了和氣,那將引發家庭矛盾。
  • 「兒媳,你把小叔當親生兒子養,咱年紀大養不起」「誰生的誰養」
    只是公婆卻不是很開心,因為兒子是獨生子,他們自然希望兒媳能生下個孫子來傳宗接代。如今事與願違,他們自然開心不起來。因為不喜歡孫女,公婆沒怎麼照顧,基本都是羅薇父母幫忙帶孩子。而過了兩年,二胎開放了,公婆特別高興,催著羅薇趕緊懷孕再生個二胎兒子。羅薇的工作,剛剛才走上正軌,也在為升職加薪做準備,讓她回家懷孕生孩子,她一百個不願意。於是她只能隨便找理由敷衍了公婆。
  • 公婆五十歲不上班,讓兒媳養老,兒媳笑著答應後,公婆落荒而逃
    面對這樣的情況,兒子兒媳該給還沒到退休年齡的父母養老嗎?後來她生下了女兒,想請婆婆來幫忙帶孩子,她好出去工作補貼家用。可婆婆不願意,說家裡公公沒人照顧,她需要幫忙做飯和照顧家裡。反正林玉好話說盡,她就是不肯來。最終林玉咬牙把孩子交給娘家媽帶,每月給自己媽兩千帶孩子,直到孩子讀幼兒園,才把孩子接回來。在這三年裡,她和老公埋頭苦幹,果然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城裡買了房子。買了房子後,他們的日子也慢慢好了起來。
  • 如果兒媳全職帶孩子,不能幫忙帶孩子的公婆,會給兒媳發工資嗎?
    那麼,換做是你,兒媳婦全職帶孩子,你會給兒媳發工資嗎?養育兒子的義務我已經完成了,不讓他給我養老就不錯了,兒媳婦憑什麼讓我發工資,我又不該她也不欠她的,孫子又不是我生的,長大了又不用為我養老送終。以前我一個人帶孩子,也沒說管誰要工資呢,現在的兒媳婦啃老都不吐骨頭,我還是老老實實攢點錢吧,我看是指不上他們養老了。
  • 帶大孩子,趕走公婆,誰給媳婦的膽子?
    結婚後兒子兒媳就在外面打工,孫子就交給我們帶。兩個老人帶著兩個半大孫子,辛苦勞累可想而知。他們掙了錢就寄回來一些,我們倆照看著蓋了一院磚明瓦亮的新房子,沒讓兒子兒媳出一分力。一直帶到孫子上了學,兒媳婦也不再出門打工,結果她卻變了臉。在家各種找茬鬧離婚,原來孩子帶大了,我們沒有利用價值了,她嫌我們在家裡礙眼,鬧離婚是假,讓我們呆不下去是真。
  • 小姑子坐月子,婆婆卻要求兒媳去照顧,兒媳:誰生的誰負責
    婆媳矛盾是女人結婚後的一道坎,若是磨合不來,彼此間就會有隔閡,很難和諧相處,大多時候,由於婆婆沒有把兒媳當成自家人,防備心過重,認為兒媳搶了兒子的愛,還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地位,才會對兒媳感到不滿,明裡暗裡的各種刁難,最終才導致了婆媳關係愈演愈烈。
  • 「兒媳,大哥二哥的孩子你來帶」「誰生的誰帶,我不是你家保姆」
    他母親幫老大家帶孩子帶了十幾年,幫老二家帶了三四年,我女兒給她帶過一年半。她帶孩子期間,是幾家小孩一起帶,每月還給她一千。後來老二家離婚了,老二的孩子婆婆繼續帶著,孩子生活費也婆婆出了。其次,你沒有幫老大老二家帶孩子的義務,婆婆也沒有幫你帶孩子的義務。你婆婆讓你帶你哥嫂的孩子你就這麼聽話就帶啊,誰的孩子誰帶,管那麼多幹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 故事:公婆幫我帶孩子,如今我讓公婆每月交一千生活費,老公給我一巴掌
    公婆幫我帶孩子,如今我讓公婆每月交一千生活費,老公給我一巴掌有人說公婆幫兒媳帶孩子是天經地義之事,當然有些公婆樂意無償幫忙帶孩子,而有些公婆卻想有償帶娃。自從公婆過來幫我帶娃,已經有一年多了。如今我開口找公婆要生活費,老公的表現讓我太失望。老公說我做的太過分,可我並不這麼認為。
  • 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兒媳對她怎樣?3個婆婆說出心裡話
    於是,孩子誰來帶,成為一個選擇題。在老觀念中,奶奶帶孫子理所應當。隨著人的思想進步,帶孫子不再是奶奶的專利,很多外婆也帶起了外孫,有的人家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4位老人圍著寶寶忙碌,一起享受著含飴弄孫的幸福。
  • 「我們該不該無償幫兒媳帶娃」,採訪了3對公婆,看看他們怎麼說
    文/遇見小辰在我們小區,如果有10個孩子的話,可以說有7個是公婆在幫忙帶的。可以想像有多少公婆的晚年生活奉獻在帶孩子上了。有時,我看著有公婆幫忙帶孩子,兒媳可以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工作,可以有一份收入,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不用把時間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時,多少是有些羨慕的。
  • 如果將來兒媳在家全職帶孩子,作為公婆你會給兒媳發工資嗎?
    父母本來以為大功告成,任務完成,可以功成身退的時候,這帶孫子的問題卻又擺在了父母的面前。當然大部分的父母是非常願意犧牲自己幫助孩子帶孫孫的。也有一些父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拒絕帶孫子,有錢的父母會給兒媳一筆錢作為補償,沒錢的父母就只有挨白眼的份。那麼小狐就已:「如果將來兒媳在家全職帶孩子,做為公婆你會給兒媳發工資嗎?」的問題為案例做一些調查,看看大家都是怎麼說的?
  • 公婆帶三年孩子,要求兒媳賣房湊20萬辛苦費,兒子借錢斷絕關係
    兒女結婚後,在有能力又有體力的情況下,父母一般都會願意幫忙帶孩子。可是,有些老人喜歡帶孩子,把帶孩子當成了一種樂趣,自己晚年的寄託。但也有些老人,就是不喜歡帶孩子,活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後半輩子更想自由自在,不想被兒子孫子牽絆住。所以作為晚輩子女,老人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他們願意帶,子女要感激,他們不願意帶,子女也不要埋怨。
  • 婆婆沒帶孫子,兒媳3年不叫媽,收到結婚紀念日禮物兒媳知錯
    01生活中,老人幫子女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爭著帶的局面。其實「一代管一代,誰生的誰帶」,帶孫子並不是老人的義務,也不是他們不懂得享受生活,而是父母對晚輩的愛和體諒。眾所周知,成家有娃後,生活成本驟增,如果家裡只有男人一人掙錢養家,那麼經濟壓力會很大。
  • 媽寶男不讓婆婆帶孩子,怒斥「誰生的誰帶」,氣得妻子談離婚
    徐琳的丈夫算是個媽寶男,對自己的母親言聽計從,為了不讓丈夫太過聽從婆婆的意見,徐琳結婚前就提了要求,婚後不和公婆同住,但是孩子出生後,由於兩個人都有工作在身,請個保姆又覺得不放心,所以徐琳就想著讓婆婆過來照看孩子,卻遭到了丈夫的反對。
  • 兒媳生下遺腹子公婆養大,兒媳再婚公婆送回:兒子還是自己帶才親
    有好的公婆,自然也就有壞的公婆。只是因人因事有所不同罷了。丈夫去世,妻子不顧一切反對生下遺腹子,為去世的丈夫留下血脈。這樣的勇氣,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只是孩子畢竟不是物品,孩子生下來,是需要人來照顧,來精心教育的。如果公婆因為經濟條件帶不了,半途而廢,這就讓兒媳婦陷入不仁不義的地步。孩子是自己親生的,推開良心說不過去。
  • 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究竟誰更靠得住?兩位老人說出真相
    前兩天帶孩子出去玩,無意中聽到兩位帶孩子的大媽在聊天:A大媽:「我還過幾天就要走了,兒媳婦生二胎,我得去幫他們帶孩子。」B大媽:「那你女兒家這個孩子怎麼辦啊?還這麼小,聽說他奶奶身體不好才讓你過來帶的呢!」A大媽:「我也沒辦法,老了以後要指望兒媳婦養老呢,不給他們帶孩子怎麼辦?女兒這邊只能她們自己想辦法了。」
  • 小叔子過世,婆婆要大兒媳放棄二胎養侄子,兒媳:誰生誰養
    分開後,丁鳳仙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很辛苦,偶爾周末加班她把孩子送到婆家,弟媳總是甩臉子,公婆都懼怕她,顯得左右為難。丁鳳仙便氣不打一處來,深深領略到什麼叫柿子撿軟的捏。辦完小叔子的後事,就在大家憐惜孤兒寡母以後日子咋過的時候,弟媳突然捲走家裡所有存款不告而別,其中還有公婆打算修繕房子的錢,只留下剛3歲多的孩子。一時間,看著老人嘆氣,孩子哭鬧,丁鳳仙也覺得痛心,時常抽空回去看望。
  • 「兒媳,我沒義務帶孩子,誰生的誰帶」婆婆不願帶娃,得罪了兒子
    但這種普遍的標準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的感情,每個人都有必要在普遍標準的基礎上提煉屬於自己的標準,要關注到你和你的另一半怎樣才算相愛,以及,從你們各自的性格和為人來看,應該這樣做才能算是真愛。而下面這個女人提煉的標準則不是這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關於帶娃的問題,我跟我老公在結婚前就有過約定,說讓婆婆幫忙帶孩子,而且不會虧待她,會給她帶娃的費用。他當時跟婆婆溝通過這件事,婆婆是同意了的,所以我才會立馬跟他結婚,結了婚就開始備孕。
  • 公婆貼錢幫大兒媳帶孩還房貸,晚年來小兒媳家:養老是你們的義務
    而婆婆,則幫著哥嫂帶兩個孩子,出錢出力。就連公公一把年紀了,心疼大兒子壓力大,還去打零工,幫忙掙錢補貼家用。看到公婆對哥嫂的兩個孩子如此有耐心,卻對自己的女兒不聞不問,玉鳳沒少流淚。而更加離譜的是,後來哥嫂買房,公婆又出錢,還幫著還房貸。而玉鳳說要買房,公婆則讓他們自己解決,別啃老。
  • 「一代管一代,誰生的誰帶」,不帶孫輩是真硬氣還是真自私?
    辛辛苦苦養大了兒子,幫他交新房首付,出彩禮,把媳婦娶進門,該管的都管了,總算可以鬆口氣,還指望帶孫子!憑什麼?爺爺奶奶沒有義務帶孫子!所有當爺爺奶奶的,都可以這麼想,說的也在理,給兒子交首付、出彩禮都不是父母的義務,何況帶孫子!只是,義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底線,比如九年義務教育,為什麼讀完九年還要花錢送孩子讀高中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