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遇見小辰
在現代社會中,對於普通人來說,物價貴,養孩子燒錢,房貸,車貸等等,經濟壓力大的讓人喘不過氣來。造成很多寶媽在孩子幾個月大後,不得不把孩子留給公婆帶,自己選擇重回職場。
很多公婆為了緩解兒子兒媳的生活壓力,有條件的話也都會儘可能來幫兒媳帶幾年孩子,以此來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可帶孩子畢竟是辛苦的,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矛盾也多,並不是所有公婆都願意犧牲晚年生活來幫忙帶孩子。
有的公婆就想安心的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或者認為兒媳是外人帶孩子累不關他的事,就不願意幫忙帶孩子。
小林前幾年生了一個兒子,一家人都很高興。可家裡剛買了房子經濟壓力大,孩子幾個月後,小林就想去上班補貼一點家用。
就跟公婆商量,來一個人幫忙帶幾年孩子。並承諾來帶孩子之後的一切費用都不會讓公婆承擔。
小林,原本以為公婆身體還很健康,家裡也沒什麼事,會來一個人給她幫忙帶幾年孩子。
可沒想到,公婆商討後,給她的答案是:自己生的自己帶。
小林想到公婆年紀大了,可能不想離開老家,就體諒他們不想帶就算了,我自己辛苦幾年。反正公婆也沒有帶孩子的義務。
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可在小姑子生孩子時,公婆的各種擔心,在小姑子需要時還第一時間跑去帶孩子,還揚言:女兒是我生的,她累我心疼。媳婦不是我生的,她累了我不心疼,反正又不是我兒子帶。小林才明白,公婆的偏心與自私。
從此,小林對公婆就有了不滿。公婆滿心歡喜的給女兒帶了5年孩子,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回老家。全然不顧兒媳那幾年一邊要帶孩子一邊要上班有多不容易。
俗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小林在經歷了艱辛的幾年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工作穩定,日子可以說是越過越好了。
而公婆那邊卻截然相反。隨著年紀一年比一年大,身體像日薄西山,還是先後住進了醫院。
公婆病了,小姑子就偶爾來看一下,不願意留下來照顧父母。認為照顧父母是哥哥的責任。
小林老公有工作,也只能偶爾回去看看。誰照顧公婆成了問題。小姑子和老公的意思是照顧公婆是兒媳要做的事,就要小林回家照顧一段時間。
小林直接懟他們:當年,在我困難,在我需要人幫忙的時候,公婆沒有伸出援手,而是選擇了旁觀,對我說誰生的孩子誰帶,你們誰站出來替我說句話了。既然,公婆沒有幫我帶孩子的義務,那現在公婆生病了,她們沒有生我,養我,我也沒有照顧他們的義務。
小姑子和老公啞口無言。無奈下,請了一個護工,他們倆只能在節假日偶爾回去。公婆對兒媳不照顧他們,也是有很多的怨言,可在得知兒媳艱難的那幾年,需要他們幫忙帶孩子的那幾年,他們全程在旁觀時,也自知理虧了。
現在,護工照顧,兩個孩子很久才回來看一次,兒媳不理,公婆對當時不幫兒媳帶孩子的做法後悔不已。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人都是相互的。在公婆和兒媳這種微妙關係上,更要用真心換真心。
只有公婆先把兒媳當成一家人來對待,在困難時一起度過難關,才能換來兒媳的真心相待,才能在晚年時兒媳會盡力做好侍奉的責任。
如果,公婆一味把兒媳當外人,一味讓兒媳一個人面對困難,一味挑兒媳的刺,那公婆對兒媳沒有養育之恩,就不要指望晚年兒媳能夠盡孝。
——感謝閱讀——
今日話題:公婆在自己需要人幫忙帶孩子時,選擇旁觀。在他們女兒需要人幫忙帶孩子,他們第一時間趕到的做法,你怎麼看?
在他們晚年生病,你會去照顧嗎?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