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在追求一個人的時候,情商高會說話的人就是要比不會說話的人辦事效率高。
前幾天一位讀者向我訴苦,說是自己最近在追求一個女孩,可不管自己說多少次「我喜歡你」,對方都無動於衷,他很苦惱。
甚至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長相不佳,所以才在追求一個人這件事上如此挫敗。
其實這個讀者的出發點和本意都是好的,只是方法沒有用對,一件事情如果第一次用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但如果用的次數多了,反倒會顯得廉價隨意起來。
讀者多次地說「我喜歡你」沒有讓女生覺得這份喜歡有多麼厚重,相反還會覺得讀者這個人太過於輕浮,所以才會把「喜歡」這兩個字眼隨便掛在嘴上。
兩性關係的經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在努力修行的一門功課,只有用對了方法,掌握了技巧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兩性交往的時候,用這三種話去替代「我喜歡你」,更容易「撩撥」對方的心。
01)、《最親愛的你》中的倪瑾有一個很忠實的追求者,但是奈何他的性格有些木訥,不會說太漂亮的情話,只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我喜歡你」這句話。
但是因為受到超限效應的影響,一件事物出現的頻率太高不會給人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而人的內心感覺也會隨著次數的增加而逐漸降低。
因此,即便是這位追求者可能是真的很喜歡倪瑾,但是落在對方眼裡,「我喜歡你」這四個字是輕飄飄的,沒有一點分量,甚至於說讓她看不到一點對一個人的喜歡的誠意。
在古希臘神話中,造物主在創造生命體的時候把人的耳朵無限擴大,因此人生來就喜歡聽好聽的情話,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對於情話的有效運用則成為了經營感情的關鍵。
02)、沒有人喜歡千篇一律的方式,就像是過節日群發的祝福消息一樣,表面上看來是心意,實則卻是複製粘貼地敷衍,而在兩性關係中,比「我喜歡你」更能夠撩撥人心弦的,就是那些含蓄卻又不失心意的語句。
例如馮唐在《三十六大》這本書中寫道的:「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裡,不如你。」;
例如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本書中寫道的:「如果是路過,那我就在終點等你。」
世界上從來都不缺乏能夠表明人心意的語句,缺的只是能夠將它們合理運用的人。
電視劇《東宮》中的李承鄴因為本身傲嬌的性格,所以他明明心裡很在乎小楓,但是嘴上卻是表現得滿不在乎。
不過饒是這般,他的肢體動作也出賣了他潛意識裡的真實想法。
小楓第一次吃螃蟹不會剝殼,他親身剝了滿滿一碗蟹肉遞給她;他每次都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陪在小楓身邊,創造兩個人單獨在一起的機會。
小楓性格有些冒冒失失,李承鄴雖然滿臉嫌棄,但當對方每次快摔倒的時候,他都會下意識地去扶。
所以,即便是李承鄴從來都沒有說過他喜歡小楓,但旁人卻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那份沒有溢於言表的愛意。
《愛的五種語言》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身體的接觸可以建立或破壞一種關係,它可以傳達恨或愛。對主要的愛語是身體接觸的人來說,身體的觸摸遠勝於『我恨你』或『我愛你』的字句。」
因此,身體需要所表達的愛意要比簡單的一句我喜歡你更加深刻。
世界上唯有咳嗽和愛藏不住,愛本身就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哪怕緊緊地捂住了嘴巴它也還是會從眼睛裡跑出來,所以,愛一個人或者不愛一個人,從他望向你的眼神便可略知一二。
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在和對方相處的時候多用眼神去交匯內心的情意,例如深情款款地望向對方,例如在一群人喧鬧的時候,你的眼神始終都停留在對方身上。
這樣,你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情意卻也可以讓對方真真切切地感受出來,因為喜歡一個人是沒有辦法掩飾的,即便你拼命掩飾,最後還是會從細枝末節裡展示出來。
我們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若沒有緣分大概也不會在一起,所以,在這茫茫人海中相遇便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我們應該珍惜、把握才好。
若是因為不恰當的方式導致彼此形同陌路,未免是一件遺憾的事,因此,熟練運用戀愛技巧,用最實用的方式去撩撥對方的心弦,就是我們需要用心學習的一門功課。
The End -
作者 | 心理諮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微信公眾號:戀愛婚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