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兩年,我換了五個「家」

2020-10-28 三聯生活周刊

不是每個人都能被看見,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光。《我們這些小人物》主題徵稿正在進行中,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來稿請投同時投至: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本文系讀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場-

在北京,有三件讓人最頭疼的事: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找到一個滿意的對象,找到一個滿意的房子。

如果這三件事都得以如願,你就已經比99%的北漂要幸福了。當然,這跟一個叛逆少女和她母親朝夕相處一個月不吵架的概率差不多——幾乎為0。

生活的本色大概就是這樣,總是有不滿意的地方。從這點來說,人和人都是一樣的,只是痛苦不一樣而已。

今天是個平平無奇的日子,距離男朋友的25歲生日還有19天,距離我的25歲生日還有47天。

這天我們定下了一套一居室的小公寓,61平,坐北朝南,有一個大大的陽臺。

在龐大的北漂大軍中,我們終於成了為數不多的擁有一整套獨立住所的人。這是送給25歲生日最好的禮物, 我倆都這麼認為。

如果你也曾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你一定知道在北京租房意味著什麼:你工資的三分之一以上都要為房租買單,你要和陌生人共享廚房和馬桶,且陌生人不固定,你會很快會忘記客廳的概念,因為客廳也被隔斷成03號臥室。

我來北京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搬了三次家,很快就要迎來第四次。

我的第一個住所是一個地下室(現在北京早就不允許住了),大概6個平方,狹窄的樓道裡分布著十幾戶人家,共享一個廁所、一個廚房和浴室,而且,廚房和浴室在一個房間。

因為是地下室,房間裡看不到陽光,衣服都溼漉漉地掛在過道裡,我至今不知道那些水分是如何蒸發掉的。沒有信號,一進來手機就變成無信號模式,好在有Wi-Fi,不至於失聯。但是我經常擔心Wi-Fi壞掉,或者出現什麼事故之類的,說實在的,住在這裡的確沒那麼安全。

我住在這並不是因為房租便宜,而是因為房租免費。這個地下室是我一個親戚的員工宿舍,他是這的老闆,於是我得以在浩大的北京城擁有這麼一襲小天地。儘管只有幾平米,儘管暗無天日,但是免費的。對當時尚未找到穩定工作還在到處實習的我來說,已經是非常值得慶幸的選擇了。

現在的我根本無法想像我是怎樣在那樣的環境裡堅持下來的,但隱約記得當時的我每天卻過得很快活。只要一出地下室看到北京的藍天,我就開心極了。

如果困窘只是暫時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人們常常就不會那麼痛苦。

《北京女子圖鑑》劇照

幾個月後我就搬家了,開始了在北京第一次租房。

儘管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當我算了算押一付三我要拿出五個月房租的時候依然倒吸了一口涼氣。那個月我剛發了自己最高的一筆實習工資,七千塊錢,我甚至沉浸在了我終於有點積蓄的喜悅中。很快我就清醒了,這筆錢根本不夠房租,於是不得已又找父母伸了手,湊夠一萬多塊錢,租下了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房間——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單間,和三戶人家合租,沒有客廳。

但是我卻高興極了,從那樣的地下室裡鑽出來,是個房間都很不錯。何況我那個房間在二十幾樓,還有一扇窗戶正對著蜿蜒的馬路,從窗戶望出去車流就像紅綠色的聖誕樹。窗內是溫馨的床和書桌,窗外是繁華的北京,我已經太滿意了。

從搬進來我就幾乎沒有見過我的室友們,這就是在北京合租的室友關係。但我們還是加了微信群,僅用於分攤水電。我斜對面的房間裡住著一個女孩,是她把我拉進了室友群。

她也是唯一多少算跟我有點交集的人,比如在我看到衛生間的衛生紙用完後貼心地及時「補貨」之後,她認為我霸佔了她的放衛生紙的盒子,禮貌地提醒我可以自己在淘寶上買一個。

在那裡我只住了短短兩個月,因為我的實習項目倒閉了,我需要換公司。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理由,我談戀愛了,我要和男朋友搬到一起住。

在北京,這通常是一種微妙的默契,戀人們經常會選擇同居,以愛情的名義,實則有著更為重要的因素——節省房租,更好的居住環境,這是不小的誘惑力。

我們的預算是4000,整租遠遠不夠,但合租是綽綽有餘了。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任性」一把,選擇一個比較好的「臥室」。

看房還算順利,當錢相對充足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比較順利。

我們最終定了一個有著一整面落地窗的大臥室,某長租公寓改造的房子,明亮,整潔,戶外甚至還帶有一個小陽臺,雖然那陽臺小地只能站下一個人,並鐵鏽斑斑。

但我卻很滿意,一個帶有大落地窗和戶外陽臺的單間,真的已經是單間中的極品了。

這是一個兩居室改造的合租房,共有三戶,我們是其中面積最大的一間。

最小的那個房間裡住著三口人,一個2歲左右的寶寶,和寶寶的媽媽以及寶寶的姥姥。那個房間不到10平米,一張雙人床佔據了大多數位置,對於三口之家來說並不算寬敞。

我和男朋友經常關起門來偷偷猜測,那個女人估計是個單身媽媽,帶著孩子和老媽一起北漂真是不容易。我開始感恩,可以和自己的男友住在一個更大的房間裡,我在那個年輕媽媽身上找到了些許平衡。

那段時間男朋友的工作還不算太忙,每天時間都有時間給我做早飯,於是他經常和姥姥在晨間廚房有小一段共處的時間,迫不得已地嘮起嗑。老人並不通曉北漂室友關係的微妙,還會熱情地寒暄。

沒多久那個年輕媽媽就搬家了,搬到了更遠的順義郊區,聽說在那裡用同樣的錢就可以租下一套loft公寓。雖然這意味著通勤時間的增加,但確實是更合適的選擇。

孩子和望京,她只能二選一。

很快新室友來了,是一個房屋中介小哥,每天對著北京的高房價憤憤不平。

不久這股怒氣就轉移到了我們身上,他開始每天找公寓的租房管家投訴我們。我想大概是這樣的,他某個又是為了北京高房價憂愁的深夜,思緒被一些細碎的聲音打斷,一想到如果不是北京的高房價老子不至於在這裡跟人合租,不是北京的高房價也不至於一個人在這深夜失眠,於是怒而起身投訴。

後來在第五次他裸著上半身進出衛生間之後,我和男朋友再也忍受不了了。

我們又要搬家了。

這一次,我們和朋友一起整租了一套房子,100多平,有客廳。

費用沒有增加多少,但我們擁有了客廳——對於大多數北漂青年來說,這已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剛搬進來的時候,我忙著把所有的東西都往臥室塞,男朋友提醒我可以把一些東西放在客廳裡,柜子很多,也很寬敞——我還沒有習慣有客廳的生活。

搬進來後不久就到了聖誕節,男朋友買了一顆很大的聖誕樹放在客廳裡,那天晚上我跟著網上的菜譜做了火雞,給大家煮了熱紅酒。幾杯熱乎乎的紅酒下肚,我覺得幸福極了,第一次在北京有了家的感覺。

過了三個月,因為疫情的原因遲遲沒有回京,朋友決定不再繼續租,我們只好開始尋找新的室友。這就是一起合租的弊端,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室友什麼時候會拋棄你。

熟人問了一圈,發了一個又一個帖子。那段時間我很焦慮,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一個人來分擔另一半房租。

我忽然意識到之前感受到的幸福是多麼脆弱,很容易就破裂了,而這是在北京每天都上演的劇情。

也是這次著急找新室友的經歷讓我意識到,我多麼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完整,獨立,不用擔心和遷就任何人,只有我和男朋友兩個人的房子。

於是,這次房子快到期前,我們咬咬牙提高了預算,開始看整租的一居室。

我們的選擇並不多,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預算有限。

我們從比較便宜的老房子看起,沒有電梯需要爬到5樓的房子,一抬頭就碰到天花板的房子,一層有幾十戶的房子,昏暗的樓道裡貼滿了小廣告的房子,堆滿了破舊的家具而且不能搬走的房子。

當然,也有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的房子,卻有著更致命的問題——價格超出了預算。

幸福來得總是猝不及防,正當我們看得心力憔悴的時候,忽然出現了一套小房子,就是我開頭說的那套公寓。

各方麵條件都很合適,房東人也很好,直接給我們降了500房租,穩穩地落在了我們的預算範圍內。

就它了!

定下房子的當晚,我就開始興致勃勃地看沙發了。這是我兩年前北京第一天就有的心願,我想有個獨立的小房子,有個喜歡的沙發。

北漂生活通常是艱難的,甚至是絕望的,你的努力在高昂的房價面前不值一提。但在日復一日不起眼的時間流逝中,生活似乎也在以不易察覺的速度慢慢變好。

就像兩年前在那個見不到陽光的地下室裡,我怎麼也想不到,兩年後我可以生活在喜歡的街區,可以獨立擁有一套小房子和舒服的沙發。

儘管買房仍然遙不可及,但總歸是多了幾分希望,說不定日子就越來越好了,你說呢?

長期徵稿

我們這些小人物

也許在歷史長河和浩瀚宇宙中,我們只不過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但在有限的生命裡,每個人都在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是否也有一段難忘的職場故事,或是漂泊在外的艱辛歷程?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二條版面現面向所有讀者徵稿。歡迎來稿,與我們一起記錄這個時代的小人物。

徵稿主題:我們這些小人物

原創要求:請作者保證投稿作品為自己的原創作品,未在任何公眾平臺(包括個人公眾號)發布過。作品(包括圖片)不含任何偽造、抄襲、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財產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問題,不涉及國家機密及他人商業秘密。若作品發生侵權或洩密問題,一切責任由作者自負。如因作者侵權等事項給本刊造成直接間接經濟損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償的權利。

字數要求:2000字~3000字之間

其他要求:地域不限、題材不限,但需保證是個人真實經歷。

來稿格式:小人物➕標題

此主題徵稿將長期開放,被選中稿件將發布在《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二條位置,同時作者將獲得相應稿酬。請勿一稿多投,一經投稿,即默認由《三聯生活周刊》編輯修改及發送。投稿20天後未得到回覆的,可轉投他處。

期待你的來稿!

稿件請同時發送至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來稿請註明聯繫電話,方便溝通。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封面圖,一鍵下單

「蘇東坡地理」

進入周刊書店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他重新開始北漂
    三十歲了,東哥已忘記了當時他喜歡四處出差的事情了,幾個月項目完事重新換個陌生的地方故鄉容不下肉身,2019年11月,三十歲的東哥帶著女友重新開始了北漂;說東哥重新開始北漂是因為東哥上家傳統軟體公司就在北京,在公司幹了5年多,就去過公司兩回,一回是2014年入職的時候,另外一回是東哥去公司取離職證明的時候;東哥說現在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北漂,北京這座城市太嚴肅了,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年輕人,懷揣著希望的年輕人,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年輕人;北京就像是戀人,北漂的人總是和他愛著恨著
  • 老太太說,有五個兒子五個家,想住誰家住誰家,結果住誰家誰離婚
    老太太說,有五個兒子五個家,想住誰家住誰家,結果住誰家誰離婚張老太一共生了五個兒子,她十分能幹,把兒子們一個個養大,一個接一個給他們找對象,結婚。當最小的兒子結婚後,張老太徹底鬆了一口氣,同時她也對親戚朋友們說,我五個兒子都結婚了,我也就同時多五個家,我想住誰家住誰家。
  • 關於北漂這件事兒
    作為北漂的一分子,要真正取得成功,不付出足夠的努力確實不易。縱然付出足夠努力,能夠成功的也是寥寥無幾,箇中艱辛和心酸,只有有過北漂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得出。也只有北漂的親人們,才知道他們所經歷的一切。關於北漂這件事兒作者:譚然其實我一直沒覺得自己在「漂」著,只是大家習慣了把我們這樣的外地人稱作「北漂」。雖然沒覺得自己在北京沒著沒落,但之前我也從未把這裡當作「家」,「家」於我而言不是某個地方,而是和誰在一起。
  • 北漂生活的一段經歷
    結束北漂了生活回到家鄉已經6年了,回頭看看自己的經歷還是有很多的感慨。2004年大學畢業,畢業即分手。一個人帶著悲傷,帶著迷茫,帶著夢想,來到了從未來過的陌生城市北京。從未見過這麼多人,這麼多車。心底多少都有一絲恐懼,不安。一切就這麼開始了,一個月後我找到了工作。我是做設計的,工作很累,經常要加班。年輕一切都不是問題。慢慢的在北京站穩了腳跟。最開始我住在北二環,雍和宮附近。
  • 北漂的五年,帶給了我什麼?
    大家好,我是楊小洋,跟大家分享一篇曾經北漂時寫的一篇文章。以後會跟大家分享自己更多自己經歷的精彩故事,希望大家喜歡。時至今日,我跨越了無數個地方,在這個承載了許多人夢想的城市,北京生活了數載。北京,一個讓我對親情、愛情、事業、友情,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和感受的地方。
  • 現實版的樊勝美,北漂兩年,我不願回家
    話說到這兒,有趣的是這件事情我媽從頭到尾都沒有跟我提過半個字,如果不是我爸,我不會那麼快知道。我知道今天有雨,但是我沒有帶傘,不知道為什麼,我對自己並不偏愛。原本工作就不順利的我被爸爸信息轟炸,不語代替了我所有的回答。我哥今年27歲了,目前未婚且沒有女朋友。他當時沒能考上重點高中,於是去上了職高,目前是中專學歷,在社會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也沒能混出個名堂。他曾經被騙進入傳銷,那幾年把家裡坑得夠慘,也曾經讓家裡對他徹底絕望。
  • 三房換四房,五座車換七座車,生娃還是升職?有錢人幸福的煩惱!
    北漂十一年,他們有房有車,有一個七歲的兒子,早已把異鄉當成了第二故鄉。沉默了許久的菲菲的老公阿陽開了口:「我們最近在考慮要二胎,你知道的,生個孩子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和菲菲都三十多歲了,鬧鬧(他們的兒子)也上了小學,他奶奶身體還算健康,再帶大一個孩子應該沒問題……」我笑笑說:「那很好呀,為什麼還愁眉苦臉呢?」菲菲把手裡的手機輕輕放在茶几上,雙臂環繞著皺緊了眉頭。
  • #北漂 有趣靈魂的北漂第九天
    北漂生活的第九天早餐+午餐:10元(還是餅)晚餐:團建喝了紅酒and一點點白酒今天要特別特別感謝小夥伴,本溪我們一起工作,後來她北漂結婚生子,今天帶著寶貝也來了,看了我的日誌準備買一個鍋,特意給我買了一個,因為晚上團建沒有帶回家,不能分享照片了,當時真的特別感動,一直說不用不用,她說:我們是朋友啊。
  • 北漂剩女自述:五年談28個男友,不相信男人,只想找個老實人嫁了
    情感講述:我叫張夢瑤,今年31歲,來自河南。我是一名典型的「北漂」。大學畢業後,我就從老家來到了北京打拼,至今已有6年了。六年間,我換了無數次工作。雖然都不太滿意,但至少能夠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這就夠了。
  • 30多歲的北漂程式設計師該何去何從?
    昨天,有個老鄉找我一聚,到了以後,原來不是我們倆,而是老家附近的同學。席間,該老鄉說:我要回鄭州了,不在北京了。大家感覺很意外,真的出乎意料。然後他接著說:在老家找一對象,是在鄭州工作,不想分隔兩地,結束北漂,這個年齡漂不動了。
  • 北漂真的很累,你後悔來到北京,這個城市了嗎?
    巷尾的貓,是沒有家的,走到哪裡就會聚集到哪裡,飢餓時,會翻起垃圾堆剩餘的殘渣,吃飽了,就會跑去陽光充足的地方曬太陽。看似無憂無慮,永遠不會擔心下一頓。時常惹人羨慕,可是寒冷的冬天,又該如何熬過去呢?前一段時間,在家裡,用剩下的雞肉,拐騙了一隻4個月左右大小的貓,看著它貪婪的吃著肉,甚至還流出了幾滴眼淚。想想都知道這幾個月,它過得多麼的不容易。
  • 為什麼北漂?
    無論你在這裡擁有多少房子都找不到家的感覺;逢人都會問一句你老家哪兒的?在這裡永遠沒有歸屬感。那時候我在想:北京,無論有多苦,我終於來了,你拔劍吧!對於任何一個北漂的人來說,北京是一個來容易,但是生存特別難的城市。下面,我說一說我的生活體驗吧。首先是居住,當時我選了一個月租1400最便宜的公寓,獨立衛生間小的可憐,裡面放一張雙人床和一張桌子,一個衣櫃,一臺冰箱,「扒衣見君,開門見床」大體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 北漂不配在老家買房
    我從2013年開始北漂,在北京已經租了7年的房,2019年5月在老家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同年6月與女友登記領證,正式成為合法夫妻。買這套房是在我們交往前,由我個人規劃了好久的事情,所以女友在交往過程中沒有提出過多異議。
  • 80年北漂剩女,家裡人幫找了個已婚男,並且還有一個10歲女兒
    80年北漂剩女,家裡人幫找了個已婚男,並且還有一個10歲女兒!(1)我一朋友80年離異無子女的女性,工作是事業單位的,以前在北京自己開店,後來回老家花錢安排的事業單位,在網上找了個比他小六七歲的單身男性結婚了,男的在青島做生意,倆人經濟條件都不錯,男的在青島有車有房,我朋友在老家和青島都有房,男的跟她回老家定居了,青島有生意也會去。倆人在一塊很開心。
  • 北漂,月薪兩千,租房一千,為什麼我還願意留下?
    作為一名資深北漂,大學畢業後,漂在北京,到現在已經整整六年了。北漂最慘時,每月月工資兩千,租房一千,而且租的房子到公司的距離地鐵單程一個半小時,走到地鐵站還要花15分鐘,地鐵費150,吃飯去學校食堂蹭最便宜的學生餐,每月350,晚飯不敢叫外賣,太貴,大部分都不吃,還安慰自己正好減肥。餐後水果?不存在的,只有超市打折的時候買最便宜的。
  • 我做北漂短暫的時光
    我的北漂生活很短,在2010年的2月份剛過完年就陪著我的好朋友踏上去北京的列車,我都不記得我是如何坐上這班列車的,只記得沒有座位,我就一直站到了北京南站,第二天上午到的北京,北京光下過雪,路上的風很是刺骨,風很大。下了火車坐公交去了北京四環旁邊的華僑城小區附近,因為第一次去北京,因為好朋友是住在地下室的,我自然而然也住進了地下室。
  • #北漂 有趣靈魂北漂的第三十七天
    第三十七天成年人的崩潰早上延續了昨晚的頭疼,急慌慌的走在上班的路上,聽見一陣哭聲,循著聲音看見一個姑娘跪在地上,今天的太陽還是挺大的,我感覺地上還是挺熱的,姑娘穿著短褲,包就甩在前方不遠處,姑娘帶著口罩,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因為著急上班只是看了看她,心裡也想著去扶起來問問姑娘你怎麼了,但是腳步卻無法停下來向著單位走去,我想啊,成年人的世界,也許不是冷漠,只是我真的沒有時間
  • 北漂十年的愛情故事
    女生聽進去了,每次感覺不安全的時候,都會在心裡默念,不是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會重複發生,而男生總是換一個地方就給女生拍一張照片,告訴她自己在做什麼,有多想念女生。漸漸地兩個人有了默契,你不問,我多講。雖然房子有點偏遠,但是好在終於有家了。兩個人的業餘生活成了逛家裝、買建材、盯裝修,男生總是要女生去拿主意,女生的家裝經驗也基本為零,好好的一套兩居室,裝出來的效果不倫不類,風格不統一,但是男生還是一臉崇拜的看著女生,由衷的感慨,親愛的老婆,你有什麼是不會的嗎?
  • 大城市安不了家,小城市又配不上自己野心的90後們
    付出了七年的時間,卻換不來一個結果,就像徐志摩的詩一樣: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現在的北漂90後們,在大城市安不了家,可是回到小城市,又配不上自己的野心。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之後勇哥換個工作,薪水也漲了一大截,他們也換了一個大一點的房子,住進了公寓。
  • 北漂飄沒飄之,關於愛情
    伴侶顯然沒有領會這句話的含義,而是埋怨的說道,每天這樣擠來擠去的,真是夠了,這樣的生活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啊?面對抱怨,男士優雅的勸說著,麵包會有的。伴侶繼續地說道,我母親的病還得給錢,房租也要到期了,咱們倆個在一起,已經三年了,結婚仿佛是我們永遠都到不了的夢想,一瞬間周圍聽見這句話的人,都沉默了,地鐵裡的喧囂在這一刻陷入了沉思,地鐵窗戶上流下了雨水,被窗外的風吹得歪歪斜斜的,仿佛眼淚,飄落著然後又流滿了窗戶,然後再飄落,地鐵一直前行著,像極了很多決絕的背影。